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云南省西畴县二中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呈酸性的是A.硝酸铵溶液 B.硝酸钾溶液 C.硫化钠溶液 D.碳酸钾溶液2、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原因结论A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B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蔗糖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A.A B.B C.C D.D3、如图所示,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为阳极、a为阴极 B.通电一段时间后,d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若电路中转移0.2mole-,则d极增重6.4g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B.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C.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D.增大反应物浓度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5、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HCl→CH2=CHClB.CH2=CH2+1/2O2C.+Br2+HBrD.CH2=CH2+HCl→CH3CH2Cl6、与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FeSO4+2NaOH=Fe(OH)2↓+Na2SO4B.2Fe(NO3)3+3Mg(OH)2=2Fe(OH)3↓+3Mg(NO3)2C.Fe2(SO4)3+3Ba(OH)2=2Fe(OH)3↓+3BaSO4↓D.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7、Xn-A.aA+n(A-N+n)molB.C.Aa+n(N+n)molD.8、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2964A.2964Cu的中子数为64 B.29C.2964Cu的核电荷数为29 D.29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B.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C.每个周期中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短周期中,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最大的元素是Na10、将相同的锌片和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两烧杯中溶液的H+浓度都减小C.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D.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1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1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甲烷极难溶解于水C.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D.实验室常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烷气体13、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B.提出了元素周期律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1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A.将化工厂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B.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工厂15、下列不是海水淡化方法的是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 D.萃取法16、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2)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验证C物质存在该官能团的试剂是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18、已知X、Y、Z、W是短周期界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2)气体分子YW2的电子式为。(3)由X、Y、Z、W四种元素可组成酸式盐,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在一定条件下,由X单质与单质Z可化合生成E,工业上用E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Z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被氧化的E与参与反应的E的质量之比。19、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充满HCl的烧瓶(标况下)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的稀盐酸,以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满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三种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下列第__________种。①5.00mol·L-1
②0.500mol·L-1
③0.0500mol·L-1(4)若采用上述最合适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满定,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实验次数编号待测盐酸体积(mL)滴入NaOH溶液体积(mL)110.008.48210.008.52310.008.00求这种待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___________。(5)在滴定操作过程中,以下各项操作使测定值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__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②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③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④看到颜色变化后立即读数⑤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做蒸馏水进行洗涤20、如图所示,将仪器A中的浓盐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烧瓶中,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和C,然后再通过加热的石英玻璃管D(放置有铁粉)。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盛放液体是___,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烧杯E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5)资料表明D中产物有以下性质: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为收集D中产物,在D与E之间,除增加收集装置外,还需要增加__装置。21、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C与E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E、F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2)A、C、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是氯碱工业的重要产品,该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3)B、C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分子式)。(4)B与F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分子,各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B的简单氢化物与F的单质常温下可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其中NH4+会发生水解,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得溶液中,溶液显酸性,A项正确;B.硝酸钾是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B项错误;C.硫化钠属于强碱弱酸盐,S2-会发生水解,消耗水电离出的H+,使得溶液中,溶液显碱性,C项错误;D.碳酸钾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会发生水解,消耗水电离出的H+,使得溶液中,溶液显碱性,C项错误;答案选A。2、B【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是发生加成反应,后者发生了萃取作用,二者的原因不同,A错误;B.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由于酸性:乙酸>碳酸,因此乙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正确;C.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但是二者的单糖单元结构不同,n不同,因此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与水反应,前者是发生取代反应,后者是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3、B【解析】如图所示,根据电流方向可判断:b为正极、a为负极、c为阴极、d为阳极;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A项,由上述分析知b为正极、a为负极,故A错误;B项,d为阳极,生成氯气为黄绿色,故B正确;C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故C错误;D项,d极产生氯气,电极质量不变,故D错误。4、C【解析】A.当活化分子之间发生有效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B.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当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B错误;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故C正确;D.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以及活化能等概念的理解,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当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5、C【解析】
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即反应不产生副产物和污染物,A.CH≡CH+HCl→CH2=CHCl中反应物的所有原子都转化成目标产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A不符合题意;B.CH2=CH2+1/2O2,中反应物的所有原子都转化成目标产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C.反应+Br2+HBr为取代反应,反应物中所有原子没有完全转化成目标产物,不满足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C符合题意;D.CH2=CH2+HCl→CH3CH2Cl中反应物的所有原子都转化成目标产物,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从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可得出该反应应该是可溶性铁盐和强碱的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另一种可溶性盐。【详解】A.FeSO4+2NaOH=Fe(OH)2↓+Na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OH-=Fe(OH)2↓,故A不符合;B.2Fe(NO3)3+3Mg(OH)2=2Fe(OH)3↓+3Mg(NO3)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Mg(OH)2=2Fe(OH)3↓+3Mg2+,故B不符合;C.Fe2(SO4)3+3Ba(OH)2=2Fe(OH)3↓+3Ba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C不符合;D.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故D符合;答案选D。【点睛】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只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7、A【解析】
根据Xn-化合价可得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因X的质量数为A,则HnX的摩尔质量为(A+n)g/mol,agX的氢化物的物质的量为aA+nmol,每个HNX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N+n),故ag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A+n(A-N+n)mol,故8、C【解析】
A.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则2964Cu的中子数为64-29=35,AB.2964Cu的质子数为29,BC.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2964Cu的核电荷数为29,CD.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2964Cu的核外电子数为29,D答案选C。【点睛】明确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9、C【解析】
A.3p2表示3p轨道上有两个电子,故A错误;B.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故B错误;C.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第一电离能增强,且同周期中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C正确;D.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电负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电负性减弱;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判断依据: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第一电离能增强,同周期中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电负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电负性减弱。10、B【解析】分析:甲装置形成原电池,铜是正极,锌是负极,乙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据此解答。详解:A.甲装置形成原电池,铜是正极,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乙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不反应,A错误;B.两烧杯中溶液中的H+均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因此氢离子浓度都减小,B正确;C.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则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C错误;D.金属性锌强于铜,则甲中铜片是正极,锌片是负极,乙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D错误。答案选B。11、C【解析】
水和钠、钾反应生成氢气;煤油是可燃性液体,更不能用来灭火;泡沫灭火剂可生成二氧化碳,可与钠、钾燃烧产物过氧化钠、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以上都不能用于灭火,只有沙子符合,答案选C。12、C【解析】
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和无毒的气体,故A正确;B.甲烷为最简单的烷烃,为非极性分子,而水为极性分子,故甲烷的溶解度很小,极难溶解于水,故B正确;C.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故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故C错误;D.甲烷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烷,故D正确;故选C。13、B【解析】
A.20世纪初,由德国化学家哈伯等研究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故A错误;
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B正确;
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的是拉瓦锡,故C错误;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是我国的科学家屠呦呦,故D错误.
答案:B14、B【解析】“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B正确。A.将化工厂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与其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无关,A不正确;C.我们生活在各种化学物质构成的世界上,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是不可能的,C不正确;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与其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无关,D不正确。本题选B。15、D【解析】
A、蒸馏法是把水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是海水淡化的方法,A正确;B、电渗析法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B正确;C、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除去海水中的离子,从而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C正确;D、萃取法不是海水淡化方法,D错误。答案选D。16、B【解析】
A、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溴可以跟氢氧化钠反应,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故A正确;B、乙烷中混有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C、硝基苯不溶于水,酸可以和碱反应,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故C正确;D、乙烯不溶于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可以被碱液吸收,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故D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有机物中含有乙烯的除杂是一个常考点,要特别注意,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一般不能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气体的除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或出现砖红色沉淀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解析】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所以A是H2C=CH2,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E是酯,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则B和D一种是酸一种是醇,B能被氧化生成D,A反应生成B,碳原子个数不变,所以B是CH3CH2OH,D是CH3COOH,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CH3CH2OH被氧气氧化生成C,所以C是CH3CHO,乙酸与乙醇分子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A反应生成F,F是一种高聚物,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F为。(1)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乙烯,结构式为,故答案为:;(2)C是CH3CHO,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可发生氧化反应,一般用银氨溶液或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检验,方法是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加入3-5滴待测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或在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振荡后加入待测溶液0.5mL,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或出现砖红色沉淀);(3)①一定条件下,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判断A为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2)中醛基的检验,要注意掌握和理解有机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18、(1)二、ⅤA;(2);(3)NH4++HCO3﹣+2OH﹣NH3↑+2H2O+CO32﹣;(4)8NH3+3Cl2=6NH4Cl+N2;1:4。【解析】试题分析: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即X为H,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即Y为C,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文职,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则Z为N,W为O,(1)N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VA族元素;(2)CO2中C和O共用2个电子对,因此电子式为;(3)组成酸式盐为NH4HCO3,因此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2H2O+CO32﹣;(4)根据题目信息,应是NH3和Cl2的反应,白烟是NH4Cl,因此反应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根据反应方程式,被氧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2mol,参与反应NH3为8mol,因此两者的比值为1:4。考点:考查元素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19、1/22.4mol/L或0.045mol/L当最后一滴NaOH滴入HCl中时,溶液由橙色变黄色,且30s内不恢复③0.0425mol/L①②【解析】分析:(1)根据c=n/V计算盐酸的浓度;(2)根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分析;(3)为减小误差,应尽量用浓度小的溶液;(4)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计算消耗标准液体积,然后利用中和反应方程式计算;(5)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详解:(1)设烧瓶的容积是VL,实验后水充满烧瓶,则理论上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L22.4L/molVL=0.045mol/(2)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则达到满定终点时的现象是最后一滴NaOH滴入HCl中时,溶液由橙色变黄色,且30s内不恢复。(3)实验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不能过小,否则误差较大,应用浓度最小的,即选取0.050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③;(4)依据表中三次实验消耗标准液体积可知,第三次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弃,所以消耗标准液体积为:(8.48mL+8.52mL)÷2=8.50mL,依据HCl+NaOH=NaCl+H2O可知这种待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0.0500mol/L×8.50mL10.00mL=0.0425mol/L(5)①滴定管洗净后,直接装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实验测定结果偏高;②滴定前,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③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④看到颜色变化后立即读数,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⑤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做蒸馏水进行洗涤,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不变,测定结果不变。答案选①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和滴定,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中和滴定操作、误差分析以及计算,滴定实验的数据计算应用,明确滴定原理及操作步骤,熟悉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20、分液漏斗MnO2+4HCl(浓)MnCl2+Cl2↑+2H2O饱和NaCl溶液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浓硫酸2Fe+3Cl22FeCl3氢氧化钠溶液Cl2+2OH﹣=Cl﹣+ClO﹣+H2O干燥【解析】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可以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除杂,氯气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够污染空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烧瓶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分液漏斗;MnO2+4HCl(浓)MnCl2+Cl2↑+2H2O;(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氯化氢易溶于水,所以选择盛有饱和食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创新
- 2025年01月山东聊城市冠县单位公开招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知识产权侵权预警系统构建与实施
- 粉碎秸秆销售合同范本
-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绿色环保考核试卷
- 化纤浆粕在眼镜框架材料中的轻量化技术考核试卷
- 信托业务的风险监控机制考核试卷
- 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与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品牌建设考核试卷
- 楼房定金协议合同范本
- 工期定额-民用建筑
- 黄土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性评估
- 交际德语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最新修改 班组安全管理建设--5831模式通用课件
- 气割、电气焊作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 2018年柴油机大修工程量单
- 超级精美PPT模版美国经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2022年“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专用稿纸
- 中医内科方歌-八
- 气动控制阀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详解
- 梯形练字格A4纸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