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五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
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1.据如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文明古国国家机器与制度大型工程文化
古埃及军队、刑法、法老金字塔太阳历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
古印度种姓制度
号
A.多样性B.一致性C.互信性D.互鉴性
2.如图是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浮雕内
容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该浮
雕旨在强调()
A.全民信仰沙马什
B.法律由神所制定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国王权力的神圣
3.《汉谟拉比法典》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是商品经济高度
发达带来的贫富矛盾加剧的结果。材料体现了该法典的()
A.公平性B.必然性C.偶然性D.正义性
4.如图中河流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中国
5.古印度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印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请问,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种姓?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6.“当民众在公民大会上投票赞成与斯巴达的战争时,公民大会就宣布处于战争状态;当陪
审员投票赞成苏格拉底有罪时,他就是个罪人。”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
A.民众是拥有决策权的公民集体B.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C.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D.陪审法庭难以做到公正判决
7.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
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B.2票C.3票D.4票
8.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
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在此,他强调的是被称为民主政治
的()
A.原因B.过程C.方法D.程序
9.某老师给出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该历史人物是()
提示一:马其顿国王
提示二:灭亡了波斯帝国
提示三:达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A.穆罕默德B.马可•波罗C.君士坦丁D.亚历山大
10.“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
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客观上()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II.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
这些关键词中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B.希腊文明的繁荣
C.罗马帝国的扩张D.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2.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编年史》中记载“屋大维先用赏赐笼络军队,再逐步提高自己
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集于一身。”据此可知屋大维()
A.推广城邦制B.发展民主制C.建立共和国D.推行元首制
13.文物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印证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的两个文物遗迹有助于我们
了解()
A.古罗马B.古希腊C.古印度D.古巴比伦
14.如图所示内容体现了古罗马建筑()
图1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图2罗马力神庙遗址
A.建筑主体为木质结构B.功能主要用于戏剧表演
C.满足竞技体育运动的需要D.风格以廊柱、圆顶式为主
15.帕特农神庙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成为古代西方
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这旨在说明该建筑的()
A.史学价值B.艺术价值C.社会价值D.商业价值
16.罗马帝国开始于公元前27年。这个时间也可以表述为()
A.公元前1世纪初B.公元1世纪初C.公元前1世纪末D.公元1世纪末
17.在法兰克王国,领主独自掌管他们的领地。国王只在他自己的土地上,才真正是国王。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佛教的兴起和传播B.西罗马帝国的建立C.封君封臣制度确立
D.东罗马帝国的扩张
18.经过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这一制度()
A.以政教合一为基础B.以城市自治为核心C.以中央集权为特色
D.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19.西欧中世纪庄园除了在饥荒时期外,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葡萄酒、羊
毛、麻布等地方性市场也很少见。市场少见是由于庄园()
A.政治独立自治B.经济自给自足C司法相对独立D.思想追求自由
20.11世纪后,“人们经过斗争或用赎买的办法,向领主或国王取得一定自由权利,并用特
权证书予以肯定。特权大致包括人身自由、土地自由、司法独立、财政独立等”。“人们”
生活在()
A.希腊城邦B.罗马城邦C.中世纪庄园D.中世纪城市
21.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后,他们需要有一个统一安定的局面发展工商业,于是支持王权,
反对封建割据。“他们”指()
A.农民阶级B.市民阶层C.封建领主D.教士阶层
22.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
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拥有较大的自治权B.受到世俗权力支配C.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D.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23.中世纪的欧洲除了贵族世袭,各行业也基本上子承父业,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大学改
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这表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
A.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B.促进了社会一定程度的公平
C.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发展D.消除了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
24.他是凯撒大帝之后,古罗马又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组建了一个法律编委员会,把自2世
纪初以来历任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别除法律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
《拿破仑法典》
25.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马古典文化
A.儒家文化
B.拜占庭文化
C.印度文化
D.阿拉伯文化
26.“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
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A.保守性B.残酷性C.进步性D.滞后性
27.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
次以法律。”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
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
28.“位于欧亚交界的千年帝国文明灿烂辉煌。西方人认为它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东方人却从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这一“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法兰克王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
29.《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
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
丁尼法典》()
A.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B.注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C.已经具有契约思想D.法律为统治阶级服务
30.小明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对国家进行了分组,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归
结在一组,下列还可以归为这一组的是()
A.马其顿B.查理曼帝国C.日本D.拜占庭帝国
31.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战争使矛
盾日益尖锐,而部民反抗也不断。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
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此则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
32.下列描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B.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C.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D.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破,拜占庭帝国灭亡
33.7世纪中叶,日本曾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实行改革。这次改革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推动了奴隶制经济发展D.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34.9世纪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有100多家书商,有36座公共图书馆。这表明()
A.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B.阿拉伯帝国占据区位优势
C.阿拉伯人重视文化知识D.十字军东征带来西方文明
35.阿拉伯帝国地域辽阔,各族民众通过与外界长期的交流、探索和积累,在人类科学文化
史上谱写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这说明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O
A.墨守成规B.盲目排外C.一脉相承D.兼收并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36.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
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
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一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
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一一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
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
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
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己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
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于廉、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古希腊取得的文明成就。
(3)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结合材料说明帝国建立的划时代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题白言j⅛]但石蔬
材料二: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
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一一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
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简述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等城市相比的特点。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如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发源地,古代
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
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印度
人发明了0-9十个记数法,古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和种姓制度。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
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
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
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题干浮雕显示的是汉谟拉比正在从太阳神的
手中接过象征权力的权杖,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旨在强调国王权力的神圣。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o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
整的成文法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
典》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汉谟拉比法典》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是商
品经济高度发达带来的贫富矛盾加剧的结果”可知,这反映了该法典的必然性,正是因为商品经
济的发展,所以《汉谟拉比法典》中才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故选:Bo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4.【答案】A
【解析】由图看出,此处考查的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
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
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两河流域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古巴比伦。
故选:Ao
本题结合图考查了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
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河流域孕育古巴比伦文明。
5.【答案】B
【解析】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
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
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
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刹帝利。
故选:B0
本题考查了种姓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社会
分工.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雅典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投票在雅典民主政治决策中意义重大,而这
些决策都具有局限性,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故B项正确;民众不
等于公民,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仅涉及了公民大会,还涉及了陪审法庭,故C项错误;通过对
苏格拉底的判决无法彻底否定陪审法庭的审判的全部公正性,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得出雅典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投票
在雅典民主政治决策中意义重大,而这些决策都具有局限性,所,雅典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
滥用。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雅典民主
政治的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属于直接民主;抽签方式导致不同素养的人参与政权,容易导致
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在古代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
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及未成年人都被排除在外。结合题
干内容可知这个家庭可以投1票。
故选:Ao
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相关知识的内容.
本题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8.【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知,伯利克里强调的是
雅典的政治被称为民主政治的原因。
故选:Ao
本题以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的演讲为切入点,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理解题干“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所指的民主政治体制.
9.【答案】D
【解析】由材料“提示一:马其顿国王;提示二:灭亡了波斯帝国;提示三:达到印度河流域,
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可知,这与亚历山大有关。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着一
支由3.5万人组成的军队,历经IO年征战,灭亡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的庞大的波斯帝国,一
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故选:D。
本题以某老师给出的三个提示为依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知识。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明传播
的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选项A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繁荣,进
入希腊化时代,选项B不符合题意;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不符合史实,选项C不符合题意;工
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0
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繁荣,进入希腊化时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
兴衰的相关知识。
II.【答案】D
【解析】从“元老院掌握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
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
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
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
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
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
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
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
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
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共和国的相关史实。
12.【答案】D
【解析】由材料“屋大维先用赏赐笼络军队,再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
立法的职权集于一身。”可知,屋大维推行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
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
13.【答案】A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两个文物遗迹体现了拱门、穹顶。题干的两个文物遗迹有助于我
们了解古罗马。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
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
水道工程,其中最长的一条地上引水道长达91千米;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
教场所万神庙。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0
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的建筑特点的相关史实。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古罗马的建筑
特点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
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其中最长的一
条地上引水道长达91千米: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观察题干
图片可知,题干图片所示内容体现了古罗马建筑风格以廊柱、圆顶式为主,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大竞技场、罗马万神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罗马的建筑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大竞技场、罗马万神庙的
相关史实。
15.【答案】B
【解析】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
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据“帕特农神庙代表了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成为古代西方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可
知,这旨在说明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其艺术价值代表了最高水平。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0
本题主要考查帕特农神庙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帕特农神庙的相关史实。
16.【答案】C
【解析】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罗马帝国开始于公元前27年。
这个时间也可以表述为公元前1世纪末。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
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法兰克王国,领主独自掌管他们的领地。国王只在他自己的土地上,才真
正是国王”,并结合所学可知,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封君封臣制度确立。法兰克王国通过土地分
封制度形成封建等级制度,明确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但是每个封君只能管辖自己的封臣,而无
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C项正确;材料与“佛教的兴起和传播”无关,排除A项;法兰克王国
建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排除B项: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度与“东罗马帝国的扩张”无关,
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与查理曼帝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兰克王国与查理曼帝国等相关史实。
18.【答案】D
【解析】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担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时,进行了采邑制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
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
制度。这一制度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种以土
地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查理•马特改革。识记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查理•马特改革,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在领主统治下,西欧中世纪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
位,市场少见正是由于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因此经济上具有封闭性,B正确;题干反映的不是庄
园的政治或司法状况,而是经济状况,AC排除;题干也没有反映庄园的思想状况,而且当时的庄
园也不存在思想自由的进步现象,D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西欧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
20.【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
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
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自治权利。故“人们”生活在中世纪城市。
故选:D。
本题考查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知道西欧城市兴起后,通过赎买或武装斗争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本题考查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B
【解析】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他们需要有一个统一安定的
局面发展工商业,于是支持王权,反对封建割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答案】A
【解析】A.据材料“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
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及所学可知,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
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
自主权。故A正确。
B.中世纪欧洲大学没有受到世俗力的支配,排除Bo
C.中世纪欧洲大学不允许异端言论,排除C,
D.中世纪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排除D。
故选:A0
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识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相关内容,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3.【答案】B
【解析】中世纪贵族世袭,各行各业也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一个人的命运基本上在他出生之前
已经被决定了。但是大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
这表明中世纪大学创办以来,改变了以往各行各业也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社会公平,B符合题意。
故选:B0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欧洲大学。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为资
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世纪大学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
2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第委员会,收集自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
称为《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
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
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因此C正确,B排除;《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法律,A排除;《拿破仑法典》
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文献,D排除。
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查士丁尼法典》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25.【答案】B
【解析】据题干框表并结合所学,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外来文
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
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B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本题考查拜占庭文化。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拜占庭文化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6.【答案】C
【解析】《罗马民法大全》虽然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主张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
地位,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性,故选C,排除AD;《罗马民法大全》规定教、俗各界
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无法体现其具有残酷性,排除B。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
27.【答案】B
【解析】“罗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第
二次是以宗教”,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维系帝国
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选:B0
本题考查了基督教。在整个中古时期,基督教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至于
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基督教,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28.【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
庭帝国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拜占庭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1453年4月5日,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一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
最终拜占庭帝国灭亡。
故选:D0
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庭文明的相关史实。正确评价拜占庭帝国的文明。
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庭文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并掌握拜占
庭文明的相关史实。
2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意思为当一个人向别人租马时,就和马主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即租马
人应该照顾好马,否则应承担相应责任,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己经具有契约的思想,故
C项正确。ABD均不能在材料中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题干关键信息“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
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解答本题要把握《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30.【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是地跨欧
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也是地跨
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归结在一组是因为它们都是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拜占庭帝国还可以归为这一组,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代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
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史实。
31.【答案】A
【解析】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战争使矛
盾H益尖锐,而部民反抗也不断。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
皇决心实行改革0此则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
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
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
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
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翻译(法语)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
- 《洮藏黑山羊》地方标准编制说明2025
- 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效能评估
- 2025年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硝化工艺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 消费电子行业概况
- 2025年2月实习版主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 2025年PM10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智能压力发生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实木类家具项目建议书
- 《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5年
- 清廉讲堂活动方案
- 家居落地活动方案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信息化建设应用法律法规试题
- 环境现场采样培训
- 2025年 汕头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车辆伤害事故桌面功能演练方案、脚本
- XX公司年产10万吨阳极铜及5万吨铜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财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