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11 催化剂、物质转化循环图-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清单与专项练习(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项11 催化剂、物质转化循环图-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清单与专项练习(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项11 催化剂、物质转化循环图-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清单与专项练习(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项11 催化剂、物质转化循环图-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清单与专项练习(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项11 催化剂、物质转化循环图-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清单与专项练习(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11催化剂、物质转化循环图

该专题分为三个板块

(1]总概括

[2]真题演练

[3]专项练习

【1】总概括

反应历程或机理图像一般取材于实际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化学反应的本质,高考常以此为载体考查反应

原理、活化能、反应热等知识,是近年高考的命题热点,此类试题难点是从陌生图像中提取解题信息。

[2]真题演练

例1.(2021•浙江6月选考,24)制备苯甲酸甲酯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其中Ph—代表苯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可以用苯甲醛和甲酥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

B.反应过程涉及氧化反应

C.化合物3和4互为同分异构体

D.化合物1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

答案D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苯甲醛和甲醇分子在化合物2的催化作用下,参与催化循环,最后得到产物苯甲

酸甲酯,发生的是酯化反应,故A项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化合物4在H2O2的作用下转化为化合物5,

即醇转化为酮,该过程是失氢的氧化反应,故B项正确;化合物3和化合物4所含原子种类及数目均相同,

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项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化合物1在NaH的作用下形成化合物2,

化合物2再参与催化循环,所以直接催化反应进行的是化合物2,化合物1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故D项

错误。

例2.(2021•湖南,14)铁的配合物离子(用[L-Fe-H]+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

如图所示:

HCOOH

:一\过渡态1产\过渡检

6

().一()

I3-2-2\

+\3m

H-t

Ono

O+uwI

UH+++

HOH

Og6

+OY

buO+

HX

oU—

HO+

uO,

HU

HO

O

(JH

反应进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HCOOH鱼鲤C02T+H2T

B.H+浓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C.该催化循环中Fe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n-ni步骤决定

答案D

解析由反应机理可知,HCOOH电离出氢离子后,HCOO一与催化剂结合,放出二氧化碳,然后又结合氢

离子转化为氢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HCOOH或些型CO2T+H23故A正确;若氢离子浓度过低,则反应

IIITW的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若氢离子浓度过高,则会抑制甲酸的电离,使甲酸根离子浓度

降低,反应I-II速率减慢,所以氢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导致反应速率减慢,故B正确:由反应机理

可知,Fe在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数目发生变化,则化合价也发生变化,故C正确;由反应进程可知,反应

N-I能垒最大,反应速率最慢,对该过程的总反应起决定作用,故D错误。

例3.(2021•山东,14)180标记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部分反应历程可表示为:

18o-

18C)II8O

||HHC-C-OCH;.||

HI-C—OCH-+OH—J〕OH[J1HI—C—OH+CH3O—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HO,KOH

H;tC—C—OCH:,H3C—C—OCH;I

OHO-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量

过渡态1

/一\过渡态2

/—

/?■\

/H3C-C—OCH,\

一?OH\一

H.sC-C—OCH3Q

+OH-

H3C—C—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O-

反应进隹

A.反应n、HI为决速步

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

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CH318OH

D.反应I与反应IV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焰变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反应1和反应IV的活化能较高,因此反

l8O-laOH

H£—C—OCH*H3C—C—OCH:1

应的决速步为反应I、IV,故A错误;反应I为加成反应,而OH。-为快速平衡,

阶、i«OH\

|AIT—\

H3c----C—)bcH<H3c—C—d)CHs

或a),后者能生成18OH一,因此反应结束后,溶

反应II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OH

液中存在*OH一,故B正确;反应m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因此反应结

束后溶液中不会存在CH.J8OH,故C错误;该总反应对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总反应为

18()18()

II

放热反应,因此H3C—C—()H和CH.Q一的总能量与H«-C—℃乩和OH—的总能量之差等于图示总

反应的焙变,故D错误。

练习1.铐的配合物离子[Rh(CO)2L]一可催化甲醇好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H3coi是反应中间体

B.甲醇皴基化反应为CH30H+C0===CH3co2H

C.反应过程中Rh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D.存在反应CH3OH+HI===CH3l+H2。

答案C

解析由反应过程可知,CH3coi在反应过程中生成,后又参与后续反应而消耗,属于反应中间体,A项正

确;观察反应过程图示可得甲醇好基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QH+CO===CH3cO2H,B项正确;观察反

应过程图示可看出Rh的成键数目有4、5、6,C项错误;观察反应过程图示可知存在反应CH3OH+HI===CH3l

+H2O,D项正确。

练习2.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OH

A.0H一参与了该催化循环

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

C.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CCh

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过程,A正确;由题图中箭头方向可知有Hz生成,所

以该反应可以产生清洁燃料H2,B正确;由题图中箭头方向可知,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释放出CO?,CCh是

H2

ccIZ'CO“、\CO

OC—FeOC—Fe

|I、co

生成物,C错误;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CO转化为CO和H2的过程中,铁的成键数目发生了

变化,D正确。

练习3.“一锅法”用三氯化钉(RuCb)催化硝基苯(PhNCh,Ph—表示苯基)与醇(RCH2OH)反应生成仲胺

(RCH2NHPh)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Ru]表示催化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CHO是中间体,不是产物

B.存在反应PhNHz+RCHO-->RCH=NPh+H2O

C.还原反应的氢均来自RCH20H

D.反应过程中Ru的成键数目有变化

答案A

解析该反应历程图中某些产物未给出,若不能写出每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易错判A项。各步及总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所示:

④RCH=NPh

+2[Ru—H|—►RCH2NHPh[Ru]

RCH.NHPh.-RCH20H

RCHNPh

+2[Ru|=7®phNH2+RCHO-A/(①4RCH20H

RCHO

|RCH=NPh+H2O,1+8[Ru]-

②PhNOrbPhNHz+QB项正确A4RCH0+

6|Ru-H|-----►—y\8[Ru-H]

PhNH?+2HQH],^^RCHO

+6[Ru|PhNC>2

由①+②+③+④得总反应:4RCH2OH+PhNO2—*

RCH2NHPh+3H2O+3RCHO

A项,第①步反应中生成4个RCHO,其中1个作为中间体参与反应,剩余3个作为产物,故RCHO既是

中间体又是产物,错误;C项,第②、④步反应为还原反应,这两个还原反应的“H”均来自[Ru—H],而[Ru—H]

中的H来自RCH2OH,正确;D项,[Ru]—->[Ru—H]的过程中Ru的成键数目增加,正确。

[31专项练习.

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钺元素(Ir)形成的复杂阴离子[lr(CO)2l21能催化甲醇的

默基化反应,催化过程中各步基元反应如图所示,其中M-N的反应速率较快,N-Y-X的反应速率较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Y

A.催化过程中基元反应M-N的活化能最大

B.反应过程中Ir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C.存在反应:CH3coOH+HI—CH3coi+H2O

D.甲静的粉基化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D

【详解】A.因为M-N的反应速率较快,所以该催化过程中基元反应M-N的活化能较小,A不正确;

B.从反应过程中配合物的组成可以看出,Ir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B不正确;

C.从转化关系看,存在反应:CH3coi+H2O-CH3COOH+HI,C不正确;

D.反应的总反应为ClhOH+CO—CH3coOH,所以甲醇的线基化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D正确;

故选D。

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种含二价铜的催化剂[Cu"(OH)(NHj1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

和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所具有的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

[CU(OH)(NH3)]

2,比0\/①、/2NH3

厂、(起始态)

7

1\式中间态)

[CU"(NO2)(NH3)2]⑤®[CU"(OH)(NH.)3]*•

0

fLNO6(中间态)

NO.^OA/呢询中间态)

2髭

[CM(NH:]>L③[CUIGNNOXNH时终态:

“N”HQ反应历程

A.该脱硝过程总反应的焰变AH>0

B.由状态①到状态⑤所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由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催化剂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2NO+2O2^=3N,+6H2O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应为放热反应,AH<0,选项A错误;

B.由状态①到状态②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

C.由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有[CUYHZNNOXNH)]*中的极性键的断裂和产物H2O中O-H键的形

成,选项c正确;

D.由图可知脱硝过程反应物为:2moiNH3、2molN0^0.5mol02,生成物为:3molH?0、2molN2,

催化剂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2022•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高三期中)利用镁(Ni)及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CH2=CH?和C0?氧化

偶联合成丙烯酸的催化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循环过程中包含加成反应

B.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焰变

C.该催化循环中Ni的成键数目发生了变化

Ni催化剂

D.总反应可表示为CH2=CH2+CO,^=CH2=CHCOOH

【答案】B

Lu—Ni

和0=C=0反应生成,。人O,属于加成反应,故A正确;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降低焰变,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Ni的成键数目分别为2、3,该催化循环中Ni的成键数目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Ni催化剂

D.锲(Ni)及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CH2=CH2和CO2生成丙烯酸,总反应为CH2=CH2+C0z^=CHz=CHC00H,

故D正确;

选B。

4.(2022•安徽•合肥一中模拟预测)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上海应物所合作,揭示了双

单原子催化剂中的协同催化机理,如4-硝基苯乙烯选择性加氢反应在不同的催化剂下的反应机理及选择性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两种不同的催化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双单原子催化单原子催化

A.两种催化反应过程中均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M。单原子位点吸附4-硝基苯乙烯,提高了催化加氢的选择性

C.其它条件相同时,双单原子催化下4-硝基苯乙烯的平衡转化率更高

D.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选择性加氢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C

【详解】A.两种催化反应过程中均有硝基转变为氨基,硝基内氮氧键、氨基内氮氢键均为极性键,则均

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A正确;

B.由图知,M。单原子位点吸附4-硝基苯乙烯上的氧、Ir单原子位点吸附H,使硝基转变为氨基,故双单

原子催化剂提高了催化加氢的选择性,B正确:

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C不正确;

D.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选择性加氢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提高反应

速率,D正确;

答案选C。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环氧丙烷(C3H6。,P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对CsO催化剂表面催

化空气氧化丙烯反应机理的DFT计算表明,可能有通过分子氧(甲图)和晶格氧(乙图)两种反应机理(TS代表

中间态)。已知吸附能指在吸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

催化剂

C,H6O

甲乙

A.C3H6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能低于C3H6与02共吸附在表面的吸附能

B.空气氧化丙烯生成环氧丙烷是放热反应

C.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该反应更易按照甲图路径进行

Cu„O

D.总反应方程式为2c3H6+O2=2C3H6。

【答案】A

【详解】A.对比图甲和图乙中①和②的变化可知,C3H6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能高于C3H6与02共吸附在表面

的吸附能,A错误;

B.由图甲和图乙可知空气氧化丙烯生成环氧丙烷是放热反应,B正确;

C.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图甲中②到TSI的吸收的能量较低,更容易发生反应,C正确:

Cu„0

D.由图甲和图乙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2c3H6+O?=三2C3H60,D正确;

故选Ao

6.(2022.湖北.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模拟预测)以SiCh表面隔离的CN+催化丙烷无氧脱氢的机理如图,随

着反应的进行,副反应产生的积炭会导致催化剂失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铭原子核外有6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B.总反应方程式为C3H83^C3H4+2H2

C.CN+改变反应活化能的同时改变了反应的热效应

D.在该体系中加入CCh有利于丙烷脱氢

【答案】D

【详解】A.已知Cr是2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63d54sl故基态铝原子核

外有Is、2s、2p、3s、3p、3d、4s共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A错误;

B.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3H8」^—CH3cH=CH2+H2,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CN+为催化剂,则催化剂CN+能改变反应活化能,但不能改变了反应的热效应,C错

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副反应产生的积炭会导致催化剂失活,而在该体系中加入CCh,由

A

于C+CO2=2CO能有效消除积碳,防止催化剂失活,有利于丙烷脱氢,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据文献报道,用氢气制备双氧水的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的方法,其反应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

B.[PdCl2O2]\HC1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PdClJ-fPd的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D.[PdClJ-能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

【答案】D

22

【分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原理涉及反应:02HC1+[PdCl2O2]-=H2O2+[PdCl4]->②[PdCLF+H2=

2HCI+2C1-+Pd、③Pd+O2+2C「=[PCICI2O2F。

【详解】A.据分析,反应过程中①所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据分析,[PdCiqJ一是反应的中间产物,HC1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错误;

C.[PdClJ-fPd的过程中,Pd-Cl极性键断裂、H-H非极性键断裂,形成H-C1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的

形成,C错误;

D.[PdCl.「参与反应过程后,出与O?合成H2O2能耗降低,则其能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D。

8.(2022•广东・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在钻化合物催化下,烯燃醛基化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C。的成键数目发生了变化

B.烯煌中的双键可提供电子与化合物中的C。共用

C.烯燃醛基化总反应为RCH=CH2+CO+H2-RCH2cH2CH0

D.该含钻化合物可降低烯烽醛基化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详解】A.由图象可知,C。可以形成4条键,也可以形成5条键,成键数目发生了变化,A正确;

R入H:

B.由图可知,物质仪,CO中烯燃中的双键可提供电子与化合物中的C。共用,B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物为RCH=CH?、CO、H2,产物为RCH2cH2CHO,因此总反应为

RCH=CH2+CO+H2->RCH2cH2cHO,C正确;

D.C。化合物为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平衡,因此不能提高

平衡转化率,D错误;

故选D。

9.(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模拟预测)甲烷可在铐/铮氧化物的催化下与过氧化氢反应,转化为甲醇和甲

基过氧化氢(CH.QOH),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③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B.反应⑤中,Ce的化合价降低

C.铐/钝氧化物改变了CH4和H2O2的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若用H2BO2作反应物,一段时间后CH3OH、CHQOH和馅/铀氧化物中均含有18。

【答案】B

【详解】A.反应③中CH4中断裂I条C-H键形成-CH3,OH与H形成H2O中有O-H键生成,则有极性键

的断裂与生成,A正确;

B.反应⑤中,H2O2TH2O中O元素从-1降低至-2价,则Ce的化合价升高,B错误;

C.错/钝氧化物是催化剂,可改变了CH4和H2O2的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由反应⑤可知O连接在Ce上,甲烷可在错/铀氧化物的催化卜与过氧化氢反应,转化为甲醵和甲基过氧

化氢(CH.QOH),则若用H』8O2作反应物,一段时间后CHQH、CHQOH和镂/铀氧化物中均含有小。,D

正确;

故选:Be

10.(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科学工作者探讨了在C02和田合成HCOOH过程中固载Ru

基催化剂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载Ru基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焰变

B.Ru配合物1、2、3、4中Ru的化合价不变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2+H2」®fHCOOH

D.CO?浓度过大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实际催化效率

【答案】A

【详解】A.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的焰变,故A错误;

B.Ru配合物1、2、3、4中Ru所连的键没有变化,所以Ru的化合价不变,故B正确;

C.在有Ru基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CO2与H?合成HCOOH,根据原子守恒,发生的反应为CO2+H2陶碑->

HCOOH,故C正确;

D.CO?浓度过大将减小催化剂与H?之间的接触,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实际催化效率,故D正确;

选Ao

PhO—j-OPh

11.(2022•河南•高三开学考试)某科研团队用PdCb催化苯酚(PhOH)皴基化合成。(DPC),并提

出了合成DPC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PhO-

c

h—ci

o

A.Cl-Pd-OPh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B.反应过程中Pd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

C.反应过程中PdCL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未改变反应的AH

0

PhO=—OPh

0

D.总反应方程式为4PhOH+2co+02-2+2H,O

【答案】B

【详解】A.山图可知Cl-Pd-Cl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流程呈逆时针方向进行,Cl-Pd-OPh和

PhO—C—Pd——C1

°是反应的中间产物,A选项正确;

B.流程图中有最后一步Pd。转化为Cl-Pd-CLPd化合价发生改变,B选项错误:

C.催化剂PdCb使活化能降低,加快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反应的AH,C选项正确:

PhO—C—OPh

D.由流程图的物质对应箭头指向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4PhOH+2co+02—2°+2H2O,D选项

正确;

答案选B。

1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均相芬顿反应原理是高级氧化技术的经典工艺之一,如图所示(%和Ie?为

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2O2H2O2

V)Zrj*c(H2O2)*c(Fe2+)V2=A:2*c(H2O2)*c(Fe3+)

^i=76L*mor1*s'1k2=0.02L・mol"・s"

•0HHO2-

基元反应I基元反应U

A.相同条件下,基元反应I比H的活化能低

B.基元反应I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2++

C.基元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Fe=HO2+Fe+H

D.芬顿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整个体系的pH几乎不变(忽略体积变化)

【答案】D

【分析】A中根据图中速率公式,根据反应速率与活化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B中根据图中铁元素的化合

价的变化判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中根据图示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D中根据总反应过程中溶质的变化,

根据浓度的变化判断进行判断酸碱性。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k1>k2,说明相同条件下,基元反应]比II的反应速率更快,活化能越低反

应速率越快,即基元反应I比n的活化能低,A正确;

+2+3+

B.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元反应[为:H+H2O2+Fe=Fe+OH+H2O,故基元反应I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

变化,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元反应H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Fe3+=HO2-+Fe2,+H+,C正确;

+2+3+3+2++

D.基元反应I为:H+H2O2+Fe=Fe+OH+H2O,基元反应H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Fe=HO2+Fe+H,

而基元反应1比n的反应速率更快,总反应不是简单基元反应1加上基元反应n,则芬顿反应进行的过程

中,整个体系的pH会发生变化(忽略体积变化),D错误;

故选D。

13.(2022.山西大同.高三期末)具有开放性铁位点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用于乙烷的催化氧化形成乙

醇,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iN.、

'o[TST]

:

o“

QOFe

.—

;gO

FIe

oB

CJIQH

—n«

A.反应过程中铁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数目保持不变

B.该反应过程中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催化剂

C.此反应方程式为:N2O+C2H6N2+C2H50H

D.反应过程中物质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C

【详解】A.由转化关系图可知,铁原子有的形成5个共价键,有的形成6个共价键,故A错误:

催化剂

B.从图中可以看出,进线为反应物,出线为产物,总反应方程式为:N2O+C2H6^=N2+C2H5OH,催化

剂为a,由于产物有乙醉和氮气,原子利用率小于100%,故B错误:

催化剂

C.进线为反应物,出线为产物,总反应方程式为:N2O+C2H6------N2+C2H5OH,故C正确;

D.c为中间产物,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D错误;

故选C。

14.(2022•河南河南•二模)以乙烯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流程及其反应过程和机理如下:

反应I反植ICH.—CH,

CH—CHA

OHOil

EOT)

o

人'HgAY》•过111b.4

itSJxa

人♦2H&YJL

反应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决定反应I速率快慢的是步骤③

B.反应I、II中的H?O均是反应物

C.反应I属于氧化反应

D.反应II中H+进攻环氧乙烷中的氧原子是因为该分子中氧原子显负电性

【答案】B

【详解】A.决定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由图知步骤③是最大能垒,所需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故决

定反应【速率快慢的是步骤③,A正确;

B.由反应I的初始反应和最终反应过程可知,反应物为H2O2、乙烯,生成物为环氧乙烷、氏。,“一NH,

是作为催化剂,可得反应I中H2O是生成物,B错误;

C.乙烯中C的化合价是-2价,环氧乙烷中C的化合价为-1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D.环氧乙烷中。的电负性最大,显负电性,故H+进攻环氧乙烷中的O原子,D正确;

故答案为B。

15.(2022•湖北省仙桃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催化丙烯制醛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H3CH2CH2CHO

A.上述循环过程中,Co的配位数发生了变化

B.上述循环过程中,有C-0键的形成,无C-O键的断裂

C.丙烯醛基化总反应为CH3cH=CH?+CO+H2->CH3cH2cH2CHO

D.HCO(CO)3可降低丙烯醛基化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C。可以形成3个配位键,也可以形成4个配位键,A正确;

B.由图可知,在第二步有C-0键的断裂,B错误:

C.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总反应式为CH3cH=<:也+(20+也7CH3cH2cH2cHO,C正确;

D.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HCO(CO)3,参与反应过程,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降低丙

烯醛基化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Bo

16.(2022•广东实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某种制备H2O2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该过程中Pd的化合价有0、+2和+4三种

C.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

D.[PdCl4]-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D

【详解】A.反应①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但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A错误:

B.该过程中Pd的化合价有0、+2两种,B错误;

C.反应①和②均有单质参与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

误;

D.[PdCk广为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故可降低反应活化能,D正确;

故答案选D。

17.(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化学试题)中国自古有“信口雌黄”“雄黄入药”

之说。雌黄As2s3和雄黄As4s“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神化物,早期都曾用作绘画颜料,因都有抗病毒疗效也

用来入药。硅元素有+2、+3两种常见价态。一定条件下,雌黄和雄黄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HS+Sn4'

H++SM+2

雌黄雄黄

A.反应I中,As2s3和SnCk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可恰好完全反应

B.反应H中,物质a可能是S、S02

c.反应I、n、w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in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I可用NaOH溶液吸收H2s,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可为反应IV提供H2s

【答案】c

【详解】A.反应I中,As2s3和SnCU反应生成Sn4+、As4S4,As化合价由+3到+2,Sn化合价由+2到+4,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As2S3-SnCl2,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可恰好完全反应,A正确;

B.反应II中氧气具有氧化性,负二价硫具有还原性,则物质a可能是S、SO2,B正确;

C.反应IV中H、O、S、As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均不改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反应1可用NaOH溶液吸收H?S,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生成的硫化钠,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化

氢气体,可为反应IV提供H?S,D正确:

故选C。

18.(湖北省部分市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氮氧化物(NO*)是一类特殊

的污染物,它本身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一种以沸石笼作为载体对氮氧化物进行催化还原的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NO+4NH3+2NH;

/a~~^S_^2N2+4H2O

/[(NH3)2CUX)CU(NH3)『+'

/»/°

/1(③\2CU(NH3)J*

iV2NO

2+

![(NH3)2CU^1>U(NH3)2]

\V2/X

2;/2N2+2H2O+2NH;

\[(NH3)2Cu-O-O-Cu(NH3)2]y

2CU(NH,):

o2

A.反应①变化过程可表示为2Cu(NH3);+O2=[(NH3)2Cu-O-O-Cu(NH3)2p+

B.反应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④涉及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

D.图中总过程中每吸收ImolNO需要标准状态下的NH.344.8L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示,反应①变化过程可表示为2CU(NH3);+O2=[(NH3)2CU-O-O-CU(NH3)T+,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反应③中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C.反应④中有氮氧键、氮氢键的断裂,有氢氧键的形成,故C正确;

D.图中总过程中每吸收ImolNO需要Imol氨气,标准状态下的N%的体积是22.4L,故D错误;

选D。

19.(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天然气中含有有毒气体H?S,用下图所示流程可

实现天然气在氧化亚铁硫杆菌(「F菌)作用下催化脱硫。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

FcXSO/i港津TF/卜eSO.诩/,C如

CH4,

A.过程①的pH降低,过程②的pH升高

B.该脱硫过程可以在中性环境中进行

C.该脱硫过程不需要补充FeSO4溶液

D.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B

【分析】过程①Fe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反应方程式:Fe2(SO4)3+H2S=2FeSO4+S+H2SO4,

过程②Fe元素化合价升高,O元素化合价减低,反应方程式: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详解】A.过程①反应方程式:Fe2(SO4)3+H2S=2FeSO4+S+H2SO4,生成强酸H2so4,pH降低,过程②反

应方程式:4FeSC)4+O2+2H2so4=2Fe2(SO4)3+2H2O,消耗H2so4,pH升高,故A正确;

B.Fe2(SO5溶液中Fe,+不能在中性环境中共存,故B错误;

C.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0,FeSO4溶液为中间物质,没有消耗,则不需要补充FeSO^溶

液,故C正确;

D.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0,O元素化合价减低,O?做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升高,H2s

做还原剂,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正确;

故选:Bo

20.(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利用CH.QH、CO2

与七合成CH3cH20H的反应主要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3O

H

A.合成过程涉及C-C键和C-0键形成

B.CO是合成乙醇的中间体

C.第3步的反应式为CH3I+CO+2H2—CH3cH2OH+HI

D.若用CH3OD替代CH3OH,则可生成CH3cHzOD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在反应3中有C-C键和C-O键形成,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在反应开始时无CO,在反应结束时生成物中无CO,因此CO是合成乙醇的中间体,B

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第3步反应的反应物是CH3I、CO,H2,生成物是CH3cH20H及Hl,则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H3I+CO+2H2->CH3cH2OH+HI,C正确;

D.根据反应3可知反应产生乙醇中的-OH上H原子种类取决于Hz中的H原子的种类,而与CH30H上的

H原子种类无关,所以若用CH.QD替代CHQH,生成的乙醇仍然是CH3cH20H,而不会是CH3cH2OD,

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21.(辽宁省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常温常压下,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

(MOFA)对CO?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催化CO,与环氧丙烷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物质a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均采取sp'杂化

B.a的一氯代物有3种

C.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并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D.Imolb最多可与2moiNaOH反应

【答案】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a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杂化方式都为sp'杂化,故

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a分子中含有3类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3种,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二氧化碳与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故C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b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结构,hnolb最多可与2moi氢氧化钠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22.(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十月月考化学试题)双碱法脱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项

的是

SO2\/NaOH、/CaSO4

过程l][过程II

、Na7soi八Ca(OH%、0,

A.过程I中,SO?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过程H中,lmol。2可氧化2moiNa2SO,

C.双碱法脱硫过程中,Ca(OH)2可以循环利用

D.总反应为2Ca(OH)2+2SO?+。2=2CaSO4+2凡。

【答案】C

【分析】过程I的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过程II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2so3+2Ca(OH)2+O2=2CaSO4+4NaOH,总反应为2Ca(OH)2+2SO2+O2=2CaSO4+2H2。。

【详解】A.过程I为S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表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

B.由过程II的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02〜2Na2s。3由此可知ImolCh可氧化2moiNa2so3,故B正确;

C.过程I中NaOH被消耗,过程II中又生成NaOH,所以双碱法脱硫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故C

错误:

D.根据图示可得总反应为2Ca(OH)2+2SO2+Ch=2CaSO4+2H2O,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3.(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二化学试题)已知:2+06=

2H2(g)+O2(g)AH=+571.OkJ/mo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出的过程

如下:

过程I:2Fe3O4(s)=6FeO(s)+O2(g)A//=+313.2kJ/mol

过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中每消耗232gFesCh转移2mol电子

B.过程H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M)=H2(g)+Fe3O4(s)Zi”=+128.9kJ/mol

C.过程I、II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t化学能一热能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答案】C

【详解】A.过程I为2Fe3O4(s)=6FeO(s)+O2(g),方程式显示当有2molFe.aCU分解时生成ImolO2,转移4mol

电子,232gFe3C)4的物质的量为Imol,故转移2moi电子,故A正确;

B.已知反应2H2。⑴=2H2(g)+O2(g)AH=+571.0kJ/mol①,过程I反应2Fe3()4(s)=

6FeO(s)+O2(g)AW=+313.2kJ/mol(2),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x;可得过程1[热化学方程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