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共3页第陕坝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阶段性测试一、积累运用(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光未然站在高山之(diān),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陆定一跟随红军战士的脚步,翻越了老山界的悬崖峭(bì);魏巍用"最可爱的人"称呼淳朴和谦逊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端木蕻良怀着挚痛的热爱,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深眷恋;木兰从军的故事广为传颂,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gài)。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3分)高山之(diān)悬崖峭(bì)气(gài)(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气魄()淳朴()挚痛()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家都只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却鲜为人知。B.随着电视剧《人世间》的播映,作家梁晓声也倍受关注,因而家喻户晓。C.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英雄。D.电影《北京2022》主创团队锋芒毕露,将镜头对准紧张刺激赛事的幕后,唤起观众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记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对我很熟悉。B.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备受欢迎的。C.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那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D.借由一个个故事,让读者可以洞察真实而复杂的世界。4.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A.①④③②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①②④③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萧红,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B.《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C."吴下阿蒙"这一成语出自《孙权劝学》,"阿蒙"即三国东吴名将吕蒙。D.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6.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小伙子的健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B.《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触目惊心、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和世态图。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D.祥子"骆驼"的外号是在他进城时起的,因为他长得人高马大。默写。(12分)①独坐幽篁里,。②马上相逢无纸笔,。③,散入春风满洛城。④,百般红紫斗芳菲。⑤在诗人笔下,万物皆有情思。谢道韫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韩愈在《晚春》中反以飞雪喻柳絮:,。⑥“ ,”夸张地表现了木兰奔向战场、跨越关山的飒爽英姿。(《木兰诗》)⑦《木兰诗》中采用互文修辞,表现战争旷日持久、伤亡惨烈的句子是:,。⑧古代有许多表现“思乡”的诗句比如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写出其它连续的两句:____。阅读题。(32分)(一)诗歌鉴赏(2分)题木兰庙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①上祝明妃②。[注]①拂云堆:古地名,有明妃祠。②明妃:指出塞和亲的王昭君。8.诗歌第一、二两句将木兰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首句“”四个字生动地再现了木兰驰骋沙场的英姿;第二句中“梦里”“画眉”巧借《木兰诗》中“”“帖花黄”的意境,形象表现了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二)文言文对比阅读。(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资治通鉴》)(乙)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一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dai):等到。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但当涉猎()②及鲁肃过寻阳()③温公尝言()④或在马上()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2、请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5分)①【甲】文中孙权认为吕蒙学习的必要性是“,”;【乙】文中能表现主旨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②【甲】【乙】两文的内容都是关于学习方面的,两文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学习方法?(2分)记叙文阅读。(15分)抹不去的记忆-﹣写在袁隆平先生逝世一周年①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时常有人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这是绵延无尽的追忆和思念。②我一直记得第一次采访袁隆平的情景,那是2007年9月,在安徽芜湖。芜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袁老师对这里有特别的感情,他的母亲很年轻的时候,曾在芜湖老城区的一所学校教英语。或许与此有关,袁老师把他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放在了这里。那天,袁老师一下中巴车,没有客套寒暄,顺着田埂直接往稻田中间走。他已经77岁了,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兴奋得像个孩子,走路的速度年轻人都跟不上。此后经过现场收割测产,单产724公斤,比上年增长230公斤,顺利实现了"种三产四"的目标。当时安徽正在举全省之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的三大行动,"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无疑是雪中送炭。③在安徽,在湖南,在海南,袁老师不断给人们送去增产增收的好消息:800公斤、900公斤……到了2021年5月,袁老师离开我们前夕,又传来了,平均亩产1004.83公斤的喜讯。④去年8月,我接到农业农村部机关党委的来电,说部里要组织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希望我能参加这项工作。在组织事迹报告会的日子里,我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动着。⑤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我们,袁老师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这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他完全可以坐在长沙的办公室里,听学生给他汇报科研数据,也可以让学生站在稻田里和他视频。⑥年近花甲的赵炳然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跟随袁老师南繁育种。他说,袁老师有三个孩子,因为科研工作太忙了,一直顾不上,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去了海南,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赵炳然说:"袁老师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看看,摸一摸他心爱的稻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从骑自行车下田、骑摩托车下田、自己开小轿车下田,一直到我们开车搀扶着他老人家下田。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⑦杂交水稻中心的吴俊研究员说,袁老师73岁那一年,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他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颁发的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在于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有一次,记者采访袁老师,他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我们在一旁就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啊!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自信爆棚。⑧吴俊也曾见过袁老师开会时发火。那是2018年,在讨论一个粮食高产项目指标时,有人提出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优质稻,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1200公斤稻谷就算达标。那年已经88岁的袁老师,一听这话就生气了,把本子往桌上一摔,非常严肃地说:"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⑨曾采访袁老师的几代记者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是一个快乐的人,是一个快乐工作的人。他喜欢打气排球,而且水平相当高,即使80岁以后,也不参加老年组,他觉得和年轻人打球才有意思。记者问他身手为什么这样敏捷,他笑着说:"只有跑得快,烦恼才跟不上你!"⑩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袁老师进入会场,已行动不便的他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希望推广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⑪弥留之际,守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新品种的耐盐浓度达到0.9%,提前两年达标,袁老师听后,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⑫送别的那一天,长沙花店里的菊花售罄,明阳山殡仪馆外排起了长队,足有两公里,三十万人冒雨送先生最后一程。我想起诗人臧克家的那句诗:"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⑬他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希望全人类都吃饱、吃好。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人物语言和相关细节来展现袁隆平的人物形象,阅读全文,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4分)人物语言或感人细节人物形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①“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坚持原则、②"只有跑得快,③!"开朗幽默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第②段引用臧克家的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思考:你想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