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五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②物体不发生形变也能产生弹力
③物体的重心总在物体上
④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⑤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⑥摩擦力可以为物体的运动提供动力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①④⑥
2.学校运动会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会落向地面
B,跳远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举重运动员举重时,运动员所受重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奖杯所受摩擦力不变
3.下列动物身体部位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
A.啄木鸟的喙尖尖的B.鸭子趾间有蹊C.狼的犬齿尖锐D.
老鹰的爪非常锋利
4.如图是运动员跳水的情景,下列关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可以使跳板发生形变
B.其施力物体是地球
C.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D.可以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5.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
C.减速进站的火车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
6.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
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尸向右推物体,推
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Is时,物体不受摩擦力B.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在。〜2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断增大D.在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
8.以下关于压强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乙图中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
C.人拿着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从山下到山上,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小
D.丁图中火车站台边缘标有安全线,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9.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
洗手间下水管
D.拦河大坝
10.如图所示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固体物质的质
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
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
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Pa:Ph=1:8
B.Pa:Pb=4:1
C.Pa:Pb=1:2
D.Pa:Pb=1:4
11.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
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P乙)P西
B.鸡蛋排开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为:小/=机乙>租.丙Tz«----I
MO■
C.鸡蛋受到三种液体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甲乙丙
D.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Pz>P丙
12.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小
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12p-x
簧测力计示数尸与圆柱体下降高度九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I
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t------::
J/yfl/cm
甲/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圆柱体的密度是1.5x103kg/m3
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3.第一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mm高的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
14.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
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上面的棋子由
于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15.如图所示,某同学手握矿泉水瓶不动,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他用手捏瓶壁,瓶子变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他将矿泉水喝去一
部分,继续握在手里,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16.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4在水平0
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F
I।A~~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4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
1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模型,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因为在流
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所以增大风速,
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为15N的长方体金属块,当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时,信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M如图所示。若金属块上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0N,则二8N
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N。’■
-—一)
19.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
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关系为以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关系为自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20.如图乙,重5N的小球悬浮在水中,画出小球所受的力和斜面所
受的压力。
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
棉布、木块、祛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成
(1)根据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图中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中发现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甲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法;
(5)该小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与
图甲测得的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此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6)该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们改进
实验,如图戊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匀速拉动长木
板,更易操作(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
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L/
甲乙丙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_____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选填“正
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2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变化反映的,这里用
到的研究方法是。
(2)通过比较C、。两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E两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4、B、C三图,可得到结论:。
24.A、B、C、。四幅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g
取10N/kg)。
(1)实验中的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N;
(2)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N;
(4)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N;
(5)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6)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是m3,密度是kg/m\
25.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铺开,“共享经济”的概念
迅速普及,“共享汽车”也随之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图所示
是某品牌“共享汽车”,其总质量为1200的,该车在平直马路上行
驶的过程中,求:
(1)汽车所受的重力;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阻力为车重的0.2倍,求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26.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
0.6kg的水,放置在一水平桌面上。求:(已知水的密度P次=lx
1。3的/7n3,g取ION/kg)12LXA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27.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
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
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左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g,水的密度是LOx
103kg/m3.^.: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定同时存在,故①正确;
(2)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则不发生弹性形变不产生弹力,故②不正确;
(3)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
③不正确;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故④正确;
(5)物体的运动是需要力来改变,而不是需要力来维持,故⑤不正确;
(6)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为物体的运动提供动力,故
⑥正确;
故选:D。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谈到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只有一
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但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5)物体的运动是需要力来改变,而不是需要力来维持;
(6)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为物体的运动提供动力。
本题考查力的相关知识,力的定义、力的相互作用、弹力、重心、摩擦力等基础基础。
2.【答案】D
【解析】解:4、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所有的力全部消失,羽毛球会以原来的速度一直做匀
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方向是斜向上或与水平地面平行时,则不会落回地面,故A错误;
8、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跳得更远,而不是增大惯性,故B错误;
C、两个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运动员
所受重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两个力方向相同,受力物体不同,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奖杯悬空不动,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摩擦力不变,故。正确。
故选:D。
(1)-■切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
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3)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
线上。
(4)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的作用。
此题考查力学的多个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与平衡状态的判断、惯性概念、力与运动的关系等,
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3.【答案】B
【解析】解:4、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
不符合题意;
8、鸭子趾间有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狼的犬齿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老鹰的爪非常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此题考查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角度来分析压强的变化是解决该题的关
键。
4.【答案】A
【解析】解:4、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弯曲,说明压力可以使跳板发生形变,故A正确;
8、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人,故8错误;
C、跳板被压弯的过程中,压力的大小不等于重力,故C错误;
。、压力的作用效果体现在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故。错误。
故选:Ao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
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3)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可解答此题。
5.【答案】D
【解析】解:
4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不受平衡力作用,故
4不符合题意;
B、腾空加速上升的火箭,速度在增大,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不受平衡力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减速进站的火车,速度的大小不断减小,不受平衡力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电梯,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物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时,不受平衡
力作用。
我们将物体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称之为平衡状态,在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力一定是平衡的,即受
平衡力的作用。
6.【答案】C
【解析】解:4、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沙发处于静止状态,受到
的推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8、人对沙发的推力和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8错误;
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并且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涉及到三个物体且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
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
故选:Co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定推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3)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并且会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7.【答案】D
【解析】解:AC,由乙图可知,前2s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水平方向受到
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前2s物体所受拉力为2N,所以摩擦力也为2N;故
AC错误;
BD、由乙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7n/s,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
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f=F=4N;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
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2〜4s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所受的摩擦力不变,仍为4N,故B错误,
D正确。
故选:Do
先由速度-时间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根据由F-t图像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
(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认识,要求能熟练读图,并能结合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2)u-t图像、F-t图像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
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
4、铁轨下面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8、图中水从塑料瓶侧壁的两个小孔喷出,说明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故B正确;
C、人拿着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从山下到山上,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p
不变,而大气压Po变小,所以八应变大,即玻璃管中水柱上升,故C错误;
。、当火车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
受到的压强,人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以火车站台边缘标有安全线,故。错误。
故选:B。
(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
(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大气压的变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
于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4船闸的上游与闸室下面通过阀门相通,当下游阀门关闭,上游阀门打开,上游与闸室内的水位
逐渐相平,打开上游闸门,船就可以进入闸室;同理,船再进入下游,就通过了船闸,船闸使用
了连通器原理,故4不符合题意;
8.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构成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手间的下水管两端开口、中间连通,构成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
。.拦河大坝做得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拦河大坝不是连通器,故。符合
题意。
故选:D。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原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0.【答案】A
【解析】解:由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计算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分别是:
加甲4.0g„.m乙8.0g.
P尹=丁痂菽=29/皿3,p^=-=-^=Q8g/cm3,
甲:乙33
因此a、b两物体的密度之比pa:Pb=PP=2g/cm:8g/Cm=1:4。
因为b的边长是a的2倍,所以a、b边长之比为的:生=1:2,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竿=甯=pgh,
所以压强之比:
h
pa:pb=Pa9a-外9加=Pa%a:Pb^b=1X1:4X2=1:8,故A正确。
故选:Ao
分析图像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比值关系,知道边长之比,利用p=^=^=P^-=P^9=pgh
求压强之比。
许多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数学上的图像来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反过来,如果画出了相
应的物理量变化图像,我们也能根据数学知识从中分析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
11.【答案】C
【解析】解:4、鸡蛋在甲中下沉,甲的密度小于鸡蛋密度;在乙中悬浮,乙的密度等于鸡蛋密
度;在丙中漂浮,丙的密度大于鸡蛋密度,所以丙的密度最大,甲的密度最小,A错误;
8、鸡蛋在甲中下沉,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则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鸡蛋的质量;乙悬浮,丙中漂
浮,则乙丙受到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即乙丙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鸡蛋的质量,所以小用(小乙=
m丙,8错误;
C、由B知,甲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乙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鸡蛋受到三种液体的浮力关
系为:F甲<F乙二F丙,C正确;
。、三种液体的深度相同,丙的密度最大,甲的密度最小,p=P液gh得,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
强关系是:p尹<p,<p丙,。错误。
故选:Co
A、根据浮沉关系判断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根据浮力与G解的关系,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
C、根据漂浮情况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浮力的关系;
。、根据P=P及得出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本题综合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及液体压强大小的判断,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浮沉情
况物体重力与浮力的关系、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2.【答案】C
【解析】解:4、由图象可知,当八=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
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12N,故A错误;
B,由图象CO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圆柱体受
到的浮力尸浮=G-F=12N_4N=8N,故B错误;
C、图象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4N,
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尸浮=G-F=12N_4N=8N。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P^9V^物体的体积:
F挣QKI
8X
曝=市=ixTkg.xioN/kg=IL*,
由公式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枭=高方=1.2kg,
则圆柱体密度。物=芳==ISx103kg/m3,故c正确。
,OA.1UHl
D、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pgh=1.0xItPkg//*i0N/kgx0.04m=400Pa,故£>错误;
故选:Co
为了便于分析,给线段标上4、B、C、。四个点,如下图,根据图象分析如下:
(1)下降高度3cm时,下表面接触水面,下降7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这时水面上升,圆柱
体下表面距水面距离是4cm,由p=pgh可计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由图可知AB段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所以从图中可读出圆柱
体的重力大小。
(3)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为最大值。
(4)由题意可知图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的情况,由图可知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测力计对
圆柱体的拉力为4N,再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得圆柱体
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圆柱体的密度。
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有重力、质量、密度、二力平衡、受力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压强的计算等,
考查学生结合图象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
13.【答案】马德堡半球实验760
【解析】解: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托里拆利测出,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撑76(hnm高的水银柱,即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760mm的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
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实验;760。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标准大气压跟760nun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约为105pa。
本题主要考查与大气压有关的基础知识,需要简单记忆。
14.【答案】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解析】解:①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③由于下方的棋子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下面的棋子上.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③抛出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
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此题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应用重力的概念、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惯性概念的理解可解答此
题,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15.【答案】竖直向上形状变小
【解析】解:(1)用手捏瓶壁,瓶子变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瓶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瓶子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
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瓶的重力;
若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瓶子仍然静止,重力和摩擦力还是一对平衡力,因瓶子的重力减小,所
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小。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形状:变小。
(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个方面,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瓶子静止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所以,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终等于瓶子的重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大小,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6.【答案】右12
【解析】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3N,方向向左;B水平方向上
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3N;
摩擦力水平向右;
以4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为15N,同时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物体B对它的摩擦力,
二者之和为15N,
所以地面对物体4的摩擦力为15N-3N=12N。
故答案为:右;12。
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据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
方向。
对工进行受力分析,再进一步确定地面对4的摩擦力大小。
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计算与方向的判断,要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各个力之间的关系
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7.【答案】越小;减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并模拟了飞机升力的产生,考查学生的对所学物理知识的
应用能力。
【解答】
所有流体(包括气体在内)都是流速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模型上方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升力,当风速增大时,机翼模型受到的向上的升力增大。
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机翼的重力减去机翼受到的升力,而机翼的重力是不变的,所以,测力计读数
会减小。
故答案为:越小;减小。
18.【答案】17
【解析】解: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产浮=G—尸济=15N-8N=7N,
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尸广袤的=F浮+F上表面=7N+ION=17N。
故答案为:17。
根据尸浮=F下表面一F上表面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知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根据尸浮=F下表面一
尸上正曲求出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知识。
19.【答案】小于大于
【解析】解:图中矿泉水瓶倒立放置时液体的深度较大,根据p=pg九可知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
强大小关系为以小于P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的判断: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
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
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
瓶盖的压力,即色〉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
(1)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i进行判断。
(2)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来入手(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
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F=pS分析,也可以根据承装液体容器的形状进行分析得出。知
道对于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对于上口粗下口细的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小
于液体重是本题的关键。
20.【答案】解:悬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大小都是5N,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
直向下,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容器
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作用点在容器与斜面接触面的中心,作用在斜面上。如下图所示:
【解析】悬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容器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作用点在
容器与斜面接触面的中心。
此题考查了浮沉条件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难度不大。
21.【答案】二力平衡甲、乙粗糙控制变量错误不需要
【解析】解:(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
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了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5)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发现实验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实验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能得
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
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所以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6)用图2进行实验时,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受拉力与摩擦力
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并且容易读数。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甲、乙;(3)粗糙;(4)控制变量;(5)错误;(6)不需要。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
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4)对探究实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某一个变量,控制其他量不变看最终结
果是否会有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答题;
(6)拉动木板时测力计相对静止。
本题考查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应注意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并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2.【答案】凹陷程度甲、乙受力面积错误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解析】解:(1)根据转换法可知,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图甲、乙中,受力面积相同,乙图的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因此由
甲、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知,压力相同,乙的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当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对比甲、丙两
图可知,实验中在改变压力的同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
小无关的结论,因此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甲、乙;(3)受力面积;(4)错误;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1)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需要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因素;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探究压力
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
(3)根据控制变量法,找出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确定压力作用效果与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重点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
用,难度不大。
23.【答案】高度差转换法深度密度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析】解:(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液体的压强越大;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2)C、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
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D、E两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
密度,盐水中U形管的高度差大,压强大,故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
强越大。
(4)4、8、C三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
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高度差;转换法;(2)深度;(3)密度;(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液体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内液面的差来反映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是一种
转换法的运用;
(2)(3)(4)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
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和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
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本题考
查的重点。
24.【答案】4溢水杯未注满水11等于1x10-44x103
【解析】解:(1)由图B可知,实验中的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4N;
(2)圆柱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中的水应该满的,否则溢出水的体积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
以,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溢水杯未注满水,应改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3)由图C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尸=3N,
则圆柱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
(4)由图。可知,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2N;由图4可知,空小桶的重力G脩=1N,
则圆柱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G之一G瓶=2N-IN=1N;
(5)由(3)(4)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6)根据G=mg可得,金属块质量:m=^==OAkg,
g【UN/Kg
由「浮=G排=P8*导金属块体积/=稀=^=皿瀛篇,=1*加,
所以金属块的密度为:0=《='驾§,=4X1。33/「3。
v1x10m5
故答案为:(1)4;(2)溢水杯未注满水;(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美学与环保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合
- Unit 4 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社区艺术景观设计的生态环保理念
- 科技行业bi应用创新驱动的决策支持
- 小学生英语音标教学课件
- 禁酒令教育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 网线入户合同范本
- 生物质能源的创新技术与应用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浮动水网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与大数据推动行业发展的双引擎
- 工程结构质量特色介绍
- 巴马格纺丝控制系统软件说明书(共46页)
- 肺结核患者管理ppt课件
- 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清华大学MBA课程——运筹学
- 《计量经济学》超全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湿法冶金浸出净化和沉积PPT课件
- 生产现场作业十不干PPT课件
- 雨污水管网劳务施工分包合同
-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
-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题(共2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