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中,既发现大量与中原地区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众多独
特的青铜神像、金杖、神树等,其独特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器物分层等也十分罕见。这反映出
()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
C.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D.早期国家深受神权政治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与中原地区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又保留了其独特性,反映出中华文
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古蜀文明比中原文明更先进,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已
产生与“其独特的祭祀行为”等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神权政治对早期国家的影响,排除D项。故
选A项。
2.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考察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可以发现大多是
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宗教信仰已经确立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体现了早期中国社
会带有浓郁神权色彩,故A项正确;祈祷和祭祀不等于确立宗教信仰,排除B项;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
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
3.下图是西周重要封国的位置图。据图片可知,西周对封国的安排旨在()
A.形成地方势力间的制衡B.加强西周的中央集权
C.防范夷狄入侵与袭扰D.确保王族内部的和谐
【答案】A
【解析】
【详解】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同姓封国均占据战略要地,并对异
性封国形成制约,A项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中的布局是对异性诸侯国的
制约,非防范夷狄的入侵与袭扰,排除C项;D项与宗法制有关,排除。故选A项。
4.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
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王室占有更多土地
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D.西周王室日趋衰微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初年是土地国有制;依据材料“夺田”、”争
田''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末年出现了“夺田”、“争田”的现象,这实质上反映了西周末年土地私有制逐渐发
展起来,土地成为决定财富的关键,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这会使得王室占有的土
地数量减少,排除B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斗争激烈,而且这也不是本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
私有制的发展,不是强调西周王室日趋衰微,排除D项。故选A项。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商人参与政治,出将入相的现象,如管仲有身为齐相的权势,子贡有与诸侯“分
庭抗礼”的礼遇,乌氏保有位比封君的地位。这反映了
A.商人阶层壮大瓦解宗法体系B.专制王权形成依赖商业发展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D.农商并重思想得到广泛认可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中的“商人参与政治……位比
封君的地位”等处可以看出商人地位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因为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冲击了传
统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故C项说法正确;宗法体系遭到破坏与商人阶层壮大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说法错
误,排除;专制王权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而不是商业发展,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当时重农抑商的思
想尚处在形成时期,不可能广泛认可农商并重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6.余英时认为,“中国‘道’的人间性有一个特点,即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先秦诸子)最后都归
结到治国、平天下之道上去”。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各家之“道”,叙述正确的是()
A.老子主张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B.墨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韩非主张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力D.孔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主张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力,C项
正确;孔子主张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排除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子主
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C项。
7.《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
在运送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情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据此
可知,秦朝()
A.管理制度十分严格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
C注意保护农业生产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法律规范官吏行政,保证农民家庭的劳动力,强调不得在农忙季节随意兴发徭役等,反映出秦
朝注意保护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朝管理制度的严格,排除A项;实施暴政导致速亡在材
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8.汉武帝时期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币制改革:一方面集中货币的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另一方面统一
货币,由中央另铸新钱,把之前各地方所造质量参差的旧钱收回熔销。这在当时
A.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B.有利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C.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D.不利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代把地方铸币权收到中央,并统一货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规范了国家金融,增加了
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农民负担,排除A项;地方经济发展,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排除C
项;统一货币有利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
9.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
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A.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天
为民而立君主,君主应当使民安乐,体现民本思想,故c正确;材料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无法体现“专
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排除B;材料体现民本思想,无法体现“无为”思想,
排除Do
10.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丕
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
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
A.推动了曹操称帝的进程B.加强了曹魏对地方的控制
C.有利于选拔到杰出人才D.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而曹家能得天下与制度有很
大关系,说明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D项正确;曹操历史上没有称帝,排除A项;九品中
正是选拔人才的制度,没有起到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选拔人才的作用,排
除C项。故选D项。
11.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
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清乐的发展说明()
A.中原文化的消亡B.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乐源自汉乐府,但是魏晋时期的清乐却大量融合了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这说明当时民族文化互
动性强,B项正确;A项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就崩坏了,排除C项;材
料内容主旨不是西域文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触船相继。隋氏作之劳,后代受其利焉。”
这一材料评价的是()
A.隋朝大运河的开通B.隋朝实现南北统一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舶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可知,这是对京杭大
运河的描述,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意义,与隋朝实现南北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以及经济重心开
始南移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及:“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此不可以不察也。”以下
选项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以儒为师,大办学校B.改革吏治,发展生产
C.知人善任,虚怀纳谏D.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此不可以不察也”体现的是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思
想,C项正确;ABD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项。
14.在隋唐时期城建过程中,政府除实行工匠培训制、技术工头负责制外,还制订了建筑材料的标准,并
要求工部及其少府监、将作监等,直接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与平时维修等事宜中。这些措施
A.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B.杜绝了浪费和贪污情况
C.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步D.导致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政府除实行工匠培训制、技术工头负责制外,还制订了建筑材料的标准,并要求工部及其少府
监、将作监等,直接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与平时维修等事宜中”,这也说明隋唐政府对城市建设的重
视,这无疑会推动城市建设的进步,故C正确;这无法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也不可能杜绝浪费和贪污,
故AB错误;官营手工业衰落是在明朝中后期,故D错误。
15.唐朝文献记载了许多来自异域的船只,如:蛮舶《旧唐书•卢钧列传》、西域舶《旧唐书•李勉列传》、南
海舶《唐国史补》)、狮子国舶《唐国史补》、昆仑舶《新唐书•王琳列传》、波斯舶《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等。由此可知,唐朝()
A.海外贸易居于主导地位B.帝国统治疆域辽阔
C.对外经济贸易交流广泛D.崇外社会风气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蛮舶《旧唐书・卢钧列传》、西域舶《旧唐书・李勉列传》、南海舶《唐国史补》、狮子国舶
《唐国史补》、昆仑舶《新唐书•王琳列传》、波斯舶《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可以看出唐朝时期,通过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外国进行着广泛的经济贸易往来,C项正确;“主导地位”表述错误,封建社会小
农经济占据主导,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帝国疆域辽阔,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崇外的社会风气,涉
及的是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6.宋代实行枢密院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但枢密院调发军马,而三省不知;三省财用已竭,而枢密院
用兵不止。这说明宋代
A.分权制衡原则效果明显B.君主专制受到了威胁
C.宰相决策权的逐渐丧失D.分权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实行分化事权,使管理财政、军事的中央机构分立,各负其责,导致三省不了解调发军马的
情况,枢密院不了解后方保障能力,说明宋代分权降低了行政效率,D项正确;分权制衡原则效果明显与
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宋代分权加强了皇权,没有威胁到君主专制,B项错误;宰相“决策权”的逐渐
丧失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
17.北宋欧阳修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上奏:“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
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而惟材是择。”这说明北宋()
A.国家对社会控制较松弛B.更重视家庭门第观念
C.科举考试向全社会开放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窃以国家取土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不问东西南北之人……而惟材是择”
说明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朝完善,面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
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不仅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
平竞争,C项正确;题干反映科举制重视家庭门第观念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项;题干主要说科举的变化,
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较松弛和重文轻武国策无关,排除A、D项。故选C项。
18.北宋东京因袭后周,从开始即没有封闭的里坊。以坊巷为骨架的城市面貌颇具特色,皇城正南的御路
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亦然。这反映了
A.商业区奢靡之风盛行B.市已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主要街道成为繁华商业街D.市开始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宋东京城中主干道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亦
然,这说明当时商业围绕主干道展开,形成商业街,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情
况,排除A;材料显示的是突破了空间限制,排除B;D中的“开始”错误,排除。
19.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这可用来说明宋朝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60:40
天禧末年(1021年)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8:72
A.农业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B.重农抑商的政策被政府彻底废除
C.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经济D.商贸税收逐渐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宋朝赋税结构中非农业税逐渐超越农业税,并且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远超农业税,由
此可见,非农业税即商贸税逐渐成为政府重要财源,故选D;1021年后农业税已经丧失主导地位,故排除
A:材料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只是赋税结构,无法证明南方经济超
过北方,故排除C。
20.有学者指出,朱熹不仅在《家礼•婚礼》中将传统婚姻“六礼”简化为纳彩、纳币、亲迎“三礼”,
“以从简便”,而且还在《家礼•祭礼》中指出即使有贫富老疾的客观差异,也并不构成实行家礼的阻
碍。据此可知,朱熹旨在
A.重构儒家传统礼教体系B.简化传统宗教礼仪
C.扩大礼教在基层的影响D.维护理学正统地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中朱熹简化婚姻中的“六礼”为“三礼”是为了在农村贫困地区推行礼
仪教化,《家礼•祭礼》冲指出即使有贫富老疾的客观差异.也并不构成实行家礼的阻碍,说明其目的是为了
通过礼仪教化加强对基层的影响,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我国一直是礼教占据主导地位,且材料并未对传统
礼教体系进行重构,故A项错误;材料简化的是婚礼仪式,不是宗教仪式,故B项错误;理学正统地位的确
立是在南宋后期,与题目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1.《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由当地少数
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边疆管理()
A.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B.消弭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
C.沿袭了唐代的管理体制D.提高了地方行政管理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
唐代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在元朝时期也征发赋役,正式划入了元朝版图,说明元朝的边疆
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A项正确;消弭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元朝的
边疆管理没有沿袭唐代的羁縻管理体制,排除C项;题干没有强调地方管理效率问题,排除D项。故选A
项。
22.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
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
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
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23.如表为清朝雍正年间军事将领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的目录及内容简介。这可以用来说明()
内容简介
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
《天下沿海形势录》
防
《东洋记》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
《东南洋》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
《南洋记》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
《小西洋记》记述南亚、西亚及中亚
《大西洋记》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昆仑记》《南澳气
记录中国“千里石塘,万里长沙”南海群岛
记》
A.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的上升B.近代国人海权意识明显增强
C.有识之士渐渐关注海洋地理D.开明人士尝试探索国家出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记述
南亚、西亚及中亚”,“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等信息,可以看出在清朝雍正
年间有志之士就关注外部的海洋地理状况,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部分有志之士的观点,不能代表清政
府,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雍正年间,不是近代,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雍正年间,并不是鸦片战争
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4.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
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这种现象()
A.改变了粮食生产的主体地位B.推动了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
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D.助推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多地桑树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些物产为家庭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为商
贾提供了商品,B项正确;粮食生产的主体地位是否被改变,本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以粮食为
主体,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已完成,排除C项;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
除D项。故选B项。
25.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
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
《农政全书》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徐光启对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后又推广甘薯种植。《农政全书》
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学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
了科学性和创新性和先进性,A正确;BCD都属于它的内容,但是不符合农业科技试验,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农政全书》
26.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绘制的实测城市地图不仅包含香港、上海、宁波、九江等沿海沿江开埠港市,甚
至也包含河口、腾冲、丹东、辉春、黑河、多伦、定海等边防海防重镇。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城市形态演进B.殖民者对我国的侵略意图
C.外国地图实测技术高超D.清政府缺乏近代主权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绘制的实测城市地图不仅包含香港、上海、宁波、九江等沿海沿
江开埠港市,甚至也包含河口、腾冲、丹东、辉春、黑河、多伦、定海等边防海防重镇。”可知,鸦片战
争后外国人绘制实测城市地图涵盖开埠城市甚至边防海防重镇,这些地图测绘的目的与欧美侵略密切相
关,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城市形态演进的信息,排除A项;外国地图实测技术高超,非材料主旨,排
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清政府主权意识缺乏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27.1842年《伦敦新闻画报》记者在游历中国后写到:“英方长期以来饱受……中国政府侮辱,故在忍无
可忍之际必须一雪前耻。”同时他又真实再现了勤劳坚韧、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中国百姓形象。该报道
()
A.力求还原鸦片战争原貌B.体现民族意识与新闻中立的交织
C.意在寻求中国百姓支持D.反映了中国内部官民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42年《伦敦新闻画报》记者在游历中国后写到:'英方长期以来饱受……中国政府
侮辱,故在忍无可忍之际必须一雪前耻。’同时他又真实再现了勤劳坚韧、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中国百
姓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战争原因的表述和刻意丑化中国形象是英国意识形态的体现,但又大篇幅真
实介绍中国百姓的形象,体现了新闻媒体的客观真实的中立立场,B项正确;该媒体在故意将战争责任甩
给中方,排除A项;根据材料,该媒体为英国媒体,受众为英国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和百姓之
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28.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不少地
主唉声叹气说,丰收“与我无份”。除此之外,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
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凸显小农阶级的局限性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D.致使清廷统治基础丧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太平天国把一
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
国运动与地主的斗争以及把土地分给没有土地耕种的农民,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
神,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小农阶层的局限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斗
争精神,并未涉及社会转型,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
29.太平天国时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
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
A.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B.各阶级奋斗目标逐渐趋同
C.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富强的愿望D.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轩为挽救太平天国统治而提出的
学习西方的方案;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解决内忧外患而向西方学习的自救运动;两者都向通过向西方学
习来解决各自的危机,A项正确;各阶级目标趋同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洋务运动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
义,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未体现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共
识,排除D项。故选A项。
30.下图是晚清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开风气之先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
C.清政府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D.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为晚晴时期发行的开平矿务局的股票,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通过发行股票的形
式筹集资金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强调对近代中国的重要影响,最早的股票之一的影响
比不上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排除A项;开平煤矿发行股票不能体现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排
除B项:开平煤矿发行股票不能体现洋务运动取得较大成功,排除C项。故选D项。
31.下表所示为1840年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价值估计比较。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单位:万关两)
生丝出口值生丝内销值制丝总收入
1840年
1894年
A.外贸入超局面得以扭转B.列强资本输入规模扩大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
能力。由材料可知,1894年相较于1840年前,无论是生丝出口值、内销值还是制丝总收人,均有大幅增加,
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D项正确:近代中国人超局面一直没有改变,排除A项:生丝的出
口或内销值的变动并不能说明列强资本输人规模扩大,排除B项;生丝内销值增多并不意味着这些生丝是
近代民族工业消耗的,排除C项。故选D项。
3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湘军左宗棠的部将刘锦棠出任第一任巡抚;1885年,清政府在
台湾建省,淮军名将刘铭传出任第一任巡抚。清政府此举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B.奠定了中国辽阔版图的基础
C.导致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D.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加重,新疆行省与台湾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
理,D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出现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排除A项;清朝前期奠定了中国辽阔版图的基础,排除B项;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湘淮系官僚集团崛
起,排除C项。故选D项。
33.甲午战争期间,面对清军的失败,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发出警告:“在日本获得完全胜利的时候,
中国的未来将产生最值得担心的后果”,英国随即向德法俄美等国提议联合劝告中日和平解决:俄国《公
民报》也说“当日本获得全胜而缔结和平条约时,不能不使日本懂得有它所不能要求的东西”。这反映出
()
A.日本取得战争胜利已成定局B.日本扩张引发列强担忧
C.清政府“驭夷”外交效果显著D.列强舆论左右战争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日本获得完全胜利的时候,中国的未来将产生最值得担心的后果……不能不使
日本懂得有它所不能要求的东西“可知列强对日本的不断扩张表示担忧,B项正确;日本取得战争胜利已成
定局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由于晚晴时期清政府缺乏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其“驭夷”外交失败,排除
C项;”左右“一词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34.甲午战败后,清廷内外与日本再战的呼声甚高,保守派官员也激烈反对议和,朝廷在20天内收到了约
有2500人签名的130份反对赔款、议和的奏章。这侧面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开始B.国人民族意识增强
C.保守派思想出现转变D.清政府统治基础动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甲午战败后,甚至保守派官员也激烈反对议和,反映出这一时期从上到下
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甲午之后,维新变法开始酝酿,1898年维新运动开始,排除A
项;保守派只反对议和,思想并没有转变,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统治基础动摇,排除D
项。故选B项。
35.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
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
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可见民族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相互促进,有利于近代民族经济
的发展,个体手工业也可被纳入新的经济体系当中,D项正确;“导致破产”表述错误,排除A项;“阻碍”
表述错误,应为相互促进,排除B项;“瓦解了”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36.某晚清人士说:“康有为欲删定六经,而先作《伪经考》,欲搅乱朝政,而又作《改制考》,其貌则孔也,
其心则夷也。”此言论反映出该人士()
A.启迪民智,托古改制B.古今贯通,中西兼容
C.救亡图存,排斥西学D.维护传统,立场保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某晚清人士对于康有为的评价,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批评康有为托
古改制的观点,用来维护其传统立场,说明其具有保守性,D项正确;康有为的改革并没有起到启迪民智
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是对于康有为的评价,并没有说明古今贯通,中西兼容的特点,排除B项;题中
的观点并没有救亡图存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37.如下表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分类内容
政治上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商业;改革财政
思想文化上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A.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B.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
C.坚守重农抑商的传统D.有利于儒家思想传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除旧布新,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传播有积极作用,B项正
确;材料不能体现戊戌变法脱离人民群众,排除A项;戊戌变法鼓励发展工商业,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
现戊戌变法对儒家思想的传承,排除D项。故选B项。
38.蒋廷赧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义和团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严格说来,它
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两个教国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他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
A.推动了清王朝近代化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D.盲目排外不利中国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的救国方案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两个救国方案背道而驰,
主要是因为义和团运动排斥西方先进事物,不利于中国近代化,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不利于清王朝近代
化,排除A项;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项。
39.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宜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
各国缔站“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清政府完全丧失民心B.满汉民族矛盾的缓和
C.清政府中央权威式微D.东南各省与中央决裂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
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因此c正确;
AB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40.图是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这反映当时西方列强认为()
A.“中国是一块肥肉,不咽不快”B.“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
C.“中国是沉睡的狮子,不要吵醒"D.“中国是一艘头等战舰,破烂不堪”
【答案】B
【解析】
【详解】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刚刚结束,由于义和团运动中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因此列强放弃了
武力瓜分中国的企图,而《难以孵化的巨蛋》恰恰反映出单凭若干列强难以吞并中国,“瓜分中国一事,
实为下策”,B项正确;A项与漫画主旨相反,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中国的潜力,排除C项;D项强
调的是中国本身是腐败不堪,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计两小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茗茶倍出。如安徽庐州府霍山茶,“茶生最多,品亦振”;云南普洱茶,雍正时
名扬全国……而在清代,茶叶成为中西贸易之重,“粤东岁运,番舶通之北夷”。此外,茶叶种植区域逐
渐推广,除安徽、云南、广东外,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等都有专业种植区。如福建崇武
县武夷地区,只有数百家居民,但“皆以种茶为业,岁产数十万斤”。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866年,左宗棠奏称:“闽省产茶,多在荒僻之区,日久采植,菁华势必日歇。而行销又以
外洋商贩为大宗,每年春间,新茶初到,省垣洋商昂价收买,以广招徒。……故闽茶专恃洋商,而洋商不
恃闽茶。”1880年,福州的茶叶出口达到顶峰,此后呈下跌之势。1889年邵武等地的春茶因质量低劣无
法销售,被迫降价35.3%o”茶商亏本之由,洋商压价之故,使因茶庄过多,每思侥幸朦混,制造粗率,
烟熏水湿,气味不佳,兼以劣茶搀。”
——摘编自熊昌镶《近代福州的茶叶出口与外国银元的流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茶产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州茶市出现困境的原因。
【答案】(1)表现:茗茶倍出;茶叶畅销海外;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生活应急借款协议2024版版A版
- 二零二五年度茶楼经营权及特色茶饮配方转让合同3篇
- 2024石子供应合同: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说课稿
- 2025年度私立医院牙科技术合作承包合同范本3篇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 Project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4版销售推广代理协议书
- 专业工程资金贷借协议精简版版B版
- 2025年离婚后房产分割及共有权处理合同4篇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开展个人极端案事件防范工作总结【四篇】
- 2024中国智能驾驶城区NOA功能测评报告-2024-12-智能网联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市场运营部职责样本(3篇)
- 2024体育活动区铺沙子(合同)协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题库》
- 2024年VB程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 2024年故宫文化展览计划:课件创意与呈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