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小说叙述特点
必备知识点
1、叙述的结构方式:顺叙(时间、空间、逻辑)、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平铺直叙,
使得文章行文富于变化)、插叙(丰富文章内容,交代……原因)、补叙(给文章必要的补充交代,使得情
节更为完整)、平叙。
2、叙述人称及视角:
第一人称,又称有限视角(给人以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表达内心感受);
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又称全知视角(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有时两种及以上人称交错使用,使叙述更加自由。
3、叙述的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心理独白、时空集中、
叙述与写景结合、夹叙夹议、回忆与现实交织。
4、叙述的话语形式:对话式、讲述式、诗化语言、散文笔调。
5、叙述的节奏速度:通过控制读者的预期和情节设定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故事节奏,或舒缓,或明快,叙
述节奏与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的关联性等。
6、叙述的腔调风格:叙述腔调指的是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荒诞
与盛默、京味与乡土、口语与典雅等。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发
李利君
"你呀!染一下嘛,花不了几个钱!”曹凤同啜饮了一口茶,说,“看着那么凄凉。'
张严立笑了笑:“总是觉得没有时间。”说完了,张严立马上觉得这理由很站不住脚,又补充道:“不想
遮遮掩掩了。年轻时很喜欢美化自己。再有五年就退休了,就这样吧。”
曹凤同:“没追求,放弃自我管理,就是放弃人生。”
张严立说:“没有吧,我每天要看的材料还是堆成山。毕竟年纪大了,速度比过去慢了不少。不过,还
好吧,一样也没漏。我的人生还'在线'啊!”
曹凤同:“你这个样子,要是退了休,估计很快就会进大妈大爷的队伍里去。——你的人生太干瘪了,
没有一点儿亮色。"“到那个年纪,就去吧
“我才不会呢!我退休以后至少保证三年内继续染头发。喝茶、谈事、应酬……还是挺精彩的。”
“喝茶容易」
"你理解的喝茶,是‘干喝
“那还有什么喝法?”
“得有内容。”曹凤同笑了,然后,起身下楼,出门。
一辆宝马轻快地停在曹风同身边,他拉开门上去。曹凤同降下车窗玻璃,向张严立挥了挥手:"去染
吧,大德路那家。你要是去,给我个电话,染发的钱我出啊!”看着那辆车绝尘而去,张严立若有所失,叫
了辆的士,回家了。
张严立和曹凤同是老同事。准确地说,曹凤同是张严立的老上级。张严立进机关时,他当科长。张严
立当科长时,他当处长。张严立当处长时,他是厅长。后来他退休了,张严立还是处长,估计以后也就这
样了。与他在一起,张严立的人生总是处在一个追赶的状态。他开始喝茶、谈事、应酬时,张严立还只能
改材料,满头的白发也顾不得理会。其实,也没人太在意。如张严立这般,老处长了,生活也不能说不公
平。人在机关,出来总还是有人觉得你不错。张严立就甘于这样了。老婆倒是满足得很:”这样挺好的。”
张严立看着她每日忙着买菜做饭、上班下班,完全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也许她也曾梦想过荣华富贵,可是,
张严立没有带给她,她也认了。
回到家,她知道张严立和曹凤同刚才在一起,略有一点儿不悦:“你少和人家掺和。老是跟在厅长屁股
后面,你不觉得别扭吗?”
“那么多年的老同事了,别扭啥?”张严立打开电脑,登上微信,调出明天开会要用的材料,开始了
大修。
“哈同事啊!人家是厅长,你是处长,知道不?“她打开吸尘器,推着在房间里转,“咱们呀,不贪图
那个,也不用去凑他的热闹。你自己觉得是同事,人家可不一定那么想。更何况,别的人看了,还以为你
拍马屁呢!"她的声音被吸尘器的嗡嗡声盖住了。
张严立并没有听清她唠叨啥。他想起了自己的头发,自问:“要不要染呢?"古人云:"白头搔更短。”张
严立的头发倒是没短,还是那么密密实实的,只是——白。“白了少年头"不免"空悲切”,如今,张严立白
的是“中年头”,也就没有什么悲伤的了。
张严立没有去染头发。后来曹凤同几次给他打电话约着吃饭,张严立担心他再提染头发的事,就借故
推辞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某一天,张严立突然在"清风网”上看到一则短讯:《曹凤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正在接受组织审查调查》。
张严立一下子就蒙了:“怎么会这样?”
这个时候也不宜给任何人打电话。晚上,张严立没有改材料,只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马路上的
车流——真像一条河啊,哗哗啦啦地流向夜色深处。张严立想起了很多往事,一幕一幕,生动却又模糊。
张严立从小就是一个木讷的人,工作以后也如此。曹凤同就笑过张严立"笨",不会利用资源。张严立确实
不知道如何利用资源,或者用资源来干什么。曹凤同说过:“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你没有朋友」的确,
除了有数的几个人,张严立真的没有热热闹闹、前呼后拥的朋友。对这座城市,除了上班的机关大楼和家
附近的几个公园、菜市场以及医院,他就不怎么熟悉别的地方,不像曹凤同,熟知咖啡厅、茶楼、大酒楼
和小资的一些“吧,作为师弟,张严立的确和他相去甚远。张严立的同学来了,也都是找曹凤同,由他来
约张严立,原因当然是张严立“不咋的”的实际情况。
晚风吹过来,张■严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风吹过,张严立的头发奔拉下来几根。快三个星期没理发了,有点儿长,他用手往上梳了一下。这时,
张严立突然想到,曹风同今后应该也会回归本色生活了,头发也不会染了。张严立不知道一头白发的曹凤
同会是什么样子,他会剪短发吗?
至于自己的白发,张严立想,就这么个样子吧。那是岁月的馈赠,不强求,也不可强求。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曹凤同吸饮了一口茶,说“看着那么凄凉”,这说明他似乎预感到了步人白发之年的凄凉结
局。
B.每当有同学来访,曹凤同总是找张严立作陪,是因为张严立是他的下属,用张严立来陪衬自己的权势风
光。
C.张严立老婆这个普通妇女形象,着墨不多,却具有鲜明的特征,她知足、朴实、勤劳,能够洞察世事人
情。
D.小说取材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在描写正面人物弘扬正气的同时,也涉及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7.小说多处采用对比,下列对小说对比艺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凤同与张严立的生活日常构成对比,曹凤同“喝茶、谈事、应酬",张严立"改材料”,表现了二人
不同的处世态度。
B.曹凤同与张严立的交通工具构成对比,曹凤同乘坐“宝马”绝尘而去,张严立“叫了辆的士"回家,表现
了二人不同的爱好。
C.曹凤同与张严立"资源"(朋友)多少、采取的态度构成对比,曹凤同“资源”多,会利用,张严立则
相反,表现了二人不同的人格。
D.曹凤同前后两种生活状态构成对比,先前生活的排场、热闹与接受审查、调查的结局形成对比,具有警
示教育意义。
8.这篇小说在叙述故事方面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9.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
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请结合小说中对张严立(或曹凤同)的描写,谈谈“告
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或“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具体体现。(6分)
答案
6.A【解析】“看着那么凄凉”是曹凤同对张严立白发的感受,也体现出他十分注重外表的生活观念。从
原文"我退休以后至少保证三年内继续染头发。喝茶、谈事、应酬……还是挺精彩的”可以看出曹凤同并没
有预感到自己步入白发之年的凄凉结局。
7.B【解析】“表现了二人不同的爱好”理解错误,交通工具的对比意在表明二人生活态度的不同,曹凤
同乘坐“宝马”追求享乐,张严立“叫了辆的士”回家,较为简朴。
8.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为叙事写人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得以在叙述过程中引入丰富的生活
场景。②小说以"白发”为切入点叙述故事,将曹凤同、张严立的故事组合在一篇之中,叙述呈现自然、紧
凑的特点。③小说借助人物独白、对话等语言描写,不断拓展小说内容,深刻展示人物心理。④小说采用
陡转之法,"清风网"上的短讯,表明曹凤同的人生急转直下,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每点2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9.答案一:作者告诉读者,张严立是个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人物,具体表现在①生活朴实,认为长白发是自
然现象,坚持不染发,日常生活也非常简单。②恪尽取守,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修改材料。③清正廉洁,
身为干部,家庭日常生活非常普通,自己也不去茶楼、酒楼。④作风正派,不利用职位、朋友谋取私利。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答案二:作者告诉读者,曹凤同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人物,具体表现在①生活浮华,注重外表,自己染发,
还催促张严立染发,出行乘坐豪车。②玩忽取守,忙于喝茶、谈事、应酬,熟知咖啡厅、茶楼、大酒楼和
小资的“吧,③目无法纪,身为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最终难逃组织的审查调查。④作风不正,损公
肥私,利用职位、朋友谋取私利。(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现代文阅读口(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康家戏匣
相裕亭
康家是盐区的大户,鼎盛时期,有着“驴驮钥匙马驮锁”之说。可见当初康家的庭院有多大,开门的
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了得!
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至今,盐河两岸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提起当年康家戏匣,还禁不住连连咋舌:那玩意,奇了!月明星稀
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流淌的盐河水,能传出十几里外去。
现在想来,那就是一台东洋人玩的留声机。不过,在那个连电灯尚不知何物的年代里,康家老爷子能
整来那么个手摇式的戏匣,不亚于当今哪位款爷购来一架私人直升飞机。为此,康家老爷子爱如珍宝,专
门请来苏州匠人,做了一个颜色与之匹配的黄花梨木的戏匣子。
庚子事变时,康家老爷子死于战乱。饱受炮火洗礼的康家大院,落到大少爷康少千的手上时,他算是
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一改老爷子创业、守业,严谨持家的做派,玩起了坐享其成的招数——卖家产。
康家的家产有多大?多厚?无人估得清、说得透!只见康家大少爷一件一件掂当着卖,先珠宝、后字
画。后期,康大少爷染上了鸦片,一发不可收!家中的瓷缸石佛,硬木家具也往外搬。等到康大少爷把老
爷子传给他的那台留声机也搬进盐河码头的容古斋时,容古斋的老板就猜到康家的家底子大概是到了水干
拿鱼的时候了。
果然,没过两年,康家大院被人抵了债。不过,那时间,康家大少爷已经死了,临到康家第三代长孙
康小米来收拾残局,他领着一家老小搬出祖宅,稀松可怜地跑到盐河口盐工们“滚地笼”的地段儿租房子
住。可想而知,康家到了什么地步。
这人世间的事如同飞蛾昆虫一般——飞一辈儿,再爬一辈儿。康家老爷子用尽毕生精力,把康家的产
业推向辉煌,轮到康家大少爷持家时,他便换了一种逍遥自在的活法,将康家的老底子翻弄个底朝天。赶
到康家穷途末路了,康家的长孙康小米当家理财时,他做梦都想让康家东山再起。
然而,时局不由人。轮到康小米励精图治、追寻豪门的时候,此地已经解放了。所幸,那时间康家没
了庄园、没了盐田,无须政府将他们康家扫地出门,他们康家先行一步,跨入贫民行列,反倒落了个无财
一身轻。但,康家的祖宅还在,康家的诸多珠宝、古玩字画,还在世间广为流传。只可惜,康家的后人已
无力追回了。
七十年代初,年近花甲的康小米,听说省城拍卖行,要拍卖他们康家那件红极一时的戏匣子,康小米
动员康家老少几代人,有钱捐钱,有物捐物,他想去赎回那件标志着他们康家辉煌的玩意儿,以警示后人,
铭记他们康家的过去。
没料到,此时那戏匣的身价,已不再是那台留声机,而是装留声机的那个黄花梨木做的戏匣子。玩古
董的人都知道,上等的黄花梨木有着寸木寸金之说。而康家老爷子做那个戏匣子时,正是康家如日中天的
时候,所选用的木料自然都是上乘的黄花梨木。
拍卖会上,那个头戴博士帽的拍卖师,双手捧出那个看似管制一般的康家戏匣子时,全场顿时一片哗
然!拍卖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那个戏匣子的来历,随之,单臂一伸,报出了起拍价——两千块钱人民币。
这在那个吃饭、穿衣还很困难的年代,两千块已经是天价了。而对于早已“贫民化”的康小米来说,
更是无缘与之叫板了!当天,他只带来八百块钱。就那,还是全家人捏瘪了口袋凑起来的。在康小米看来,
当时收音机已经普及了,那台老式的留声机或许值不了几个钱了。但他没有料到,拍卖师报出起拍价之后,
要价却一路攀升,从两千二百块,到两千四、两千人....
眼看就要往三千块钱上攀升时,康小米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突然大喊一声:"三千!”康小米
的那一声呼喊,是放开喉咙、用足了力气,大声喊出来的,刹那间,震撼了整个拍卖现场。但,无济于事。
他要的那个“三千”,只停留了短短的几秒钟,很快,就被后面的“三千五”"四千"所淹没了。
尽管如此,康小米还是暗自欣慰。
在康小米看来,他们康家戏匣子,在他康小米这一代,总算是又回来了。虽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秒
钟……
文本二:
《盐河旧事》表明,相裕亭的“现代转换”并没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髓,而是熔铸了“工
匠精神”,用心雕琢成篇,让技巧溶解于生活,就像让水消失于水中。传统小说中的蓄势、悬念、误导和反
转,他常使用;误会、巧合、伏笔和照应,他也不拒绝;写形与写神、虚实与对比、叙述与描写,以及正
叙(顺叙)、倒叙、插叙、追叙、补叙、轮叙等叙事手法,他运用得更是娴熟。但倘使你将这些技巧离析出
来,又会觉得是在胶柱鼓瑟,欲辩忘言。因为作家的目的不是让你看见技法,而是要让你看见那些富有张
力的情节对人性的深刻揭示,那些出人意料的反转对生活的发现,那些揭谜式的布局昭示的生存智慧。相
裕亭在《盐河旧事》对传统叙事艺术所作的“现代转换”,对于当代微型小说的发展而言,启示是丰富而有
益的。
(摘编自李惊涛《传统叙事艺术的“现代转换”》)
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夸张的言辞写出康家的富有,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康小米带着全家人捏瘪了口袋凑起来的钱去参加拍卖会,体现了戏匣对康家人的重要性以及康小米的
决心。
C.小说叙述了康家祖孙三代发家、败家、再努力起家的过程,折射出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生活的变
迁。
D.相裕亭将其创作技巧溶于对康家祖孙三代人的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中,展示了他对世事的关注与思考。
7.(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人世间的事如同飞蛾昆虫一般——飞一辈儿,再爬一辈儿”,这句话以比喻的手法生动揭示了“一
代不如一代富贵”的常理。
B.”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独立成段,引人注目,既表达了康家鼎盛时期的戏匣的非同凡响,
又照应标题,还引出下文描写戏匣的由来。
C.“月明星稀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流淌的盐河水,能传出十几里外去”这句话表
现了留声机唱腔在盐河清幽静谧的夜晚显得美好动听特点,说明盐河人对留声机印象深刻。
D.当拍卖师双手捧出那个看似骨制一般的康家戏匣子时全场顿时一片哗然,说明黄花梨木确有着寸木寸
金之说。
8.(6分)优秀的微型小说追求“方寸之间见天地”的奇效,文本一在情节设置上即体现了这一特点,请具
体分析。
9.(6分)文本二中李惊涛评论相裕亭的小说创作并未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施,请结合文本一对
此观点加以具体分析。
6.C7.A
8.(1)康家由盛转衰的变迁,可以揭示出要秉持勤俭持家的美德这一人生道理。
(2)康家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国家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3)留声机和戏匣子身价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世事的变迁。
9.(1)开篇采用了蓄势法,极力渲染康家的富有繁盛,为下文留声机的珍贵以及戏匣子的价格高昂造势,
作者借此是为了突出人事变化盛衰无常。
(2)叙述康家由富到贫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康家祖孙三代对家业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人性
的多样,强调人的堕落会给家族带来莫大伤害。
(3)文章采用正叙的手法,作者结合时代的发展叙述康家变迁,有利于主题的突显。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西征记(节选)
宗璞
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像随时要撒下雨雪。孟嵋坐在教室里,这正是她陪姐姐
孟峨来上英文课的那间教室。如今自己是大学生了,在这里上课了。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是选修课。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
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荡”两个大字。读完全诗,默然片刻以后,
他开始讲,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最后一
句'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个'毅'字很重要」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
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江昉毫不觉得,只管讲
述,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江昉放下粉笔,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一会儿,人散去了。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了针线,走上来
说:“江伯伯,我来缝一下,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江昉看看嵋,有些惊异地说:“你真长大了「遂脱下
长衫放在教桌上,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细密,这是碧初特意教的,一时缝毕,将长衫递
给江昉。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这时庄无因走了进来。又下雪了,下得很急,不像昆明的雪。两人转过几间
教室,不觉走进了图书馆。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
“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像玮玮哥那样。"嵋在“从军”下
面重重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这一切他们两人
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无因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
无因看了不语。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
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
“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你没有被征调,也不需要你做志愿者,你不欠什么。”
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无因打伞
送嵋到教室,便自走了。
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走过另一间教室时,正遇李之薇出来,两人遂一起走。“我正要去找你,刚好
碰见了,"之薇说,"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大决定。”
“我也有一个大决定「嵋说。两人对望,都笑了。不远处有人大声叫李之薇,之薇对嵋点点头,跑开
去。
晚饭后孟弗之才回来,嵋与合子端过一个炭盆,让他烤烤手脚。母亲吕碧初也走过来,坐在对面椅上。
嵋、合子各自拿了小板髡偎在父母身旁。弗之下午去送过一批出发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
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
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弟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说我们年纪太小了。”
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嵋说着,望了母
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上。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
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帽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他们能给嵋什
么?只能是一副小小的行囊,装着她打胜仗的信心,
次日,嵋清早到李之薇家,“我已经准备好了。"嵋说,"很顺利。"“我这里可不顺利。”之薇向房门扫
了一眼,低声说,"妈妈和我吵,她不准我去」
近中午时分,李涟回来了,“薇儿,”李涟定了定神,唤了一声,和女儿之薇一起走到院中,“我可以明
白地说,我支持你从军,国难当头,谁都有责任。若是说不通,就只管去好了。”
又一天上午,之薇特地到父母的卧房仔细擦拭了摆在墙角的小供桌。回头见母亲面容憔悴、神情黯然,
心上一酸,走过来想抱住母亲。但是她没有这个习惯,几次张口,只说:“如果家里真需要我,我就不去。”
母亲金士珍摇头,并不看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生生命安全教育:守护成长之路
-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答辩
- 茶叶美术教案中班课件
- 2025国内借款合同范本2
- 2025标准房屋租赁合同样本模板
- 2025国内技术转让合同样本下载
- 2025宁夏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米种植收购合同
- 2025鞋类采购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合作协议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家庭装修合同书简化版装饰工程合同书
-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 所得税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700题)附答案
- 《知不足而后进 望山远而力行》期中家长会课件
- 专题09 乡村和城镇-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201-300题)
- T-NKFA 015-2024 中小学午休课桌椅
- 课题开题报告: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
- 2025春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
- Unit 9 Active learn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三册
- 渔场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