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2分)下列长度单位换算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0.4m=0.4m×100cm=40cm B.0.4m=0.4m×100=40cm C.0.4m=0.4×100cm=40cm D.0.4m=0.4×100=40cm2.(2分)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可以听枪声开始计时 B.人耳不可以辨别出低音和高音 C.在空旷的房间内说话时容易听到回声 D.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3.(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说话,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丙:用力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丁: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力拨动,保持钢尺振幅不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4.(2分)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5.(2分)中华文化渊远流长,许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有关描述用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霜的形成是升华需放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需吸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的形成过程温度不变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雪的形成是凝华需吸热6.(2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7.(2分)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晷针影子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形影紧相依 B.镜子正衣冠 C.军用潜望镜 D.池水映明月8.(2分)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0:51 D.12:01二.双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5分)9.(3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多选)10.(3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大地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多选)11.(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C.乙物质的熔点是80℃ D.第12min时乙物质是固态(多选)1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1.5×1011m(多选)13.(3分)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并沿同一直线运动,图中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乙车向东运动,那么从乙车上的乘客看来,甲车一定是向东运动的 B.运动相同的路程,甲车需要的时间是乙车需要时间的一半 C.若两车出发地原本相距4.8m,则6s后两车可能相距2.4m D.若两车同地出发,8s后两车可能相距3.6m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14.(3分)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15.(3分)在如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16.(3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点P的光线。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7.(6分)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s。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18.(6分)小明在做“测量纸片下落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图中秒表每格为0.5s。在该次实验中,纸片通过全程s2的平均速度v2=m/s;纸片通过下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m/s;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纸片下落时做的是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19.(10分)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20.(6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如图甲,使一束光EO紧贴纸板射向平面镜上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F射出,逐渐将EO靠近ON,则OFON(选填“靠近”或“远离”);(2)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将纸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纸板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21.(12分)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实验时,小明应选(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2)小明应选BC两支蜡烛,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3)图乙是小明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五.计算题(共8分)22.(8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匀速通过某段限速路段,所用时间t0=0.5h。到达收费站时汽车在离收费岛s1=50m的ETC通道减速,经过t1=4s减速后进入ETC收费岛,然后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s2=40m的ETC收费岛,不计车长。求:(1)限速路段的长度;(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六.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12分)23.(12分)厨房中有很多物理知识。(1)比如对于较名贵的补品,一般会使用“隔水炖”的做法,以有效锁住营养成分。其原理如图甲,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如果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可以采用以下哪些方法。①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但不盖试管;②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但不盖烧杯;③用火力更大酒精灯加热;④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并往外抽气;⑤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并往外抽气。(2)图乙是一种家用消毒柜的结构图。紫外线灯可发出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图丙为紫外线的三个波段示意图,其中UVC对人体伤害最大。UVC能通过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UVC的传播。①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波段(选填“UVC”“UVB”“UVA”)。②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从紫外线灯的密封透明灯管内透出,对柜内的物品进行杀菌消毒,柜门透明部分的材料应选,透明灯管的材料应选。(选填“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2分)下列长度单位换算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0.4m=0.4m×100cm=40cm B.0.4m=0.4m×100=40cm C.0.4m=0.4×100cm=40cm D.0.4m=0.4×100=40cm【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因为1m=100cm,所以0.4m=0.4×1m=0.4×100cm=40cm,故ABD不正确,C正确。故选:C。【点评】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36cm,前面的36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c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过程如下:36cm=36×1cm=36×0.01m=0.36m。2.(2分)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可以听枪声开始计时 B.人耳不可以辨别出低音和高音 C.在空旷的房间内说话时容易听到回声 D.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分析】正常情况下,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前后对比分析各选项中的情况。【解答】解:A、若声速3×108m/s,与光速相同,故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可以忽略,则此时终点计时员可以听枪声开始计时,故A正确;B、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与声速没有关系,故B错误;C、人耳要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时间差为0.1s以上,若声速为3×108m/s时,人说话的原声和回声相差远远小于0.1s,所以此时不容易听到回声,故C错误;D、若声速为3×108m/s,则声速与光速相同,打雷时看到闪电,同时听到雷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掌握声音传播的特点,进一步推测声速变大时的情景变化。3.(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说话,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丙:用力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丁: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力拨动,保持钢尺振幅不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分析】从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着手。【解答】解: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声的音调和鼓面的振动频率没有改变,只是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因此不能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只能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A错误;B.乙: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说话,声音是通过“土电话”两个听筒中间的绳子进行传播的,说明固体能传声,故B错误;C.丙:用力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发生变化的是音调,因此不能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但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D.丁: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力拨动,保持钢尺振幅不变,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固体能够传声多个知识点。4.(2分)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分析】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会观察波形图进行判断。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5.(2分)中华文化渊远流长,许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有关描述用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霜的形成是升华需放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需吸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的形成过程温度不变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雪的形成是凝华需吸热【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故A错误;B、露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放热,故B错误;C、冰的形成过程是晶体的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温度不变,故C正确;D、雪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放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6.(2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错误。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7.(2分)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晷针影子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形影紧相依 B.镜子正衣冠 C.军用潜望镜 D.池水映明月【分析】日晷: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答】解:日晷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A、形影紧相依,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正确;B、镜子正衣冠,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错误;C、潭清疑水浅,是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D、池水映明月,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的应用,属于应用知识,同学们注重理解原理。8.(2分)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0:51 D.12:01【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由像再做出物,还原实际图像后再读时间。【解答】解:根据平面镜中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规律,可以通过对称性由像做出物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因此实际时间为:10.51,故C正确。也可以利用对称性规律,从像的背面去直接读取。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性,对于给出钟表在镜面中的像,来读取时间问题可以把试卷反过来直接去读。二.双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5分)9.(3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大小影响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根据超声波的应用判断。【解答】解: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通过改变弦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故B错误;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利用B超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以及超声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多选)10.(3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大地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分析】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正确。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C正确;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注意题目的要求:选择错误的。(多选)11.(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C.乙物质的熔点是80℃ D.第12min时乙物质是固态【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晶体是液态。【解答】解:AC、甲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甲是非晶体;乙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乙是晶体,乙的熔点是80℃,故AC正确;B、由图可知,甲物质一开始就熔化,不是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故B错误;D、乙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2min时乙物质熔化结束,则乙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液态,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区分晶体和分晶体,关键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能从图中找出晶体的熔化过程及熔点。(多选)1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1.5×1011m【分析】(1)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漫反射是光的反射的一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入射角;(4)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利用速度公式变形求解光的传播距离。【解答】解:A、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其间的夹角为0°,即入射角是0°,故A错误;B、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故B错误;C、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是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当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故C正确;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的时间约为t=500s,由速度公式v=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s=vt=ct=3×108m/s×500s=1.5×1011m,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光的传播速度及其应用的知识,理解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多选)13.(3分)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并沿同一直线运动,图中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乙车向东运动,那么从乙车上的乘客看来,甲车一定是向东运动的 B.运动相同的路程,甲车需要的时间是乙车需要时间的一半 C.若两车出发地原本相距4.8m,则6s后两车可能相距2.4m D.若两车同地出发,8s后两车可能相距3.6m【分析】(1)由图象找出车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根据甲、乙两车的速度关系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然后以乙车为参照物,判断甲车的运动状态;(2)根据甲、乙两车的速度关系进行判断;(3)关于解答两车相距问题,要说明两车出发时间、方向和车的位置上,否则无法解答。【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乙两车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v甲===0.8m/s,乙车的速度v乙===0.4m/s,v甲>v乙,则若乙车向东运动,当两车同向时,从乙车上的乘客看来,甲车是向东运动的;当两车反向时,从乙车上的乘客看来,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若乙车向东运动,那么从乙车上的乘客看来,甲车不一定是向东运动的,故A错误;B、由v甲=0.8m/s,乙车的速度v乙=0.4m/s,则v甲=2v乙,所以运动相同的路程,甲车需要的时间是乙车需要时间的一半,故B正确;C、两车出发地原本相距4.8m,s甲=v甲t=0.8m/s×6s=4.8m,s乙=v乙t=0.4m/s×6s=2.4m,当两车反向时,6s后两车相距s甲+s乙+s0=4.8m+2.4m+4.8m=12m;当两车同向且甲在后乙在前时,6s后两车相距s乙+s0﹣s甲=2.4m+4.8m﹣4.8m=2.4m;当两车同向且乙在后甲在前时,6s后两车相距s甲+s0﹣s乙=4.8m+4.8m﹣2.4m=7.2m;所以6s后两车可能相距2.4m,故C正确;D、当t′=8s时,s甲′=v甲t=0.8m/s×8s=6.4m,s乙′=v乙′t=0.4m/s×8s=3.2m,当两车同向时,s甲′﹣s乙′=6.4m﹣3.2m=3.2m;当两车反向时,s甲′﹣s乙′=6.4m+3.2m=9.6m,所以8s后两车不可能相距3.6m,故D错误。故选:AD。【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14.(3分)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分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题中,光线经过两块平面镜要进行两次反射。【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是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做出第二个镜面的法线,由图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5.(3分)在如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中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物体两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点评】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16.(3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点P的光线。【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画出入射光线SO。【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OP,画上箭头,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注意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点是物像关于平面镜的轴对称;所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要过像点。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7.(6分)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99.8s。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分析】(1)图中停表小圈指针在1min与2min之间并偏向2min,大圈指针在39.8s位置,据此判断停表显示时间;(2)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解答】解:图中停表小圈指针在1min与2min之间并偏向2min,大圈指针在39.8s位置,因此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99.8s。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故答案为:99.8s;音色;20~20000Hz。【点评】此题考查了停表的读数、声音的特性、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属基础题目。18.(6分)小明在做“测量纸片下落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图中秒表每格为0.5s。在该次实验中,纸片通过全程s2的平均速度v2=1.5m/s;纸片通过下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2.5m/s;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纸片下落时做的是加速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分析】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纸片通过全程s2的平均速度v2、纸片通过下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纸片通过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然后对比可知纸片下落时运动状态。【解答】解:纸片通过全程s2秒表走了3个格,所用时间为:t2=0.5s×3=1.5s;纸片通过全程s2的平均速度为:v2===1.5m/s;纸片通过下段路程秒表走了1个格,所用时间为:t3=0.5s;纸片通过下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3===2.5m/s;纸片通过上段路程秒表走了2个格,所用时间为:t1=0.5s×2=1s;纸片通过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1m/s;因为v1<v3,所以该纸片下落时做的是加速运动。故答案为:1.5;2.5;加速。【点评】此题考查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速度公式及其计算,属基础题目。19.(10分)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小水滴(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了解各温度计的量程。体温计、家用寒暑表、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都不会达到100℃;(2)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3)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通过沸腾的两个条件结合热传递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体温计的量程在35℃~42℃,家用寒暑表的量程是﹣20℃~60℃,水银温度计的量程为﹣20℃~120℃,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6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应选择水银温度计;(2)甲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刚撤掉酒精灯时,铁圈、石棉网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可以继续吸热,不马上停止沸腾。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水银温度计;(2)甲;小水滴;(3)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点评】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沸腾的特点、沸腾的现象等,是本实验经常考查的问题,要熟练掌握。20.(6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如图甲,使一束光EO紧贴纸板射向平面镜上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F射出,逐渐将EO靠近ON,则OF靠近ON(选填“靠近”或“远离”);(2)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将纸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纸板的下部(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分析】(1)根据入射角的变化和反射角的变化而得出结论;(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解答】解:(1)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将入射光线EO向ON靠近,则反射光线OF也靠近ON;(2)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故答案为:(1)靠近;(2)下部;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点评】本题为演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操作要求,有一定难度。21.(12分)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实验时,小明应选F(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明应选BC两支蜡烛,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图乙是小明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3.50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②(选填“①”或“②”)处。【分析】(1)在实验中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同;(4)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解答】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此实验时,小明应选F作为平面镜;(2)实验中选择相同的BC两个蜡烛,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由图乙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不变;(3)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左倾斜,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丙中的②处;故答案为:(1)F;确定像的位置;(2)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3.50;不变;(3)②。【点评】本题主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五.计算题(共8分)22.(8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匀速通过某段限速路段,所用时间t0=0.5h。到达收费站时汽车在离收费岛s1=50m的ETC通道减速,经过t1=4s减速后进入ETC收费岛,然后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s2=40m的ETC收费岛,不计车长。求:(1)限速路段的长度;(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分析】(1)由图甲速度计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可知汽车在限速路段行驶的速度,又知道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限速路段的长度;(2)知道汽车通过ETC收费岛的速度和ETC收费岛的长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先求出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