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课件_第1页
医学微生物课件_第2页
医学微生物课件_第3页
医学微生物课件_第4页
医学微生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bacterium)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大小(SizeofBacteria)微米(μm)球菌coccus杆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bacterium细菌的形态与排列(ShapeofBacteria)

球菌(coccus)杆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bacterium)弧菌螺菌螺杆菌细菌的结构(StructureofBacteria)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细胞壁(CellWall)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peptidoglycan)

革兰阳性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三维立体结构,坚固

15~50层革兰阴性菌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二维平面结构,疏松

1~2层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糖苷键共有组分溶菌酶作用位点青霉素作用位点特殊组分革兰阳性菌磷壁酸(teichoicacid)磷壁醛酸特殊蛋白:A蛋白、M蛋白Wallteichoicacid(LTA)革兰阴性菌外膜(outermembrane)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LIPIDBILAYER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1)脂质A(lipidA)

为一种糖磷脂,由D-氨基葡萄糖双糖组成的基本骨架,不同细菌骨架一致。内毒素毒性与生物学活性成分

无种属特异性(2)核心多糖(corepolysaccharide)位于脂质A的外层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相同(3)特异多糖(specificpolysaccharide)最外层,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3~5个单糖)重复单位所构成的多糖链。是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缺失,细菌变为粗糙型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G+

菌与G-

菌细胞壁的比较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厚度 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2层肽聚糖含量 50%-80% 5%-20%磷壁酸 有 无外膜 无 有G+

菌与G-

菌的差别及与细胞壁的关系项目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关系染色性

紫色

红色

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抗原性

主要为磷壁酸 主要为外膜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毒性

无内毒素 有内毒素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对青霉素的作用

有效 无效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五肽交联桥对溶菌酶的作用

有效 无效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聚糖骨架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阳性菌20~25大气压,阴性菌5~6大气压)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表位,可以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磷壁酸:重要表面抗原,与血清型分类有关外膜:屏障结构,与致病性相关

LPS

细菌L型(bacterialLform)

概念:某些药物作用于细菌,可抑制的肽聚糖的合成或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在高渗环境下,细菌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型形成条件:溶菌酶、青霉素、胆汁、溶葡萄球菌素、抗体、补体等生物学特性:多形性、革兰阴性、高渗培养、生长缓慢、荷包蛋样菌落、可回复

与医学的关系:致病性,常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的感染

细胞膜(cellmembrane)

或称胞质膜(cytoplasmicmembrane),细胞壁内侧,包绕细胞质结构:磷脂、蛋白质

不含胆固醇功能中介体(mesosome)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细菌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或称原生质(protoplasm),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其中含有许多重要结构。核糖体(ribosome)RNA和蛋白质沉降系数70s50s+30s(真核80s60s+40s)

链霉素红霉素质粒(plasmid)胞质颗粒异染颗粒RNA、多偏磷酸盐嗜碱,着色深诊断价值(白喉棒状杆菌)核质(nuclearmaterial)原核细胞,不具成形的核。遗传物质称为核质或拟核(nucleoid),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因其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决定细菌的遗传变异,亦称细菌的染色体(chromosome)一般为单倍体,是一个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大肠埃希菌核质分子量约3×109Dal,长度1.1mm,4.7×106碱基,约3000~5000个基因

特殊结构

荚膜(capsule)

概念: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0.2μm荚膜,<0.2μm微荚膜化学组成:多糖/多肽形成条件:营养丰富染色:不易着色,负染(墨汁)荚膜的功能抗吞噬作用肺炎链球菌粘附作用导管,医院内感染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flagellum)

概念:许多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鞭毛长5~20μm,直径12~30nm数量与部位:①单毛菌②双毛菌③丛毛菌④周毛菌化学组成:鞭毛蛋白结构从细胞膜长出,游离于胞外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根据鞭毛菌的动力和鞭毛的抗原性(H抗原),可用以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菌毛(pilus或fimbriae)概念: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电镜观察)种类及功能普通菌毛ordinarypilus性菌毛sexpilus(F菌毛)由F质粒编码普通菌毛多,短而细粘附,致病性菌毛少,粗、长、中空遗传物质传递普通菌毛:细菌的粘附结构,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性菌毛:接合,毒力、耐药性等性状的遗传物质传递。F+F-F+F-F+F+F+F+芽胞(spore)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芽胞杆菌属、梭菌属形成条件:营养缺乏保存全部生命必需物质:核酸、酶、合成菌体成分的结构休眠状态,无新陈代谢可发芽1个细菌→1个芽胞→1个细菌细菌——繁殖体芽胞——休眠体每种细菌形成一种类型芽胞功能抵抗力强。耐干燥、热、辐射、化学消毒剂100℃数小时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气灭菌致病性不直接引起疾病,发芽后形成繁殖体后致病鉴别意义根据芽胞位置、大小等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microscope)电子显微镜(electronmicroscope)暗视野显微镜(darkfieldmicroscope)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microscope)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microscope)同焦点显微镜(cofocalmicroscope)放大法染色法

最常用最重要的染色法革兰染色法(Gramstain)

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自养菌(autotroph)异养菌(heterotroph)腐生菌寄生菌大部分病原菌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growthfactor: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流感嗜血杆菌X因子(高铁血红素)

V因子(辅酶Ⅰ或Ⅱ)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生长繁殖环境因素营养:温度:pH: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氧专性需氧菌(obligateaerobe)结核分枝杆菌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icbacterium)氧浓度5~6%,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anaerobe)

大多数病原菌专性厌氧菌(obligateanaerobe)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SOD、触酶、过氧化物酶2O2-+

2H+SODH2O2+O2

2H2O2触酶2H2O+O2H2O2+AH2

过氧化物酶2H2O+A细菌的生长繁殖个体繁殖:二分裂方式(binaryfission)代时(generationtime):多数为20~30min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1.迟缓期(lagphase)

2.对数期(logarithmicphase)

3.稳定期(stationaryphase)

4.衰亡期(declinephase)细菌的生长曲线growthcurve活菌数的对数培养时间迟缓对数期稳定期期衰亡期细菌的能量代谢有氧呼吸发酵细菌的代谢产物与生化反应

细菌的酶不一样,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样糖发酵试验葡萄糖HCOOH脱氢酶

CO2+H2

V-VP(Voges-Proskauer)试验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二乙酰→红色化合物+胍基化合物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M-甲基红(methylred)实验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甲基红-葡萄糖→丙酮酸甲基红+-+C-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utilization)试验利用枸橼酸盐生长+不能利用--+I-吲哚(indol)试验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吲哚试剂

-+IMViC试验I-吲哚(indol)试验M-甲基红(methylred)试验V-VP(Voges-Proskauer)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utilization)试验IMViC试验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硫化氢试验+(FeS黑色)尿素酶试验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pyrogen)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LPS

耐高温去除方法:250℃干烤、蒸馏、吸附剂等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无菌操作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细菌素维生素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culturemedium)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培养基的分类:基础培养基(basicmedium) 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medium) 选择培养基(selectivemedium) 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medium) 厌氧培养基(anaerobicmedium)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均匀混浊生长沉淀生长固体培养基:菌落,菌苔半固体培养基:无动力有动力培养基的用途液体培养基:增菌固体培养基:纯化,增菌半固体培养基:动力检测,保种细菌的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诊断;细菌鉴定;生物制品。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细菌的分类

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细菌的分类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种(species)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genus)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虽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差异,差异较明显的称亚种(subspecies,subsp.),差异小的则为型(type)。血清型(serotype)噬菌体型(phage-type)细菌素型(bacteriocin-type)生物型(biotype)菌株(strain)对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strain)。标准菌株(standardstrain)或模式菌株(typestrain):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基本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asepsis)不存在活菌的意思

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焚烧烧灼干烤(160~170℃/2h)红外线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煮沸法流动蒸气消毒法间歇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121℃,15个大气压,20分钟同一温度下,湿热比干热效果好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62℃30‘或72℃30’‘辐射杀菌法紫外线265~266nm杀菌原理用途与缺陷电离辐射β、γ射线微波滤过除菌法

0.22um,不耐热血清等,空气超声波杀菌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冷冻真空干燥保存菌种化学消毒灭菌法(外用)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干扰微生物酶系统和影响其代谢损伤细胞膜选择原则效果好毒力低便宜消毒剂的主要种类类别作用机制常用种类酚类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石炭酸醇类蛋白变性乙醇氧化剂氧化、蛋白沉淀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碘酒重金属盐氧化、蛋白酶变性红汞、硫柳汞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新洁而灭染料干扰氧化、抑制繁殖龙胆紫酸碱类破坏膜、壁,蛋白凝固醋酸、生石灰烷化剂蛋白质、核酸烷基化环氧乙烷消毒剂的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温度酸碱度有机物第4章 噬菌体

bacteriophage,phage概述微生物病毒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分布广泛,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抗原性抵抗力噬菌体噬菌体的种类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毒性噬菌体复制周期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噬菌现象液体培养基混浊澄清固体培养基中,出现噬斑(plaque)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数目(pfu)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prophage)溶原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um)溶原性(lysogeny)溶原状态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溶原性转换prophage: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溶原性细菌噬菌体的应用细菌的鉴定与分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1.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紫外线照射b.煮沸5minc.巴氏消毒法d.流通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2.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手术室空气-紫外线b.排泄物-漂白粉c.饮水-氯气d.含血清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e.温度计-75%酒精3.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间歇灭菌法d.干热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4.关于紫外线,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第03章)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c.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e.紫外线适用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5.常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____________。(第03章)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

6.常用于基础培养基灭菌____________。(第03章)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概述微生物病毒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分布广泛,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抗原性抵抗力噬菌体噬菌体的种类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毒性噬菌体复制周期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噬菌现象液体培养基混浊澄清固体培养基中,出现噬斑(plaque)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数目(pfu)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prophage)溶原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um)溶原性(lysogeny)溶原状态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溶原性转换prophage: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溶原性细菌遗传性变异(基因型变异)非遗传性变异(表型变异)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基因改变+-遗传+-可逆性-+外界环境-+变异幅度个别细胞群体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形态结构变异

3-6%食盐

鼠疫耶氏菌多形态性

陈旧培基物

青霉素、溶菌酶

正常形态细菌

L型变异抗体或补体

(部分或完全失去胞壁)

特殊结构的变异

42-43℃

炭疽杆菌失去形成芽胞能力,毒性降低

10-20天

变形杆菌0.1%石炭酸

迁徙生长(H)点状生长、单个菌落(O)鞭毛变异毒力变异增强

β棒状噬菌体

白喉棒状杆菌

获得白喉毒素减弱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牛分枝杆菌卡介苗

13年(230代)

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有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为耐药性变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些细菌还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重耐药性,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性。含链霉素培基

痢疾杆菌依链株

长期培养

菌落变异

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

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

S

R

原因:失去LPS的特异多糖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基因组:染色体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质粒转位因子质粒(plasmid)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带有遗传性息,能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并非细菌生长所必需。特征自我复制能力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可自行丢失与消除转移性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几种重要的质粒致育质粒(F质粒)耐药质粒毒力质粒(Vi质粒)细菌素质粒代谢质粒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是最小的转位因子,<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转座子(transposon,Tn)>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耐药性基因、抗金属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IS

ISResistanceGene(s)Tn转座子的特征转座子携带耐药或毒素基因Tn1Tn2Tn3AP(氨苄青霉素)Tn4AP、SM(链霉素)、Su(磺胺)Tn5Km(卡那霉素)Tn6KmTn7TMP(甲氧苄氨嘧啶)、SMTn9Cm(氯霉素)Tn10Tc(四环素)tn551Em(红霉素)Tn971EmTn1681大肠埃希菌(肠毒素基因)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是一些具有转座功能的溶原性噬菌体,当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能改变溶原性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细菌的变异机制基因的突变和损伤后修复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基因转移(gene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受体菌细胞的过程称为基因转移。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称为重组,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性状。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方式进行。转化(transformation)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转化试验转化因子(transformingprinciple)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分子量小于107,最多不超过10~20个基因。感受态(competence)接合(conjugation)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接合性质粒:能通过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Col质粒和毒力质粒等。F质粒的接合F+F-F+F-F+F+F+F+DonorRecipientF+R质粒的接合日本首先分离到抗多种药物的宋内志贺菌多重耐药株,多重耐药性很难用基因突变解释。健康人中大肠埃希菌30%~50%有R质粒,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90%有R质粒。与多重耐药性有关。耐药质粒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R质粒耐药传递因子(resistancetransferfactor,RTF)与F质粒相似,编码性菌毛的产生和通过接合转移耐药(r)决定子转导(transduction)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普遍性转导

generalizedtransduction

前噬菌体从溶原菌染色体上脱离,进行增殖,在裂解期的后期,噬菌体的DNA已大量复制,装配时可能会发生装配错误,误将细菌的DNA片段装入噬菌体的头部,成为一个转导噬菌体。转导噬菌体能以正常方式感染另一宿主菌,并将其头部的染色体注入受体菌内。被包装的DNA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供体菌受体菌转导噬菌体细菌DNA噬菌体DNA结果完全转导流产转导未整合整合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或称特异性转导,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溶原期时,噬菌体DNA整合在细菌染色体特定部位,噬菌体DNA发生偏差分离,将自身的一段DNA留在细菌染色体上,而带走了细菌DNA上两侧的基因。当其转导并整合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上个别的基因。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区别要点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基因转导发生的时期裂解期溶原期转导的遗传物质供体菌染色体DNA任何部位或质粒噬菌体DNA及供体菌DNA的特定部位转导的后果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转导频率受体菌的10-7转导频率较普遍转导增加1000倍(10-4)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致细菌获得新的性状。白喉棒状杆菌、A群链球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霍乱弧菌基因来源转移方式transformation供体菌直接摄取conjugation供体菌性菌毛transduction供体菌噬菌体为载体lysogenicconversion噬菌体整合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在测定致癌物质中的应用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

形态、结构、染色性、生化特性、抗原性及毒力等方面的变异,使得诊断复杂化耐药菌株日益增多,预防耐药性药敏实验早期足量要有一定疗程,联合用药不要滥用减毒菌株和无毒株可制备成疫苗在测定致癌物质中的应用凡能诱导细菌发生突变的物质都有可能是致癌物质。Ames实验伤寒沙门菌(his-)(his+)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已被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质粒指纹图(PFP)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对细菌素的敏感性基本概念细菌的感染(bacterialinfection)或传染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bacterium,nonpathogen)

正常菌群(normalflora)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粪便涂片健康壮年粪便涂片健康中年粪便涂片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屏障2.营养作用——产营养

3.免疫作用——有免疫4.抗衰老作用——除废物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机会致病菌(opportunitisticpathogen)

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致病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selectionandsubstitution)

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通称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①交叉感染,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②内源性感染,或称自身感染,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③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械等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质)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即致病性的强度(量)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细菌的致病机制致病菌的致病机制主要与三方面有关:细菌的毒力强弱侵入宿主机体的菌量侵入部位是否合适细菌的毒力物质

:侵袭力、毒素

(物质基础)侵袭力(invasiveness)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荚膜粘附素侵袭性物质毒素(toxin)外毒素(exotoxin)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endotoxin)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时游离出来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种类外毒素内毒素来源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差、60-80℃30分钟破坏好、160℃2-4小时破坏毒性作用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DIC等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ETEC不耐热肠毒素霍乱肠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A:活性亚单位B:结合亚单位可提纯制疫苗外毒素分子结构:A-B模式外毒素种类神经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细胞毒素

白喉毒素、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A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肠毒素

霍乱肠毒素、ETEC肠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内毒素毒性作用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Shwartzman现象与DIC

内毒素毒性作用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Shwartzman现象与DIC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人体内存在着较完善的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屏障结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屏障结构1.皮肤与粘膜(1)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2)分泌杀菌物质(3)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吞噬过程接触吞入杀灭吞噬后果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体液因素补体是正常血清中的一组蛋白质溶菌酶(lysozyme)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

防御素体液免疫由特异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

IgG、IgM、IgA、IgD、IgE抗菌抗体(调理素)抗外毒素抗体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

CD4Th1细胞

CTL获得性免疫acquiredimmunity

(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胞外菌(extracellularbacteria)和

胞内菌(intracellularbacteria)胞外菌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

葡萄球菌、链球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等胞内菌兼性(facultative)和专性(obligate)专性胞内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兼性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嗜肺军团菌、产单核细胞李氏菌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致病机制:产生毒性物质、引起炎症反应免疫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产生抗体IgG抗体调理细菌促进吞噬(调理素)抗体中和细菌外毒素(抗毒素)激活补体经典途径SIgA阻挡致病菌定植

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致病机制:慢性病理性免疫损伤胞内菌感染的免疫: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CD4Th1细胞

产生细胞因子,活化巨噬细胞、CTL、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CD8CTL

穿孔素、粒酶破坏感染细胞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来源于宿主体外

病人带菌者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康人,传染病恢复期仍排菌者(重要传染源)病畜和带菌动物人畜共患病

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传播方式与途径

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多途径感染感染的类型(结局)不感染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当宿主体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称亚临床感染。特点:机体获得足够的特异免疫力传染源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

当宿主体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复发。结核分枝杆菌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传染病)

宿主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2.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

1.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

2.全身感染(generalizedinfection;systemicinfection)毒血症(toxemia):

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致病菌的检验程序药物敏感试验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试验明确诊断初步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测技术原理血清学诊断

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方有意义种类

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性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

(抗原→未知抗体)标本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

肥达试验、外斐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等梅毒VDRL、RPR试验等抗“O”试验等Q热柯克斯体抗体检测等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主动免疫自然免疫患病、隐性感染人工免疫疫苗、类毒素

被动免疫自然免疫胎盘、初乳人工免疫抗毒素、丙球人工免疫: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等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体的抗病能力生物制品:人工免疫的免疫原、免疫血清、细胞制剂及诊断制剂的生物性制剂

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作用:预防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activeimmunity主要生物制品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区别点死疫苗活疫苗制剂特点死,强毒株活减毒株接种剂量与特点量较大,2~3次量较小,1次保存及有效期易保存,约1年不易保存免疫效果较低,维持数月~2年较高,维持3~5年甚至更长死疫苗与活疫苗的区别抗毒素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passiveimmunity

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作用及时。作用:治疗,紧急预防主要生物制品丙种球蛋白(麻疹、甲肝、脊髓灰质炎)第一节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球形,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G+)培养特性易培养普通平板血平板有色素金黄色白色柠檬色有些菌溶血产生溶血环生化反应触酶阳性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分解甘露醇

抗原构造capsulepolysaccharide(teichoicacid)SPASPA(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IgGFcreceptorPHAGOCYTEBACTERIUM

FabFc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

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发酵甘露醇+--凝固酶+--α溶素+--耐热核酸酶+--致病性+-分类色素、生化反应(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分类凝固酶阴性菌阳性菌噬菌体Ⅰ~Ⅳ群

Ⅲ群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DNA32抵抗力

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对碱性染料(龙胆紫)敏感易产生耐药性,特别对青霉素MRSA致病物质

毒素葡萄球菌溶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酶凝固酶 耐热核酸酶凝固酶(coagulase)概念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游离凝固酶freecoagulase结合凝固酶boundcoagulase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致病机理: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是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肠毒素(enterotoxin)约1/3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耐热,抗胃肠液中蛋白酶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α溶素损伤细胞膜的毒素(细胞毒素)细胞毒素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增强细菌侵袭力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所致疾病:

感染类型

所致疾病侵袭性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素性假膜性肠炎食物中毒TSSSSSS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泌尿系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免疫性

人类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感染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强小猫试验微生物检查法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分离培养血浆凝固酶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生长现象色素,溶血,生化反应毒素检查防治原则防

注意消毒隔离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医源性感染

防止耐药性产生治

抗菌素药敏试验自身菌苗疗法第二节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G+,球形,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G+)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血平板或含血清培养基液体培养为沉淀生长血平板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小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分类溶血现象名称类别致病性草绿色溶血

溶血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完全溶血

溶血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不溶血丙型链球菌无致病性

分类根据抗原分类分20个群,A群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根据蛋白抗原进一步分类M抗原荚膜细胞壁蛋白质多糖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侵袭力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F蛋白M蛋白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外毒素链球菌溶素(SLO,SLS)致热外毒素F蛋白(proteinF)粘附素,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和繁殖有抗吞噬和抗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M蛋白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SLO:对O2敏感。测定SLO抗体含量,可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SLS:对O2稳定,β溶血环致热外毒素(pyrogenicexotoxin,SPE)红疹毒素,猩红热毒素A群链球菌溶原菌菌株产生引起猩红热(scarlet

fever)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组织中扩散链激酶(streptokinase;SK)

链道酶(streptodornase;SD)所致疾病:A群链球菌

淋巴管炎,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等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甲型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D群链球菌龋齿条件致病免疫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各种抗体抗M蛋白抗体有保护作用型别间无交叉免疫猩红热患者可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链球菌分离培养脓汁,血液,咽喉拭子与金葡菌的鉴别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血清学检查抗“O”试验(ASOtest):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当两者中和后,在加入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多,未被中和掉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清晰凝集,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原理:中和试验方法:间接凝集结果:效价大于400单位意义: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防治原则:积极治疗儿童链球菌感染选用青霉素第三节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

矛头状:平面相对尖面相背形态与染色有厚荚膜革兰染色阳性,双球菌无芽胞无鞭毛分解葡萄糖,乳糖,菊糖,培养特性常用血培养,菌落与甲链相似,能自溶营养要求较高,生化反应

胆汁溶菌抵抗力较弱致病物质:致病性与免疫性荚膜所致疾病:免疫性:建立同型免疫产生型特异的荚膜多糖抗体大叶性肺炎微生物检查法直接涂片镜检:G+有荚膜的双球菌分离培养:与甲链鉴别菊糖分解试验胆汁溶菌试验Optochin敏感试验动物试验防治原则: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菌苗预防治疗抗生素第四节奈瑟菌属(Neisseria)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对人致病:淋病奈氏菌和脑膜炎奈氏菌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双球菌,肾形或豆形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菌巧克力(色)培养基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类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分群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分型脂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抵抗力很弱四怕热寒冷干燥消毒剂致病性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暴发型慢性败血症型免疫性体液免疫为主三种临床类型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分离培养与鉴定脑脊液、血液、出血点渗出液、鼻咽拭保暖、保湿、立即送检,培养基预温直接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巧克力(色)培养基快速诊断对流免疫电泳,SPA协同凝集试验

防治原则儿童注射流脑荚膜多糖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治疗用抗生素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革兰阴性双球菌似一对咖啡豆有菌毛,有荚膜专性需氧,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培养特性形态与染色生化反应抵抗力与脑膜炎奈瑟菌类似对热、冷、干燥和消毒剂极度敏感菌毛外膜蛋白IgA1蛋白酶淋病人类是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主要通过性接触引起泌尿道和生殖系统炎症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新生儿由产道感染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人类对淋病奈瑟菌的感染无天然抵抗力免疫力不持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用无菌棉拭沾取直接涂片镜检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采集后应注意保暖保湿,立即送检接种子宫颈口表面分泌物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巧克力色平板,5-10%二氧化碳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族和菌属埃希菌族埃希菌属大肠杆菌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爱德华菌族爱德华菌属迟钝爱德华菌沙门菌族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枸橼酸菌属佛劳第枸橼酸菌克雷伯菌族克雷伯菌属肺炎克氏菌肠杆菌属产气肠杆菌哈夫尼亚菌属蜂窝哈夫尼亚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变形杆菌族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摩根菌属摩氏摩根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耶尔森菌族耶尔森菌属鼠疫耶尔菌欧文菌族本欧文菌属草原居民欧文菌菌族菌属(菌种数)代表种乳糖发酵试验共同特性1、相似的形态染色中等大小,G–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动力2、简单的培养条件3、活泼的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肠道致病菌肠道非致病菌不发酵乳糖发酵乳糖4、抗原构造复杂

鞭毛抗原(H)菌体抗原(O)K或Vi抗原5、抵抗力不强6、易变异溶源性转换生化反应性变异通过引起耐药性变异毒力性变异转导接合第一节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以大肠埃希氏菌(E.coli)最为重要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生物学性状革兰阴性杆菌,有周身鞭毛。发酵多种糖类,多数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IMViC试验为++--大肠杆菌血清型以O:K:H表示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1、条件致病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肠道感染两大原因可以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尿路感染最常见2、致病菌株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E.coli,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致病物质肠毒素enterotoxinheatlabileenterotoxin(LT)heatstableenterotoxin(ST)定植因子(菌毛)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E.coli,EIEC)似菌痢样,有脓血便,有里急后重致病机理侵袭结肠粘膜上皮并繁殖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

婴幼儿腹泻致病机理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57:H7临床表现轻重不一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致病因子菌毛毒素Vero毒素内毒素与溶血素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E.coli,EAggEC)婴儿持续性腹泻致病因子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菌毛α溶血素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3个大肠菌群/1L饮水≤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卫生学指标大肠菌群指数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我国的卫生标准:细菌总数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中重要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也是重要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除宋内志贺菌第二节志贺菌属shigell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bacteria无鞭毛,有菌毛生化反应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敏感形态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抗原与分类根据O抗原分类菌种群型亚型痢疾志贺菌A1~10福氏志贺菌B1~6,X,Y变种鲍氏志贺菌C1~15宋内志贺菌D1

致病性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粪—口传播感染灶局限于结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病后免疫期短,也不巩固

致病物质1、侵袭力:菌毛—有利于菌粘附至肠粘膜2、毒素:内毒素肠粘膜通透性升高→毒素吸收→发热、神志障碍、休克破坏肠粘膜→炎症、溃疡、脓血粘液便肠壁植物神经→肠蠕动失调、痉挛→腹痛、里急后重内毒素血症外毒素(A群Ⅰ、Ⅱ型)志贺毒素ST(VT)有3种毒性,与内毒素协同作用,加重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肠壁)全身

所致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典型:发热、腹痛、脓血粘液便、里急后重急性非典型:易误诊,导致带菌和慢性

中毒性痢疾:小儿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移两个月以上带菌者

微生物学检查及时送检/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SS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最后诊断分离培养新鲜脓血便/肛拭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快速诊断荧光菌球试验协同凝集试验

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链霉素依赖株活疫苗(Sd)治疗:易引起耐药性,联合用药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第三节沙门菌属(Salmonella)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常见沙门菌的主要生化特性生物学性状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沙门菌外)沙门菌属细菌的抗原菌体抗原O:由数个成分组成伤寒沙门菌和副甲、肖氏沙门菌有交叉的抗原成分。如12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鞭毛抗原H:分第1相和第2相第1相特异性高刺激机体产生IgG伤寒、希氏沙门菌的表面抗原与毒力有关Vi抗原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伴随活菌一起存在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带菌者因为所以本质1、致病物质:致病性与免疫性侵袭力:侵袭素、Vi抗原毒素:内毒素外毒素肠毒素(鼠伤寒沙门菌)2、所致疾病:伤寒副伤寒肠热症败血症胃肠炎(食物中毒)(无症状带菌者)胆囊肠道粪排菌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肾尿肝脾肿大骨髓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过程伤寒沙门和甲型副伤寒杆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小肠上部粘膜肠系膜淋巴结

固有层淋巴结进入血液再次进入血液第一次菌血症第二次菌血症3、免疫性细胞免疫免疫力牢固微生物学检查查病原标本伤寒和付伤寒 食物中毒 败血症第1周取静脉血 可疑食物 血第1-3周取骨髓液 呕吐物 第2周起取粪、尿 粪 SS平板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双糖发酵等玻片凝集试验肠道杆菌生化反应

乳糖葡萄糖动力硫化氢尿素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微生物学检查血清学诊断1、肥达试验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用途: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肥达试验的结果判断考虑正常人群抗体水平动态观察:恢复期效价增加≥4倍OIgM,出现早,维持时间短,特异性差

HIgG,出现迟,维持时间长,特异性强O高H高肠热症可能性大O低H低排除O高H低早期或有交叉反应的其它沙门菌感染O低H高预防接种或曾患过伤寒其他防治原则

口服减毒活疫苗(Ty21a)2、带菌者检查分离病原菌查Vi抗体TYPHOIDMARY第一节霍乱弧菌(V.cholerae)形态与染色液体中运动非常活泼呈穿梭样涂片中排列整齐呈鱼群状革兰染色阴性弧型或逗点状,单鞭毛培养特性

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根据O抗原不同抗原构造与分型现已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根据表型差异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ElTor生物型抵抗力ElTor生物型和其它非O1群霍乱弧菌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本菌不耐酸,不耐热1.霍乱肠毒素choleratoxin

:致病物质活性亚单位B亚单位ctxBA亚单位ctxA与受体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1A+5B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致病机理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A1亚单位发挥毒性作用胞内cAMP↑,导致肠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分泌Na+、K+、HCO3-和水,大量水和电解质在肠腔堆积,引起剧烈腹泻与呕吐G蛋白Gs活化腺苷酸环化酶A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