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教案(天津专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5/20/wKhkFmYQO7-AXrsUAAIMnf4Z9EY448.jpg)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教案(天津专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5/20/wKhkFmYQO7-AXrsUAAIMnf4Z9EY4482.jpg)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教案(天津专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5/20/wKhkFmYQO7-AXrsUAAIMnf4Z9EY4483.jpg)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教案(天津专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5/20/wKhkFmYQO7-AXrsUAAIMnf4Z9EY4484.jpg)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教案(天津专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15/20/wKhkFmYQO7-AXrsUAAIMnf4Z9EY44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1种群与群落
1真题多维细目表
考点
真题涉分题型难度设题情境素养要素
种群群落
2019天津理综,710种间关系非选择中实例分析社会责任一保护环境
2017天津理综,712群落的演替非选择中实例分析科学思维一模型与建模
2015天津理综,16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基础知识选择易基础判断生命观念一进化与适应现
2013天津理综,816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非选择中基础判断生命观念一稳态与平衡观
2命题规律与趋势
菱篁内容(I)本专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增长曲线及原理应核心素养(1)试题内容主要体现了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涵丽勺密度调查、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演替等。(2)种群数量增
等素养的考查c(2)考生需具备的素养要素有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
长的“J”型和“S”型曲线,Q2值和K值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平衡观、模型与建模、保护环境等-
愈磐势(1)常以数学模型、实例、表格信息等形式进行考杳。电停建议(1)比较种群的特征,理解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掌握群落
而防渗杳点多为获取相关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彳j解释、推理等。碉丽演替,(2)加强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注市对比归纳和规
噢与法(1)辨析图形或曲线,分析各选项的叙述是否正确(2)解律总结是有效的复习方法。
丽藐题时,要注意挖掘各小题的信息,避免漏答、错答。
3典例分析解读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
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
细菌甲为异养生物得到a、b、。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f;!*
更换培养基可提高培养基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
中营养物质的相对含量
境资源量的不同/'/b
在培养到23h之前,细菌
数量以较大的速率增长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
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i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匕=-----------在刚开始培养时及
培养息更换后,细
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培养时间小菌的生存环境理想
专题种群与群落129
考点清单夕学生用书P232
续表
考点1种群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
一、种群的特征A.
A.随机取样;出、出生和死亡或能测
1.种群的数量特征注意
B.样方大小适中;定数目变化的情况;
事项
C.样方数量不宜太少B.标志物对所谓查动物
老年个体数
/A\「A\(A一□0成年个体数生命活动无影响
AWIK1M而mu/m幼年个体数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三、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模型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
群
数
化影
预ht址
测方响变KK(环境容纳盘)
变向教动
出生率死亡率2
种群大小及其密度
迁入率迁出率
决定种群动态的变量
0时间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甲
⑵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
入率。1.甲图中曲线A为“J”型曲线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1)形成原因: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等。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2)数学模型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一>增加pV°:种群起始数量
年龄组成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种群密度,小:时间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T减小,0A%"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入: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2.种群的空间特征(3)曲线特点:种群数量是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的Q
(1)含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4)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如图
布局。
(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自直接计数法)植物和活动他,_______,
围小、活动能f(样方法)
"鱼更幻是力弱的动物
活动范围大、,一、
动物活动能力是否强?活动能力强f(标志里捕法)2.甲图中曲线B为“S”型曲线
的动物(1)形成原因:食物、空间有限等。
注: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不适宜用样方法,,(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达到环
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境容纳量(K值)后,将停止增长。
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3)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如图丁、
戊)
调查双子叶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
增
增
对象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强的动物KK
速
率
确定调查对•象率
PI[确定调/对象)1
随」厂(兀点取样法)捕获并标记
1生q选g样方/1(数量为M)
调查1(捕获数M
样J,U等距取样法)°。G时间0«,i2时间
程序[1标记数T戊
LJQw计算种群密度
3.甲图中阴影部分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就是生存
(计算种群密度卜一[所彳i样方平均值|O蔡)
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1)“『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差异:环境阻力的有无。
(2)A、B曲线联系:“J”型曲线上环理境阻竺力型曲线:
四、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密度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蛹、甥虫的种群密度
1.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C.调查某山坡上樟树的种群密度,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1)阳光: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
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
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即主要取决于林下
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答案A单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地上部分难
(2)温度:一般来说,温带地区,种子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来计算种群
在寒冷时死亡。密度,A正确;调查跳蛹、财虫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B错误;因
(3)水: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但却是樟树植株较大,选择的样方面积应适当增大,C错误;在对样方
东亚匕蝗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进行计数时除样方内的个体外,还应包括相邻两边边线及其
注意: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是单•的,往往顶点上的个体,D错误。
是综合性的,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的原因,除气3.关于种群数量或密度的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温升高外,也包括日照延长、降水增多等。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一园林中财虫的种群密度
2.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上斑马的种群数量
(1)种群本身因素C.对酵母菌抽样检测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盖玻片
①起始种群个体数量。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②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出生率和迁入率。答案C财虫为活动能力较弱的个体,可用样方法调查
③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死亡率和迁出率。其种群密度,A正确;斑马为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可用标志重
(2)其他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对酵母菌抽样检测时,先盖盖玻
(3)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片.,再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C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
境污染等。丰富度时,因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可采用取样
器取样法,D正确“
、考点通关
考向1种群的特征考向3种群的数量变化
1.(2019天津河北一模,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4.(2019天津和平三模,5)对笠螺多个种群的调查,发现其体长、
最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种群生物量(有机物质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叙述正确的是()
E4o
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E
/3o
述中,错误的是()%
长2O
100
75
50
04006008001000
种群密度/(只•m“)
A.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笠螺体长逐渐减小
B.A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少
C.种群密度低于A点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D.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正相关
B.诱杀雄性个体一定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答案A由图分析,随着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笠螺的体长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越来越小•A正确;A点和B点的生物量相同,但A点的种群
D.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密度比B点小,所以A点的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大,B错
◎・答案B通过分析题中柱形图可以知道,未成熟个体从2误;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种群内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C
月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0,而该动物个错误;如图所示,在A点前生物量和个体体长呈负相关,在
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新个体出生时间大A-B段生物量和个体体长无关,D错误一
概为2月到6月,到12月新个体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
为0,A正确;大量诱杀该种动物的雄性个体,会导致该种群性
别比例的失调,进而使出生率明显降低,使种群的密度减小,B
错误;由题图可以知道,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行:季节更替而变
化,C正确;引人的天敌可能选择性地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进
行捕食,从而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D正确,
考向2种群密度的调查
2.(2020湖北重点中学联考,33)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计算种群
考题21_种群与群落,「131
1.A图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考点群落
2(1)表现: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植物:阳光、温度等]
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H
(2)影响因素t._____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L■[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群的集合。
(3)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群落的物种组成
2.B图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表现:在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镶嵌分布。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
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4)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厂(取样方法H取样器取样法]
(2)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q统计方法]~1记名计算法和已测估计法]
四、群落的演替
二、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
过程。
1.生物的种间关系
2.演替类型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型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数匕
仁性
量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坐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标原仃上壤条件基本保留,甚
图时间时间-的地面,或是原来存在过植
丙丁概念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
乙戊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
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
生的演替
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营
养常见形式: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关裸岩上的演替
系裸岩阶段T地衣阶段T苔辞弃生漆灌乔
图CHD实例
Q©守阶段T草本植物阶段T灌木
圾圻和3
阶段-森林阶段田寮器段段
举地衣,大豆牛与羊,农作物与狼与兔,青蛙
蛔虫与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
例与根瘤菌杂草与昆虫3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4.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
(1)“同升同降”一>互利共生,如图甲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定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
[一升]J竞争]—一方灭绝—*■竞争,如图丙演替方向
I一降L霭生I—两方皆在一寄生,如图乙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说明:在竞争力不同的两种生物中,一方会因竞争力弱而灭能量一般来说,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绝,而寄生关系中,一般不会淘汰物种。结构•般来说,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3)[交替]J竞争[--一方最高时另一方最低T■竞争,如图丁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
()|升降LI.食]—升降紧相随T捕食,如图戊稳定性
的不可逆变化,一般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说明:在捕食关系中,先增加先减少的为被捕食者,如图戊
中的A,后增加后减少的为捕食者,如图戊中的B
o、考点通关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考向1群落的结构
1.(2020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
&群落中的优势物种通常占有绝对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不
会改变的
D.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
列出它们的名录
-:勺-答案C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
要特征,A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自然资源(如光
能)的利用能力,B正确;群落中的优势物种通常会发生改变,C
错误;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乂使捕食者种群
并列出它们的名录,D正确。数量因食物缺乏而减少,因此种群数量会呈现波动现象,1)
正确。
考向2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2.(2020湖北重点中学联考,32)某池塘中甲、乙两种具有捕食关考向3群落的演替
系的鱼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2020福建三明期末,35)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逐渐形
成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岛屿,成为旅游胜地后环境发生了改
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B.初生演替发生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
天数(天)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A.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D.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J:自然演替的速
B.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仅对捕食者有利度和方向进行
C.两种鱼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一。・答案C由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
D.甲、乙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麻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
。答案D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速度快,A正确;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上开始的演替为
题图中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A错误;甲、乙之间的捕食初生演替,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由于自然环境
关系中,二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C
也可能会因争夺生存空间等而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捕食者错误;人类的活动可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者种群数量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
素养提升4学生用书P235
提升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分析与应用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方法诠释续表
项目“J”型增长“S”型增长
1.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人代表当年种
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不是增长率(增长率二九7)o
无K值有K值
种群
增长
率和
增长
(1)A>1时,种群密度增大,如图中AB段(不包括B点)。速率
(2)A=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如图中B、D点。模型
(3)A<1时,种群密度减小,如图中BD段(不包括B,D
种
疥型曲线环境阻力
点)。数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与“S”型模型址
K(环境容纳量)
项目“j”型增长“s”型增长
-“S”型曲线
前提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充现实状态:食物和空间有限、气
条件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候多变、存在敌害等
3.“S”型曲线中人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
(1)K值与“2值的分析
种群数珏•含义: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又一定空间中
K_K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特点: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
K合值时种群增K速率最大
2
o时间
专题21种群与群落133
(2)不同Illi线模型中“K值”与“K/2”值对点提升
素养体现:试题通过比较种群增K的两种曲线,考查了种群数旅
变化的相关知识,试题设计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科学思维素养的
考查。
(社会责任&科学思维)如图表示某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图1)
A、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lV、。、)对应的种群数量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图2)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
为K/2值。
(3)K值与K/2值的应用
减小环境阻力
增大K值T呆护野生生物资源
增大环境阻力
降低K值,防治有害生物
草:原最大载畜量不超过K值-合理确定载畜量
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在K/2值处
A.图1中a点和I)点时的增长率相等
A72值前防治有害生物,严防达到裕2值处B.图2中d点时的增长速率最快
C.防治蝗灾最好在图2中e点对应的时刻进行
D.水葫芦入侵云南滇池的开始阶段,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可
用图1表示
。答案C图1为“J”型增长曲线,增长率始终不变,即a
点和b点时的增长率相等,A正确;图2为“S”型增长曲线,d
点时种群的数量达到Q2,此时的增长速率最快,B正确;防治
蝗灾最好在图2中d点对应的时刻以前进行,可以有效地将
蝗虫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C错误;当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的
初期,若环境适宜、资源丰富、空间充裕且该种群适应环境等,
会经历“J”型增长,因此水葫芦入侵云南滇池的开始阶段,种
群数吊的增长情况可用图1表示,D正确。
微专题
调查类实验年学生用书P236
___________)
专题整合酵母菌种群数量达K值后,还会转而下降直至全部死亡(随酵母
菌数盘不断增加,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含吊减少、代谢废物积累及
一、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pH变化等导致酵母菌的生存条件恶化,种群死亡率高于出
1.调查原理生率)。
(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3)计算醉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
(2)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设备维护与升级策略
- 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协议书范本
- 社区农业的未来发展数字化农贸市场建设
- 电影产业发展报告教育领域的新机遇
- 网站设计服务协议书(2篇)
- 电能质量评估与电力工程测绘服务的结合
- 网络服务授权协议书(2篇)
- 网络安全审计协议书(2篇)
- 无产权纠纷门面房租用协议书范本
- 社区医院综合运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信永中和笔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6.3.3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说课稿
- 甲流乙流培训课件
-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 数学史简介课件
- 2025《省建设工程档案移交合同书(责任书)》
- 八年级 下册《黄河两岸的歌(1)》课件
- 春季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大学英语1》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专科)
- 《石油钻井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