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本溪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预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单晶硅B.石墨C.硅酸钠D.二氧化硅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锁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领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
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⑤强电
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①④B.①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3+
A.Fe------->FeB.HC1------>CI2
2+
C.MnO4------->MnD.NH3------>NH;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z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0广
B.蒸储操作时应把温度计的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
C.可用淀粉化钾试纸鉴别碘水和滨水
D.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柏丝并在精灯火上灼烧至无色,然后再进行实验
5、“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1纳米(nm)=10一%,
如果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有丁达尔效应B.不能吸附溶液中悬浮物
C.不能透过滤纸D.所得分散系不稳定
6、下列反应中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混合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几滴烧碱溶液
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冰醋酸、硫酸均属于纯净物
B.CO、SiOz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已知:LROz+NaOH(足量ANaAROz+AO,则H3RO2为三元酸,NaHzRO2为酸式盐
D.往任何胶体中加入任何电解质都能使胶体粒子聚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C02中的S02
B.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最高
C.科学研究证明,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9、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02,通过灼热的铜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Ch固体中的少量NaHCCh,置于培竭中加热
C.除去FeSCh溶液中混有的CuSO4,加入适量Zn粉后过滤
D.除去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中的水,实验室可采用分液法
10、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加水时,胶头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
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C03SO产中的几种。
①若加入锌粒,最终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Al3+
B.溶液中A(NHJ)=0.2mol
C.溶液中一定不含(XV:可能含有SOL
D./?(H+):/?(A13+):n(Mg2+)=1:1:1
1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Ch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3的大
B.石灰乳与C12的反应中,C1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1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不与铁反应
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盐酸和浓硝酸均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将水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用CO2气体和NaOH溶液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与碘化氢的反应:2Fe(OH)3+6H++2r=2Fe2++L+6H2O
B.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A1O2+CO2+3H2O=2Al(OH)3i+CO3
2+
C.Fe与NaHSO4溶液反应:Fe+2HSO4=Fe+H2T+SO4
+2+
D.FeO与稀硝酸反应:FeO+2H=Fe+H2O
15、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I操作n结论
r
A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
B滴加AgNC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CI
C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原溶液中有NHj
D滴加氯水和CCI4,振荡、静置,上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r
A.AB.BC.CD.D
1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笔-FezCh里LjeCb
B.A1N»OH,A1(OH)^-^AI2O3
C.SiO22^Na2SiO3-^H2SiO3
D.HClO-^-C121i2!UNaClO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
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囚二回,©:回;回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都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
(DA是,Y是,Z是o
⑵当X是强酸时,E是;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o
⑶当X是强碱时,E是;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18、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由]——妒哗——।
人营
__J|
X
(1)写出F、G的化学式:F.;G.o
⑵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保存C溶液时要加固体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以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进行氯气和铜粉反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请按要求回
答下列问题:
ABCDE
(1)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的顺序是(填接口字母):
a—、—、——
(3)装置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o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加热装置D时,铜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0、实验室需要0.50mol-L1的硫酸溶液480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
要的玻璃仪器是=
⑵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需要
的体积为____mLo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____mL量筒最好。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
胶头滴管加蒸储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
滴管加蒸储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4)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0.5moH/i(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⑸该同学在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储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1、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溶液、②铜片、③碳酸钙、④蔗糖、⑤熔融的NaCl、@S02气体、⑦碳酸氢钠、⑧盐酸
(1)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填编号)
(2)写出碳酸钙的电离方程式o
(3)写出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4)向lOOmLl.5moi/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一定浓度的
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不考虑气体溶解于水)关系如图所示。
100200300V(WMnZ.
则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量的COz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写化学式)。
②盐酸的浓度为»
③B点时,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答案选D。
2、D
【解析】
①BaSO4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虽然硫酸锁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只要溶解就完全电离,硫酸钢在熔融状
态下,能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钢是电解质,故①错误;
②氨气只存在分子,不能导电;NH3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
子导致导电,不是氨气自身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②错误;
③共价化合物在固态和液态都以分子存在,不含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所以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或液态时都不导电,故
错误;
④离子化合物熔融态电离出离子,能导电,故④错误;
⑤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
的导电能力强,故⑤错误;
错误的有①②③④⑤,故答案为D。
3、C
【解析】
A.Fe—>Fe3+化合价升高,属于还原剂,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
B.HC1——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属于还原剂,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
C.MnO4——>Mn2+镒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剂,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符合题意;
D.N%——>NH;,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Co
4、D
【解析】
A.与氯化钢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还可能是氯化银,所以不能确定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蒸储时,测定微分的温度,则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烧瓶支管口处,故B错误;
C.滨水与KI反应生成碘,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所以均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盐酸清洗,灼烧时不会造成干扰,则先用稀盐酸洗涤伯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再进行实验,故D
正确;
答案选D。
5、A
【解析】
胶体的微粒直径在LlOOnm之间,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得到的是胶体。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的杂质,故B错误;
C.胶体能透过滤纸,故C错误;
D.胶体处于介稳状态,故D错误。
答案选A。
6,C
【解析】
A.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中。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几滴烧碱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为烧碱量较少,不会使生成的沉淀溶解。
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因为盐酸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溶解于盐酸中。
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
答案选C。
【点睛】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7、A
【解析】
A.液氯、冰醋酸、硫酸均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SiCh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CO不和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由H3RO2+NaOH(足量)=NaH2RO2+H2O可知,H3RO2为一元酸,NalhRCh为正盐,故C错误;
D.有些高分子溶胶的胶粒不带电,加入电解质溶液不能聚沉,故D错误。答案选A。
8、D
【解析】
A.碳酸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SO2,A错误;
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水,B错误;
C.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例如不中没有中子,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D正确;
答案选D。
9、D
【解析】
A.Cu与氧气反应,但CO还原CuO;B.NaHCCh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C.Zn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D.四
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分层。
【详解】
A.Cu与氧气反应,但CO还原CuO生成二氧化碳而引入新的杂质,则不能利用灼热的Cu网除杂,故A错误;B.NaHCO3
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引入新杂质,则加热法不能除杂,故B错误;C.Zn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引入新杂质,
应选加足量Fe、过滤,故C错误;D.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分层,选分液法可分离,故D正确;本题选D。
10、C
【解析】
A.过滤操作时,避免玻璃杯损坏滤纸,需要将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故A操作正确;
B.过滤操作时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可以防止液滴溅出,故B操作正确;
C.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故C操作错误;
D.滴加液体时,悬空正放,则胶头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故D操作正确;
故答案为Co
11>B
【解析】
根据图象中的起点和拐点,由消耗氢氧化钠的量计算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
【详解】
由①知溶液中一定含有H+,一定没有C03,由②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F+,由图象可知溶液中还一定含有NH4+,
++3+
且n(NH4)=0.7mol-0.5mol=0.2mol,n(H)=0.1mol,n(Al)=0.8mol-0.7mol=0.1mol,沉淀AF+、Mg?+共
消耗0.4molOH-,其中沉淀AF+消耗0.3molOH-,沉淀Mg2+消耗0.1molOH-,根据Mg?+〜20H-,可得n(Mg?
+)=0.05mol,
+
A.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Mg"、AltNH4,故A错误;
B.溶液中A(NH?)=0.2mol,故B正确;
c.溶液中一定不含c(V-,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肯定含so产,故c错误;
D.A(H+):77(A13+):z?(Mg2+)=2:2:1,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既有氢氧化铝又有氢氧化镁,沉淀保持不变的部分说明溶液中含有钱根离子,从图象中分析
沉淀的组成和变化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B
【解析】
A、25℃,NaHCCh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03的小,A项错误;
B、石灰乳与Cb的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项正确;
C、常温下C12不与铁反应,加热条件下则可以反应,C项错误;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生成NaHCCh、Na2cO3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13、C
【解析】
A、浓盐酸为易挥发性酸,见光不分解,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选项A错误;
B.浓硫酸溶解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里,水浮于硫酸上,产生
的热不能及时散失,造成液滴飞溅,选项B错误;
C.足量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压强迅速减小,可以完成喷泉实验,选项C正确;
D、泡沫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产生氧气,氧气能助燃,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
火器来灭火,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易错点为选项B,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里,水浮于
硫酸上,产生的热不能及时散失,造成液滴飞溅,从而容易引起实验事故。
14、A
【解析】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r=2Fe2++L+6H2O,
选项A正确;
B.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1O2+CO2+2H2O=AI(OH)3;+HCO3,选项B错误;
+2+
C.Fe与NaH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2t,选项C错误;
D.FeO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3Fe3++NOf+5H20,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5、C
【解析】
A.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一定为硫酸根离子,可能生成碳酸领、氢氧化镁等沉淀,故A错误;
B.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一定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为氨气,可说明含有钱根离子,故C正确;
D.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紫色应在下层,故D错误;
故选C。
16、C
【解析】
A项、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氧化铁,故A错误;
B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故B错误;
C项、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硅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
淀和氯化钠,故C正确;
D项、次氯酸遇光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点燃催化剂
=
17、(NH4)2SO2H2OH2SO42H2S+3O2^^2SO2+2H2OHNO34NH3+5O24NO+
A
6H2O
【解析】
本题中C、D的变化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比C多
一个氧原子,A为(NH4)2S,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2-SO3,NO-NO2,
Na2sO3一Na2s04等,由此可出推断Y为。2,由于E为酸,则D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3、Nth等,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为H2S,C为SO2,D为SO3,E为H2sO4,Z为H2O,当X
是强碱时,则B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Ch,Z为HzO,据此答题。
【详解】
本题中C、D的变化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比C多
一个氧原子,A为(NH4)2S,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2-SO3,NO-Nth,
Na2sCh-Na2sO4等,由此可出推断Y为。2,由于E为酸,则D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3、Nth等,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为H2S,C为SO2,D为SO3,E为H2sO4,Z为H2O,当X
是强碱时,则B为NM,C为NO,D为NO2,E为HNO3,Z为H2O。
(1)本题中C、D的变化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比
C多一个氧原子可知A为(NH62S;Y为th;Z为H2O;
点燃
(2)当X是强酸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是H2so4,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2112s+302义上2so2+2H2O;
催化剂
(3)当X是强碱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是HNO3,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2^^=4NO+6H20。
A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
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
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
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
18、Fe(OH)3Fe2O3取D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Fe3+防止Fe?+
2+2+
被02氧化Fe3O4+8IT=Fe2++2Fe3++4H2O2Fe+Cl2=2Fe+2Cr
【解析】
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Fe(OH)3,A为Fe,Fe与氧气反应生成B为FesCh,
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与氯化铁,故Fe与盐酸反应得到X为氢气、C为FeCb,可推知E为Fe(OH)2、
D为FeCb,G为Fe2O3。
【详解】
⑴由上述分析可知,F为Fe(OH)3,G为Fe2O3;
⑵检验FeCb中阳离子的方法为:取D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Fe3+;
(3)保存FeCL溶液时要加固体Fe的原因是:防止Fe?+被Ch氧化;
+2+3+
(4)①B—C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Fe+2Fe+4H2O;
②C—D的离子方程式:2Fe2++Cb=2Fe2++2CF;
【点睛】
物质的颜色是推断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推断各物质,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A
19、MnO2+4HCl(浓)=MnCh+Cht+ZHzOdeihb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C12+2OH
A
=
=cr+cio+H2Oci2+cucuci2
【解析】
装置A为制备氯气装置,装置B为尾气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装置,装置C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的装置,装置D
为氯气与铜发生反应装置,装置E为干燥氯气装置。
【详解】
(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AA
=MnCL+C12T+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h+Cht+lHzO;
(2)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氯气的发生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干燥装置,制备氯化铜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所
以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的顺序是a-dTeTiTh-f一g-b,故答案为:d;e;i;h;b;
(3)装置C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则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
混有的氯化氢;
(4)装置B为尾气吸收装置,防止污染空气,氯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Cb+2OH=C1+CIO+H2O,故答案为:C12+2OH=C1+CIO+H2O;
AA
(5)氯气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2+Cu=CuC12,故答案为:C12+Cu=CuCho
20、A、C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13.615B、C、D小于偏低
【解析】
(1)用浓硫酸溶液来配制0.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体育室内课奥运会知识教学设计图文稿
- 盲袢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2025年个人按揭还款合同
- 深圳二轮二阶试卷及答案
- 陕西四级考试卷子及答案
- 北美财富管理的发展及借鉴意义
- 2025铝板幕墙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中国刺绣贺卡数据监测报告
- 广东省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深圳二模)
- 消火栓月检查表
- GB∕T 17832-2021 银合金首饰 银含量的测定 溴化钾容量法(电位滴定法)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77页PPT课件
- 人防工程竣工资料(全套)
- 《电子病历模板》word版参考模板
- (高清版)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 梅州市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 “重庆环保”标志说明
- 钢结构钢梁连接节点计算
- 液压缸有限元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