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周8.28——9.3
教学内容:
欣赏《晨景》《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感受祖国古典
音乐的美感。
2、在聊聆听、模唱中体会音乐的情绪,模仿不同乐器的姿势,体会主题变化。
3、认识长笛、双簧管的外形,哼唱音乐主题旋律,并听辨音色。
教学重点:
1、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古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
准确听辨长笛、双簧管,古筝的音色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寄语。
1、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
2、提出本学期音乐上课要求。
二、聆听作品
1.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
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
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
2.聆听歌曲《清晨》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3.聆听乐曲《晨景》
(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7907)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
段的情景?
(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
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5.《渔舟唱晚》
(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
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
(7)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321653
(8)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三、小结:
周而复始的朝夕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四首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
致。
拓展:到网上搜集我国的民族乐曲,听一听,辩一辩,它们的音乐风格是怎
样的?
板书设计:
聆听:晨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渔舟唱晚(古筝)
教学反思::
第二周9.4——9.10
教学内容:
歌曲《清晨》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晚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指导学生以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3、认识拍号6/8拍,懂得它的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
唱会歌曲的第一声部。
教学难点:
注意每句的弱起拍,唱准歌曲的节奏。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随《清晨》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
1.基本音阶跟唱
*
123456717654321||
2.复习一个升号的基本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3.找出do、la、soI的位置。
三、学唱歌曲《清晨》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请你说说清晨能
感受到什么美好的景象?
2、聆听歌曲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和情绪?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范唱歌曲曲调,请学生找出曲调中do、la、sol的位置,并视唱歌曲
1——3小节曲调。
4、教师范奏歌曲第一乐段曲调,请学生小声跟琴视唱。
5.跟老师视唱第二乐段曲调,重点唱准fa(4)的音高。
6、跟着老师的琴欢快地唱好全曲曲调。
7、跟琴小声填唱歌词。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以欢快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10、表演歌曲:自选形式表演。
11、个别展示、评价。
四、编创活动
以《早晨》为题,自选表现形式来编创。
五、小结: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板书设计:
清晨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歌曲《晚风》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晚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指导学生以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3、认识拍号6/8拍,懂得它的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
唱会歌曲的第一声部。
教学难点:
注意每句的弱起拍,唱准歌曲的节奏。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歌曲《清晨》。
二、学唱歌曲《晚风》
1.聆听歌曲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
2.复习拍号知识,解析六八拍子的含义。
3.教师示范六八拍子的指挥图式,请学生模仿。
4.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划六八拍的指挥图式,
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5.全体划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老师点谱视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
6.教师视唱歌曲曲调,请学生自学第一声部的第二、三乐句曲调。
7.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全曲曲调。
8.老师指挥大家演唱全曲曲调。
9.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第一声部全曲。
10.二声部合唱
(1)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2)跟着老师的琴,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3)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1.分声部填唱歌词。
12.合唱歌曲。注意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13.歌曲处理(分组讨论、试唱)。
三、编创活动
1.分别加入不同的节奏试奏。
2.选择适合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分小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
晚风轻爽,晚上安静祥和。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来尽情地歌
唱吧。
板书设计:
晚风(二声部)
弱起小节
教学反思:
第三周9.11——9.17
教学内容:
六拍子指挥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清晨》《晚风》
2、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指挥图示
3、理解八六拍号的含义
教学重点:
更好的掌握歌曲《清晨》《晚风》
教学难点:
边唱歌曲《晚风》边跟音乐划拍子
教学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跟琴演唱歌曲《清晨》。
要求: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可边唱边表演。
二、跟琴演唱歌曲《晚风》。
要求:用轻快的歌声,轻松抒情的情绪表演歌曲。
三、六拍子指挥
讲解: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子
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
划拍:△△
1.M《晚风》音乐划拍。
2.分小组练习指挥,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展示、评价。
4.个别同学展示,师生给予评价。
四、创编活动
1.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自拟主题(早、晚)创编音响。可根据本课四首作品为背景音乐。
3.相互展示、评价。
五、小结:
热闹的清晨,安详的夜晚,用你的歌声、想象和智慧,尽情地表现它们的美
景吧。
板书设计:
晚风
六八拍指挥图式
教学反思:
第四周9.18——9.24
教学内容:聆听歌乐曲《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能简要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
2、能听辨出男低音音色。
3、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
1、认识马头琴
2、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能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第一课歌曲。
二、聆听歌乐曲《嘎达梅林》
1.设问导入:
你看到“足迹”一词,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记忆中,你知道的英雄人物是
谁?你最崇拜的英雄是谁?
2.初听歌曲,了解歌曲讲述的历史背景。
小组讨论后,师归纳总结。
3.复听歌曲,感受、听辨男低音的音色,并熟悉歌曲。
人声分类中男低音的音色特点。(低沉,浑厚)
4.再次复听歌曲,一边听一边哼唱歌曲,并用手跟随音乐划旋律线,感受歌
曲的分句和旋律特点。
讨论:演唱者是怎样唱出英雄性格的。
5.分析歌曲:
a歌曲分为几句?
b歌曲的情绪怎样?
c旋律进行的方式是怎样的?
三、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聆听器乐曲,说说与歌曲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的不同。
2.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说出乐器的名称。
简介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讲解关于马头琴的传说。
3.复听五重奏。
设问:歌曲的主题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4.再次聆听,
提示:主题曲调每次出现在音区、音色、速度及伴奏上有什么不同?
5.进一步聆听,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表现力。
交流乐曲赞颂的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形象。
延伸:课下收集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感受其音色特点。
板书设计:
嘎达梅林
男低音马头琴——蒙古族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雨花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理解并学习
雨花石的奉献精神。
2、运用听、动相结合的方法.灵活采用自学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
记忆歌曲旋律体脸歌曲表现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3、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能较到位的表现歌曲
中的连断区分并能准确演唱前倚音、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装饰音。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嘎达梅林》的第一段歌词。
二、学唱《雨花石》
1.简介插图,讲解故事。
2.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体会音乐的特点。
4.分乐句学唱曲谱。(前四乐句、后四乐句)
(1)教师分部分范唱乐句。
(2)教师弹奏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3)师加入装饰音范唱,生模唱。
(4)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调。
6.二拍子指挥图示
(1)师弹奏简单的二拍子歌曲,请学生按照强弱的不同拍击。
(2)跟随音乐依照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
(3)按指挥图示,一边演唱歌曲旋律,一边做划拍练习。
7.学唱歌词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讨论歌词表达的意义。
(3)跟着老师的琴,小声填唱歌词。
(4)设问: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跟着伴奏,充满深情地演唱歌曲。
三、小结:
小小的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却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
亲切而又感人。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
板书设计:
雨花石
二拍子指挥图示
教学反思
第五周9.25——10.1
教学内容:歌曲《我怎么长大》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么长大》其中
一■个声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表达自己
不怕困难、不怕风雨、健康成长的真切情感。
3、运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够用优美、连贯、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教学难点:
能运用速度、力度的变化演唱歌曲,表现自己不怕困难的坚强决心。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1.电影故事导入:体弱多病的女教师王双玲在接了一个乱班之后,兢兢业业
地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辛勤耕耘。她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个学生,以感人的人格
力量教育和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2.聆听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3.复听,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学唱《我怎样长大》歌谱
(1)按顺序读歌谱一遍
(2)视唱齐唱部分,找出乐句的规律(节奏相同)。
(3)分声部视唱合唱部分。口
a跟着老师的琴小声跟唱第一声部旋律。,
b跟着老师的琴小声跟唱第二声部旋律。
c说说这部分旋律的节奏特点。
(4)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5)教师弹奏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6)分小组合唱两个声部旋律。
(7)教师纠正后练习
5.学唱《我怎样长大》歌词
(1)设问:你怎样长大?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按节奏读歌词
(4)跟着老师的琴演模唱第一声部歌词
歌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长大?我们应该怎么做?
6.有表情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7.教师弹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四、小结:
“不怕风沙、不拍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
板书设计:
我怎么长大(二声部)
教学反思:
第六周10.2——10.8
教学内容:《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能哼唱合唱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其中的一段。
2、积极参与音乐剧的编创活动,主动担任自己能胜任的角色,并在表演中投
入情感。
教学重点:
有适度的强弱起伏,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感情
教学难点: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段落较多,一字多音处较多,曲调委婉,引导连贯演唱。
教学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背唱《雨花石》。
二、请学生讲王二小的故事,并评价。
三、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聆听独唱版歌曲,说一说,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2.请学生复述故事。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再次复听歌曲录音,跟着唱一唱,学唱会一到两段歌曲。
5.聆听合唱版歌曲
讨论: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6.复听合唱版歌曲,它在不同段落上的速度、力度、音色等有什么不同的表
现。加深对人民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编创与活动
1.聆听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说一说每一段落的情绪、力度、速度的不同。
2.分组讨论,进行音乐剧的编创设计。
3.讨论歌曲的主要人物和场景。
提示: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设计、分配角色。
5.根据插图提示,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编创表演动作。边唱边相互配合,表演
音乐剧。
6.分组展示交流,相互评价和改进。
五、小结:
小小放牛郎,大智大勇,诱敌就歼,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这种崇高品德。
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
的未来。
唱一唱:怀着崇敬的心情唱一唱这首歌曲。
板书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
力度——强弱速度-----快慢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聆听《丰收锣鼓》《打猪草》
教学目标:
1、听辩、模仿演奏锣、鼓、钱、木鱼、碰钟、云锣等几种常见的中国民族打
击乐器了解乐通过器的音色特点,并在欣赏《丰收锣鼓》的过程中感受打击乐器
对乐曲情绪的渲染作用
2、欣常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感受乐曲欢快、热烈、喜庆的情绪T
解乐曲的结构,初步分排每一乐段的演奏乐器、情绪变化以及乐曲的主题旋律
并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3、通过简单模拟演奏,初步了解民族管弦乐队演出时的空间排列位置。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体验乐曲欢快情绪的同时了解乐曲的结构,分辨每一乐段的演奏乐
器、主题的变化
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地感受民族音乐的情绪变化,并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色
2、引领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栗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
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的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教师展示打击乐器锣和鼓,请学生说出这些乐器的名称,并试着来敲击。
3.分段聆听,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
绪?
4.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比较情绪上有什么变化?速度的变化又是怎样
的?
5.重点聆听2、4乐段
(1)哼唱主题曲调,熟悉主题。
(2)完整地聆听乐曲,分别听出2、4乐段主题出现的地方。当主题出现时举
手<1^意。
(3)聆听2、4乐段,听出主奏乐器。
(4)再次聆听2、4乐段,边听边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动作。
6.完整地聆听全曲,整体感受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并用动作表现获得丰收
成果后的喜悦情绪。
三、聆听《打猪草》
1.初听乐曲,
设问:
a乐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劳动生活情境?
b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合曲名及教材插图说一说。
2.教师简介乐曲所描述的故事。
3.复听乐曲
A、听出2乐段出现的地方,并说出表现男孩与女孩的对话旋律
B、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C、两件乐器的交替出现,描绘了什么情景?
D、请男女生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模拟对话,但不出声。
4.再听乐曲,比较第1乐段和第2乐段的不同情绪,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
乐情绪的变化。
四、小结:
我国的民族乐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希望你们热爱学习和生活,在生活中
去寻找最美的乐章。
板书设计:
丰收锣鼓打猪草
丰收——喜庆——热闹黄梅戏——打猪草——幽默
教学反思::
第七周10.9——10.15
教学内容:歌曲《苹果丰收》
教学目标:
1、用活泼热情的情绪,准确流畅的演唱此歌曲,表现朝鲜人民喜获丰收时的
喜悦之情。
2、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教师引导和指导,小组合作、自学等方式,正确
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3、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
第一乐段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较快,演唱时较难掌握,必放慢速度学习歌谱
及歌词。
教学难点:
1、能按其旋律、节奏的特点,边唱边用声势为歌曲伴奏。
2、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唱《苹果丰收》
1.初听歌曲范唱。请同学们说出听后的感受?
2.再次聆听,感受丰收后人们喜悦的情绪。
提示:这首歌曲是几个声部的歌曲?下面听老师唱的这段歌曲是几个声部
的?
3.师范唱“发声练习”乐段旋律,并请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小声分声部模唱。
4.师生合作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片段旋律。
提示:注意音准。
5.跟着老师的弹奏,加入歌词唱一唱。
提示:注意声部间的倾听,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做到声音和谐。
6.学唱《苹果丰收》第一部分曲调
(1)教师范奏曲调。
(2)教师范唱曲调。
(3)请学生跟琴模唱曲调。
(4)跟琴演唱曲调。重点唱好带有色块的部分。
7.学唱第二部分曲调
(1)老师弹奏曲调,生聆听模唱。
(2)视唱第二声部曲调。
(3)学生分小组视唱曲调。
(4)师生合作合成。
(5)生生合作完成合唱部分。
8.学唱歌词
(1)跟琴填唱第一部分歌词。注意唱得欢快、热烈,表现喜悦的情绪。
(2)跟琴填唱第二部分第一声部歌词。
(3)跟琴填唱第二部分第二声部歌词。
(4)师生合作练习合唱歌曲。
(5)学生分小组练习合唱歌曲。
(6)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歌曲处理
(1)请一组同学选择打击乐器用课本上的节奏为合唱队伴奏。
(2)请舞蹈动作较好的同学,编创朝鲜族舞蹈动作为合唱队伴舞。
三、小结:
丰收的喜悦展现在朝鲜族人民的脸上和音乐里。
板书设计:
苹果丰收(朝鲜族)
教学反思
第八周10.16——10.22
教学内容:
歌曲《丰收的节日》
教学目标:
1、演唱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
情绪,体验人们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第一声部歌词,并能正确运用2/4拍
的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
3、尝试在听听、读读、唱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
法学会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
教学难点:
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XXXXX节
奏准确,音色统一。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苹果丰收》。
二、学唱歌曲《丰收的节日》
1.播放视频:新疆人民丰收后载歌载舞的画面。
2.教师加入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范唱歌曲《丰收的节日》。
3.请有特长的学生上台跟着歌曲范唱跳一跳,其他同学模仿舞蹈动作。感受
歌曲欢庆热闹的场面。
4.学唱曲调
(1)老师弹奏歌曲曲调,请学生拍出节奏
(2)老师范唱歌曲曲调,让学生熟悉曲调,然后找出曲调的规律。
(3)跟着老师的弹奏拍击节奏,并模唱基本旋律。
(4)跟琴完整地模唱全曲旋律。
5.填唱歌词。
A集体朗读歌词
B教师读歌词,学生按节奏读xx
C跟音乐按节奏读歌词
6.歌曲处理:学生分组加入舞蹈动作和打击乐器表演。
三、编创活动
1.师分别范唱两个音乐片段。
2.师生接唱。
3.生自由创作,注意给人已结束感。
4.展示、评价。
四、小结:
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日子,歌唱幸福的生活。
唱一唱:选择你喜欢的歌曲背唱。
板书设计:
丰收的节日
XXXXX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牧场上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和对牧场家的热爱。
2、通过多次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爱、对家、对生活的
感悟,学会感恩!
3、通过对难重点的解决,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掌握弱起拍的节奏及抢换气的
方法。
教学重点:
3/4拍的强弱感,弱起拍的准确起唱。
教学难点:
体验歌曲所具有的快乐、温馨的意境,从而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家庭的温暖。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1、跟着老师的弹奏齐唱歌曲。
2、分组分乐段演唱歌曲。
3、背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表现内容及情绪。
2.教师范唱,强调弱起小节及换气处。
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识谱。
4.教师范唱曲调,请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的部分。
5.分句视唱曲调。
6.跟着老师的琴,用三拍子划拍视唱曲调。
7.跟琴小声哼唱曲调。
8.跟琴演唱歌曲曲调,注意强弱起伏及力度的渐强、渐弱。
9.跟伴奏填唱歌词。注意歌曲的高潮,栗唱的稍强。
10.表演歌曲,唱出家的可爱及对家的赞美之情。
三、音乐知识
三拍子指挥图示/\
1.复习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并跟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做指挥动作。
2.复习二拍子含义,学习三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3.师示范三拍子指挥图示,请生模做。
4.师弹奏《牧场上的家》旋律,请学生跟随划拍。
5.请动作标准的同学,跟着老师的弹奏,指挥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四、小结:
家虽然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无论家在哪里,都是可爱的。都是我们温暖
的避风港。
板书设计:
牧场上的家
三拍子指挥图示/\
教学反思
第九周10.23——10.29
教学内容:《可爱的家》《回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暖。
2、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3、认识“弱起小节”简单学会歌曲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
感受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二、改编练习
1.熟练地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四四拍和六八拍的特征。
3.复习音符时值。
4.请学生自选节奏进行改编。
5.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改编:请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并相互评价。
7.教师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拍号的不同情绪不同。
三、聆听《可爱的家》
1.教师简介乐曲创作背景:由同名歌曲改编。是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
中的一首插曲。
2.出示课件《可爱的家》歌片,教师范唱歌曲。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曲。
4.初听乐曲,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
5.复听乐曲,随音乐画出旋律走向图形普,感受乐曲的情绪。
6.再次.复听乐曲,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
到了什么?
7.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四、聆听《回家》
1.初听乐曲,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在西洋乐器中属于哪一类?
2.复听乐曲,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请为乐曲编创歌词,主题“回家”。并唱一唱。
4.聆听乐曲,边听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5.展示、评价。
6.小结:家是可爱的,在家里有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四、小结:
无论你走多远,家永远是你的牵挂。
板书设计:
可爱的家回家
教学反思:
第十周10.30——11.5
教学内容:《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通过学生自制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互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
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
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各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个美丽的地方,他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
情的朗诵歌词.
板书:外婆的澎湖湾
师:同学们美丽的澎湖湾给作者留下儿时美好的的回忆,
2、作者叶佳修简介
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我们八十年代爱唱的《乡间的
小路》《赤足走在田展上》《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专为台
湾歌手潘安邦而作。这首歌背后藏著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祖孙故事,他用真情唱
自己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外婆的澎湖湾》,听听它是如何描述潘安
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
三、学习歌曲
1、初听范唱。
1)、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2)、听完之后眼前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我们会产生哪些联想呢?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4遍)
1)教师范唱,歌曲的意向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划分乐段,有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吗?
3)每段的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小声跟唱,注意口型)
4)有什么特殊的节奏?用笔标出来。
3、小声跟琴视唱歌谱
4、师生一起视唱曲谱。让学生理解切分音节奏作用于歌曲,使演唱更加完美。
师:切分音作用于歌曲中会给歌曲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声音如何表现?
(短音弹唱,用顿音的唱法更能表现轻松亲切的情绪)
第二部分出现的切分音呢?(动感、思乡之情)
5、生跟琴视唱。
6、欣赏合唱《外婆的澎湖湾》
7、朗读歌词后学生分小组唱
8、师示范,生听辨。
9、教师弹奏学生唱歌词
四、表现歌曲(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师: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们可以用小乐器来丰富B段的情感。选一选哪
些小乐器合适?(对比乐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节奏)
1、配伴奏。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想一想、编一编、试一试、辩一辩、改一改,选择
合适的打击乐,创编节奏型。
注意:不能破坏歌曲的美感,而栗进一步完善它的美感。
2、生小组讨论。
3、分组用演唱的方式汇报讨论的方案。其余小组评价。
4、小结。
师:把你大脑中的晚风轻拂澎湖湾的情景画成图片,拿起打击乐用最美的声
音表现这首台湾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
四、拓展
说起下面我们来聆听两首校园民谣的歌曲,一首是先前提到的叶佳修的《乡
间的小路》另一首是罗大佑的《童年》再次感受其清新流畅、旋律动听、易于哼
唱的特点。
欣赏: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和罗大佑的《童年》
小结、校园民谣有什么风格特点?
速度中速,歌词都以叙述回忆为主。
三、小结:
童年的回忆,温馨的家,都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和幸福。
板书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
切分音xx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思乡曲》《小村之恋》《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描述作品在表演形式、地区风格和情绪表达上的不同。
2、能演唱一首家乡的歌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简单描述三首聆听作品在表演形式、地区风格。
教学难点:
对情绪表达上的不同理解。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第四课歌曲。
二、聆听《思乡曲》
1.简介曲作者一马思聪及乐曲创作背景:是我国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创作
于1937年的管弦乐《绥远组曲》的第二首,描述了远离家乡的人们那种“冷冷清
清、寻寻觅觅”,欲回家乡而又不能的情景。马思聪还是《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
的曲作者。
2.展示课件-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歌曲图片,请学生跟着老师的弹奏,学
唱歌曲,并背唱曲调。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时,请举手表示。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聆听《小村之恋》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恋”什么?小村哪些地方值得“我”恋?
2.简介歌曲:曲作者是日本音乐人薄井须志程,是由台湾的庄奴填词,著名
歌星邓丽君演唱的。
3.复听歌曲,说说歌曲的高潮在哪里?并体会“我”思乡的情感。
4.再次复听歌曲,并跟唱歌曲,
设问:
A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B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吗?
C找出两个乐段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5.再次跟唱歌曲,表达“恋乡”之情。
6.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即兴创作表演歌曲。
四、聆听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1.激趣导入: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歌
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与之一同奔月的30首歌曲之一。
2.简介歌曲是电影《红日》的插曲及电影剧情。
3.初听歌曲,设问:歌曲的内容是怎样的?(对家乡、对解放区的赘美)
4.复听歌曲,师生一起随歌曲录音轻轻哼唱,体验歌曲“赘乡、爱乡”的情
感。
5.演唱歌曲-跟着老师的弹奏演唱歌曲或跟伴奏演唱歌曲。
6.请学生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激发他们赞美家乡、热爱家乡之情。
五、小结:
无论你身在何方,“思乡、恋乡、赞乡”的情感,永远伴随着你。
板书设计:
欣赏1、《思乡曲》
2、《小村之恋》
3、《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反思::
第H^一周11.611.12
教学内容:《故乡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能深情地演唱合唱曲《故乡的小路》其中一个声部。
2、准确地把握歌曲变拍子的节奏,并唱准变化音。
教学重点:
1、能够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
2、准确把握变拍子的节奏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小节,附点二分音符
2、变拍子的运用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旭日东升》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关系。
二、学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1.复习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和《外婆的澎湖湾》,请学生说出两首歌曲
的拍号,并复习巩固4/4、3/4拍的强弱规律。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
讨论回答: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请用一个词语表达。
3.师范唱歌曲,
问:
A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
B它们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4.学唱第一乐段齐唱部分
(1)师范唱,生边聆听边用手划旋律线,并默唱旋律。
(2)师弹奏旋律,请生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旋律,
想一■想:
A第一乐段有几句?
B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3)师重点范唱带有变化音的乐句,请生听辨、比较变化音升4的运用,并
能够唱准变化音和八度大跳音程。
5.学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1)师分别范奏第一、二声部旋律,学生聆听分小组模唱。
(2)师生合作练习演唱两个声部的旋律。
(3)生分小组完整地演唱合唱部分旋律。注意相互聆听。
6.跟琴分声部填唱歌词。
7.学生生合唱歌曲。
8.学生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歌曲处理。选择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复习3/4拍指挥图示和4/4拍指挥图示。
2.歌曲由两种拍号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从歌曲中找出三拍、四拍的混合拍子。随歌曲拍一拍,感受两种拍号强弱
规律的不同。
4.听辨教材上的两条旋律,并唱一唱,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5.为《早上好》标上拍号,并唱一唱。加深对变拍子的理解。
四、小结:
拍号的不同,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想一想:
以往学过的歌曲中有变拍子的吗?你划拍唱一唱,进一步感受它们强弱规律
的不同。
板书设计:
故乡的小路
弱起小节,附点二分音符,变拍子
教学反思
第十二周11.13——11.19
教学内容:《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表现出乡间田
园风光的优美。
2、和同学合作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3、了解校园民谣的发展及基本特点,能唱会并背唱其中一段歌词。
教学重点:
1、能够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并表现好歌曲情绪
2、了解校园民谣的发展及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1、休止符和三连音的表现
2、能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拍击歌曲,感受变拍子的不同。
二、复习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三、学唱歌曲
1.复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问:作者是谁?
教师简介:
叶佳修,1955年2月18日出生于台湾花莲,校园歌曲创作歌手,台湾校园民
谣的奠基人之一,1974年,创作了第一首歌《流浪者的独白》;1979年初,为潘
安邦创作外婆的澎湖湾;1986年到1997年,叶佳修都担任台湾大学城歌谣比赛的
评委;2009年6月,叶佳修第8届"荣誉•梦想”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上,演唱了《乡
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等曲目;2015年5月
8日,在福州九日台音乐厅演唱《外婆的澎湖湾》、《乡间小路》、《踏着夕阳归
去》、《思念总在分手后》等歌曲。
导入《乡间的小路》介绍。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舒畅、无忧的乐观情绪。
3.播放歌曲音乐,请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联想歌曲乡间风情画的意
境。
4.复听歌曲,
思考:a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b相同的乐段吗?
c不同乐段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5.学唱歌曲,体验歌曲。
(1)聆听歌曲录音,生小声模唱。
(2)师生接唱视唱歌曲旋律。
(3)生分小组分别视唱两个不同乐段的旋律。
(4)填唱歌词。
6.表演歌曲
(1)随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做行走的动作,表现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愉快心情。
(2)编创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进行歌曲的演唱。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分组展示、评价。
四、编创与活动
1.编创音乐片段填入括号,并唱一唱。
(1)先视唱并分析旋律的节奏有什么规律。
(2)模仿相同的节奏填上音高唱一唱。
(3)自由编创节奏,填上音高唱一唱。
2.变拍子练习
(1)找到自己最熟悉且短小简单的歌曲,复习演唱。
(2)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变化拍子的练习。
五、小结: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板书设计:
校园歌曲——乡间小路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歌曲《叮铃铃》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
2、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3、感受浓郁湖南民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坚定自信的情感,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第五课歌曲。
二、学唱歌曲《叮铃铃》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说说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具有浓郁湖南民歌的特点)
2.复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两段歌词,两种铃声,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分小组练习演唱发声练习。
注意:声音对比要清晰具有跳跃性。
1=C4/4
66iL63|66i匚66|
小呀小羊羔呀蹦呀蹦蹦跳呀
6—3一|6-3一|
洋4
4.听辨下面的旋律,说说他们的不同。
1=C2/4
66i6I§竺3|
66i6|_#5653|
第二条旋律出现了#5。
5.请学生试着跟老师的琴将不同的旋律唱一唱。并在歌曲中找到#5视唱。
6.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标有前倚音和下滑音的地方,小声模唱。
7.跟着老师的琴视唱前8小节曲调。
8.请学生自学后面的曲调。
9.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歌曲调。
10.请学生视唱第二声部曲调。
11.分小组齐唱两个声部曲调。
12.分声部填唱歌词。
13.跟琴分小组分声部演唱歌曲。
注意:顿音、倚音、下滑音及渐强、减弱等。
14.按照教材上的伴奏曲谱,为歌曲伴奏。
15.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唱出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三、小结:
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歌唱着,幸福地生活着。
板书设计:
《叮铃铃》
1=C4/4
66ii63|66ii66I
小呀小羊羔呀蹦呀蹦蹦跳呀
6—3一|6—3—
哗洋
1=C2/4
66i6|5653
66i6|_#5653
教学反思
第十三周11.20——11.26
教学内容:《嬉游曲》
教学目标:
1、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
2、欣赏《嬉游曲》了解“小步舞”和音乐神童莫扎特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节奏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能辨别乐器的音色
2、欣赏《嬉游曲》了解“小步舞”和音乐神童莫扎特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课堂乐器合作演奏乐曲主题旋律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歌曲《叮铃铃》
1.跟伴奏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2.分小组跟琴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3.合唱歌曲。
二、聆听《嬉游曲》
1.简介“音乐神童”莫扎特。
2.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3.简介“嬉游曲”:源自意大利文"divertire”,有使人欢乐、消遣的意
思。
4.重点聆听主题旋律,让学生熟悉主题并记住它。
5.复听乐曲,说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6.请学生看着“乐曲演奏图”,认识“弦乐四重奏”中的乐器及演奏形式。
“弦乐四重奏”中的乐器,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
7.再次聆听乐曲,
提示:这首乐曲属于哪一种体裁?是进行曲还是摇篮曲?
三、编创活动
1.师简介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请生辨别调式。
2.师视唱音乐片段,让生熟悉旋律。
3.小组讨论,完成音乐片段的填写。
4.个别小组展示并评价。
四、小结:
音乐有大调和小调之分。但我们的民族音乐却有五个调式,它们分别是宫调
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
板书设计:
《嬉游曲》莫扎特
宫、商、角、徵、羽
教学反思:
第十四周11.27-12.3
教学内容:《雏鹰之歌》
教学目标:
1、能用坚定自信的情感,唱出歌曲《雏鹰之歌》的风格特点,并背唱歌曲。
2、提高学生进一步识谱能力及对歌曲学习的兴趣,表现出活泼、快乐的少年。
3、通过学习《雏鹰之歌》让学生努力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的五自少年,争做“明天的雄鹰”。
教学重点: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完整学唱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下滑音”及节奏特点。
2、用坚定自信的情感,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对比法、合作交流式、启发引导式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雏鹰之歌》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风格。(新疆地区音乐风格)
2.复听,小声哼唱。
3.跟琴视唱歌曲曲调1——8小节。
A跟琴模唱,速度慢
B教师教唱并纠正
C集体练习
4.跟琴视唱歌曲曲调9——16小节。
A跟琴模唱,速度慢
B教师教唱并纠正
C集体练习
5.教师弹奏完整地演唱歌曲旋律。
6.老师加入下滑音弹奏歌曲曲调,请学生模唱。
7.结合歌曲讲解下滑音。
8.请学生跟琴准确地演唱歌曲曲调(加入下滑音)。
9.填唱歌词,注意下滑音。
10.跟琴练唱歌曲。
注意: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
11.跟伴奏演唱歌曲。
12.表演歌曲,用铃鼓按指定切分音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小结:
人生的道路上,是需栗克服很多困难的,就像鹰一样,只有在飞翔的路途上
战胜一切困难,才能展翅翱翔。
板书设计:
《雏鹰之歌》
滑音记号和切分节奏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缆车》
教学目标:
1、能听出乐曲《缆车》中主要的乐器音色,以及贯穿全曲的伴奏的类型。
2、欣赏歌曲《缆车》,听辨男声音色,感受童声、女声、男声3类不同音色
的特点及其艺术表现力。
3、让学生感受到意大利歌曲《缆车》欢乐兴奋的情绪,使学生从旋律上行、
下行的进行方式中想象出缆车上下飞速滑动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并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教学难点:
听辨男声音色,感受童声、女声、男声3类不同音色的特点
教学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歌曲《雏鹰之歌》
1.跟着老师的弹奏演唱歌曲。
2.加入自编节奏,边拍击边演唱歌曲。
3.背唱歌曲。
二、聆听管弦乐《缆车》
1.导入:
出示图片设问:这是什么?你们做过缆车吗?缆车在行驶时与钢索摩擦的声
音是怎样的?
请做过缆车的同学讲讲自己乘缆车时的心情和所见所闻。
2.聆听歌曲缆,初步感受歌曲欢乐兴奋的情绪。
3.简介歌曲背景及歌词“弗尼古利-弗尼古拉”的意思。
4.复听歌曲,请学生跟唱“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模拟缆车在钢索上发出
的声音。
5.聆听管弦乐,
设问:a乐曲中有哪几种主要乐器的音色?
b哪一种乐器表现了缆车快速滑行的情景?
c哪一乐段表现了人们的欢呼和惊叫?
6.复听乐曲,说说两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中止协议的续签主体3篇
- 婚前财产离婚协议书编写方法3篇
- 后厨承包协议书签3篇
- 图书委托印刷协议书3篇
- 云主机租赁合同3篇
- 学校聘用教师合同模板3篇
- 委托审计合同3篇
- 小程序课程设计房屋
- 消防用水课程设计
- 模电课程设计电流表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六章
- 2024年电大考试资源与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7.6-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距离【课件】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Unit2Letscelebrate!教案-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
- 天津LNG外输管道复线工程(接收站-黄骅-沧州)环评报告书(送审版)
- 危重患者气道管理
- 探索·鄱阳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西师范大学
- 2024年天津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机器人滚压包边DPCA-F12-001-2008
- 眼视光学理论与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