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70年部分内容_第1页
国企70年部分内容_第2页
国企70年部分内容_第3页
国企70年部分内容_第4页
国企70年部分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企70年部分内容“国企70”年之一1949中国国有企业是怎么来的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伴随这一伟大历程,中国国有企业及国有经济的发展也走过了70年不平凡的道路。与此同时,由中美贸易争端引发的部分海内外人士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关注和质疑正成为当下热点。在此背景下,认真回顾中国国有经济70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揭示我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一般企业”而非“特殊企业”的本质,探讨国有企业未来改革发展走向,从而系统回答“国企是什么?国企从哪里来?国企要到那里去?”这三个“终极之问”,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企业观察报社联合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中国发展出版社,合作撰写、出版《国企70年》一书,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剧锦文研究员作为主要执笔人,担纲内容撰写工作。该书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围绕国有企业基本制度变革、国有经济产业配置、国有资产的监管和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等四条主线,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典型案例分析法,以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全面、彻底、准确地阐释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70年发展历史。-2-该书将在国庆70周年之际正式出版。为满足广大读者的期待和要求,经作者剧锦文老师同意,经济所将从即日起,每期摘编部分书稿内容陆续刊发。敬请垂注!剧锦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宁波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兼职教授,浙江万里学院客座教授,第八届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第一届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理事。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治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等。曾出版《国有企业:产业分布与产业重组》《中国经济:路径与政策》《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企业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等专著。1949中国国有企业是怎么来的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国有经济也迅速地进入了创建阶段。当时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继承解放区公营经济和征用外资企业和政府创办新企业等途径,初步建立起了能够控制国计民生的国有经济。由于国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中被确定为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它不仅担当这着恢复国民经济的重任,而且担当着在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因此,优先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就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国企诞生的五大途径-3-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提出:“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凡属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纵国民生计的事业,均应由国家统一经营。凡属国有的资源和企业,均为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为人民共和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整修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建国前后,正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体制迅速地形成了。从当时的历史过程看,国有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产生。一是根据地的公营企业。在建国前的根据地和解放区,革命政府曾分别在自己的管辖区内建立了各类公营企业,基本上是服从于战争的需要。这个时期的公营企业大部分还是手工工场式的,其所在的行业也不能同现代的产业相提并论。但根据地政府举办的这些公营企业,仍然成为建国后国营企业的一部分,这些公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业布局,对后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同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了这些公营的制造业企业外,很重要的一块是银行业。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时,全国共有30多家解放区银行。而这些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经过整合重组成为了新建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通过接收和改组“官僚资本”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国有银行迅速控制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业。与此同时,大型的国营商贸公司也是在各解放区公营贸易公司的基础上扩张和发展起来了。二是没收“官僚资本”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4-义国家所有、由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官僚资本”包括国民党政府所拥有的国家资本和高级官吏(一般指县、团级以上的官员)的私人资本两部分。这些“官僚资本”既有独资企业,也有合营企业,投资形式多种多样,但国民党政府拥有的“官僚资本”最为强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经济的建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而根据1949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和军委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没收对象是由国民党中央政府、省政府、县政府经营的企业,以及著名的国民党大官僚所经营的企业。小官僚和地主所办的工商业或官僚企业中的民族资本家的私人股份,均不在没收之列。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已经在金融、现代工业、交通运输、外贸等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工业方面,国营经济在现代主要工业中所占比重约50%左右。在金融、铁路、港口、航空等产业,国有经济更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三是征用外资和接收苏联移交企业在旧中国,外国资本曾控制着我国的经济命脉,主要盘踞在中国的基础产业和关键产业领域。建国后,由于英美对华采取封锁政策,我国政府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对在华英美企业实行强行管制和征用。到1953年,外资企业由1192个减至563个,所有资产由12.1亿元减至1.5亿元。征用的外资企业一般都转变为国营企业,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国有企业在这些产业中的地-5-位。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签订《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在1952年之前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偿移交中国政府。苏联军队自旅顺口撤退,中国政府偿付苏联自1945年以后在此处的建设费用。大连的行政管辖权交回中国政府,苏联在大连临时代管和租用的财产于1950年以内由中国政府接收。1952年,苏联将长春铁路的财产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这些资产,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四是政府投资兴建国营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根据《共同纲领》关于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的经验,以及控制经济运行的需要,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将积极发展国营经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这个阶段,由于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过程中,国家的财力还非常有限,因此在1950年3月“统一财经”后,有限的投资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央手中。政府的投资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投资于金融和贸易企业。主要用于扩大国有银行和贸易企业的自有资本,增大其经营规模和控制能力。在恢复时期,国家在迅速扩大中国人民银行规模和机构的同时,还通过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金融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在贸易方面,-6-这个时期,国营贸易企业迅速发展,一方面成立了一批对外贸易公司,控制了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则成立和扩充国营商业企业,实现了在很短时间内对市场和主要商品供销的控制。第二部分是以工业和水利为主的基本建设。1950年到1952年,三年间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总额为66.33亿元,如果加上地方政府的自筹资金,三年共完成投资78.4亿元,超过了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10年的基本建设投资。这些投资的主要方向有三个:一是兴修水利;二是恢复交通运输;三是对工业进行恢复性建设。在工业投资中,除了恢复性的投资外,新建项目的投资则是以重工业为投资重点。五是国有金融与商贸体系的建立随着解放战争的迅速推进和城市的不断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边接管、边建行”的方针,在接管官僚资本银行的同时,迅速建立了各地的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按照行政区划,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建立起总行、区行、分行、支行四级机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经过改组后,均采取总管理处、分行、支行四级制,总管理处下属的行处受本行总管理处和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的双重领导。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成立,并陆续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1951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中央政府又成立了农业合作银行,但并未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出于保障革命战争供给和控制市场的需要,解放区的公营商业迅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7-国成立以后,各解放区政府所办的商业贸易公司成为国营公司并迅速扩张。各个国营贸易公司大体在1949年第四季度至1950年第一季度的半年里相继成立。国营外贸公司起初主要来源于东北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创办的对外贸易公司,这些公司随着华东、华南的解放,业务不断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则转为国营贸易公司。1950年初,根据政务院统一财经的规定,机关、部队、学校所设商店也移交给国营贸易机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纱、布、食用油、煤炭、盐、钢材、水泥、石油以及进出口贸易,基本控制在国营商业公司手中。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控制市场的主要力量。管理制度以行政管理为特征建国前后,国有经济形成的历史表明,国营企业的资产完全归属于包括中央或地方政府政府所有。因此,不同于普通的工商企业,它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如此,当时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很快形成了一套集中统一的国有经济管理体制;由于政府作为企业唯一的所有者,同样按照苏联模式实行了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管理制度和企业领导体制。在建国前夕的1949年5月,刘少奇在起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中央财政经济机构大纲(草案)》时,第一次初步设计了中央与地方在管理国有企业的体制,提出在中央要设:央燃料处、中央金属处、中央纺织处、中央工业处……地方财政经济机关负责管理中央与上级机关-8-划归地方或委托地方管理之国家企业;监督与协调由中央直接经营之当地国家企业,第一次对中央和地方在管理国有企业方面的权限做了划分。1949年11月19日,中财委在《中财委会管理企业各处(将来各部)之待决问题》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具下列条件者,应归国营:(1)影响国库收入,对积累资本有重大意义者。(2)对人民生活有重大关系者。(3)目前规模小,但须大力发展者(如中国之毛纺)。此外凡产销范围是地方性的,均可划归地方。”1950年3月,中央实行了统一财经的新体制,将国营企业分为三类:中央所属企业、中央所属委托地方代管企业、地方所属企业。前两类企业又称“国营企业”,后两类企业又称“地方国营企业”。1951年5月,政务院制定了《关于划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经济工作上管理职权的决定》,要求地方政府对其管辖区内的中央直管企业,负有监督、指导和协助的责任,这些企业的一切政治工作则归地方政府领导;对于地方代管的中央所属企业和若干地方所属的重要企业,地方政府均应定期向中央有关部门作业务和工作报告,并在业务方针和技术方面服从中央部门的领导,重要的生产计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应经中财委或中央主管部的批准。对国营贸易企业的管理上,“统一财经”之后也实行了中央集中管理。全国性专业总公司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在大区、省(市)、专区、市、县设立分支机构,由总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核算。这些分公司不仅-9-业务归总公司领导,资金由中央贸易部调整和控制,收益亦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只是在业务、人事、党的关系上有监督保证和领导职责。这样,新中国建立不久就初步构筑起一个中央、大区和地方三级国有经济管理的体制框架。事实上在统一管理和划拨企业的过程中,中央同地方是有矛盾的。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央管理工业各部在划拨企业时,将赚钱的厂子收回,留下的厂子多为赔钱的或很难经营的,地方对此颇有意见。为此,国务院不得不于1951年4月颁布了《关于1951年国营工业生产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国营地方工业在发展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鼓励各级地方政府经营工业的积极性。”显然,这是一种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多管辖权的制度安排。二、“条条”为主,“分级管理”“中央为主”是通过中央政府设置的职能部门来实现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即所谓的“条条”管理模式。以当时重工业部的组织条例为例(其他工业部的组织条例在运作机制上没有本质差别),我们就可清晰地看到那时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当时中央政府规定:“重工业部负责执行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之该部各企业计划,并保证完成其数、质量之标准要求。”从条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了几乎包括了拟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原材料的筹备与供应、成-10-本和质量控制、产品的销售以及企业的财务预算等一切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虽然也有监督私营企业经营活动这一条,但并不是其主要职能,事实上也没有管理这类企业的经验,常常是无暇顾及。很显然,这与一个完整的U型企业的内部架构及其运营机制并无二致。根据这样的体制安排,中央政府通过国有企业保证了自己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三、从“三人团”到“一长制”再到“党委领导制”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就于1934年4月发布了《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规定国有工厂的负责者为厂长,在厂长之下设工厂管理委员会,在管理委员会内由厂长、党支部代表和工厂职工代表组成了所谓的“三人团”领导层。后来为了避免“三人团”内部的矛盾,根据地的公营企业实行了以厂长为主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新中国成立前夜颁布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国家经营的企业中,目前时期应实行工人参加生产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领导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1950年2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出《关干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再次强调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实现管理民主化,以发挥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国营企业普遍建立这种领导体制,并附发了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在国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与职工代表会议的实施条例(草案)》,以供各地参照执行。自此,“一长制”就成为我国最早的国有企业基本领导制度。-11-然而,“一长制”和工厂管理委员会领导制在实施中,首先遇到国营企业中党组织的挑战。由于大多数国营企业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来的,企业原有的管理人员虽然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但政治上并不完全可靠,而党和政府派去接管的新管理人员,虽然政治上没问题,但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所以,党组织在管理企业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国营企业在推行工厂管理委员会领导体制时,无法平衡与企业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企业党组织事实上成为了当时企业的实际管理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国企70年”之三“大跃进”时期国有企业的收放轮回-12-2019-07-1916:17“大跃进”时期国有企业的收放轮回剧锦文(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大跃进”失败的历史教训和调整时期的一系列“逆向”调峰举措表明,第一,如果失去市场机制的约束,国有企业只能成为国家战略、政策失误的“放大器”,国民经济波幅必将因此而大起大落。随着农业合作化和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迅速完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决策层普遍弥漫着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甚至认为我们很快能够“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这种“左倾”思潮盛行的环境下,我们党提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从1958年开始,试图通过大规模投入的方式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实现国民经济的“大跃进”。难以为继的高指标与高投资在1958至1960年的“大跃进”期间,各地各级制定的高指标是以高投入为支撑的。以基建投资为例,这其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共完成1007亿元,比“一五”时期5年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还多80%。在“大跃进”狂热的气氛下,大批项目仓促上马。在施工中的大中项目,1958年为1587个,比1957年增加了595个;1959年为1361个;1960年进一步增加到1815个。县以上兴建的小型项目,1959年建成的就有5万个,1960年施工的达7万个。县以下的小型项目更是无控制地兴建。计划外项目也大量增加,1960年全国施工的计划外大中型项目就有380个,占施工项目总数的20%-13-多;小型项目更多,占的比重更大。在钢铁产量高指标压力下,投资兴建的“小、土、群”和“小、洋、群”的高炉和轧机,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生产力。突击一时,曾增产了一些不合格的钢铁,但最后不得不拆掉或改作他用。广大群众热火朝天建立的大批“小土炉”的生产情况更不容乐观,不但成本超过大高炉铁的4-5倍,而且很多小高炉都流不出来铁,有的流出来的也是高硫铁,不能炼成好钢。三年“大跃进”不但没有带来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反而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从1961年起,政府不得不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即当时所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此期间,一方面将投资权力上收到中央政府,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经过1961-1963年大幅度压缩投资,3年的投资规模平均每年为120亿元,只及1960年416.58亿元的28.8%。到1963年底国民经济情况实现了根本性好转,因此1964年和1965年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又有所回升,分别为165.89亿元和21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2%和30.7%。大规模“权力下放”从建国伊始,我国的经济体制就逐步走向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忽视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利益和积极性。因此“一五”计划末期,中央决策层就考虑对这一体制进行改革,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大规模的“权力下放”就被草率地付诸实施了。结果,却引起了-14-建国以来首次的经济大混乱,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经过调查了解,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论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他指出:“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为了改革经济体制,国务院于1956年5月至8月召开了全国体制会议,会后又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经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讨论批准,到1957年底,国务院公布下达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和《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三个文件,并决定从1957年开始施行。上述三个文件的核心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把工业、商业、财政方面的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以便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完成中央的统一计划。上述文件在扩大地方权限的同时,也对地方权限做了适当的限制。这些设想尽管看起来很好,但是由于这次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触动单一公有制和政企不分的计划管理体制,中央的权力下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1958年,在“大跃进”的“过热”气氛中,上述设想在没有进行任何“试点”的情况下又被匆忙而轻率地实施了。中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以下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给了地方:1.把大部分中央所属的企业交给了地方管理;2.下放计划管理权,实行“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础的、专业部门和地-15-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3.下放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4.下放财权和税收权;5.下放劳动管理权;6.下放商业、银行等管理权;7.下放教育管理权。这次中央与地方权限的重新划分,是在没有触动单一公有制和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进行的,虽然其动机在于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希望通过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信息的充分把握并作出科学决策,减少中央决策的失真和僵化,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由于地方政府不承担国家宏观上的综合平衡责任,过多过急的权力下放给地方而又缺少必要的制衡和约束,加上“反右”和反“反冒进”形成的经济建设急躁情绪,使得地方政府一味追求当地经济扩张,结果宏观上的综合平衡被打破,产品质量严重下降,经济出现空前混乱。另外,权力由中央下放给地方,同时意味着权力由专门机构和专家下放给非专门机构和非专业官员。由于地方干部不懂经济或对其知之甚少,也使其思想和行为更盲目。可以说,1958年的权力下放是“大跃进”产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关、停、并、转”在“大跃进”期间,由于地方获得了更多的审批决策权,在追求“高指标”的驱使下,各地兴办了大量的国营企业。1961年进入调整时期以后,一方面政府“关、停、并、转”了一批物资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经过整顿仍然亏损的企业或者无力继续投资的在建项目,另一方面则将-16-部分原来由集体企业“升级、过渡”的国营企业恢复为原来的集体性质。因此,国营企业的数量大大减少。以工业企业为例,1959年全国工业企业有31.8万个,到1965年底减少到15.8万个。但是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原值却有了大幅度增加。到1965年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040亿元,比1957年增长了两倍。就工业生产能力看,1965年比1957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就投资效益看,这个时期由于经济的大起大落,剧烈波动,投资效益也淹没在其中,但总的趋势是下降和回升。“二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1.5%,比“一五”时期下降近8个百分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的建成投产率平均每年为8.1%,比“一五”时期的15.5%严重下降。按此计算,“二五”时期大中型项目的平均建设周期为12.4年,比“一五”时期的6.5年拉长了近一倍。再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看,也是急剧下降的。“二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1307亿元,比“一五”时期增长1.14倍,但是国民收入五年合计仅增长16亿元,投资效果系数仅0.01,即没百元固定资产投资仅增加国民收入1.23元。在1963至1965年的继续调整时期,投资效益开始明显回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从“二五”时期的71.5%回升到1963-1965年的87.2%(1965年达到93.6%,成为1978年以前的最高历史记录)。投资效果系数也明显回升,1963-1965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合计固定资产投资为499.45亿元,增加国民收入463亿元,投资效果系数-17-为0.93。这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投资效果系数很高一样,带有经济恢复的性质。上收管理权“大跃进”所造成的混乱和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得我国从1961年起不得不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与此相对应,政府与国营企业的关系也再次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改变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全国一盘棋,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以克服工业生产中的分散、无序状态。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做出《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简称《规定》),强调集中统一,以利克服经济困难。《规定》明确提出:经济管理的大权应当集中到中央、中央局和省(市、自治区)委三级,最近两三年内,应当更多地集中到中央和中央局。《规定》要求,1958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下放给专、县、公社和企业的人权、财权、商权和工权、放得不适当的,一律收回;中央各部直属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指挥、物资调动、干部安排的权力,统归中央主管部门;国防工业企业一律由国防工委直接领导,过去下放的国防工业企业一律收回;全国铁路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运输由铁道部集中指挥;凡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平衡的重要物资,均由中央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国家按行业分配给各“口”的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由中央主管各“口”负责进行安排。中央局和省(市、自治区)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条件下对中央直属企业的物资进行调整时,必须商得主管部门的同意;-18-财权必须集中,各级都不许搞赤字预算,货币发行权归中央;国家规定的劳动计划,各部门、各地方都不许突破;所有生产、基建、收购、财务、文教、劳动等各项工作任务,都必须执行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本帐的方针,不得层层加码。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中央政府实行了工业管理权限的集中和统一领导。根据中央精神,商业部门此时也对整个商业管理体制作了相应调整。在调整时期,还在组织物资流通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比如,对试办的专业化工业公司(即托拉斯)物资供应进行试点,建立供应站、服务队,负责组织小额物资就近就地供应,建立生产资料服务公司以及统一收费标准,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等。同时,加强劳动工资的集中统一管理。1961年,中共中央作出精减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决策,工业企业的劳动就业审批更加严格。在此期间,除了在体制上加强对工业生产建设的集中统一管理外,还对工交部门政治工作实行了集中统一领导根据以上决定,党中央委员会专门设立了中央工交政治部。此后不久,工业交通系统的15个部和两个局都相继建立了政治部。试办“托拉斯”随着政府将原来下放给企业的权利上收,国营企业过去那种“多头管理”“一管就死”的弊病又出现了。对这个问题认识较为深刻的当属刘少奇。他提出:“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19-作当事人,不好吗?党和政府不是不管,是怎样管的问题。管计划、平衡、仲裁、监督、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1960年3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天津召开会议。邓小平在会上说:大家赞成这个意见,就是生产关系要有个改革,实际上也是上层建筑要有个改革。我们研究,恐怕要走托拉斯道路。所谓搞托拉斯,就是以一个行业为主,兼管其它行业。组织托拉斯的问题虽然早已明确提出,但由于当时国民经济正在调整之中,没有作具体部署。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中央决定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减少行政管理办法,增加经济管理办法,在工交企业组织托拉斯。1964年2月26日,煤炭工业部党组向国家经委和中央书记处提交了关于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组织领导关系的请示报告。4月30日,中共中央批准这个报告。这样,我国试办的第一个托拉斯企业正式成立。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国家经委当即会同工业、交通各部门开始研究试办托拉斯的具体方案。1964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经委党组的这个报告,并要求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各部委党委、党组参照执行。国家经委方案出台后,正式的托拉斯纷纷组建起来。由于情况的不同,它们各具特色。但从几个托拉斯试办的情况来看,它们在组建之后,即着手改组生产组织,改革管理制-20-度,建立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了设备的利用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试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但在试办托拉斯过程中,也遇到了这样一些问题:第一,全国或跨地区性的托拉斯与地方的矛盾。第二,托拉斯内部统一经营与所属企业分级管理的矛盾。第三,托拉斯同原有经济管理体制的矛盾。因此,需要对经验加以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找到应有的对策。然而,正当中央决定试办托拉斯,并以此为契机,逐步改变中央经济管理权力过分集中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随之,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就终止了。探索新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由于“大跃进”期间,在“书记挂帅”的口号下,党委书记包揽一切,厂长统一指挥生产的职权大大削弱甚至实际上被取消。全国许多工业企业在破除旧规章制度的潮流下,废除了许多必要的规章制度,企业管理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秩序混乱,有许多企业的生产指挥系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造成了产量大幅下降,指标难以完成。工业与农业一道大幅下滑使国民经济迅速陷入了困境,严峻的形势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过去的一些做法。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识到:“私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21-题是管理问题”“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于是,“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思想开始萌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第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鞍山钢铁公司(简称鞍钢),在技术“双革”运动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经验。当时鞍钢的一系列总结报告曾先后得到过中央的肯定和支持。1960年3月11日,中共鞍山市委经辽宁省委向党中央递交了一份《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在鞍钢关于《关于工业战线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作出批示,批判了当时苏联一个大钢厂马格尼脱的“一长制”企业管理模式,即“马钢宪法”,并指出“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鞍钢宪法”的提法由此诞生。然而,在“鞍钢宪法”诞生之初由于一些原因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1960年5月冶金工业部举行的贯彻“鞍钢宪法”的经验交流会。1960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指出,“鞍钢宪法”就是当下领导和管理国有企业的“宪法。”在“鞍钢宪法”诞生后不久,1961年初,中央书记也酝酿起草有关工业的文件。同年8月23日,《工业七十条-22-(草案)》提交给在庐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进行讨论。9月17日,毛泽东对“工业七十条”的草案作出批示,《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正式诞生。“工业七十条”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制度问题,即强调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一个厂长负责的统一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工业七十条”在中央通过后立即对基层进行了传达,草案一直发到企业党委。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选择不同行业和大、中、小不同类型的企业试行,并根据条例的规定整顿企业。很显然,毛泽东更倾向于“鞍钢宪法”式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的企业领导管理体制,而“工业七十条”则体现了以刘少奇、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些人主张的集权式“一长制”的企业领导管理体制的看法。(本文摘自《国企70年》书稿)国企70年”之四十年"文革":国有经济的曲折发展-23-2019-08-1513:06作者/剧锦文经过1963至1965年的持续调整,国民经济开始趋于稳定。1966年,我国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然而,就在这一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加之60年代初期以后,我国面临着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日趋紧张的安全局势。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的投资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无不打上“备战”的烙印。由于对未来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估计过于严重,这个时期不仅继续加快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投入,而且在政府投资的区域分布上,也向内地特别是西南地区倾斜,形成了所谓的“三线建设”热潮。“三线建设”1964年4月,在国家计委准备按照原来设想的“三五”计划,主要是解决吃、穿、用问题来安排农、轻、重的投资时,毛泽东根据自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提出“两个拳头--农业,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基础工业,要摆好”的“三五”投资和建设重点的设想。同年5月,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安排时,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一定要把三线建设好,“三线”概念正式出现。5月27日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大小三线”本是一个国防地域概念,一线是地处战略前沿的地区,二线则是处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地区。三线主-24-要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非边疆地区,以大西南的四川省和贵州省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大三线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把这些地区建设成部门齐全、工农业配套发展、工农产品基本自给的战略后方。根据这一目标,“三线建设”的实施首先是从大规模的工厂搬迁开始的。有统计数据显示,1964年到1977年从沿海地区整体或者部分搬迁了380项、14.5万人、3.8万台设备,尚有140项没有完全搬完。国家投资自然是三线建设主体。国家在“三线”地区累计投资2052亿元,建成10条总长7300公里的铁路干线,建设了10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其中大型骨干企业600余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从三线建设投资的部门构成看,在累计投资的1300亿元中,国防工业投资280亿元,占三线建设基本建设投资额的21.5%,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70亿元。与此相配套,机械工业投资130亿元,占三线建设投资总额的10%;能源工业投资224亿元,占17.2%;冶金工业投资140亿元,占10.8%;化学工业投资80亿元,占6.2%;电子工业投资26亿元,占2%;交通运输业投资100亿元,占7.7%。从投资的地区分布看,西南三省(云、贵、川)形成固定资产原值达到560亿元,占三线地区固定资产原值总额的40%。本质上说,“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军事需要,而并不是经济的动因,因此,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必然会出现-25-许多问题。第一,在片面强调战备的要求下,建设规模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第二,进程过快、过急,有些项目未进行资源环境的调查和论证,就匆忙动工,造成了严重后果。第三,过分强调战备需要,忽视经济效益和长期生产要求。第四,在“文革”的干扰下,不惜代价地片面追求政治目标,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管理制度,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由于这个时期国家投资主要用在了“三线建设”上,所以,尽管“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三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了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但可以断定“三线建设”整体上是缺乏经济效果的。再一次“下放管理权”为了改变“大跃进”大规模下放权力造成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散乱的局面,合理地调整被严重破坏的产业结构,中共中央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果断地采取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应急措施,这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在调整的后期,中央决定再次扩大地方和企业一部分管理权限,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然而,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那次放权如出一辙,尤其是这次放权与“文革”的“极左”相融合,从而导致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经济紊乱,将国民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1964年9月21日至10月19日,全国计划会议召开,按照毛泽东批示的精神,会议集中讨论了计划工作如何改进的问题。会议提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26-级管理”的原则。1965年11月30日,国务院将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财政部、物资部等四个部门拟定的《关于改进基建计划管理的几项规定(草案)》《关于国家统一分配物资留给地方使用的几项规定(草案)》和《关于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财务管理的几项规定(草案)》颁发给各级政府和企业。这几个规定实际上是对1964年提出的“集中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的具体贯彻。依据上述原则和规定,调整后期,中央又重新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包括扩大地方的计划管理权、基本建设管理权、物资分配权等。中央在扩大地方自主权的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自1961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发《工业70条》以来,“大跃进”期间造成的企业管理混乱,不计盈亏,不讲核算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治理。尔后,又通过全国性的清仓核资,清理拖欠,扭亏增盈和增产节约运动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调整任务逐步完成,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需求日益迫切。于是对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作了重新规定。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对于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1969年至1972年,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再次发生了大逆转,中央重提精简国家机构、下放企业的管理权;下放财政、物资、基建投资权;简化税收、信贷、劳动工资制度等三方面。-27-1969年,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口号推动下,经济体制大变动又被推到了前台。除了试图改变中央统得过多、管的过死状况的原有动机以外,战备形势是一个新的促进因素。由于作出了新的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的估计,因而需要各地尽快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地方国防工业体系,各自为战。1970年2月全国计划会议提出,把全国划为10个大协作区,各自建立工业体系,自己武装自己。1969年2月,全国计划会议提出,企业要以地方管理为主,中央直属企业可以分为地方、中央和双重管理等三种形式。经毛泽东亲自决定,1969年5月1日全国最大的企业鞍山钢铁公司下放到辽宁省鞍山市管理。以此为开端,掀起了全国的下放企业高潮。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些下放企业行动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状态。在权力下放的同时,国务院各直属部委机构也进行了精简、归并和撤销。197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的报告,将各部委由80多个精简为27个。人员编制仅占原来的18%。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可称之为“大部制”,但是,在已经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条条管理”被打破了,而“块块管理”却很难马上形成,这也是企业下放后不能尽快建立新的协作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全面整顿”下的国有经济经过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几乎所有的经济秩序-28-都遭到了破坏,整个经济、社会活动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直接导致国民经济的全面衰退。农业生产连年下滑,工业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秩序紊乱,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而“四人帮”打着各种幌子阻挠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已经到了不整顿不足以稳定的地步。在这一背景下,1975年1月,中共十届二中全会选举邓小平同志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任命邓小平为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临危受命,然而他面对的“文革”造成的社会、经济严峻形势,迫使他必须果断出手,提出了整顿铁路、整顿企业、整顿经济,进而进行全面整顿的政策主张。随着全面整顿政策的迅速落实,国有经济的运营状况开始有所好转,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和破坏,起始于1975年的全面整顿仅仅维持不到一年就被中断了。整顿铁路是这次整顿经济的切入点。铁路的混乱直接危及到工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混乱状态。邓小平针对铁路这个影响大局的全国经济薄弱环节,开始实施其全面整顿计划。经毛泽东的同意,1975年2月25日至3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业书记会议,专门研究解决整顿铁路问题。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恢复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了生产秩序。遭受“文革”重创的除了铁路还有钢铁工业。作为工业生产的“龙头”,钢铁企业的欠产严重影响了全国的工业生-29-产,对钢铁企业进行整顿也具有全局意义。1975年5月,中央召开钢铁工业座谈会。会上,邓小平提出了重点解决的4个问题。会后,中央很快调整了冶金部的领导班子,国务院同时成立了钢铁工业领导小组。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力整顿,冶金工业就大见成效,到6月份钢铁平均日产量达到72400吨,超过全年计划平均日产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由于“文革”前期大规模下放管理权造成了国民经济运行失范。在整顿期,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块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无法彻底扭转的,但还是做了有限的调整,比如上收了涉及跨省、市的铁路、邮电、电网、江河航运、民航、输油管、远洋运输、重要科研设计单位、专业施工队伍以及大油田等少数重大企业和重大项目的管理权。规定全国铁路及其运输由铁路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运输指挥工作统一起来等等。1975年8月,邓小平提出要全面整顿企业,他着重强调了三个问题:第一,一定要建立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主要是配备敢于担当的一、二把手。第二,一定要坚持产品质量第一,通过建章立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发挥好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比较好的科研条件。第三,一定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接着,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国家计委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即“工业二十条”)。明确提出,目前企业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是管理秩序不好,设备完好率差,必须迅速整顿企业管理秩序,强化企业经济效益。尤其-30-是要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并落到实际工作中去;抓好产品质量,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等。铁路、钢铁等行业的短暂整顿带动了全国工业生产的好转。1975年1至4月份,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74年同期增长19.4%。然而,就在这一年年底邓小平再次受到批判,整顿带来的成果被否定,经济形势再次跌入低谷。“革命委员会”1966年5月“文革”正式开始,到了1967年,“文化大革命”演化成一场大规模的“夺权”运动。到了1968年9月,经过20个月的夺权斗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与此同时,地(市)、县、社各级革命委员会也相继成立。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对国营企业内部领导层的错误估计,借着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在国有企业中进行了“夺权”,首先是“彻底砸烂”所谓“束缚群众手脚的条条框框”的、“复辟资本主义的黑纲领”的《工业七十条》,原来企业中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体制,也被认为是“修正主义的一长制”,然后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建立起来了“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体制主要由三股力量构成,一是革命干部的代表,二是军队的代表,三是革命群众的代表,其中,“军代表”事实上成为企业的领导核心。在“文革”期间,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大体上都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文革”初期,大批企业领导干部被当作“走资派”被揪斗,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其他规章制度都-31-被完全冲垮;1968年8月以后,国有企业先后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企业中一切权力归“革命委员会”;1972年以后,由于企业党组织陆续恢复活动,又提出党委“一元化”领导,但“革命委员会”依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一直延续到1977年“文革”结束,国有企业的这种特殊的领导体制随着全国取消“革命委员会”才宣告寿终正寝。尽管“文革”时期,将一些国有企业下放到地方管理,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虽然在形式上政府机构与企业是相分离的,政府在机关办公,企业在工厂从事生产活动,然而,政府却牢牢掌控着企业的一举一动,企业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结果是政府机关官僚主义盛行,企业则没有活力可言。显然,计划经济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尽快实施改革已经在人们的心中萌生。国有经济的功与过持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经济集中管理的时期之一。不能否认,在文革时期,由于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强力推动,我国的一些工业品产量的确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也建成了一些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大中型国营企业,国有经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首先,一些主要工业品产量有所增加。1966年至1976年,化学纤维的产量的年增长率为6.8%;纱的增值率为2.3%;原油的增长率也高达19.6%;但钢仅为2.9%;化肥18.1%。-32-其次,在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文化大革命”时期建成一批技术相对先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如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攀枝花钢铁厂、酒泉钢铁厂、武汉钢铁公司、贵州铝厂等重要企业。第三,形成国有经济“大一统”的局面。截止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共有工业企业34840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3700家,占24%,工业总产值3289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7.6%。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1132.26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上缴利税962.42亿元(上缴利润571.99亿元,上缴税收390.43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85%。然而,在“极左”路线支配下,政府不顾一切地通过国有企业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国有企业在产业分布上的严重失衡,也使微观企业的效率大幅下降。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国经济总量的急剧下滑和产业结构内部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承受、也无法调和的地步。多数人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折腾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文革”期间,我们试图继续用高积累的办法提高工业化的水平。然而,由于无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自然、技术的规律,这一极端做法不仅没有使宏观和微观效率有所提升,反而都使它们大大降低了。首先,代表国家意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大幅下滑。其次,能源利用效率下降。第三,设备利用率低下。第四,工程造价大幅提高。第五,建设周期延长。最后,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日趋恶-33-化。有资料显示,“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0年至1976年,我国每年的积累率都在30%以上,1970年的积累率为32.9%,1971年上升到34.1%。在这十年内,轻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6.9%,而重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为9.7%。到1976年,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3.7:56.3,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被人为地打乱了,工业资本的总体效率也因此下降了。(本文摘自《国企70年》书稿)国企70年之五“洋跃进”与再调整:国有经济徘徊-34-在改革前夜2019-08-2316:56“洋跃进”与再调整:国有经济徘徊在改革前夜作者/剧锦文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十年“文革”动乱结束之后,全党和全国人民长期被压抑的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水平的要求迅速释放出来,如何迅速改变国民经济落后面貌,将“文革”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耽误的时间追回来,就成为1977年至1978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经济战略的改变,相反,由于新的领导层仍然坚持“两个凡是”,不顾当时中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实际情况,在中国搞“新的跃进”,并企图通过大量引进外国的技术设备,在短期内实现国家工业的现代化。在这种“左”的冒进思想指导下,尽管国有企业依然是主要依靠对象,但依然仅仅是一个政策工具。盲目引进“洋跃进”粉碎“四人帮”后不久,1977年3月,国家计委召开全国计划会议认为,1977年要着手解决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农业和轻工业不适应生产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二是燃料动力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发展赶不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已经铺开的基本建设规模,超过了当前财力、-35-物力的可能。会议对1977年计划的主要指标作了如下安排: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6%,工业总产值增长8%。国家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计划减少23%,为250亿元。经过1977年一年的努力,国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总产值3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3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4.4%。。1977年11月24日,全国计划会议形成了《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同时,国务院对1975年拟定的《十年规划纲要》进行了修订,并于1978年2月提交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些文件提出,在20世纪的最后23年,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打几个大的战役。第一阶段,在“五五”计划后三年,重点是打好农业和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两个战役,使农业每年以4%-5%、工业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大步前进,为“六五”大上做准备。第二阶段,在“六五”期间,各项生产建设事业都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1985年,粮食产量要求搞到8000亿斤,钢搞到6000万吨,原油搞到2.5亿吨。为了实现生产的高指标,相应拟订了基本建设的庞大计划:在工业方面,新建和续建20个大项目,其中主要有30个大电站、8个大型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10个大钢铁基地、9个大有色基地、10个大化纤厂、10个大石油化工厂、10个大化肥厂,以及新建续建6条铁路干线,改造9条老干线,重点建设秦皇岛、连云港、上海、天津、黄浦等5个港-36-口。197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这个高指标的《汇报要点》,与1978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一起下达,要求贯彻执行,并与《十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一些指标一同写进了五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按照这个尽快把经济搞上去的设想,显然仅靠国内的资金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1977年开始,根据以往我国技术引进的经验,特别是“文革”后期受到“四人帮”干扰的“四三”方案的经验,将目光转向了大规模技术引进和大规模使用外资。在“新跃进”的指导思想下,首先是加快国外设备技术的引进。1977年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的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计划,本来是此后8年的任务,所需外汇为65亿美元,国内配套工程的基建投资为400亿美元。而在1978年国务院再次强调要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1978年7月上旬,国家计委初步汇总了一个850亿美元的计划,其中400亿美元准备向外国借款。8月,国家计委将1978年至1985年引进规模由原来的65亿美元增加到180亿美元。1978年3月国家计委下达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计划,中央批准各部门的总额为85.6亿美元。7月份以后,经过层层加码,大幅提高了引进国技术设备的规模。1978年就确定从日本、美国和联邦德国等国家引进以钢铁、石油化工、化纤、化肥等主要内容的22个大中型项目,引进总额为78亿美元。仅1978年12月的最后10天就签订了以化工项目为-37-主的31亿美元的协议,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综合平衡,给以后造成了巨大隐患。而这22个项目仍然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这也反映了当时的领导层依然遵循着早年形成的工业化战略。1977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还有9亿多美元,出口额为79.5亿美元,进口额为72.1亿美元,进出口规模很小,贸易顺差更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支付迅速扩大的到货的设备款,中国银行不得不用吸收海外存款和从欧洲金融市场筹措贷款的办法来弥补,当时共筹集到51亿美元,其中欧洲金融市场的贷款,年利达15%-16%。而且,按引进1美元国内配套建设4-5元人民币计算,这些项目建设全部投资需500多亿元。1978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为1132亿元,然而,光一个上海宝钢项目就需投资300亿元,可见,如此巨大的引进规模致使国家财政负荷骤然加大。尽管1978年引进的这些项目,是一批我国经济建设中急需的特大型项目,引进的技术和成套设备也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事实也证明,这批项目建成后都已成为我国的大型骨干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过分看重重化工业,也使得汽车、电子、航空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被忽视了,或者说发生了“挤出效应”。像上海的运10飞机,由于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在研制了15年之后最终流产了,北京电子管厂想上马液晶项目也因缺乏国家投资而不得不停顿下来。现在看来,当时的引进重点是缺乏长远眼光的。再则,由于这些项目的引进规模太大、太急,-38-有的协议甚至在国外的宴会上签定的,没有进行事前的可行性研究,不顾我国的已有的技术水平和消化吸收能力而草率引进,造成后续大量的技术和资金问题。尤其是引进规模超越了当时国家所能承受的经济实力,从而造成了国民经济一时的过热膨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迫使国民经济不得不再次进行调整。调整、改革、整顿、提高1979年到1981年,政府针对前一时期推行“洋跃进”而造成国民经济过热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对经济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次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60年代初期的调整的不同点在于,不仅强调从总量上压缩,而且更强调结构调整;不仅强调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和发展速度,而且强调尽快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不仅强调对经济的全面调整,而且强调调整过程中改革的必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党中央于1979年4月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决定集中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整个“调整”分为两个阶段。在调整的第一阶段(1979-1980年),调整的原则和重点是降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压缩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以及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和内部结构。政府决心在调整时期停、缓建一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在1979年,共停建、缓建大中型项目295个,小型项目1600多个,部分停建项目584个。到1980-39-年底,在建的大中型项目由1979年底的1187个减少到904个,减少了23.8%。停缓建的企业项目中,重化工业项目占多数。这就使国有企业在这些产业中的份额至少不再增加。与压缩重化工业相反,这次调整强调发展轻工业。国务院于1980年出台了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政策,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使轻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年,轻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重工业。同时,“六个优先”政策使进入轻加工各产业的“壁垒”大幅度降低,加上当时政府鼓励城乡集体企业发展的政策,使城乡集体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也就是说,这几年国有企业尽管在轻加工产业领域有所扩大,但是,由于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加入,使国有企业在这些产业中的比重反而下降。它反映了国有企业将通过非国有企业的发展,而逐步从这些竞争性产业领域相对退出的方式和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形成了我国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产业领域,而与非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职能分工的第二个转变期。在这次调整过程中,分布在重化工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发展速度上受到了限制,其服务方向和内部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如冶金企业过去主要是为重工业自身服务的,经过调整,冶金企业的产品更多地服务于轻纺工业;化工企业的发-40-展方向主要定在解决人民生活的衣、食、住、用、行上,重点放在为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工业提供配套的原料、材料,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等各种农用产品,并提供一些可直接投放市场的化工最终产品;机械企业则积极为轻纺工业、人民生活、城市建设、老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提供设备。重化工业领域的国有企业服务方向的改变,表明国有企业在产业分布的发展方向上将发生历史性重组。第一阶段工业调整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同时又出现了新问题,最突出的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并没有真正压下来。主要原因,一是新开工的大中型项目规模太大;二是各地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特别是县乡一级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小烟厂、小酒厂、小纺织厂和小造纸厂;三是各类预算外资金用来搞基本建设的渠道越来越多。鉴于这种情况,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从1981年起对国民经济继续调整。调整的重点,除了加大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力度以外,其他调整的措施和政策基本同第一阶段差不多,因而对国有企业的产业分布影响不大。至于因调整引致的其他变化,这里不多赘述。从“工业学大庆”到“工业三十条”在“文革”期间,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名义上是“革命委员会”,实际上主要由军代表,有些是工宣队、军宣队,甚至有些是造反派组成的,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熟悉业务,所以,造成企业生产过程的混乱;此外,由于“四人帮”搞所谓的“三无企业”,就是企业不要管理,生产处于无序状态,-41-造成事故不断发生,产品质量下降,消耗不断提高。粉碎“四人帮”之后,整顿企业就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毛泽东曾在1964年提出“工业学大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再次决定全国工业学大庆。与当年学大庆主要在于尽快提高企业产量不同,这次学大庆主要是整顿企业和企业领导班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整顿生产秩序。1977年l月19日,党中央以中发〔1977〕l号文件向全国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通知》,决定于“五一”节前后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以前,各个部门实际上都已经召开了一系列学大庆会议。重点讨论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铁人式的革命化队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做生产建设的促进派;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大力挖掘物资潜力;依靠群众建立和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次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庆举行,第二阶段再转到北京举行。4月20日会议正式开幕那天有7000人参加大会,会议于5月13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指出,要加快工业发展,必须狠抓企业整顿,首先把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点企业领导班子整顿好;各个企业要以大庆为榜样,切实加强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像大庆那样抓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掀起增产节约新高潮,使各项技术指标尽快达到本企业乃至国内最好-42-水平;会议决定在“五五”计划期间,按评比大庆式企业的六条标准,把全国三分之一的企业建成大庆式企业。通过全国工业学大庆,整顿企业主要做了三项工作。第一项是调整领导班子。主要是恢复那些熟悉经济工作、会进行管理的领导干部的工作,并把他们提到领导班子里来。第二项是恢复企业过去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是首先恢复了“文革”以前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三项是进行“双补”,也就是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通过“双补”来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素质。可以看出,学大庆的实质在于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在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的运动中,中央政府着重抓了27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型骨干企业和320个地方重点企业。各行各业都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各地在整顿企业的过程中,重点在于重新构建企业的领导体制,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注重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全面经济核算和全员培训,使很多企业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到1979年底,全国大中型企业恢复性的整顿工作取得了实效,县属以上企业建成大庆式企业的有1万多个。这些企业在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全国工业学大庆使得企业的领导体制逐步恢复起来了,然而,这毕竟是一场“活动”并不具有政策或制度的稳定性。介于此,1978年4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工业三十-43-条》),下发给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国务院各部、委党组、各工交企业试行,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公布实行。《工业三十条》规定,国营工业企业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和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的责任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取消“文革”期间实行的“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作为企业的基本制度肯定下来。明确了企业党委和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责,规定:“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生活等重大问题,党委作出决定后,由厂长负责组织执行。企业党委要积极支持以厂长为首的全厂统一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行使职权,并且监音和检查他们的工作”。显然,《工业三十条》吸收1961年的《工业七十条》、1972年的《工业十条》和1975年的《工业二十条》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企业整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领导体制基本上恢复到了“文化大革命”前的做法,但没有新的突破。这个文件下达后,各地抓紧进行整顿企业的工作,使一批重点企业较快地改变了面貌,从而推动了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本文源自《企业观察报》国企70年”之六改革开放前10年:波澜壮阔的国企改革-44-2019-08-3015:36改革开放前10年:波澜壮阔的国企改革作者/剧锦文1949年至1978年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经济通过各种扩张方式一步步地拓展到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成为计划经济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在政府意志的驱使下成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的工具和手段。然而,严格的计划管理模式使企业几乎丧失了主动经营的积极性。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在20世纪70年代末,四川省率先站了出来,围绕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这个环节进行了“放权让利”的大胆改革。四川的做法直接推动了全国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之后不久,首钢的“承包制”又引领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热潮,北京天桥商场则开始探索股份制。整个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可谓风起云涌。“放权让利”与搞活国有企业二十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从“放权让利”开始的。与以往的改革不同的是,这次改革一开始就承认了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存在,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变强,企业的经营效果一下子显现了出来,人们终于看到了国有企业的希望和出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当给地方和工业企业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要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等一系列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45-1979年7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5个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文件。要求各地区和中央有关部门在工业、交通系统选择少数企业进行扩权试点。1980年1月20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让利”的具体办法。在国务院发出扩大企业自主权等5个文件以后不久,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在1590家工业企业中进一步进行试点,加上有些省、市、区按自定办法试点的企业,共计2100家。到1980年6月,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企业达6600多家,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数的16%左右,产值约占60%,利润占70%。与此同时,国务院还选择了湖北的沙市、江苏的常州率先进行“国家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随后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广州及西安也被列入试点范围。试点企业和试点城市取得的经济效果十分显著。但试点企业在运行过程也反映出与旧体制相冲突的一系列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两点。一是企业的产量、产值、利润、劳动、物资等计划指标仍然是分头下达,互不衔接,使企业的经营者无所适从。企业因此开展市场调节阻力很大;二是企业获得的权利十分有限,还没有支配利润留成和分配奖金的充分权利,用人的权利也没有真正落实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经委于1980年8月提出了克服扩-46-大企业自主权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具体意见,以推动企业扩权工作深入展开。总之,国有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以前的基础上又逐步地得了一些权利,但放权让利的改革主要集中在80年代初期。经济责任制与“利改税”“放权让利”的探索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叩响了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大门,开启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初路线图。然而,政府依然是企业的主要经营者,企业获得的权利有限,对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激励有限。尤其是政府与企业分配上的非规范性,构成了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博弈,政府并未在改革中获得预期收益。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实施了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早在1981年4月全国工交会议上,中央政府就正式提出在试点企业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即实行企业利润包干。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提出和迅速推行实际上同当时政府的财政收支形势恶化直接相关。为了落实政府的财政目标,各地对所属企业实行了“包干加奖励”的办法,即实行所谓的“利润包干”责任制。1981年10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务院体改办《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意见》中指出,所谓经济责任制,首先是企业对国家实行的经济责任制,然后是建立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1981年11月11日,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委等6部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京、辽等5省市经-47-济责任制座谈会,制定了《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一《规定》对进一步实行和完善经济责任,提出了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简称《报告》),提出在此后三年要改革税制,加快以税代利的步伐。《规定》和《报告》发出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所属国营企业中普遍实行了经济责任制。如果说推行经济责任制的目的在于解决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问题的话,那么,实行经济责任制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鞭打快牛”现象却是政府决策者们所没有预料到的,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受到了影响。为此,国务院于1983年4月决定停止实行这个《规定》,同时颁布并实施《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所谓利改税就是要把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及税率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完全归企业自由支配,逐步把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通过税收形式固定下来。显然,利改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鞭打快牛”的问题。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又转发了财政部《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开始了第二步利改税改革,即实行完全以税代利。国有企业通过两步利改税在向市场化经营机制转变方面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一是初步形成了投资约束机制。二是激发了企业努力提高经营效率的积极性。在利改税实行之初,人们普遍寄予厚望。但是,改革的结果却出乎意料。第二步利改税出台伊始就立即出现了信-48-贷、投资和消费基金的三重膨胀,并由此引发了政府财政收支的恶化。利改税并没有真正解决经济责任制的根本问题。1986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决定停止利改税试行办法,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制度。承包制与“两权分离”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经确认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这一思想遂即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1986年12月,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