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的特征孩子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故宫(北京)明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故宫太和殿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布达拉宫(西藏拉萨)唐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天坛祈年殿天坛北京(明)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颐和园(北京)清苏州园林(苏州)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应县)大雁塔(陕西西安)唐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开元寺大殿(福建泉州)唐艾提卡尔清真寺(新疆喀什)明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窑洞(河南巩县)吊脚楼(湖南凤凰)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千户苗寨(贵州西江)土楼(福建永定)这些建筑是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白族民居云南际联村民居安徽黟县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宫殿民居园林寺庙塔坛庙我们应该怎样欣赏古建筑?【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外观造型】我国古代建筑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屋顶的样式有多种,屋身正面多为开敞的门扉,台基常以白石雕刻而成,配以栏杆和台阶。屋顶屋身台基【建筑结构】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架结构,以立柱和横梁为构架。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弓形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群体布局】我国古代建筑都是由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一般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规模较大的的建筑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建筑多作対称的布局。【装饰色彩】我国古代建筑还融入了我国工艺美术以及绘画、雕刻、书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雕刻书法工美术艺绘画民居和宫殿在装饰上有什么区别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宫殿民居说说故宫的美分享你的建筑法国埃菲尔铁塔武汉黄鹤楼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丽江古城意大利的罗马圆形竞技场北京故宫美国白宫滕王阁布达拉宫北京天坛中国建筑的

特征梁思成析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一、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条特征。(注意提取每条特征的要点)(一)单个建筑由三部分构成。

(二)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主屋朝南、有庭院

(三)木材结构:立柱横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

(四)斗拱: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显著特征。

(五)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

(六)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主要特征。

(七)朱红彩绘,用色最大胆。

(八)结构部分成为装饰。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性(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一、个体建筑构成二、群体建筑构成鸟瞰故宫三、结构方法柱子支撑的亭子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四、斗拱五、举折、举架六、屋顶的装饰作用七、颜色的选择——朱红霸王拳

八、部件的装饰作用三福云瓦当脊吻门环八、建筑材料的装饰彩漆木刻浮雕琉璃课文小结

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国家大剧院内红色珠海金域廊院小区规划图对称红色屋顶上海金茂大厦塔式轴对称

重庆人民大礼堂红色屋顶彩绘对称再见武汉归元寺斗拱在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方木块)拱(弓形短木)在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拱1立柱横梁构成的木材结构。2除立柱以外的整个上层木结构就是举架,举架形成屋顶的斜坡弯曲面,使得四角翘起。

二、在介绍九点基本特征之后,作者谈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文法”是指什么?

“文法”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它们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代代沿用的惯例。“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规矩)说明了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基本特征。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词汇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文章大文章小品依据课文,填写下表。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词汇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文章建筑或建筑群大文章宫殿、庙宇等小品山亭、水榭等依据课文,填写下表。语言和文学建筑学可译性:可以互相翻译。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语言和文学建筑学可译性:可以互相翻译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大不同。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词汇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文章建筑或建筑群大文章宫殿、庙宇等小品山亭、水榭等依据课文,填写下表。三、写作目的:探求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建议:要继承优良传统。——怎样保持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为什么梁思成很关注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这个问题?背景:

从1950年开始,北京随着旧城改造和铁路修建,古建筑开始消失。历史记载,1952年,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1954年,地安门被拆,遭受同样命运的,1956年是朝阳门,1965年是崇文门和阜成门、东直门,到1969年,是西直门。

而梁思成先生于1972年去世。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使用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墙被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因不能挽救北京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梁思成失声痛哭。

拆后多代之以钢筋水泥的建筑!

梁先生为什么痛哭?他为什么主张新建筑要继承优良传统?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2008年江苏省东台市西溪大量古建筑被以“旅游开发”的名义非法拆毁!

2009年2月镇江在旧城改造时已经拆毁五十多处文物古建筑。

2009年7月1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雨燕因古建筑大量拆毁锐减近乎消失。

大多代之以钢筋水泥的建筑!五十年之后同样的事件一再重演!!1、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古建筑?2、我们现在建造新建筑应该怎样设计?(即怎样使新建筑继承优良传统)四、思考:“故宫红”为主色调。国家馆为“天”,地区馆为“地”。隐喻天地交泰。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中国馆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问题探究

理解“文法”“词汇”“可译性”(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