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導論一、中國法制史的概念二、中國四千年法制發展概述三、學習中國法制史的方法
一、中國法制史的概念
中國法制史是一門以辨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等馬克思基本理論為指導,以法律制度的發展演變為主線,綜合研究中國歷史上各主要政權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文化的學科。
上一頁二、中國四千年法制發展概述
中國法制的歷史大致分為三部分:(一)中國早期法制又稱為習慣法時代,一般指夏、商、西周及春秋時期的法制。(二)戰國以後的古代法制(三)近現代法制
(二)戰國以後的古代法制
又稱為封建法制時代,一般指從戰國以後至鴉片戰爭以前的法制1、戰國時期2、秦漢時期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4、隋、唐時期5、宋、元、明、清時期(三)近現代法制
1、清末變法修律2、南京臨時政府時期3、北洋政府時期4、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導論三、學習中國法制史的方法
(一)要掌握中國法制史發展的幾個階段。(二)要掌握每個歷史時期的不同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特點。(三)要掌握法律制度本身的因果關係第一章夏、商、周的法律制度第一節法律概況第二節行政法律制度第三節刑事法律制度第四節民事法律制度第五節司法制度第一節法律概況
一、法律的起源二、夏、商、周時期的法律思想一、法律的起源
法源於習慣
第一節
二、夏商周時期的法律思想
(一)夏商時期的法律思想1、崇尚暴力、專講刑殺,而不任德教。
《尚書.盤庚》:“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我乃劓殄之,無遺育。”2、篤信宗法神權,宣揚天命迷信。“君權神授”“代天行罰”
下一頁(二)西周的法律思想1、“明德慎罰”思想是西周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2、“禮治”思想是西周的宗法等級制度在思想領域中的體現。(二)西周的法律思想
1、“明德慎罰”思想是西周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明德慎罰思想包含“推崇德政”和“慎用刑罰”兩層含義。(1)德政:包括勤政、惠民、裕民、任賢四個方面。(2)慎刑:提倡刑當其罪;區分故意與過失、一貫和偶然;(眚與非眚,惟終與非終)
下一頁(2)慎刑提倡慎重斷案;對獄訟之事不可亂加干涉;重視教化。前頁後頁2、“禮治”思想是西周的宗法等級制度在思想領域中的體現。(1)周禮的來源與內容禮源於祭祀包括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等(2)禮治的基本原則①“親親”與“尊尊”原則“親親父為首”“尊尊君為首”②“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禮與刑的關係①禮是積極的預防,刑是消極的制裁;違禮不一定違法,違刑則一定違法。②禮的貫徹主要是刑的強制力作保證,而刑的具體運用又得靠禮的精神原則為指導。所以說禮與刑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表裏。第二節行政法律制度一、關於王權的法律制度二、關於職官管理的法律制度一、關於王權的法律制度
(一)夏王的王權表現:1、執掌軍事征伐的最高權力2、執掌主持祭祀的最高權力(二)商王的王權表現:凡國家的政治、軍事、刑罰、祭祀和農事的最高權力。(三)西周的王權表現:集政權、神權、族權於一身。二關於職官管理的法律制度(一)夏中央設六卿:後稷、司徒(司土)、秩宗、司馬、作土、共工(二)商塚宰(太宰或相)史、蔔、尹、工等(三)西周周王是最高統治者,下設三公輔佐。國家機關總稱“內服”、“外服”奴隸主階級包括王、諸侯、卿、大夫第三節刑事法律制度一、刑法的原則二、刑罰制度三、罪名一刑法的原則(一)區分故意與過失、偶犯與慣犯的原則(二)刑罰世輕世重的原則(三)罪疑從赦的原則(四)寬嚴適中的原則(五)正當防衛的原則(六)罪責自負的原則(七)矜老恤幼的原則上頁二刑罰制度(一)夏:確立了五刑制度“墨、劓、刖(腓、臏)宮、大辟”(二)商:繼承五刑又增加炮烙、醢、脯、剖心等(三)西周:在五刑的基礎上又增附加刑,主要有贖刑、流刑、徒刑、拘役等為補充上頁三、罪名(一)侵犯國王的罪名“威侮五行,怠棄三正罪”“不從王命”(二)侵犯尊長的罪名不孝、不友、不悌(三)侵犯人身的罪名賊、殺人越貨(四)侵犯財產的罪名昏、寇攘罪、盜牛馬誘臣妾罪上頁第四節民事法律制度一、關於民事主體的法律制度二、關於所有權的法律制度三、關於債權的法律制度四、關於婚姻與繼承的法律一、關於民事主體的法律制度(一)民事權利能力家長具有完全的民事權利能力,子女是民事權利能力受限制的人,奴隸是沒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二)民事行為能力男女二十歲都視為成年人,也就具有了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上頁二、關於所有權的法律制度(一)所有權的內容夏商周時期所有權的主要內容是土地和奴隸,國王享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權,而奴隸則是所有權的客體,是“物”而不是人。(二)對於拾得遺失物的處理1、先占取得原則2、報告官府,公告十日後無人認領,大財歸公,小財歸拾得者。
第四節三、關於債權的法律制度
西周時期因債務糾紛涉訟的,要有契約作文字證明,官府才受理。(一)契約的形式1、傅別:是西周的債券,簽訂借貸契約的書面形式,把契約的內容寫與竹簡或木簡上,剖而為二後,債權人執右券,債務人執左券,合起來才能通讀。
第四節(一)契約的形式2、質劑:是西周的買賣契約。質,適用於奴隸、牛馬,土地等大的買賣;劑,適用於珍奇異物等小的買賣。(二)契約的種類1、交換契約2、買賣契約3、租賃契約4、借貸契約5、雇傭契約6、合夥契約四、關於婚姻與繼承的法律制度(一)婚姻制度1、婚姻制度的形式及原則:(1)形式:一夫一妻多妾制、聘娶婚制(2)原則:①同姓不婚②遵循六禮程式: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一)婚姻制度2、締結婚姻的條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婚姻關係的解除:丈夫可以有七種理由休棄妻子,即“七去”(又稱七出)“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一)婚姻制度3、婚姻關係的解除有下列三種情況,丈夫則不得休棄妻子:有所娶無所歸,不去;更三年喪,不去;前貧賤後富貴,不去。(二)繼承制度
1、實行宗祧繼承2、確定嫡長子的準確身份第五節司法制度一、司法機構二、訴訟審判制度一、司法機構(一)夏:夏王之下的中央司法長官稱“大理”,地方司法官員稱作“理”或“士”。夏的監獄稱“圜土”,又有“夏臺”之稱(二)商:中央司法長官稱“司寇”,地方稱作“正”與“史”(三)西周:中央司法官員:大司寇、小司寇、士師、司刑、司刺、司圜中央行政官員:大宰、小宰、司徒、司馬等二、訴訟審判制度
(一)獄訟之別獄,刑事訴訟;訟,民事訴訟(二)起訴1、要有訴狀2、繳納訴訟費(三)訴權的限制1、父子之間不得訴訟2、嚴禁下級控告上級3、兩造主義審理原則,有訴訟代理人第一節春秋法律制度一、奴隸制法制的瓦解(一)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的破壞(二)郡縣制代替分封制(三)禮制的衰落二、成文法的公佈及其意義(一)成文法的公佈子產“鑄刑書”。中國首次公佈成文法。(二)公佈成文法的意義1、成文法的公佈是春秋時期經濟、政治情況發展變化在法制上的必然反映。2、成文法的公佈對於推動春秋戰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改革,促進封建法制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第二節戰國時期法律制度一、新興地主階級的法制原則(一)緣法而治,保證法的實施(二)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三)賞罰必於民心(四)行刑重其輕者
二、〈法經〉的主要內容及其本質(一)李悝變法與法經的制度1、政治上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剝奪奴隸主貴族的特權。2、經濟上“盡地力之教”,實行“善平糴”的政策。3、實行以法治國,制定〈法經〉(二)法經的主要內容
由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組成,內容從結構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為前四篇,是整部法典的主體部分,規定如何懲處侵犯私有財產、侵犯人身權利、危害統治秩序的犯罪,以及追捕、囚禁盜賊的有關事項。第二部分“雜法”,規定其他各種犯罪行為第三部分“具法”,類似於現代刑法的總則,規定加重和減輕處罰的各種情況。(三)法經的本質、特徵1、本質第一,它的鋒芒主要是指向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的。第二,維護君主制制度。第三,維護封建等級制。
第一節秦代的法律概況一、立法指導思想(一)以“法”為主,“法”、“術”、:“勢”綜合為治的原則(二)刑賞兼備,重刑輕罪
二、秦朝的法律形式(一)律(二)令、制、詔(三)式(四)法律答問(五)廷行事(一)律包括律典和律條
上頁(二)令、制、詔
令是秦以國家或君王名義發佈的各種命令後來,秦始皇改皇帝的命令為制詔,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式
一般泛指公文程式
(四)法律答問
是一種以答問方式表現出來的,秦官方對法律所做的正式解釋,與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五)廷行事
它是司法機關判案的成例。在司法實踐中也可以作為判案的依據。是秦律的補充形式。第二節行政法律的主要內容一、維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二、維護封建官僚體制三、注重官吏任免、考核與獎懲方面的規定二、維護封建官僚體制1、秦中央政府
2、秦地方政府
1、秦中央政府
皇帝宰相禦史大夫太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
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2、秦地方政府
郡——郡守——郡尉縣——縣令——縣丞三、注重官吏任免、考核與獎懲方面的規定“因能而授官,循名而責實”“審民能,以任吏”
第三節刑事法律一、犯罪成因與犯罪構成(一)犯罪成因(二)犯罪構成
(一)犯罪成因1、犯罪的經濟原因2、犯罪的政治原因3、犯罪的生理原因
(二)犯罪構成1、犯罪的主體方面2、犯罪的客觀方面3、犯罪的主觀方面4、犯罪的客體方面
二、主要罪名
(一)不敬皇帝罪(二)誹謗妖言罪(三)盜竊罪(四)盜徙封罪(五)以古非今罪(六)妄言罪(七)非所宜言罪(八)投書罪(九)乏徭罪
(十)不得兼方罪
三、刑罰體系
(一)死刑(二)肉刑(三)勞役刑(作刑)(四)流刑(五)恥辱刑(六)財產刑(七)連坐刑
(一)死刑
梟首、棄市、腰斬、車裂、戮、定殺、具五刑、囊撲、鑿顛、抽肋、鑊烹
(二)肉刑
黥、劓、刖、宮(三)勞役刑(作刑)1、城旦舂2、鬼薪,白粲3、隸臣妾4、司寇5、罰作6、候
(四)流刑
包括遷、謫、徙等
(五)恥辱刑
髡刑、完刑、耐刑(六)財產刑包括有贖刑、貲刑。(七)連坐刑1、親屬連作的族刑
2、上下級之間的職務連作
3、軍隊內部的軍事連作
4、鄰居之間的鄰里連作
四、刑罰的適用原則(一)刑事責任年齡(二)原心定罪原則(三)區分故意與過失的界限(四)共犯罪從重,集團性犯罪從重(五)累犯從重,二罪從重原則(六)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從重處罰的原則(七)誣告反坐原則(八)自首減刑原則第四節民商法律一、民事法律(一)名籍制(二)物的佔有、使用與處分方面的規定(三)債權(一)名籍制
官府把百姓名姓、財產登記到簿籍上稱為名籍。人只有達到一定年齡(或身高)才能取得登記名籍的權利。(二)物的佔有、使用與處分方面的規定原物、孳息物的區別主物、從物的區別(三)債權1、因契約所生之債2、因非法侵害所生之債3、因不當得利所生之債4、因損失公物所生之債5、因行政措施所生之債
二、商事法律(一)農牧業與自然資源立法(二)手工業立法(三)市場交易與金融立法三、婚姻法律制度(一)在婚姻成立的要件方面,特別強調“經官”才為法律上的有效婚姻。(二)在限制結婚的各項條件中,有些後世有的限制,在秦律中卻未加限制。無後世良賤身份地位的限制(三)秦規定有“棄妻”制度,棄妻時也要去官府登記,否則即構成犯罪。第五節秦代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一)中央司法機關(二)地方司法機關
(一)中央司法機關1、丞相
2、禦史大夫
3、廷尉(二)地方司法機關郡縣兩級,司法行政合二為一。二、主要訴訟制度(一)訴訟程式(二)訴訟原則(一)訴訟程式1、訴訟的提出2、告訴的限制3、案件的審理4、案件的判決和再審
1、訴訟的提出(1)官訴(2)舉發2、告訴的限制(1)限制子告父母及奴隸告主人(2)禁止誣告和輕罪3、案件的審理(1)原、被告雙方到庭(2)訊問(3)調查(4)審訊記錄4、案件的判決和再審(1)讀鞫秦律規定,審訊之後須做出判決,並公開宣讀判決書,稱為讀鞫。(2)乞鞫判決以後,如果當事人不服判決,可以要求重新審判,稱為乞鞫。乞鞫可以由當事人提出,也可以由他人提出,但乞鞫必須在一審判決的提出才能審理。
(二)訴訟原則1、有罪推定原則2、依法律和事實判決的原則3、有條件的刑訊原則4、證據原則第一節漢朝的立法一、漢朝的立法二、法律形式
一、漢朝的立法(一)約法三章(二)漢律六十篇
(一)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二)漢律六十篇
包括《九章律》九篇,《傍章律》十八篇,《越宮律》二十七篇,《朝賀律》六篇。《九章律》《傍章律》《越宮律》《朝賀律》
上頁1、《九章律》
西漢初期,相國蕭何以《法經》中盜、賊、囚、捕、雜、具六篇為基礎,增加戶、興、廄三篇,合為九篇,故稱為《九章律》,它是整個漢律的核心和主幹部分。
上頁2、《傍章律》側重於制定規範性的禮儀法度,用以維護皇帝的權威和朝廷上下有別的等級特權制度。
上頁3、《越宮律》主要規定宮廷警衛方面的法律。
上頁4、《朝賀律》主要規定了朝賀方面的法律制度。
上頁二、法律形式1、律2、令3、科4、比
上頁
第二節行政法律制度
一、中央行政管理體制
皇帝
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宗正大鴻鱸大司空少府
上頁二、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州(州牧)郡(郡守、郡尉)縣(縣令、縣尉)
上頁三、監督與彈劾制度1、監督漢武帝時期,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個監察區,每處派刺史一人,作為國家監察官。2、彈劾禦史大夫總領彈劾之權。丞相等與禦史大夫要在朝堂之上,皇帝面前拒理爭辯,是否處理,最後聽由皇帝裁決。
上頁第三節刑事法律一、刑法原則(一)關於刑事責任年齡(二)親親得相首匿(三)先自告除其罪(四)貴族官員有罪“先請”(上請)(三)先自告除其罪
1、數罪併發,只免除其自首之罪,其未自首之罪,仍予追究。
2、對犯罪集團中的出謀劃策者,自首也不免其罪。二、主要罪名(一)侵犯皇帝安全與尊嚴方面的犯罪(二)危害專制集權方面的犯罪(三)鎮壓敵對階級反抗的各類犯罪(四)懲治官吏瀆職犯罪上頁(一)侵犯皇帝安全與尊嚴方面的犯罪
1、侵犯皇帝權利方面的犯罪(1)矯制矯詔罪(2)廢格詔令罪2、侵犯皇帝安全方面的犯罪(1)闌入和失闌罪(2)犯蹕罪3、侵犯皇帝尊嚴方面的犯罪(1)不道罪(2)不敬、大不敬罪(3)僭越罪、逾制罪(4)祝詛、巫賈罪(5)腹誹罪
上頁(二)危害專制集權方面的犯罪1、左官罪
2、附益罪
3、阿黨罪
4、“酌金”違例罪
5、“事國人過”罪
上頁(三)鎮壓敵對階級反抗的各類犯罪1、首匿與通行飲食罪2、篡囚罪3、盜竊與盜商罪4、持質罪
上頁(四)懲治官吏瀆職犯罪1、沈命罪2、見知故縱罪
上頁三、刑罰制度(一)死刑(二)徒刑(三)徙邊(四)禁錮(五)罰金(六)贖刑上頁(一)死刑1、夷三族2、梟首3、腰斬4、棄市
上頁(二)徒刑1、髡鉗城旦舂2、完城旦舂3、鬼薪白粲4、司寇5、罰作、複作
上頁
上頁第四節民商法律一、民事法律(一)傅籍制度(二)所有權制度(三)債權制度(四)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五)封建繼承制度
上頁(三)債權制度1、土地買賣關係2、奴婢買賣3、外交貿易
上頁(四)封建婚姻家庭制度1、婚姻關係的建立實行一夫一妻制,以納妾為補充。但是妾不得超越妻,否則受法律制裁。2、離婚以“七去”、“三不去”為基本原則。
上頁(五)封建繼承制度
嫡長子才能封爵,對於財產繼承上,採取諸子均分的形式,同時規定女子也有繼承遺產的權利。
上頁二、商事法律(一)對公私財物,也嚴禁盜竊(二)實行均輸平准(三)更賦
第五節司法制度一、訴訟與審判制度(一)起訴制度(二)拘捕制度(三)審判制度
上頁(一)起訴制度1、告訴:指當事人或其親屬直接到官府控告。2、舉劾:官吏代表國家糾舉犯罪並提起訴訟。
上頁(二)拘捕制度官府接到告劾,就要立即進行逮捕。對普通人犯罪,隨時予以逮捕;對封建官僚的犯罪,則“上請”
上頁(三)審判制度
對被告的審訊,稱為“鞫獄”。實行“傳複”制度。
二、春秋決獄(一)概念是指在審判案件時,如果法律無明文規定,則以儒家的經義,特別是《春秋》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
上頁第一節立法概況
一、三國立法
魏:《甲子科》和《新律》
蜀:《蜀科》
吳:科條,科令一、立法概況
二、兩晉立法張杜律:
《晉律》共20篇,620條,後來由張斐、杜預對《晉律》先後加以注釋,經晉武帝批准“詔班天下”,與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史稱“張杜律”。三、南北朝立法北齊律的特點:1、將刑名、法例兩篇合為《名例律》,冠於律首2、將盜、賊兩篇合為賊盜律,捕律、斷獄律兩篇合為捕斷律,又創“重罪十條”列於律首3、將法典的篇目定為十二篇,完成了漢以來封建法典由繁至簡的改革過程四、隋朝立法《開皇律》的創新:1、在體例上,進一步刪減罪條2、在刑罰上,廢除了前代的車裂、梟首等酷刑和鞭刑,確立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制度3、擴大封建貴族官僚的法定特權,將“八議”、“官當”列為定制4、改“重罪十條”為“十惡”五、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律形式的發展變化(一)律逐漸發展完備成為最穩定的法律形式(二)律與令開始有了嚴格的區分(三)以格代科,以格代律,到格由主要法律形式退居為次要的法律形式(四)式成為一種獨立的法律形式第二節行政法律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由州、郡的大中正、小中正評選所在地區出生的士人,根據其家庭出身、才德政績分為三等九級,呈報中央,然後按等級品第高低任官。第一節唐朝的法律概況一、立法概況(一)武德時期
《武德律》十二篇、五百條。(二)貞觀時期
《貞觀律》仍為十二篇、五百條還編定《貞觀格》十八卷、《貞觀令》三十卷、《貞觀式》二十卷。
(三)永徽時期
《永徽律疏》--唐高宗永徽年間,以《貞觀律》為基礎編纂出《永徽律》,此後又對500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注釋,並附在律文之後,稱作疏議。律與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稱《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後人又稱之為〈唐律疏議〉(四)開元時期
《唐六典》三十卷(五)大中時期
《大中刑律統類》
二、唐朝的法律形式1、律--是刑事法規,相當於近代的刑法2、令--是關於國家體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規。3、格--是國家機關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據以辦事的行政法規。4、式--是國家機關的公文程式。5、敕—是以皇帝的名義發佈的行政命令。6、典—本身就具有法的意思7、例—是由國家肯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辦案成例
三、唐律的主要特點與歷史地位
1、唐律的主要特點(1)規範詳備、科條簡要(2)中典治國、用刑持平(3)諸法合體、以刑為主(4)依禮制刑、禮法合一
2、唐律的歷史地位
(1)唐律是一部完備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長的封建法制發展史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
(2)唐律對亞洲許多國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第二節行政法律一、行政法規的主要形式與行政立法(一)形式“令”、“格”、“式”之外,禮也是一種特殊的行政法的補充(二)立法《唐六典》是唐代行政立法最重要的成就二、以法治官的行政體系(一)中央政府(三省六部)中書省--是中樞決策及最高出令機關,掌管國家機要。門下省—專司對各類文書、奏章及召旨的審核。還擁有重要的封駁權。尚書省—最高行政執行機關。六部為尚書省所屬(吏、戶、禮、兵、刑、工)(二)州、縣兩級機構的設置州設刺使,掌管全州的事務。縣設縣令,掌管全縣事務三、官吏制度1、科舉制度2、門蔭制度四、官吏的任用、考課、獎懲和監督任用:身、言、書、判考課:對官吏在任期間行為與政績的考察獎懲:根據考課成績,中上以上者加祿;中中者守本祿;中下以下者則奪祿監督:禦使臺是專門的獨立於一切機構之外的監察機關,除此之外還設有諫議制度。五、官吏的休致
《假寧令》是關於官吏休假的專門法確定了嚴格的官吏致仕制度,法定致仕年齡是七十歲第二節刑事法律制度一、唐律十二篇的內容:1、第一篇名例:57條,是關於刑罰種類及其適用的一般原則的規定,為《唐律疏議》的總綱,相當於現代刑法的總則。2、第二篇衛禁:33條,主要是警衛宮廷和守衛關津要塞方面的規定。3、第三篇職制:59條,主要是懲治官吏違法失職的規定。4、第四篇戶婚:46條,主要是戶籍、田宅、賦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規定。
5、第五篇廄庫:28條,是關於牲畜、庫藏管理方面的規定。6、第六篇擅興:24條,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及興造方面的規定。7、第七篇賊盜:54條,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及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8、第八篇鬥訟:60條,是關於鬥毆傷人和控告、申訴等方面的規定。9、第九篇詐偽:27條,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規定。
10、第十篇雜律:62條,不便編入其他各篇的犯罪,皆歸入此篇,包括買賣、借貸、市場管理以及姦情方面的犯罪。11、第十一篇捕亡:18條,是關於追捕逃犯、捕捉罪人和逃丁的規定。12、第十二篇斷獄:34條,是關於司法審判和監獄管理方面的規定。
二、刑法的原則:(一)“八議”為代表的特權原則“請”、“減”、“贖”、“官當”、“免”等(二)刑事責任年齡;劃分公罪和私罪;自首減免刑罰;共犯區分首從;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累犯加重;同居相隱;比況類推;老小廢疾減免刑罰;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同罪異罰;區分故意和過失。
三、主要罪名十惡—
謀反、謀叛、謀大逆、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四、“五刑”及其刑罰制度“笞、杖、徒、流、死”第三節民事法律
一、關於物權的規定
關於動產方面,《唐律疏議·賊盜》規定:“諸盜公取竊取皆為盜。”
關於不動產方面,唐律有“盜耕種公私田”、“妄認盜賣公私田”、“在官侵奪私田”等罪名。二、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一)婚姻制度1、訂婚的原則:同姓不婚;親戚不婚;良賤不得為婚;監臨官不得與所監臨女為婚。2、離婚的形式:(1)強制離婚:包括“義絕”、“七出”(2)協議離婚:“和離”((二)家庭制度1、家長制家長由家庭中輩分最尊的男性擔任2、繼承制“諸子均分”“遺囑優先”
三、關於債的規定
1、買賣關係
2、借貸關係
3、賃庸關係
4、寄託關係
5、債務擔保問題
第四節司法制度
一、中央與地方司法機構
1、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刑部為中央司法行政機關,禦史臺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
2、地方司法機關仍由行政機關兼理。二、訴訟制度(一)起訴:一般有兩種方式
1、舉劾和告發舉劾:是由監察機關或各級官吏代表國家糾舉犯罪,提起訴訟。
2、告訴告訴:當事人就所受傷害或所涉糾紛,向官府提起訴訟(二)審判
1、根據犯罪發生的區域、罪行的輕重,被告的身份,劃分了各級審判機關的管轄權。
2、審判以原告的訴狀為准;
3、審訊時先採取“五聽”;
4、口供是判決的主要根據,所謂“罪從供定”。
5、規定了回避制度。6、司法官判決,要“具引律、令、格、式正文”。
7、保證皇帝對司法權的控制。
8、規定判決的執行制度。四、監察機關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唐朝的監察機關是禦史臺,以禦史大夫為最高長官,禦史中丞二人為輔佐。其下並設臺院、殿院、察院。第一節法律概況一、立法概況法律形式包括以下:1、律《大明律》共30卷,7篇,460條。加重了對政治、經濟犯罪的處罰。(1)名例律是首篇,有關定罪量刑的原則規定;(2)吏律主要是懲治官吏違法失職行為的規定;(3)戶律是關於戶籍年、賦役、田宅、錢債、婚姻方面的規定;(4)禮律是關於祭祀和禮儀方面的規定;(5)兵律是關於警衛宮廷和保衛關津要塞大軍方面的法律;(6)刑律為法典的主體部分,有關刑事犯罪的法律;(7)工律是關於工程興造與河防方面的法律。2、令《大明令》共145條,是明初與律並行的綜合性法令。其中刑令71條,基本上是刑法總則性質上的規定。3、大誥
朱元璋親自編定《大誥》4編,即《大誥一編》、《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共計236條。由於《大誥》是禦制聖書,故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區別律與誥(1)誥所舉的案例,絕大多數是輕罪重刑;(2)無罪也處重刑;(3)刑罰上,有十幾種是律所沒有的酷刑;(4)突出了重典治吏的精神。4、例
例,就是“判例”或“事例”。主要條例:(1)《欽定律誥條例》(2)《問刑條例》二、法制思想1、立法輕重適宜,務求至當;2、立法因時制宜;3、立法重在預防犯罪;4、立法貴在簡潔明確;5、立法必須禮律結合。第二節行政法律一、中央官制的變化
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1、吏部管理選授考課官吏;2、戶部管理全國戶口、田賦、財政;3、禮部管理科舉、禮儀、祭祀;4、兵部管理武官選授、軍隊調遣和訓練;5、刑部的職責⑴總理兩京和地方的刑政;⑵審定和執行大明律例;⑶審理罪犯、斷案定刑;⑷管理罪囚;6、工部管理營造和水利。二、地方官制的改革
承宣佈政使司既是官府的名稱,又是省一級的行政區劃組織。下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三個衙門。三司的設立,一方面使地方機關職權趨向專一化,從而加強了統治效能;另一方面,由於三司地位平等,雖然共商一省政務,但是互不統屬,直接受皇帝領導。因此不僅分散了省級長官的職權,而且造成三機關之間的互相牽制,以便於皇帝操縱。第三節刑事法律一、刑法原則1、等級不平等原則2、法定罪行與有限類推並存原則3、連帶責任二、刑名(一)法定刑笞、杖、徒、流、死(二)律外之刑朱元璋在《大誥》中承認的律外刑名就有二十餘種(三)贖刑有“收贖”與“納贖”之分,區別在於:收贖是贖餘罪,納贖是贖全罪。三、刑法的實施特點(一)重制朝臣,嚴禁臣下結黨和內外官交結1、首創“奸黨”罪2、設廷杖制(二)嚴懲貪官污吏(三)廠衛操縱刑獄(四)寬縱最高特權階層的犯罪第四節民商法律一、戶籍制度與民事主體二、土地所有權制度明的土地所有制分為官田和私田。三、契約制度(一)借貸契約1、央中借貸:借款人通過中人說合擔保向他人求借2、典當物品借貸:以物換錢(二)買賣契約1、動產買賣中⑴強調公平交易,兩相合同,禁止賣物以賤為貴,買物以貴為賤。⑵確立了賣方瑕疵擔保責任原則,品質不合格產品要求不得上市交易。買賣畜產,如有病欺,買主可以退畜索款。⑶禁止買賣不許流通的財物。2、不動產買賣中⑴法律要求買賣田宅必須訂立契約⑵法律重視對田宅買賣關係中產權轉移的調整四、婚姻繼承制度
明代法律對丈夫逃亡三年以上婦女的再婚問題,(失蹤三年以上,經告官司,許其改嫁再婚)。訂婚五年後無故不娶婦女(或在外年久不還,失蹤三年以上者)聽告官改嫁。五、商事法律制度(一)稅制1、土地稅(田賦)朱元璋依據兩冊(即黃冊:戶口;魚鱗冊:全國地圖)徵稅。2、專賣稅主要有鹽稅和茶稅。3、交易稅包括田宅過割稅和商稅兩種。(二)專榷法律制度1、鹽法2、茶(三)奉行海禁政策,阻止對外貿易第五節司法制度一、皇帝的最高司法權(一)重案的最終裁決權(二)死刑的復核權(三)特別審判的直接裁決權(四)奉旨推問案件(三)特別審判的直接裁決權明朝的司法部門要定期向皇帝彙報審判結果,形成了“歲報”和“日報”制度。特別審判有廷審、圓審、熱審、大審:1、廷審:皇帝親自審訊犯人的一種特別審判。朱元璋規定武臣犯死罪必須親自審判。2、圓審:又稱九卿會審,是三法司的長官會同吏、戶、禮、兵、工五部尚書以及通政使司的長官通政使詳審。3、熱審:由太監和兩京法司負責進行,每年小滿後十餘日進行恤刑的制度。上頁二、行政中樞對司法的干預
明太祖設立內閣制,明代的閣臣無定員定制,其編制大約在3——7人之間,分為首輔、次輔、群輔,他們之間的差距明顯拉開。內閣的最大權利是票擬,即為皇帝預擬詔旨。明代的三法司直接向皇帝負責,與首輔無統屬關係,因此首輔不能直接干預司法,但是首輔有票擬權,他通過對三法司題本的票擬可以對案件施加一定的影響。三、中央司法監察機構(一)三法司職權及其相互關係1、刑部專司審判之職,受理地方上訴案件,審核地方徒以上重案,審理京師地區和中央百官的案件。刑部下分四部:總部、比部、司門部、都官部;2、都察院又稱“風憲衙門”,掌糾察,對官吏的違法失禮行為有權糾察彈劾。對刑部的審判和大理寺的復核也有權進行監督。3、大理寺大理寺不主管審判,專掌復核。凡是刑部、都察院審判的案件,均由大理寺復核,有權駁令更審或請旨發落。(二)廠衛參與司法的組織與許可權
明代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提供保证合同标准文本
- 保温打包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定金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感恩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
- 保本保息理财合同标准文本
- 学习心得体会(3篇)
- 休闲食品分销合同标准文本
- 兑店合同标准文本版
- 充电桩居间合同标准文本
- 手外伤护理查房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精研】《千里江山图》高考真题说题课件
- 2024年广西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自考真题及解析
- PE管钢管供水管网施工方案
- 讲诚信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景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
- 无锡移动推拉棚施工方案
-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冯德全早教方案(0岁)
- 短视频拍摄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