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三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1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三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2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三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3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三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4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三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三最新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

17.(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直接解释祖母对其有养育之恩的句子是

U,,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李渤在潭上找到了两块石头,然后就

“";他认为李渤这样依靠斧斤敲击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

“”,实在是见识短浅,令人可笑。

(3)刘星同学在写《杏花的故事》时,想引用唐宋时期的诗句来表明杏花自古

以来就深得人们喜爱,用以表现春意,或用以寓意幸福,他引用的诗句是

【答案】①.祖母刘愍臣孤弱②.躬亲抚养③.扣而聆之④.自以为得其

实⑤.小楼一夜听春雨⑥.深巷明朝卖杏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17.(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

攻速度之快,“”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2)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呵护其天性。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中,""与这种理念完全契合。

(3)“门”是古诗常用意象,其“开”与“关”往往寄寓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写出迎接客人来访的欣喜;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中,"”写出诗人隐逸幽居的淡然。

【答案】①.校尉羽书飞瀚海②.胡骑凭陵杂风雨③.能顺木之天④.以致

其性焉尔⑤.蓬门今始为君开⑥.门虽设而常关

17.(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

(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抒情主人公历经千百次寻觅后,蓦然回首,

惊喜发现""o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

出“”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

骄侈。

(3)古人常通过“吟”或“啸”的方式吐露心曲,抒发情怀,古代诗文中对此

也多有描述,如:“,。”

【答案】①.那人却在②.灯火阑珊处③.忧劳可以兴国④.逸豫可以亡

身⑤.莫听穿林打叶声⑥.何妨吟啸且徐行(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17.(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8月联考语文试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用秦国前盛后衰进行对比,“”一句表

明秦国统理八州征服六国,""一句表明秦国因陈涉起义而

灭亡。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一句表明人们没有长

远打算,“”一句则表明盘庚不会因外部原因改变自己的计

划。

(3)杜甫是忧国忧民的“诗圣”,但他其实也经常挂念家人,他的诗歌中常写

到盼望家人的书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序八州而朝同列②.一夫作难而七庙康③.人习于苟且非一

日④.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⑤.亲朋无一字⑥.老病有孤舟(示例二: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7.(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大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分。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

写泛舟广阔而邈远的湖面,流露出词人此时成为自然万物主人的意趣。

(2)“门”是古诗常用意象,其“开”与“关”往往寄寓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杜甫《客至》中,“”写出迎接客人来访的欣喜;陶渊明《归去

来兮辞》中,"”写出诗人隐逸幽居的淡然。

(3)史铁生笔下关注人物的梦境,古代诗人也常借梦突破时空限制,从心所

欲,任意西东,如“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玉鉴琼田三万顷②.着我扁舟一叶③.蓬门今始为君开④.门

虽设而常关⑤.我欲因之梦吴越⑥.一夜飞度镜湖月(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7.(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1)《蜀相》《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蜀相》“_________________一

",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

心情。陆游借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来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他

在《书愤》中写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渴望效法诸葛

亮,施展抱负。

(2)《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

意。

(3)小刚写了一本网络小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其中主人公在明朝灭亡之

后,伤心流泪,想着自己已日暮途穷,听闻鸟儿声声鸣叫,不禁想起前人的诗

句“”。

【答案】①.出师未捷身先死②.长使英雄泪满襟③.能顺木之天④.以致

其性焉尔⑤.江晚正愁余⑥.山深闻鹳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17.(江西省稳派上进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补写出下列句

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描写了

诗人辛勤劳作、躬耕田园的情景。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两句,运用反问和比喻手法对

秦统治者搜刮民膏、挥霍无度的做法进行了抨击。

(3)唐宋诗词中常常借“照镜”来抒发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如

a”

____,°

【答案】①.开荒南野际②.守拙归园田③.奈何取之尽镯铢④.用之如泥

沙⑤.塞上长城空自许⑥.镜中衰鬓已先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7.(江西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

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一句引用了女蜗炼

石补天的典故,而“”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潇

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

(2)屈原在《离骚》中通过“

”两句直接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优秀才能,

体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肯定。

(3)小刚画了一幅江山多娇图,想在上面题两句古诗表现祖国壮丽的河山。有

同学告诉他说:“我们学过的诗词很多,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答案】①.女娟炼石补天处②.江娥啸竹素女愁③.纷吾既有此内美

兮④.又重之以修能⑤.吴楚东南诉⑥.乾坤日夜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17.(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补写出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

“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而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说明“锦瑟”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2)苏轼《赤壁赋》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

是第一段中“”内容的具体化。

(3)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复习古诗词背诵,组织用意象联想诗句的游戏,现在老

师给出“子规(杜鹃)”“猿”“空山”三个意象,要求答出两句诗,含有其

中的两个意象,你的答案是:“。”

【答案】①.锦瑟无端五十弦②.一弦一柱思华年③.诵明月之诗④.歌窈

窕之章⑤.其间旦暮闻何物⑥.杜鹃啼血猿哀鸣(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17.(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

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等

圣贤的著书经历,是为了证明""的观点;""则

交代了《史记》的素材来源。

(2)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

用“五丁开山”这神话的句子是“,”。

(3)小刚一家暑假计划开启杭州文化之旅,约定打卡杭州盛景时一家人各就盛

景援引两句古诗,面对钱塘江潮,小刚吟诵的“

_____________"十分应景。

【答案】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③.地崩山摧壮士

死④.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⑤.怒涛卷霜雪⑥.天堑无涯(怒声汹汹势悠悠,

罗刹江边地欲浮/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7.(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了“”“用

人纳谏”策略,这后来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

(2)陆游《书愤》中的“”两句,慨叹世事

艰难,追述了作者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3)学校组织研学旅行,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到风景名胜区一一洞庭湖。面对烟

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八百里洞庭”,你不禁吟咏起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

【答案】①.简能而任之②.择善而从之③.早岁那知世事艰④.中原北望

气如山⑤.气蒸云梦泽⑥.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17.(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一句引用了女婿炼

石补天的典故,而“”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潇

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

(2)屈原在《离骚》中通过“

"两句直接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优秀才能,

体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肯定。

(3)小刚画了一幅江山多娇图,想在上面题两句古诗表现祖国壮丽的河山。有

同学告诉他说:“我们学过的诗词很多,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答案】①.女娟炼石补天处②.江娥啼竹素女愁③.纷吾既有此内美

兮④.又重之以修能⑤.吴楚东南拆⑥.乾坤日夜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17.(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

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大雅•荡》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与魏征的《谏太宗

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相近。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两句,借描写行人置身蜀道的感

受从侧面衬托其高与险。

(3)杜鹘相传是蜀王杜宇死后灵魂所化,又因其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在

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如“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善始者实繁②.能克终者盖寡③.扪参历井仰胁息④.以手

抚府坐长叹⑤.庄生晓梦迷蝴蝶⑥.望帝春心托杜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

血猿哀鸣/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17.(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素质检测)补写出下列

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认为只有“,",才能

处理好公和私、是和非的关系。这与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曰省其身,有

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

(2)《石钟山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认为“,

______”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

查。

(3)“大海有崖岸,热烈爱却没有边界。”而我国古人常以“海”作诗,在我

国唐代诗歌中,含有“海”的不在少数,如:“,

【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事不目见耳闻④.而臆

断其有无⑤.春江潮水连海平⑥.海上明月共潮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7.(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两句话来进行批评。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告诉我们,做到“,

",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3)煎茶、煮茶、品茶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_____________"两句诗就形象地写出了宋人的这种生活。

【答案】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②.齐彭疡为妄作③.敏于事而慎于

言④.就有道而正焉⑤.茶雨已翻煎处脚⑥.松风忽作泻时声(矮纸斜行闲作

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17.(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

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君主如果能“",

齐心协力对付秦国,秦国恐怕早就应付不暇了。

(2)《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

凭箜篌引》中“”和苏轼《赤壁赋》中“”两句都是化用

此句。

(3)“青青”在古诗文中往往用来形容绿色,比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晞",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事秦之心②.礼天下之奇才③.老鱼跳波瘦蛟

舞④.舞幽壑之潜蛟⑤.过春风十里⑥.尽养麦青青(青青

子衿,悠悠我心/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024新高考理解性默写分类突破学生版

常见理默分类1:给定篇目九大情境设置

类型1:文意解说型

题干是对需要补写的诗句内容的阐释、分析,常常带有"即""是"之类的判定

词。

1.《扬州慢》中,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

荒凉落寞的句子是","。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不能骄傲自满的两句是",

3.",”是《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儒家理想社会对人才选

举、人际关系的要求。

4.《种树郭橐驼传》中","两句表明郭橐驼并没有使树

木长高长大的秘诀,只是不妨碍树木生长罢了,这对我们育人也有很大的启迪作

用。

5.《谏逐客书》中,李斯以"河海"为例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英雄

形象的诗句是:,o

7.乐曲演奏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

是:,。

类型2:情感解说型

往往在题干中点明作者的思想情感、志向抱负、情怀心态、哲理议论。考生需要回

顾对应篇目中能够体现该种情感的语句。

1.李白在《将进酒》中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将景情理融于一体,而其中",

°两句则传递出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杜甫《登高》一诗中,","两句表现了诗人既有自身

之苦又有国运之忧,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复杂情感。

4.旷达乐观的苏轼在经历人生挫折时,也偶尔会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赤壁赋》中

","两句就唱出了诗人心怀悠远,追求美好理想却觉遥

不可及的惆怅。

类型3:关系补充型

题干往往是与需要填写的语句形成某种关系,如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承接关系、

转折关系等。在题干中要注意勾画空格前出现的关联性词语。如"因为""那

么““但是,’"却““然后,‘”接着,,等。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就

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表示,自己之所以简单地给司马光写了封回信,不

再—一为自己辩解,是因为""。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落笔便显露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用",

"从追忆往昔的角度间接表露了对归园田的渴望。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

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不利于国

家的稳定。

5.《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

准;即使再经过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即使面对

","的困难,也仍然有信心治理好千乘之国。

类型4:典故运用型

题干中会给出需要补写诗句采用的典故,要求考生调动基础知识的积累,明确对应

篇目中运用了典故的语句。用典也可以归纳入“技巧运用”型题中。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海纳百川”的句子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

子是"",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

度狩猎的句子是“"。

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鲸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3.谢灵运游天姥山时,曾在判溪住宿,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此事来寄托情

思的两句是","。

4.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

说。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借用姜尚的典故””和伊尹的典故

"”暗示人生际遇的无常,但也表现了一种信心,相信可以实现目标

类型5:技巧运用型

题干中会提示需要补写句子采用的手法,常见如用典、对比、化用、衬托、比喻、

设问、拟人、夸张、类比、借代、动静结合、叠词、象征、比兴等手法。注意技巧

不能作为单一判定的标准,需要结合题干的其他内容进行分析。

1.宋代诗人在写作中非常喜欢借花开依旧来反衬人事已非,如姜夔《扬州慢》中的

","两句。

2.《石钟山记》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苏轼与其长子苏迈乘小舟到绝

壁之下所看到的大石的句子是","。

3.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竟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

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

能使""。

4.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强盛,古诗文中唐代诗人经常用"汉"代替"唐"来称谓,

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HII

O

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以白绸和箭头为喻,生动描写山水美景的两句

B•••!

7C•,O

6.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众以","起兴,从日常平凡的

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采用对仗

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原的向往。

8.杜甫《登高》中","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

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类型6:比较鉴赏型

该类题型往往会给出与补写句子相同/相反含义的其他篇目,考生需要先明确补写诗

句是侧重情感、内容、手法、意象哪一方面与给出的诗句进行比较鉴赏,再分析题

干给出的篇目诗句,最后进行补写。

1.荀子《劝学》中","两句,与管仲《管子•形势解》中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2.李白《襄阳歌》中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写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苏

轼《赤壁赋》中与李白这句诗有相同意象的两句是",

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杜牧《阿房宫赋》中

的","两句,也强调了民心对巩固秦朝政权的重要性,

4.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

康"的"杜康"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语句有","。

5.”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王维《画》中的诗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也有

类似的句子:",

类型7:文常解释型

题干中会给出需要补写诗句中含有的文常,既要求学生对文常有一定的积累,也需

要结合具体的篇目找出对应的诗句。

1.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了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

”"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京口当地百姓对该人物的亲切

与自豪之情。

2.《离骚》中","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

反映。

类型8:联系现实型

题干往往创设一个现实、现代的情境,或者是某一个场景,或者是人物的言论。需

要结合具体展现的场景、言论进行分析,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指定篇目中最

恰当的句子。

L"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我们在校园里听雨赏花时,会联想到陆游《临安春

雨初霁》中的","的诗句。

2.纵横婢阖,张弛有度,习近平强调:一个高明的领导,要讲究领导艺术。他引用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指出这是领导艺术

的最高境界。

3.自古而今,中华民族对“为官先为人”的品质要求一以贯之。我们党坚持“以德为

先”的用人标准,也说明党对领导干部做人的严格要求。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

征以树木、清泉为嗡,对执政者提出了","的要求。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这里我们可以用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来警醒自己。

类型9:意象分析型

题干给出某个意象的解读,要求从指定篇目中找出对应内容。

1.屈原之后,"美人"意象被广泛引用,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作品中。如《赤壁赋》

中","两句。

2.武器除了在战争中攻城拔寨外,还能用来防守,如《过秦论》中,

3.”鹿"喜居山林,生性温顺,文人常借以寄托山林之思,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H

4.”巷”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以表现田园生

活;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描绘了刘裕曾经生活的地方。

常见理默分类2:不定篇目开放性命题

1.诗歌意象类

题干给出某一个具体的意象(人、物),或者某一类意象,并不指定篇目,但可能

会限制思考范围,如"诗词""诗歌""诗文”"唐诗宋词”等。此外,还要注意

题干是否对意象表达的情感进行要求或限制,是要求某一种具体的情感,还是多元

的情感。有些时候,意象还与技巧手法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此外要注意,"意象"

是作为名词出现在诗句中,一般不考虑动词、形容词。写出的诗句中,最好直接带

有题干给出的意象。

1.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许多情思。古诗词中经

常使用杜鹃意象,来表现孤独、悲苦、哀伤、乡愁等情感,如","。

2.古诗词中经常用"眉”来刻画人物、抒发情感。在你所掌握的唐宋诗词中,出现

“眉"的句子有","。

3."草”是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可以用来表达悲伤、喜悦等感情,如"离恨恰如春

草,更行更远还生"。这类句子还有","。

4.在古典诗歌中,夕阳常常被赋予壮美或感伤的意味,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

II”

IO

5.作为一种典型意象,"鸥"在古诗词中颇为多见,如",

6.《红楼梦》描写大观园美景时,有"清溪泻雪"之句,写出了水的清澈洁净。以

雪喻水,此写法在诗词中较为常见,如","。

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它作为常见的意象被很多古代诗

人写入诗歌,比如","。

8."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

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

9.鸡作为中国百姓最熟悉的动物之一,曾被无数诗人写入诗篇之中,或展现田园风

貌,或寄托复杂感情,如","

10.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

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

II

I

11.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马":如"宝马雕车香满路",以"宝马"代表优渥的生

活;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以"班马"表现别离的不舍;如",

",以"铁马"借指雄师劲旅。

12."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用以表情达意。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

一枯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类似诗句还有:",。"

13."霜”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或象征自然环境之恶劣,或隐喻人生境遇之艰

难.例如:",。"

14.二十八星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字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如","。

15.古代军旅中使用的号角是用兽角做成的,故称"角"。在古诗词中,”"和

"”等句子都写到了号角。

16."芙蓉”是荷花的别称,往往作为美的象征,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在表达思

念主题的古诗词里,出现了"芙蓉"二字的句子有","。

2.艺术手法类

题干给出指定手法,学生根据给出的手法进行填写即可。在填写时,可能需要结合

意象等具体要求,注意篇目范围限制、文体限制,其次,最好采用72篇背诵篇目中

的内容,用最典型的语句完成补写。

1.视听结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诗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立体,也能为读者创设身临

其境之感,如","。

2.“草本植物”进入诗人或词人视野后,他们常运用反衬手法,借其茂盛的生长现

状,抒发兴盛衰亡的感慨,如","。

3.赋体之文多铺采摘文,善用夸张,如","。

3.内容理解类

题干给出一个对应的具体内容,也能是情境、可能是某个字词、可能是某种情感

等,学生结合内容要求,从积累的语句中找出最符合题干内容的即可。有时候该类

理默和"意向类"联合考查,但是不一定是要求补写的语句中出现该意象词,也可

能是对题干给出的意象进行描写、阐发的句子。

1.“盈盈”一词往往包含美好的含义,今人喜欢用来取名,古人也常在诗文中用到这

个词语,如","。

2.诸葛亮作为能干忠诚的名臣,广受文人士大夫爱戴,古诗文中赞颂他的诗句有:

HH

I。

3.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的诗句比

比皆是,如","。

4.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从李白的诗中,找出任意两句带数字的诗句,如

""和""。

答案版

常见理默分类1:给定篇目九大情境设置

类型1:文意解说型

1.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5.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6.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类型2:情感解说型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类型3:关系补充型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4.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以为轮;糅使之然也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

类型4:典故运用型

1.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谢公宿处今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