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捐1000万弘扬“莫高窟人”的精神热门标签无私奉献、精神、传承、科研、理想、使命观热点据新华社报道,7月10日,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举行。会上正式命名了编号381323小行星为樊锦诗星。继向北京大学捐资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后,樊锦诗再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捐款来自樊锦诗所获奖金及个人积蓄。顾真题(2023·山东日照·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帝,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世界青年与文明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并发言,请你以“文明·互鉴·发展”为主题写一篇中文发言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析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类作文题。材料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内容,强调世界文明的互鉴、发展。材料提出了“文明·互鉴·发展”的主题,意在表明不同文明有不同思想,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文明互相借鉴优秀思想和发展经验,择善而从;同时又因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共同发展;反过来说,想要发展,则必须交流互鉴,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只会导致守旧退步。由此看来,各种文明本不应有冲突,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可结合历史现象反思不能做到文明平等和文明互鉴带来的后果,尊重文明多样性,进行文明互鉴是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保障。写作要求部分,设置了任务情境“世界青年与文明发展论坛”,规定了写作者的身份“中国青年代表”,明确了写作主题“文明·互鉴·发展”,并要求写一篇中文发言稿。构思行文时,重点要论述文明、互鉴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强调文明因交流互鉴而推动世界发展的观点。可采用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如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来源于文明的歧视,如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蔑称为“蛮夷”,西方列强对他国进行殖民统治以及贩卖黑奴等;再如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和平共处的盛况,以及援建非洲、“一带一路”等实际举措,促进了人类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美语句1、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2、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4、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5、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7、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8、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9、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10、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浅解读1.无私奉献。樊锦诗用所获奖金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无私奉献。2.培养人才。一个国家一个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人才,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都特别重要。3.精神传承。樊锦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莫高窟人”的精神的传承。觅关联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7年11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9年12月享受副省部级医疗待遇,受甘肃省委委托,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元平看望"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宣读享受副省部级医疗待遇通知,颁发《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证》,并转达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省委的关心关爱。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樊锦诗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称号;12月6日,获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11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诉真情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祖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材料二: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让传承与创新并肩而行曾经,身居乡土社会的我们,只要做好传承,便可安享千年。然而,在社会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仅只传承已无法帮助我们前行,我们更要积极创新,以创新促进现代化建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仅是乡土文明,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文化的传承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灿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结晶。先人给我们开辟的道路是经验更是财富,正因为有了一代代的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中华民族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历史底蕴。因此文化的有序传承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坚实根基。对于传统文化,不仅发扬光大,而且要与时俱进。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复古,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弘扬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还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永远旺盛蓬勃,才能切实增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创新需要有一种敢于打破规矩、勇于探索的精神。传统文化需要时俱进地跟上时代潮流。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优秀的东西如果故步自封,那么天地就小了。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前的我们是在书籍中才能与它相逢,自从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认识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和勤勉好学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我们才懂得了文化的时尚,这个创新的节目形式为我们奉献了一道美味的文化大餐,我们赞颂节目的新颖独特的同时也接受了一场文化洗礼。节目不仅传承了中华诗词中的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又在节目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做了开拓性创新,以文化人,寓教于乐,真正做到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不开必要的继承与合理的借鉴。深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正是在对汉字文化和中国诗词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而票房和口碑俱佳的电影《长津湖》和《悬崖之上》,则是对红色革命文学的再次致敬,对中国军人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以及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