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一、单选题1.1926年10月,黄克在广东《清远农民运动报告》中写到:“一般农友皆以依赖政府之心而起……不一月而组织甚众”,后“革命军大部分离粤北伐,随后又传来在长沙受挫的消息,农民因之恐惧,农会也大为动摇”。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农运状况 B.农运重心伴随北伐转移C.通讯报道干扰农会活动 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力量2.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联合工、农、学三界,组织开展纪念“五一”节活动。群众沿途高呼“工作八小时”“劳工神圣”“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声势之盛,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此举(
)①有利于推动中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②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③促进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提出
④巩固和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1918年前后,一大批“新知识分子”以政党团体的形式,直接从事对抗军阀社会的政治实践,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发展到要求对军阀社会进行“根本改造”“根本解决”。这一变化(
)A.表明北洋军阀的统治分崩离析 B.为国民革命积蓄了力量C.体现了中国革命任务发生转变 D.说明政党政治不断成熟4.1924年9月,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撰文指出,义和团排外的精神,存在幼稚的缺点,但也是“中国国民革命史上悲壮淋漓可歌可泣的遗产”,并“希望国民党双肩承受这种伟大的遗产!”上述观点有利于(
)A.继承义和团运动反封建精神 B.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D.民主革命纲领正式形成5.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6.1926年,《蒋介石出师宣言》中提到:“今日出兵,惟在讨吴”,“革命之成功,即友邦之利益”,若“扶持正义赞助我国民军者,则爱之敬之”。1927年2月,陈独秀在《赤色运动与中国外交》中说到“以革命行动扫荡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之政治的经济的统治的权力,没收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之经济的侵略机关,归诸国有。”两则言论反映出(
)A.国共两党在反帝立场上存在差异 B.国共两党的革命目标完全一致C.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此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7.1926年,全国罢工次数在200次以上,罢工人数达80余万。到1927年3月底,全国已有5个省成立了农民协会,有200多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有组织的农民达915万人。这些现象(
)A.体现了中共二大的最高纲领 B.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C.得益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8.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其在汉口、九江的租界交还中国。这表明(
)A.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导 B.国民政府取消了列强在华一切特权C.北伐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D.工人运动导致了统一战线内部分化9.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后,孙中山致电列宁对其革命成功表示贺忱,1922年孙中山说“现在我深信,中国革命的惟一实际的真诚的朋友是苏俄”。1924年1月,他按照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国民党一大上正式确立了“联俄容共”政策。这说明孙中山(
)A.思想转变深受国共合作影响 B.思想突破,属于民主革命范畴C.将中国和世界革命联系起来 D.关注世界,正在实现阶级转型10.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A.它是在中共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B.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C.它与中共民主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D.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1.下表是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这表明当时的国民党(
)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民绥远32008%3%80%广东1500021.2%20.1%39.1%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2.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并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热情赞扬了湖南农民运动,回击了社会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提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一系列思想。此报告(
)A.直接推动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B.使中共开始意识到农民的重要C.加速了国民大革命运动进程 D.体现党对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13.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所属许克祥部“搜捕共产党徒三千余人,封闭共产党机关七十余处”,同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指责工农运动“阳冒国民革命之名,阴布全国恐慌之毒”。这表明(
)A.中国的革命局势不断恶化 B.中共革命路线已经调整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 D.国民革命运动处于高潮14.蔡和森(1895~1931年)说:“工人阶级独立斗争这一时期是不能得到胜利的,而还要有各阶级的援助”“此时中共的力量还较薄弱……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据此可知,蔡和森所说的“统一战线”的建立(
)A.客观上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地区B.化解了国共两党间深刻的政治分歧与阶级矛盾C.为最终赢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D.推动国共两党力量的发展与国民革命高潮形成15.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贫农,因为最革命,所以他们取得了农会的领导权。”这一观点(
)A.提高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意识 B.进一步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强调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肯定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16.国共第一次合作初期,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担当起农民运动组织领导工作,先后开展了建立补习学校、设立合作社、组织农会、办理民团等活动,有效配合了国民大革命。这(
)A.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表明农民是国民革命的主力C.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有利于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17.宋庆龄在《回忆孙中山》一文中写道:“从孙中山四十年的革命实践看起来,他在晚年的伟大转变符合中国人民的要求。”这一“伟大转变”(
)A.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的建立 B.标志着孙中山阶级立场转变C.适应了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 D.指引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18.1925年中共上海区委组织部发布工作计划指出:“(党员)出身为小资产阶级,而能深入小资产阶级群众中运动者太少……此乃是一缺点。以后亦须注意吸收革命的智识分子与下级职员及自由职业者。”该工作计划(
)A.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反映中共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利于国民革命运动深入发展 D.表明中共内部出现右倾机会主义19.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据此,中国共产党(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 B.总结教训独立开展武装斗争C.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生产 D.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20.毛泽东曾经在文章中写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这一历史现象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期间发生了伟大的飞跃。在反思以往革命运动失败的基础上,他说:改组国民党,使其“掌握政权之中枢”,“盖惟有组织、有权威之党,乃为革命的民众之本据”。“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在肯定“平均地权”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称国民党“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有别于以往革命运动对“新军”和“会党”力量的重视,他认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告成功”。这些思想飞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形势。——摘编自张玉昆《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一大”期间的思想飞跃》材料二
中共建立之初,不要说具体的国共合作,就连宽泛的“联合战线”,中共都尚不了解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共一大上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在实际上确立了党外合作的方针。中共三大倡导“中国国民党应该是中国国民革命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还对社会革命分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摘编自蔡珍《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策略研究(1921~192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思想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的意义。2.阅读材料和图片: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1)据材料分析导致“中国人民困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用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大革命中最大的反帝成果是什么?(3)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国民大革命取得的主要功绩。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苏俄最初与孙中山接触时,孙中山对苏俄和共产国际仲出的橄榄枝并没有积极回应。1922年6月,陈炯明“六一六”兵变发生后,孙中山离粤赴沪。在与英国记者阿瑟·索兰姆的谈话中,孙中山说:“国民党是我的孩子,现在眼看就要淹死。……我向英美呼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漂来一根俄国稻草,我在快要灭顶的时候就抓住了它。英国和美国站在岸上向我大喊,叫我千万不要抓那根稻草,但是,他们帮助我吗?不。……我知道这是一根稻草,可是总比什么也没有好。”——摘编自李振武《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过程中的障碍及化解》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苏俄态度转变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并简析失败的原因。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留——次四事者: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2)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3)材料三中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材料四中,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有了重大发展,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原因有什么?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书中的时代下列是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近代1912~1927年中国历史目录摘编:第八章民初的政治与社会第一节袁世凯柄政下的民初政局一、民初的党派林立局面与政党竞争态势二、民初共和民主制度的实践及失败三、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与洪宪帝制的败亡第二节军阀派系政争与护法运动一、北洋集团之分化与南北军阀割据二、军阀派系政争与北京政府之更迭三、孙中山护卫民国共和制的努力第三节社会动荡中的经济与教育发展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二、农村经济的嬗变及凋敝三、新式教育在转型中艰难地发展第九章社会转折的新取向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各种新思潮二、新文化运动三、东西文化论争四、五四爱国运动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三节国民革命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二、国民革命的勃兴三、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特征(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社会转折的新取向”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参考答案:一、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般农友皆以依赖政府之心而起……不一月而组织甚众”“革命军大部分离粤北伐,随后又传来在长沙受挫的消息,农民因之恐惧,农会也大为动摇”及所学可知,北伐战争时期,农民在革命进程顺利阶段积极加入革命阵营,当革命运动遭受一定挫折时又表现出极为恐惧的心理,严重动摇着农会组织的稳定,这说明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着农运状况,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农运重心伴随北伐转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通讯报道对农会活动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国民革命对农民力量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A项。2.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25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联合工、农、学三界,组织开展纪念“五一”节活动,沿途高呼“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有利于推动中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①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北伐战争于1926年开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3.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前后(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20年以后,“新知识分子”要求对军阀社会进行“根本改造”“根本解决”,指的是要推翻军阀统治,而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就是要推翻军阀统治,B项正确;新知识分子的要求并不能导致北洋军阀的统治分崩离析,排除A项;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排除C项;“根本改造”“根本解决”说明对政党政治失望,排除D项。故选B项。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中国)。根据材料“1924年9月”“希望国民党双肩承受这种伟大的遗产”可知,蔡和森希望国民党继承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精神,据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打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因此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反对外来侵略,是反帝爱国运动,并非反封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于1924年1月,题干涉及时间是1924年9月,当时国共合作已经正式形成,排除C项;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材料涉及时间是1924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总理指的是孙中山先生,这一誓词体现的是遵从孙中山先生的遗命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所以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北伐战争,B项正确;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与“总理遗命”不符,排除A项;抗日战争主要反对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土匪军阀不符,排除C项;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战争,与“总理遗命”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1926-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是“扶持正义赞助我国民军者,则爱之敬之”,陈独秀则认为“没收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说明两党在反帝立场上存在差异,A项正确;国共两党的革命目标并不一致,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建立,排除C项;此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7.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4—1927年是国民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工农运动得到领导和推动,所以不断发展,C项正确;中共二大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些现象并不能体现这一纲领,排除A项;1924年就已经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排除B项;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工农运动只是国民革命的部分内容,所以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故选C项。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期间,武汉、九江等地反对帝国主义运动不断发展,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最终收回英租界,C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工人阶级不是运动的主导,排除A项;国民政府并没有取消列强在华的一切特权,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导致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分化的原因是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而并非工人运动的发展,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项。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192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将苏俄视为中国革命的朋友,并接受苏俄和共产国际建议,确立了“联俄容共”政策,说明孙中山将中国和世界革命联系起来,C项正确。孙中山思想转变促进了国共合作,选项因果倒置,排除A项;孙中山只是提出了“联俄容共”政策,而其思想突破为新三民主义,排除B项;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未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原因是它与中共民主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C项正确;“它是在中共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本身是对的,但与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只能说明其革命目标与中共的革命目标存在一致性,不能直接说明其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25年的国民党党员中,包括学生、工人和农民等,说明此时的国民党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C项正确;仅根据党员构成并不能说明国民党发展中心由北向南转移,排除A项;1925年,国民党并没有实行土地革命政策,排除B项;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其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热情赞扬了湖南农民运动,回击了社会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提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一系列思想”可知这一报告认可了农民的力量,认为应当发动农民,开展农民运动,由此体现了党对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项正确;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在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一报告仅体现了毛泽东一人的思想,不能说明中共开始意识到农民的重要,排除B项;这一报告是毛泽东一人的观点主张,和国民大革命是否加速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革命后期,国民党发动政变,逮捕共产党人,国共合作走向破裂,表明中国的革命局势不断恶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中共的革命道路是否调整,排除B项;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国民革命后期共产党受到打压,工农运动受到指责,与国民革命处于高潮的说法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工人阶级独立斗争这一时期是不能得到胜利的,而还要有各阶级的援助""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办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可知,蔡和森认为工人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一观点推动国共两党力量的发展与国民革命高潮形成,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地区,排除A项;“化解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终赢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1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大革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完成民主革命”“最革命”可知,毛泽东强调了农民的革命性,肯定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意识得以提升,排除A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于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于1928年,“完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农民的革命性,农民取得农会的领导权,不是整个革命的领导权,排除C项。故选D项。16.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担当起农民运动组织领导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合作时期,这些组织农民阶级的活动,唤醒了农民的革命意识,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没有分配土地,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A项;国民革命的主力不是农民,排除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于大革命失败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17.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从孙中山四十年的革命实践看起来,他在晚年的伟大转变符合中国人民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孙中山晚年,他看到人民大众的力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民工”的方针,推进了国民革命,促进国共合作,适应了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C项正确;孙中山希望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不是工农联盟政权,排除A项;孙中山阶级立场一直是资产阶级,其阶级立场没有发生转变,排除B项;孙中山的思想促进革命的发展,但是“指引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18.C【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925年(中国)。1925年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为了深入群众,中共上海区委组织部强调党组织注意吸收革命的智识分子与下级职员及自由职业者,这样有助于发动群众参加国民大革命,推动国民大革命的深入发展,C项正确;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排除A项;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排除B项;上海区委组织部的工作计划不属于右倾机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为适应国情的需要,中共调整革命策略,在会上确立了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A项正确;总结教训独立开展武装斗争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排除B项;开展土地革命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排除C项;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是在抗战胜利后,排除D项。故选A项。2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A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没有提出打倒军阀的口号,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没有提出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是要推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没有提出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二、1.(1)变化:彻底改组国民党,提升国民党的凝聚力;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理论;要求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接受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要求建立新式革命武装。(答出三点即可)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五四运动后,革命力量不断增强;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大力支持;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爱国精神。(答出三点即可)(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理论建设上的发展;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民主革命不断向前;为以后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借鉴。(答出三点即可)【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改组国民党”,“盖惟有组织、有权威之党,乃为革命的民众之本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要求彻底改组国民党,提升国民党的凝聚力。根据材料一“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在肯定‘平均地权’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可知孙中山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理论。根据材料一“称国民党‘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有别于以往革命运动对‘新军’和‘会党’力量的重视”,可知孙中山接受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根据材料一“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可知要求建立新式革命武装。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在反思以往革命运动失败的基础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失败,尤其是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五四运动后,革命力量的不断增强;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大力支持,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他本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责任感,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爱国精神。(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国民大革命(中国)。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共三大倡导“中国国民党应该是中国国民革命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可知,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民主革命不断向前;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理论建设上的发展;为以后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借鉴。2.(1)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的黑暗统治。(2)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3)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的黑暗统治。(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中最大的反帝成果是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功绩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1)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北洋军阀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陷入低谷,社会局势动荡。(2)成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设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基本摧毁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原因:反动势力异常强大,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共缺乏斗争经验,放弃革命的领导权。【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根据“ 1922年6月”、“ 我知道这是一根稻草,可是总比什么也没有好”可知孙中山转变对苏俄的态度是在1922年。此时中国的社会背景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北洋军阀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陷入低谷,社会局势动荡。(2)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设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基本摧毁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反动势力的强大、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共缺乏革命经验、放弃革命领导权等角度进行总结概括。4.(1)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2)孙中山思想的两个显著变化是: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推翻清政府,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3)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若能指出,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的政策,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4)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一“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可知,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第二小问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孙中山思想的变化,方法方面,根据材料一“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可知,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方面,根据材料一“《上李鸿章书》”、材料二“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可知,以前未主张推翻清政府,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三“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并结合所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知识可知,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等。(4)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四“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并结合所学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孙中山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5.(1)特征: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军阀混战;共和为虚,独裁为实;派系林立,政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金焕肤病因介绍
- 和解调解协议书6篇
- 2023车库租赁协议书七篇
- 土地流转工作协议书
- 足跟瘀斑病因介绍
- 萎缩性毛周角化病病因介绍
- 中考政治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 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知识408新教师培训省公开课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
- (可行性报告)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 (2024)植物纤维模塑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审批(一)
- 股权合作协议范本三篇
- 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2)含答案
- 《田间试验》课件
- (2024年)知识产权全套课件(完整)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组织架构图PPT模板
- 外研版七年级上ModuleUnit教学反思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Linux二级文件系统设计
- 阑尾炎病历模板
- 初中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