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及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_第1页
试论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及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_第2页
试论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及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_第3页
试论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及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_第4页
试论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及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姓名:000000班级、学号:00000000000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会计电算化指导教师:0000000开题时间:完成时间:课题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课题(论文)提纲1.绪论1.1会计造假的概述1.2会计造假的主要表现1.3会计造假的危害2.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2.1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2.2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2.3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2.4中介机构监管薄弱2.5诚信品质3.治理会计造假对策分析3.1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3.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和建立舆论评论机制3.3加强舆论评论机制3.4全面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准则3.5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3.6加强独立审计作用,提高独立审计质量4.结论二、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会计假账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的分析,逐项论述了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解决“造假”问题的对策。关键词:会计假账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职业道德参考文献[1]刘淑蓉.上市公司会计作假的原因、手法及对策[J].经济师,2003,8{2}唐宴春.会计制度、道德、法制的理性思考[J],金融会计:2003年9月[3]李志钢.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J].湘潭工学院学报.2003.9.

{4}程宗璋.关于遏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若干思考[J].财税与会计.2003.6.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1.绪论1.1会计造假概述会计造假是指会计造假的策划、组织、指挥、参与和具体实施,也就是假账的涉案和后果承担。假账是会计人员直接制造的,但造假既需综合知识、做假技巧、胆量,更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背景,因而一般绝不是一个会计人员能完成的,会计造假主体应包括炮制假账和相关违法乱纪活动的主谋和执行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改变,会计造假主体的构成亦变得复杂起来,其动因和作案手段也出现多样性和复杂化的趋势。1.2会计假账的主要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已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从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1929年美国的股市大崩溃再到近几年美国安然、世通的造假事件,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造假案件,造成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会计造假已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会计造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2)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造假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3)账外设账。(4)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5)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6)违法违纪手段隐蔽,做假技术不断发展。(7)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会计造假这个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找出会计造假的原因,并研究行之有效的治假措施已成为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3会计假账的危害1.3.1经济危害首先,很大程度上导致微观决策失误;很大程度上形成宏观调控错位;很大程度上阻碍市场体制完善;很大程度上削弱国家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国接轨国际经济。1.3.2、社会危害很大程度上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很大程度上产生社会信用危机;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道德建设.1.33政治危害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政党的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威信;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政治稳定;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会计造假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治理会计造假的过程中有时令人误入歧途,针对会计造假问题拟采取或已采取的办法和措施,要么是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要么是难以操作,缺乏可行性。因此,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找出遏制会计造假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是规范会计行为,保护各相关者利益的迫切需要。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一项手段,也是形成会计造假事实的结果。它出现的根源是;2.1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许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主动,不充分,质量较低且滞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一些上市公司因自身存在的暗点,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非一种其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获得的权利,在面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时往往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上市公司在对公司信息披露时,高估收益,低估损失,如虚构交易对象、伪造销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或者在公司会计信息中通过似是而非、故弄玄虚的语言,使公众产生歧义性的理解;或者在会计信息中对投资者遗漏或隐瞒某些重大的问题。

2.2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当前一些上市公司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到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大股东控制”现象严重。其中由于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难以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和控制。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在转变中产生了“一股独大”的现象,流通股数量较少,股东分散,难以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管理权被公司的管理层所控制。高管人员在利益驱动下,协助大股东进行占用资金、挪用资产;并通过会计造假等手段逃避监管,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2.3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执法不严,缺乏透明度。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极小,追查案件时松时紧,不够及时。部分处罚决定没有公之于众,部分处罚决定不够具体,我国《证券法》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在实践中,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一般都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对违规信息披露者难以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在被处罚对象方面,虚假信息披露的责任方一般都归于上市公司,对具体责任人的处罚较少。上市公司从造假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造假所受到的处罚,导致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证券市场充斥着无视各种法规的行为,中小投资者遭受的损失得不到赔偿。

2.4中介机构监管薄弱

我国长期以来对中介结构监管不足。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是从挂靠制度起步的,绝大部分是挂靠所在地的财政部门,这使得政府机构能够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直接干预会计师审计意见,从而造成了事务所的“无风险”意识,忽视内部控制管理,导致了审计市场的混乱。还有部分中介机构受短期利益的影响,无视职业道德,与上市公司勾结,虚增利润、隐瞒亏损、提前确认收入、伪造发票,协助上市公司造假。2.5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会计人员的地位也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我国的会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量的违法贪污、挪用公款、坚守自盗等经济案件甚是令人堪忧。因此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便成为我们做出的合乎时代潮流,顺乎人民意志的战略抉择。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信息的质量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利益分配的格局。为了确保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更需要会计人员诚信的品质。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能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所以,我们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训练,且具有相当业务水平和能力的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做到:承担与自己的专业水平相适应的工作,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等。(2)保持客观公正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下多元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分配的基础,会计人员正处于这些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重任。要求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应保持客观公正,摒弃个人私利,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其履行职能的利益冲突;以中立的态度客观、真实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3)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处于单位资金运动的中心,掌握着大量的秘密资料,一旦泄漏将给单位造成损失或引起混乱,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得任意泄漏工作中所了解的秘密资料,(4)保持职业谨慎和维护职业声誉会计活动中存在许许多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勤勉作风,对会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恰当的职业判断,以确保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3.治理会计造假对策分析为了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我们必须从净化会计环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内部控制、和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这几方面着手从而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3.1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职业道德活动的一种形式。会计从业人员一方面要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的教育来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依据教育对象,教育任务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与侧重。形成以会计专业在校生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因材施教。以反面教育为辅,同反腐倡廉相结合,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反映时代的要求。通过教育和引导,将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要求,通过潜移默化会计人员的道德意志,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觉悟,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达到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业行为的目的。3.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和建立舆论评论机制。针对以往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的隐患,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首先,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与经验,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协会,总会计师协会等职业组织中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解释、修订和实施之职。由若干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聘请来自会计师事务所,高等院校等部门的专家作为兼职人员。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其次,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可以结合从业资格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从业资格证年审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措施。3.3加强舆论评论机制。政府及有关各方面要利用舆论强有力的宣传作用正面的、积极的精神。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和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会计学院时,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将“诚信”作为当前会计工作的根本和第一要务。批判个人主义的职业观念,指导群众舆论,使其纳入集体主义舆论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舆论范围。并且发挥舆论的社会公众效应,对违反会计准则,法律法规的事件进行曝光。接受公众的监督,提高造假的风险。3.4全面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具有普遍的价值。但是由于我国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全社会的经济交换主要以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计划进行,不需要也不存在专门的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经济快速发展,非人格化的交易越来越频繁,交易的价值越来越高,但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建设明显落后。政府侵犯个人产权,个人侵吞公共财产的行为屡屡发生,无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上市公司造假账、企业三角债、银行呆坏账、信用卡诈骗、偷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信用缺失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是是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时所采用的一般原则、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责任等。3.5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其他管理控制两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体现了内部牵制原理,与其他管理控制交织进行,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占着重要地位。内部会计控制指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其中包括: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财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科学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有效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造假没有了造假的环节、载体并从源头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实现内控制度资源的优化配制,要按企业业务动作方式,建立起相应的内部责任机制,如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稽核部门的日常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财务监测机制等。(1)加强宣传学习《会计法》的力度,从思想上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是会计工作依法进行有效保障。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我国加入WTO,必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实现政企分开,弥补治人治理结构的漏洞,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经营机制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内部要有高度的组织和严格管理,这也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3)制定制度标准体系,以利完善制度建设。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比较广泛,为了使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章可循,首先是在遵守《会计法》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国家要组成有关专家研究制定比较详细的适合不同规模企业,又便于建立和操作的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供企业选择制定,这样就避免了完整系统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因企业人员素质等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完成的困难。其次是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4)加大监管力度,促进企业建立并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企业内外监管机制和制度,这对一个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需要单位内外部形成合力予以监督方能奏效,外部由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上级主管单位及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检查;内部由单位审计部门负责监管,只有建立了内外结合的监管机制,并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全面性及有效性,才能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以保障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加强独立审计作用,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只能是一种奢谈。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质量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提高审计从业人员门槛,保证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较低,报考者只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且考试内容偏重理论问题,实务要求不够,一些人仅凭“精通”几本考试用书就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结果使注册会计师队伍盲目膨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业能力严重下降。因此在报告条件上必须要求报考人员具有一定的会计从业经历。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市场准入的监管,作为常识,进入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个人和机构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以确保执业质量。但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入审查往往流于形式,有些地方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审查不严,各种寻租行业滋生泛滥,严重地破坏了会计市场的秩序。第二,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过多,规模过小,一方面容易在客户市场上形成恶性的低价竞争,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得不到保证时,必然会降低审计成本,损害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在给第三者造成损失时无力赔偿,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拥有者构不成足够的压力。因此,在会计事务所的审批条件上,应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提出更高要求,并从总量上控制会计事务所的数量。在审批要件上,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交纳巨额职业保证金。一旦会计师事务所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和执业准则等给第三方造成损失时,就扣除相应的职业保证金,用职业保证金对第三方进行赔偿,并要求其补足职业保证金,才准予重新开业。唯有如此,才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谨慎从事,不与委托者或被审计者勾结来损害第三方的利益。第三,更改目前会计事务所的选聘、续聘和更换的权力。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后,会计市场上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掌握着会计事务所的选聘、续聘和更换的权力,会计师事务所为得到审计项目,而顺从管理当局的旨意,并受其指使进行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违背《独立审计准则》,出具虚假的审计结论。有鉴于此,必须更改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续聘和更换的权力。对于上市公司,这一权力可收归证监所,采用目录管理方法。由会计师事务所提出项目申请,证监会审查,然后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避免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压力,维护审计的独立性。第四,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意识。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以《注册会计师法》为等相关法规、规章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法规体系,但不可讳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低风险的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总体偏低。我国至今尚未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目前对当事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但却没有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虽然《证券法》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承担的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现有法律中缺乏适当的诉讼机制,致使投资者的损失事实上得不到赔偿。尽管法律允许普通投资者可以对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提起诉讼,但过高的诉讼成本和偏低的收益致使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必须尽快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降低诉讼门槛,采取举证到置的方法,由审计人员承担举证责任。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使其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第五,加强审计职业道德管理。外在的监督与监管是审计质量保证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根本问题在于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能的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准则,重塑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在重塑审计职业道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审计目标相适应;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审计行业管理模式相适应;审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会计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关系到社会资源的配置,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前途,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4.结论总之,会计造假行为损害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破坏证券市场正常运行,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必须进行治理,加强监督。建立好会计诚信建设,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国际交流和合作,建立和完善会计、审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创新思维,更好发挥会计理论在会计改革和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行政部门提高透明度,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有利于全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的高度出发,正确对待各项《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样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减少乃至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势在必行。Visa-freepolicybringsChengdubiz,tourismboost.Makingnationalheadlinesseveraltimes,Chengdu's72-hourvisa-freepolicyhasattractedwideattentionfrombothChineseandforeignexpertsandbusinessmensinceittookeffectonSept1lastyear.Theprogrampermitscitizensfrom51countriesandregionsincludingtheUnitedStates,Australia,CanadaandJapanwhohavevalidvisasandflightticketstoathirdcountrytospendthreedaysinthecity.ThecapitalofSichuanprovinceisthefirstcityinthewesternregionofChinatoofferforeigntouristsathree-dayvisaandthefourthnationwidetoadoptthepolicyfollowingShanghai,BeijingandGuangzhou.LiZhiyong,deputydeanofthetourisminstituteatSichuanUniversity,saidthemove"contributestoalargeincreaseinthenumberofoverseastouristsandraisesthecity'slevelofinternationalization"."Thepolicywillalsobringdirecteconomicrevenue,"Lisaid."Chengduhasmanyculturallegaciesandisalsoaparadiseforpandaloverswiththeworld'slargestbreedingandresearchcenter.Threedaysarelongenoughforforeignvisitorstovisitthoseiconictouristspots,"henoted.ThecityishometotheremainsoftheJinshacivilizationthatdatesbackmorethan3,000yearsaswellastheQingchengMountainsandtheDujiangyanirrigationsystem.QingchenghaslongbeenrecognizedasthebirthplaceofTaoism,China'sancientindigenousreligion,whileDujiangyanisconsideredtobetheoldestfunctioningwater-controlprojectintheworld.Chengdurankedthirdintouristfacilities,managementandservicesamong60Chinesecitiesinacustomersatisfactionsurveyreleasedlastyear.But,Liaddedthateffortsarestillneededtodevelopmoretourismproducts,improveEnglishservicesandprovideaccuratetranslationoftrafficsignsandscenicbillboards.ZhaoYun,chairwomanofBritishChamberofCommerceSouthwestChina,toldChinaDailythathiscolleaguesfoundthepolicyveryconvenient."ABritishclientonceflewhereandstayedforjustonedaytocheckherorderedgoods,"shesaid.ZhaowasborninShanxiprovince,butshehaslivedinChengduformorethan10years."Mylifewaslikearunningracemovingfromplacetoplace.IalsolivedinBeijingandShanghaibefore,"shesaid."ButChengduisaplacethatyouneverwanttoleaveoncesettlingdown.Itisnowmysecondhometown,"shesaid.Iftheenvironmentisfurtherimproved,thecitywillattractmorepeopletovisitandlive,withthe72-hourvisa-freepolicyandcompellingconditionsintransportation,culture,climateandcuisine,hesaid.Foreignersalsogavepositivefeedbackonthepolicy.AspokesmanfromDellIncsaidthecompanyhasaglobalhubofoperationinChengdu,sothethree-dayvisa"hasanimmediateandpositiveinfluenceonthecompany'sbusinessdevelopment".RudyButtignol,presidentofthepublicbroadcastingcompanyinBritishColumbia,Canada,saidhisworkrequiresfrequenttraveltoChengduandthepolicy"makesthetripseasier".Datafromthecity'spublicsecuritybureaushowssome100foreignvisitorsenjoyedthe72-hourpolicybytheendofMarch,mostofthemfromtheUnitedStates,theUnitedKingdomandGermany.Chengdualsoreportedrobustgrowthinitsoveralltouristindustrylastyear.Officialstatisticsshowthatitreceivedsome150milliontouristslastyear,anincreaseof28percentfrom2012.Around1.7millioncamefromabroad,anincreaseof12percent.Totalrevenuefromtourismsurpassed133billionyuan($21.7billion).DuringhisvisittoKazakhstaninSeptember,ChinesePresidentXiJinpingproposedthatChinaandCentralAsiajoinhandstobuildaSilkRoadeconomicbelttoboostcooperation.TheideahasbeenwidelyechoedinCentralAsiancountries,becominganencouragingblueprintforChineseareasalongtheSilkRoadthathaslinkedAsiaandEuropeformorethan2,000years.Inthenextthreeweeks,ChinaDailyreporterswilltravelthroughthebeltinChinaandinKazakhstan,UzbekistanandTurkey.Theywillshowtheprogressandexpectationsofthecountries,businessesandpeoplesontheroute.Shaanxi-thestartoftheancientSilkRoad-haspositioneditselfasthenewstartingpointforthedevelopmentoftheSilkRoadEconomicBelt,whichwillstrengthenChina'scooperationwithCentralAsiancountries,aseniorofficialsaid.

ShaanxiGovernorLouQinjiansaidtheprovinceisfresh,richandunique,asitwaswhenitanchoredoneendoftheancientSilkRoad.

"ItisthebestoptionforaccommodatingindustrialtransfersfromEastChinaortheworldatlarge,"hesaidonWednesdayinXi'an.

Louheldajointinterviewwith27media,includingChinaDaily,thefirstinaseriesofinterviewsentitledChineseMediaAlongtheSilkRoad.TheinterviewswillbeinShaanxiandGansuprovincesandthe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aswellasKazakhstan,UzbekistanandTurkey.

ThemediagroupheldthefirstinterviewonWednesdaymorninginXi'an,thestartingpointoftheancientSilkRoad,atradechannelestablishedmorethan2,000yearsagolinkingChina,CentralAsiaandEurope.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成绩题目: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主修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年级哲学辅修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辅修专业、班级会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4月14日试论会计造假及防范措施摘要:近年来,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会计造假案件不断出现,成为危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顽症,会计造假已成为一种世界现象。会计造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扰乱了经济秩序,滋长腐败,又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损害了会计人员形象。企业会计造假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危及到国家、企业和社会个人的利益,可能成为制约中国改革政策选择、改革中的资源配置和改革后的绩效评估的"瓶颈"。因而,有效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会计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但是,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盲目乐观,证券市场中尚有一些公司利用各种舞弊手段人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其缺乏客观性和相关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可信度。会计造假严重地扰乱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因此,对会计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朱镕基总理更是亲自作出了不做假账的批示。只有建立起更完善的会计制度、监督制度,并且当会计诚信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时候,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才能越来越好,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其主要原因有:法律监督不力;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会计人员往往通过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巧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隐瞒收入,虚报损失;调节费用和利润,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巧调帐外物资私设小金库;注册资本名不符实等手段来操纵财务报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遏制会计造假: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制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关键词:会计造假;会计信息;会计诚信

ABSTRACTInrecentyears,bothinternationalanddomestic,accountingfraudcasesappearceaselessly,becomeadangerforkeepingthepoliticalandeconomicorderaccountingfraudhasbecomeaworldphenomenon.Thedangersofaccountingfraudisvarious,alreadydisturbingtheeconomicorderanddevelopscorruption,andhittheinvestorconfidenceandharmtheaccountingpersonnelimage.Enterpriseaccountingfraudhasbecomethefocusofattentionofthesociety,whichendangerthestate,enterprisesandsocialpersonalinterests,maybecomerestrictsthereformpolicychoice,inthereformoftheresourceallocationandreformoftheperformanceevaluation"bottleneck".Therefore,howtoeffectivelysolvetheaccountingfraudproblem,hasbecomeChina'sgovernmentandacademiafacesmajorissue.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systemandassecuritiesmarketrealizationof"openness,fairness,impartiality"principleofimportantprotection,alongwithaccountingrulesystemofcontinuousimprovementandsecuritiesregulatoryincreasinglystrengthenand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industrydevelopment,andgraduallyestablishanddevelopandperfectrise.However,China'spresentsitua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notoptimisticblindly,thestockmarkethassomecompaniesuseallsortsoffraudmeanshumanreducethequalityofaccountinginformation,makeitslackofobjectivityandcorrelation,thusaffectingtheaccountinginformationtoinvestorsthecredibilityofdecision-making.Accountingfraudirritantthewhole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order.Therefore,theaccountant'ssincerecallsformoreandmoreintense,premierzhurongjiismadenotpersonallyfakeaccountsinstructions.Onlybyestablishingtheperfectionofaccountingsystem,moresupervisorysystemofaccountingsincerity,andwhenthebecomestheentiresocialconsensus,China'smarketeconomicordertobetterandbetter,oureconomycancontinuetoahealthyandstabledevelopment.Judgingfromtheactualsituationinourcountry,themainreasonsare:poorlegalsupervision;Administrative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ystemisnotreasonable,supervisionandnotinplace;Socialsupervisionandlackofvalidity.Accountingpolicyforward-lookingenough;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isperfect;Theinternalcontrolsystemisnotperfect;Accountingpersonnelqualityisnothigher.Theaccountingpersonnelhaveoftenthroughthefictionalbusinesscontent,virtualcolumnvouchers,manufacturingfalsebalance;Useopportunelycome-and-goaccount,evadetaxes;Falseconcealingrevenuelosses;andAdjustmentcostsandprofits,toachievedifferentpurpose;Qiaoadjustablenon-ledgersupplieskangaroosmallTreasury;Registeredcapitalmeansrootingtomanipulatefinancialstatements.ConnectingwiththepracticalsituationofChina,Ithinkcantakethefollowingmeasurestocurbaccountingfraud:perfectlegalsystem,standardizethefinancialreport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behavior;Countriesshouldestablishthereasonableadministrative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ystem;Strengtheningsocialauditsupervision,improvingqualityfor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Formulatetheperfectaccountingstandards;Perfectingthe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fromthesourceofaccountingfraudshappeneradicate;Tostrengtheninternalcontrolconstruction;Improvingaccountingpersonnelquality.Keywords:accountingfraud;Accountinginformation;Accountingcredit

目录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一、会计造假的方法………………6(一)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6(二)商业企业巧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6(三)隐瞒收入,虚报损失…………7(四)调节费用和利润,以达到不同的目的………7(五)巧调帐外物资私设小金库……………………7(六)注册资本名不符实……………8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8(一)法律监督不力…………………8(二)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9(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9(四)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10(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10(六)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11(七)会计人员素质不高……………11三、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12(一)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12(二)制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12(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12(四)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3(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13(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13(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14参考文献……………14

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已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会计造假不仅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经营业绩虚假,财务状况不实,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削弱了国家经济法规的权威,严重破坏了国家的宏观管理,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挪用贪污打开了方便之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的丑闻不断。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等,到2001年的银广夏事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会计造假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因此,探讨分析会计造假现象、成因,寻求审计对策,对遏制此起彼伏的会计造假案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会计造假的方法(一)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舞弊方式,通过改动凭证或直接虚列支出,如财务人员利用企业偷逃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将工资虚拟名单中多加了名字和金额,以达到贪污的目的。有时财务人员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故意算错,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也有的在银行存款月末试算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额,这种方法一般的人非常难以察觉,除非在作假当年核查,否则很难发现。(二)商业企业巧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按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须在款项付讫后才可抵扣,为了逃避税款,在款项不足付款或不愿付款的情况下,企业领导授意财务人员,用以前年度或以前已下账的付款存根或未用支票存根对日期进行改动,作为抵扣付款凭证,这是企业为了套取税款的一种非法的舞弊行为。企业赊销商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本应及时收回,但购货单位为了长期占用应付货款,销售企业经销人员和财务人员为了从购货单位谋取私利,而合谋长期拖欠货款,造成企业应收销货款长期挂账。有些企业将外单位还款不冲销往来账,而是截留并转移他处,再通过坏账损失挤列管理费用。如企业收到外单位归还的欠款后,直接从银行提出现金转入企业小金库,日后再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通过坏账损失列入管理费用。按规定,企业的预付款业务必须以有效合法的供应合同为依据,而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的预付款业务根本无对应的合同,而是利用预付款为他人进行非法结算,将所得回扣或佣金据为己有;有的企业将实现的收入暂时存放在预付账款账户中,作为预付款,日后再作相反会计分录,视同退款。这样的后果是可以偷逃收入、偷逃税款。(三)隐瞒收入,虚报损失企业向供货单位购买货物后,取得了蓝字发票,但又因故将货物退回,取得了红字发票,而财务人员用蓝字发票计入应付账款,将红字发票隐瞒,然后寻机转出,贪污此笔款项。有的保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勾结车间人员涂改账目、盗窃财物,或者虚报和夸大损失,将报损材料转移或贪污私分;冒领或用假领料单和发料单盗窃物资,转移出售;或将所窃物资成本通过打折等方法打入正常领料、发料业务之中。企业利用预收账款将尚未实现的销售收入提前作收入处理,虚增商品销售收入,调节利润;或将预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作销售处理,以达到偷逃税金的目的。(四)调节费用和利润,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扣除税金后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便转移收入,在其他应付款中挂账。或者企业为了控制当年利润实现数额,采用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提前转固定资产,提前计提折旧的方式以虚增费用或减少利润。利用预提费用科目达到企业所要的目的,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手段。如:有些企业为了达到继续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采用虚列预提费用的方式来人为地调节利润,对早已提足的大修理费用支出一直在预提费用中列支,做成真盈假亏的假象;有些企业对已预提完毕的预提费用支付时不转销,支付时又重新计入成本费用账户,以达到增加当期费用的目的;还有些企业因本期的费用支出较大,为了不影响期末预计利润,则采用压缩费用的方法,对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以降低过高的成本费用,虚增或虚保当期利润。有的公司为了粉饰业绩,人为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对并不存在的销售业务,按正常销售程序进行模拟运转,而不惜多缴纳一些税金;或对有一定销售业绩的客户,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虚构销售业务,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得公司在该客户名下确认的收入远远超过实际销售收入。(五)巧调帐外物资私设小金库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分得的收益应作为投资收益入账。但企业为了职工福利,与联营单位协商后,将从联营单位应分得的利润隐匿在联营单位。同时授意联营单位将联营利润由应付利润直接转入其他应付款账户。以后,该投资单位根据需要将应分得的联营利润直接从联营单位提现,放入小金库,以备用于职工福利或超税定额的工资及奖金。企业为了给职工额外收入,或进行一些非法支出,还利用各种手段巧设账外物资,如:购进存货时即作生产费用或待摊费用,未使用便计入成本费用;领用的材料不用或少用,而是计入成本费用,采用不作退料或假退料,退库不记账等方式,积少成多,形成大量账外物资;回收的边、角、废料不入账;盘盈、自制材料不入账;委托加工的余料不入账等。(六)注册资本名不符实这类舞弊行为主要是在一些新成立的公司中存在较多。惯用的舞弊手段是:企业往往在注册会计师验资时将资金打入银行账号,有的可能是通过短期拆借的资金,有的则利用关联企业循环打入验资所需资金,等到注册会计师签署验资报告后就有可能抽逃资金。像这类问题一旦被工商部门查实,注册会计师则可能掉入被审单位注册资本不实的舞弊陷阱。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一)法律监督不力《会计法》是会计管理的法定基础,对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并应当进一步做好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要在全社会普及会计法规知识,尤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了解会计信息形成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虚假会计信息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健全会计核算、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企业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极不完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主管部门主要不是依靠法律手段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处理会计造假行为,对违法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造假即使被查出来了,对造假者的处罚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而未被查出则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于是违法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的反差,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甘愿铤而走险,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二)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从社会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二是收费制度不科学。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而与审计时间脱钩。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三是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欠佳。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则不容乐观。另外,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四)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审计部门按有关法规规定也只是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又按国有资产和资金的隶属关系划分了管辖范围,国家审计署对于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行为的查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也不希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也不应该细管到不会有任何违规发生的程度。(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责权关系而构成的组织结构,是处理公司中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上市的时问比较短,公司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故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如下:1.股权结构不合理源于公司形成的历史,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统治地位,“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严重。“一股独大”的后果是控股股东完全操纵了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因为很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的重要成员,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失去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经理人员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完全控制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2.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在单一公有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却很不明确,说是人人所有,也可以说是人人都没有,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导致了所有者角色的虚置,因而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大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但政府委派的只是“代理人”而非真正的“所有者”,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的制衡力度较小,导致了中国特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使得股东大会徒有虚名。3.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所有者缺位,使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被国有大股东操纵或控制,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成为董事会重要成员,为管理人员操纵企业提供了便利。“独立董事制度”本应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但是这些独立董事大多来自于一些高等学府,与企业没有什么经济联系,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他们并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所掌握的信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明显逊色于公司高管人员,充其量只能是“名誉董事”。(六)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十分薄弱,有的甚至并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脱离本单位实际,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偏重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导致内控成本升高,使内部控制失去效力;有的虽有较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运作机制,因而也不能发挥其作用。(七)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造假,既是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不高,又是这些人法制观薄弱造成的。会计人员除按法律、制度办事外,就是听从领导的旨意,在单位会计人员从属于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负责人所掌握和决定,从而使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人员工作,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假造会计资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虚假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中业务素质普遍较低、法制观念较弱,缺少作为职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独立能力。三、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一)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符,是否真实、完整。我国的《会计法》、《公司法》,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下了大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二)制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财政部新制订或修订了38个会计准则,新准则从以下几方面使企业进行利润调节受到限制:第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第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照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是其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尽管我国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已完成脱钩改制工作,为保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保持独立性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仍需采取一定措施来强化这种独立性。从根本上说,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是最为有力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对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需求的缺乏是导致当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最重要原因。(四)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各个监督部门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的不同,造成了监督不合理不到位。国家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应该单独设立或者指定其中一个部门监督企业会计舞弊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多头监管,多个上级。只由一个部门监管,可以增强其专业性,使得监管更加有力。(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为此,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1)要加速建立和完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使命,真正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2)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并互相有效制衡。(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通过自查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堵塞漏洞,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从源头杜绝造假的保证。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主要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做好内部控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我们在强调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赋予它一定的地位,树立其足够的权威,保证它的独方性,并尽一切可能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准和适应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使内部控制真正的落实到位。(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会计人员是处理加工会计信息的操作员,应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准确掌握新会计准则,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还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明确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对会计人员采取激励措施,不断吸取优秀的人才加入会计队伍,进一步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从专业角度观察,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与企业改制相辅相成,涉面广泛,内容丰富,新旧转换和会计改革中,广大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务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新的形势,广大财会人员要加强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会计理论水平,以确保在从事会计实务操作时能准确应用规则,使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科学、可比、客观和真实。参考文献:[1]罗精晖、苏立群.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手法及甄别方法.大众科技,2010.(5)[2]唐国平.会计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