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英历史看文明转型_第1页
从中英历史看文明转型_第2页
从中英历史看文明转型_第3页
从中英历史看文明转型_第4页
从中英历史看文明转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中英历史看文明转型1编辑ppt从中英历史看文明转型1编辑ppt2编辑ppt2编辑ppt3编辑ppt3编辑ppt作为工业文明,它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产生途径,由此发展道路也有很大区别。一般认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有两种类型,内发型和传导型。西欧是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是由内部因素逐渐积累自发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称为内发型现代化。北美也属于这一类型。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是在内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受到欧美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改革向西方学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称为传导型现代化。中国属于这一类型。4编辑ppt作为工业文明,它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产生途径,由此发展道路也15-19世纪的中外比较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一时期,中、西社会都处在一个转型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并逐渐由封建社会迈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则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因此从文明史的角度研究15-19世纪的中英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西差距逐渐拉大的原因及从中得到启示。5编辑ppt15-19世纪的中外比较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材料一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雍正十年(1732)设置军机处,君权得到极大加强,专制主义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清)《东华录》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同一历史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中国:清朝皇帝独断专权,建立军机处,皇权空前加强,政治体制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受到法律制约,统而不治,形成了议会制、责任内阁制和政党制度,与中国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6编辑ppt材料一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文明中国英国政治文明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立宪制精神文明物质文明7编辑ppt文明中国英国政治文明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立宪制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文明中国英国政治文明废丞相、设三司、特务机构、康熙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克伦威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8编辑ppt文明中国英国政治文明废丞相、设三司、特务机构、康熙帝、议政王材料三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新成:在莎翁的历史剧当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伊丽莎白女王当然知道这一点,她并没有下令禁止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尽管在哈姆雷特这样的剧中,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台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就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大国崛起》请思考:⑴材料反映了英国在当时产生了什么思想运动?有何作用?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思想解放。15---16世纪: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17---18世纪:启蒙运动19世纪:工业革命后(1)自由主义思潮(2)民族主义思潮(3)社会主义思潮⑵此后到19世纪中期英国历史上精神文明有哪些发展?后者对前者有何发展?9编辑ppt材料三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新成:在莎翁的历史剧当⑶如果请你当命题者者来组织材料,你认为在15—19世纪中期中国文化领域选择哪些材料可以和英国这段材料形成对比?八股取士文字狱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小说成为文学主流总结性的官方编撰的图书成就突出大型集大成的文化科技著作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传教士促进中西文化交流10编辑ppt⑶如果请你当命题者者来组织材料,你认为在15—19世纪中期中⑶如果请你当命题者来组织材料,你认为在15—19世纪中期中国文化领域选择哪些材料可以和英国这段材料形成对比?八股取士文字狱儒学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小说成为文学主流总结性的官方编撰的图书成就突出大型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传教士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占主导地位微弱传教被雍正帝下令禁止11编辑ppt⑶如果请你当命题者来组织材料,你认为在15—19世纪中期中国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思想解放为前提.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变革的启蒙思想.英国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向,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留存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思考:17-18世纪中西两种启蒙思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简要分析其主要的原因.12编辑ppt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思想解放为前提.17比较英国的启蒙思想中国的民主思想封建力量思想体系社会基础彻底批判,并且对未来资本主义社会规划了完整的蓝图仅限于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已暴露无遗,文艺复兴又对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进行猛烈批判因满清贵族入关,调整政策,出现了末世中的盛世局面,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又大大加强13编辑ppt比较英国的启蒙思想中国的民主思想封建力量思想体系社会基础彻底材料四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请回答:英国抢占了政治文明先机,一度傲视全球,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4编辑ppt请回答:14编辑ppt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也逐渐占据了商业垄断地位。通过圈地运动和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逐步实现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16世纪末,英国最终打败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18世纪中期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到1840年基本完成,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从而占据了世界的垄断地位,成为“世界工厂”,进而还成为世界的商业霸主和金融中心,占领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成为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英帝国盛极一时。15编辑ppt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也逐渐康乾时期,是清朝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这最后的盛世已处于世界大势发生了空前剧变的大背景下,因此,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1750年(乾隆十五年)1800年(嘉庆五年)1830年(道光十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整个欧洲23.2%28.1%34.262中国32.8%33.3%29.8%6.2%摘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下》

(1)材料一揭示,1750—1830年,英国的经济发展呈何种变化趋势?与同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相比较,英国的经济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经济。16编辑ppt康乾时期,是清朝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康乾时期,是清朝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这最后的盛世已处于世界大势发生了空前剧变的大背景下,因此,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1750年(乾隆十五年)1800年(嘉庆五年)1830年(道光十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整个欧洲23.2%28.1%34.262中国32.8%33.3%29.8%6.2%摘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下》

(2)材料一揭示,1750—1800年,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试结合康雍乾时期的有关重大经济举措,简要说明上述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2)1669年帝康熙实行“更名田”;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雍正推行摊丁入亩.17编辑ppt康乾时期,是清朝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A、出现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18编辑ppt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新旧冲讨论根据材料和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明末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16世纪上半叶至18世纪下半叶,中西方的生产的差距并不如后来大,国力强弱也不悬殊。为什么正处于工业文明的发轫时期,而中国仍然在农耕文明中徘徊?19编辑ppt讨论根据材料和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明末已材料2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也。—摘自《清世宗实录》卷57

材料3(1793年)乾隆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摘自《粤海关志》卷23

材料4(1793年,英国马夏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夏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摘自《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20编辑ppt材料2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也。比较英国的启蒙思想中国的民主思想封建力量思想体系社会基础彻底批判,并且对未来资本主义社会规划了完整的蓝图仅限于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已暴露无遗,文艺复兴又对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进行猛烈批判因满清贵族入关,调整政策,出现了末世中的盛世局面,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又大大加强重商主义及殖民扩张已使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受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影响21编辑ppt比较英国的启蒙思想中国的民主思想封建力量思想体系社会基础彻底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千古横被全球文明冲突如何评价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如何看待两种文明的优劣?旧制旧律旧知旧物陷入低谷错失良机22编辑ppt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千古横被全球文明冲突如何评价农耕文明中国英国政治文明废丞相、设三司、康熙帝、南书房、军机处克伦威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物质文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李自成“均田免粮”;“海禁”、“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拓展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精神文明心学、小说;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明代传奇;《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李时珍、小说;京剧;文字狱;传教士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典力学体系建立、蒸汽机;浪漫主义;牛顿结论近代中国能否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来实现工业文明农耕文明阻碍了文明转型,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来进入工业文明的历程.完成了工业文明的转型,并以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工业文明的成果23编辑ppt文明中国英国政治文明废丞相、设三司、康熙帝、南书房、军机处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从产生的途径来看有两种类型:内发型和传导型从社会制度来看:在进入20世纪以前,工业文明表现为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土耳其经过凯末尔革命和改革创立了落后民族的现代化模式;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长期摸索失败之后,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并取得了成功。24编辑ppt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从产生的途径来看有两种类型:内发型如何看待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如何看待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优劣?25编辑ppt如何看待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如何看待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段“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26编辑ppt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段“中国热”,许多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但不久,两种进入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A、明清对生产关系的调整B、人口压力过大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果的更新变革27编辑ppt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退D、经济停滞倒退28编辑ppt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续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诅咒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的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变化仅局限在传统秩序的范围里,才可以接受的。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全球通史》29编辑ppt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续性或许可看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极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二: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