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多校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准考证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历史部分分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宜侯头(cè)簋(gui)。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了占卜,册封久为宜侯,赏赐他鬯(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宜侯矢簋内的铭文A.证明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 B.是研究西周分封制的一手史料C.一般刻写在龟甲等兽骨上 D.因有处模糊而不具有史料价值2.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其阶段及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往状况的诗句是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波斯老贾渡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D.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4.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队在非洲东部肯尼亚(国家)沿海曼布鲁伊村遗址陆续发现了永乐(明朝年号)官窑青花瓷片和明早期龙泉窑御用官器瓷片(如图)。这两种瓷片年代与郑和航海年代吻合,很可能是郑和船队从官窑定制的礼物。由此可知A.郑和可能曾经抵达东非 B.明朝制瓷工艺技术水平十分高超C.郑和船队规模十分庞大 D.郑和下西洋是一种民间经济交流5.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几项伟大工程共同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云冈石窟 紫禁城 大运河 明长城A.开放包容的精神气度 B.不怕牺牲的浩然正气C.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 D.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6.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某一时代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气息。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可以作为下面对联横批的是上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不可思议。下联:古文晦涩,欧阳修、韩愈,难读难懂。A.共和肇始 B.世纪新声 C.红船起航 D.北伐风云7.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图是1944年彦涵创作的年画《军民合作,抗战胜利》,借鉴了中国传统“门神”的创作技法,发行后大受根据地老百姓欢迎。这幅年画A.印证了国共一致抗日 B.反映正面战场的战绩C.鼓舞军民抗战的信心 D.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8.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下列成就中,与此“理想”实现密切相关的一项是A.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京泸高铁正式开通运营9.如图为2世纪初的罗马帝国疆域。1世纪,基督教诞生的地点大致位于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0.北美自1636年哈佛大学创立后,到18世纪上半期已诞生了10余所大学,培养了一批最早具有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如起草《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斐逊、美国开国元勋詹姆斯·麦迪逊、起草并签署美国宪法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这反映了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完全源自教育 B.美国重视发展大学教育C.教育发展推动美国实现民族独立 D.大学教育具有自治特点11.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1)》统计:一战中单个士兵日耗物资6公斤,二战时激增至20公斤;一战中个人消费值与武器装备值在军事消费总值中大约各占50%,二战时军事消费总值中武器装备已升至75%,个人消费占25%;一战中军费开支占交战国预算的40%—45%,二战时则升至60%—65%以上。这些数据说明A.二战伤亡数量远远地高于一战 B.一战与二战性质完全不同C.经济实力对战争影响越来越大 D.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12.2024年2月15日的每日经济新闻称,自2023年10月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致加沙地带超2.86万人死亡,充分证明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重要性。历史上,使用“非暴力”方式谋求本国民族独立的英雄人物是A.玻利瓦尔 B.甘地 C.洪秀全 D.林肯13.下表是某历史公众号最新一期研究性学习推文的内容。据此推断,该期推送的历史学习专题是时间重大事件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1993年欧盟成立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23年日本岸田文雄内阁提前修订《开发合作大纲》,即日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方针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C.欧洲与日本平分世界霸权 D.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山西省某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主题为“赏山西·游山西·品山西”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第14—15题。14.第一组同学查阅了太原市王家峰村徐显秀的墓葬资料。徐显秀是北齐太尉,在他的墓葬中发现有当时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北齐时代壁画,其中墓葬东壁上有一幅侍女图(如图),侍女裙上有波斯流行的连珠纹作为装饰,并有所创新。这幅壁画可以说明南北朝时期的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经济繁荣 D.文化传承15.第二组同学在网络上搜索了山西省商务厅公布的第二批“三晋老字号”拟认定企业名单,从中了解到名为“广盛原”的老字号在2003年更名为亚宝药业大同制药有限公司。此举是为了A.执行计划经济的需求 B.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C.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16.五育并举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具体表现为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下面是太原某中学九年级同学以“见证智慧之光·共推五育发展”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回答展板中的问题。展板一【德育智育启迪美好生活】(1)通过名人名言可以感受德、智光芒。分别概括下列两位思想家关于德、智的主张。(4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展板二【美育劳育指导正确行动】(2)通过建筑工程可以体会美、劳价值。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分别鉴赏下列工程,并回答其共同体现的劳动智慧。(4分)展板三【体育展现国家综合实力】(3)通过政策变化可以反映体育发展。根据下面示意图,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的目的。(2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糖是影响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一般从甘蔗等物中提炼出来,糖的历史见证了时代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摘编自《新唐书·摩揭它》鉴真和尚于天宝二年(743年)东渡传法,他有方物蔗糖二斤十两三分,献给东大寺,又把制糖法传给当地人,从此那里的人才知道“沙糖”。——摘编自曹元宇《中国化学史话》(1)根据材料一,写出七、八世纪制糖技术在亚洲的局部传播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推动该技术在亚洲迅速传播的原因。(4分)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国民政府赋予企业家糖业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江户幕府初期,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制糖技术。明治初年,又从福建引入优良甘蔗品种。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以之为基础,加快制糖业发展。1906年,政府设立糖业改良事务局。日本糖品产量增长了3倍以上。与此同时,日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摘编自《近代日本糖业史》等(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日两国糖业发展的相同之处。(2分)材料三a.英属加勒比海地区的砂糖出口量b.加勒比海地区对英国的砂糖出口量加勒比海(位于美洲中部)地区砂糖出口量统计图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甘蔗种植和糖的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地,甘蔗就这样成为“国际性作物”。作为欧非美“三角贸易”的组成部分,蔗糖贸易见证了全球化时期的苦难历程。——摘编自杜均立《新食货志》(3)根据材料三,阐述1700-1760年英国与加勒比海地区砂糖贸易的整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蔗糖贸易见证了全球化时期的苦难历程”的理解。(4分)18.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由一种历史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历史形态,就是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马克思材料二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欧洲和北美轻而易举地实现工业革命,是因为这些地方有许多与英格兰社会相同的社会和文化模式……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问题。——《欧洲经济史》材料三圣彼得堡见证了俄国到苏联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1703年为防备瑞典军队进攻,控制波罗的海,俄国皇帝彼得一世在涅瓦河口建立彼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作为首都一直持续200多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德对立为交战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源自德语发音,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1917年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24年为纪念列宁,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1941年列宁格勒遭德军围困800多天,1944年苏军反攻取得胜利1991年恢复圣彼得堡旧名——摘编自达即至《圣彼得堡忆象》(1)材料一中英国和法国“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其产生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是“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问题”?(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说明“圣彼得堡见证了俄国到苏联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2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国家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1分)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则对社会发展起领航作用。某校历史李老师以“人物·领航·跨越”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观看人物影片——见证革命启航】(1)第一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两部关于英雄的电影。请根据给出的信息,为这两部电影作品写出历史背景介绍。(4分)电影:《荡寇风云》历史背景介绍: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观众如果欲睹戚家军之辉煌战史,以振奋发之精神,就请速来观看这部影片。因为能与亲临战场无异,足增奋发之雄心,报国之热血。电影:《大浪淘沙》历史背景介绍: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