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时空构建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程标准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知识点一学校教育的发展【基础·精细梳理】1.中国古代教育(1)形式:官学与私学是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2)表现①官学:汉朝的太学、西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②私学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唐朝私学进一步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即蒙馆,启蒙的学塾宋代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书院萌芽于唐朝,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3)作用:官学和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传承的依托;支撑了科举考试的推行。2.近代大学教育(1)渊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2)成就世界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美国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中国北京大学①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②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校长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清华大学①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②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3.现代中国的教育(1)新中国成立初期措施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③国家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4)改革开放新时期①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②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③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4.学校教育的意义: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易错辨析1.太学与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标志。(√)2.国子监是基层教育的主要形式。(×)3.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4.近代德国建立“大学区”制度,法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5.京师同文馆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情境释疑1.阅读教材P80“《白鹿洞书院揭示》”:由谁制定?它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如何?提示朱熹。地位:它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2.阅读教材P81“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提示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做官发财而是造就专业人才;大学的职能不再单一,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进行学术研究。【疑难·精准突破】视角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史料汉武帝实施“尊崇儒术”政策后,引发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教育几乎为科举所垄断。——摘编自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思考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提示政府重视、主导;与科举做官联系紧密;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视角2晩清留学教育的影响史料1872年夏,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30名学生启程,拉开了中国近代官费留学教育的序幕……1898年8月2日,光绪皇帝发布谕旨:“现今讲求新学,风气大开,惟百闻不如一见,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自从清政府提倡去日本留学的政策出台后,又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办法督促国人负笈东渡,留日学生人数在数年间成倍增长。……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对中国的近代化来说,留学生可以比作报春鸟,比作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功绩是永存的。”——摘编自靳春泓《晩清留学制度演变考察》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晩清留学生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提示留学生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他们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身于反清革命斗争,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历史解释——中国古代教育的特色(1)具有完整的结构和系统的理论体系。(2)充分发挥了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而不甚重视或较难发挥生产、经济功能。(3)古代教育制度具有超稳定性的结构,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化,教育制度也有变革,但多属于完善和局部调整,很难发生整体上的变化。(4)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将严格的等级性和广泛的庶民性有机统一起来,既有利于保证统治集团的绝对特权,又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2.唯物史观——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影响(1)促进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留学生回国后,将西方物理、化学等新兴学科带到中国,传播了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政治思想学说,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的空前大解放。(2)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优秀知识分子。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中国现代文学、艺术、思想史上的宗师及文化名人大多都是有留学背景的学者。不仅如此,还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骨干力量。(3)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近代留学教育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翻译、外交、社科各方面的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而中国近代大学,无论是学科设置还是办学理念,受西方高等教育影响颇深,留学生是高等教育师资的重要来源。知识点二印刷书的诞生【基础·精细梳理】1.雏形: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2.发展(1)春秋战国至秦汉: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简策和帛书。(2)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3)东汉:105年,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书写材料由竹木等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4)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5)北宋: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这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6)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3.影响(1)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2)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易错辨析1.印刷书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2.印刷书的诞生,极大地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3.印刷书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情境释疑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摘自教材P83)这体现了耶稣会士在哪几方面发挥了作用?提示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疑难·精准突破】视角中国古代印刷业发展的原因史料(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他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提示政府的重视;印刷术的发展;三教合一潮流发展,理学兴起,市场需求增加;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唯物史观——印刷业发展的原因(1)政局相对稳定,为印刷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2)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3)科学技术的发展。(4)政府尊重、重视科技。知识点三图书馆与博物馆【基础·精细梳理】1.图书馆的成长(1)过程国外①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②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私人图书馆随之兴起③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国内①古代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②私家藏书得到发展,以明清两代尤其突出。明朝中期的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③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2)作用①图书馆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责。②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2.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1)表现国外博物馆①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的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②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③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出现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国内博物馆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②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③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④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⑤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⑥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⑦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⑧2003年2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2)作用①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②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易错辨析1.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大众的职能。(√)2.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图书馆是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3.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情境释疑1.读图“阿什莫林博物馆”(摘自教材P84):它在博物馆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提示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2.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摘自教材P86)近代以来的博物馆具有怎样的职能?提示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疑难·精准突破】视角1中国古代图书馆的特点及影响史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征这样的大臣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民间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除官方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也广泛存在。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提示特点:出现较早;官府主导;曲折发展;受统治政策和技术条件影响较大;重收藏,少开放;藏书种类丰富。影响: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普惠人民。视角2近代欧洲博物馆的兴起史料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1683年,牛津大学通过接收英国贵族阿什莫林捐赠的各种器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建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间永久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博物馆,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摘编自池永梅《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起源》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公共博物馆兴起的条件。提示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探索海外世界;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私人收藏的发展;启蒙运动传播了平等思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需要。视角3博物馆等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史料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浮宫为人类文化传承作出的贡献。提示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向公众开放,普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推进世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图书馆的特征(1)分类:大致可分为官府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四个体系。(2)功能:以藏为主,封闭保守,有限度地对外开放,服务对象为少数人。(3)内容:藏书以经、史、子、集,尤其以儒家经典为主。(4)作用:为统治者执政提供参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平台;为后世积累和保存了大量文化典籍。2.历史解释——现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的产生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汲取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2)开展社会教育。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图书馆从而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当中,担负起提高工人的文化教育水平的任务。在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3)传递科学情报。传递科学情报是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工作的物质条件。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科学情报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4)开发智力资源。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一种智力资源,图书馆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和开发。图书馆同时还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5)提供文化娱乐。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满足了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堂检测题组学校教育的发展1.(2023·河南新乡高二期中)宋代的私学教育得到朝廷的赞助或默许。宋朝政府不仅允许民间独立自主地授徒讲学,还尽可能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并注意吸收和推广私学教育的经验,将之运用于官学教育之中,此外,还常常聘请私学教育中有成就的学者到各级官学任教。这主要是因为()A.私学与官学的教学方法并无差别B.北宋政府凭借私学维系地方秩序C.私学与官学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D.私学是培养士大夫阶层的主阵地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宋朝政府不仅允许民间独立自主地授徒讲学,还尽可能地给予鼓励和帮助……还常常聘请私学教育中有成就的学者到各级官学任教”,可以看出宋代政府对私学鼓励或默许,并吸收私学教育的经验,将之应用到官学教育中,使得官学和私学教育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更好地发挥学校教化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不能看出私学与官学的教学方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私学维系地方秩序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政府对私学的默许,不能得出私学是培养士大夫阶层的主阵地,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辽宁沈阳高二期中)1938年,陕甘宁边区要求“一切课程内容都应与抗战联系,不适应战时需要的课程,应取消或减少”,并要求加强军事体育学习与训练,“中等以上的学校应实行军事教育,小学应实行半军事化的组织”。这些要求()A.体现了边区教育的时代特色B.说明苏联的教育思想影响力巨大C.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D.表明边区建立起完备的教育体系答案A解析由材料“一切课程内容都应与抗战联系,不适应战时需要的课程,应取消或减少”及“要求加强军事体育学习与训练”,结合时间1938年可知,这些要求都是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为应对战争的需求而提出的,体现了边区教育的时代特色,A项正确;材料与苏联的教育思想影响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提高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措施,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只是反映教育的时代特色,无法体现边区是否建立起完备的教育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题组印刷书的诞生3.(2022·黑龙江牡丹江高二期中)印刷术使快速、便宜且大量地生产文本成为可能。到11世纪,印制的佛经和儒学经典、日历、农书以及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这反映了()A.技术进步有助于文化传承B.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C.技术进步强化了社会秩序D.印刷术促进了社会转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随着印刷术的进步,更多的文明成果被保留与传承,反映出技术进步有助于文化传承,A项正确;材料没有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秩序,排除C项;印刷术没有促进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北京西城区高二期末)传教士丁韪良评价某历史人物:“西国印书之法,自彼开始……此法一出,各国称便,购者不但价廉,字亦真切,因而文教大启,学校逐渐加多,而民之茅塞顿开矣!”此人应是()A.毕昇 B.谷登堡C.马丁·路德 D.哥白尼答案B解析据材料“西国印书之法,自彼开始”可知,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促进西方文化教育的发展,民众素质的提高,故选B项。题组图书馆与博物馆5.(2022·江苏南京高二期中)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由国家为大英博物馆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在实际中多为一纸空文。19世纪开始,英国议会愿意花费公共资金来扩充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也得到改进。这一变化反映出()A.博物馆建设举步维艰B.工业化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C.博物馆设施日臻完善D.民主化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答案B解析据材料“19世纪开始,英国议会愿意花费公共资金来扩充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也得到改进”,可知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议会对博物馆事业投入了大量资金,B项正确;博物馆管理和服务得到了改进,说明取得了一定成就,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19世纪开始英国议会对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和服务投入增加,无法说明设施完善,排除C项;19世纪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主化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山东潍坊高二统考期中)下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的部分节选。据此推断()年份事件1840林则徐翻译《四洲志》,介绍西方图书馆的文字达11400余字,是西方近代图书馆第一次在中国传播。19世纪40年代,“书馆”成为对应西方“图书馆”一词的主流用语1849西方传教士创办上海书会1862创办京师同文馆,揭开了晚清思想变革的序幕1898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将“开大图书馆”称作强学会所作五大事之一1899清光绪帝颁布《饬各省开办中学和小学谕旨》,号令全体书院改变形式,书院藏书失去原有形态,开始逐渐过渡为近代学校图书馆A.西方图书馆源于中国的“书馆”B.创办图书馆是变革社会的主要手段C.多种力量助推了图书馆的建立D.图书馆适应了传统教育的发展需要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史上,林则徐、传教士、洋务派和维新派等积极提倡和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说明多种力量助推了图书馆的建立,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西方图书馆源于中国的“书馆”,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图书馆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排除B项;图书馆适应了传统教育的发展需要与西方传教士、洋务派和梁启超等人创办图书馆的目的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知识结构答题要语1.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印刷书的诞生,极大地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3.图书馆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4.博物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eq\a\vs4\al(课时精练)A组基础巩固题1.(2023·湖南长沙高二模拟)宋代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东面山下,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这体现的办学理念是()A.修身养性,学术自由 B.抨击时弊,揭露黑暗C.消极避世,不问时政 D.崇尚自然,远离人间答案A解析中国古人理想的读书场所就是茂林修竹,环境清幽的山林之间,远离尘世,心灵安静。宋代书院选址体现了文人学士对“修身养性,学术自由”的追求,A项正确。2.(2023·河北邯郸高二测试)1901年清末新政实施后,留日学生逐年增多,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形成留日高峰。1909年美国拿出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支持清政府发展留美教育,中国留学生的流向又开始转向美国。清末留学潮的兴起()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C.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答案A解析清末新政后出现留日学生逐渐增多的现象,1909年后又出现留美学生逐渐增多的现象,留学潮使得中国人在外国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回国后会推动中国近代化,所以留学潮等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项。3.(2022·江西宜春高二期中)1949—1985年,新中国教育方针政策实现了两次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转变。国家教育方针的转变意在()A.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C.落实“双百”方针 D.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根据国家性质和主要任务的变化,调整教育方针政策,意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只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具体目标,排除B项;“双百”方针直到1956年才提出,排除C项;直到1978年我国才启动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浙江金华高二测试)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欧洲。马丁·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传播方式的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由此可见()A.中国技术推动了欧洲政治变革B.现代印刷术促进文化发展C.印刷书的诞生促进了思想解放D.宗教改革发生具有必然性答案C解析金属活学印刷术在欧洲传播,直接催生了印刷书的诞生,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马丁·路德利用这一新技术大力宣传新教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C项;马丁·路德并未进行政治变革,排除A项;15世纪末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并非现代印刷术,排除B项;印刷技术的发展对宗教改革是助推作用,“必然性”说法绝对,排除D项。5.(2023·陕西延安高二期中)18世纪80年代,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德国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影响德国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A.政府和社会大力推广职业教育B.本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影响C.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D.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劳动者提出要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80年代”的时间信息,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成为德国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并且国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这主要是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公民素质提高的结果,C项正确;A、B、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C项。6.(2023·海南省高二期中)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假如世界毁灭了,图书馆还在,很容易重建世界,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这说明()A.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B.书籍是文化传承的唯一载体C.图书馆是传承文化的唯一机构D.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可知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书籍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A项正确;“书籍是文化传承的唯一载体”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图书馆是传承文化的唯一机构”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图书馆,不是博物馆,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四川乐山高二统考)1450—1500年间,欧洲图书量猛增至900万册,铁链加锁的图书逐渐消失。图书馆原有的管理图书与生产图书两大职能逐渐分离,形成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两个行业。欧洲图书业的发展变化得益于()A.行业生产技术改进 B.传教士推动中西交流C.市民渴求获得新知 D.联通东西新航线开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欧洲图书量剧增,图书馆原有的两大职能逐渐演变成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两个行业,结合所学可知,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技术的改进发展,A项正确;中西文化交流与题干主旨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欧洲市民在国家中的占比相对较少,对图书行业发展影响较小,排除C项;新航线开辟使得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这与欧洲图书行业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福建三明高二联考)2018年,美国《时代》周刊发布一份旅游目的地榜单,列出世界上100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天津滨海图书馆荣登榜首。仅凭几张设计感十足的照片,滨海图书馆曾引来8万点赞,周末更是排起了长队,大家纷纷想要目睹这座图书馆的风采。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A.图书馆致力于发展旅游功能B.图书馆主要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C.图书馆的职能不断得到拓展D.图书馆应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仅凭几张设计感十足的照片,滨海图书馆曾引来8万点赞,周末更是排起了长队,大家纷纷想要目睹这座图书馆的风采”并结合所学可知,天津滨海图书馆之所以能够荣登榜首,主要是因为其职能不断得到拓展,不仅仅只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C项正确;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是传播文化,无法得出其致力于发展旅游功能,排除A项;图书馆主要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表述正确,但是这不是其能够荣登榜首的原因,排除B项;图书馆职能广泛,不仅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排除D项。故选C项。B组能力提升题9.(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清末到民国初年,先后推行了两次学制改革,其中中学课程设置见下表。这两次学制改革()学制中学课程设置癸卯学制(1904年1月)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壬子学制(1912年9月)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加课家事、园艺、缝纫A.贯彻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育人倾向C.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和民国初年推行的学制改革,在中学课程设置中,都有外国语、物理、法制等与近代化相关的学科,说明两次学制改革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C项正确;两次学制改革均突破了中体西用的局限,排除A项;体现了全盘西化的育人倾向与“修身”“读经讲经”等学科的设置不符,排除B项;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3·河北唐山高二期末)1950年,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接收天主教会在华开办的辅仁大学,改为自办;接收受到外国津贴的20所高校,一部分改为公办学校,一部分改为人民自办、政府予以补助的私立学校。这一做法()A.适应了巩固新政权的需要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C.缩小了中西方教育的差距D.建立了与国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接收天主教会在华开办的辅仁大学,改为自办;接收受到外国津贴的20所高校”,加上材料中的时间是1950年,可以推断此时我国正在有序从帝国主义国家收回教育主权,而收回教育主权有利于巩固新政权,A项正确;仅收回教育主权并不能全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B项说法错误,排除;收回教育主权并不能立刻缩小中西方教育的差距,排除C项;1950年,新中国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还没有条件建立与国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3·河北邯郸高二期中)秦朝颁布“挟书律”,将民间藏书视为罪孽,虽然历代封建王朝鼓励民间“献书”,但所献文献大多深藏于宫中,仅皇帝和极少数官员能查阅;伴随着清代“文字狱”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私人藏书“秘不外传”的观念也随之传播开来。这说明()A.书籍制作存在技术瓶颈B.专制统治束缚文化传播C.私人藏书影响教育发展D.国家立法限制进步思想答案B解析题干信息讲述了秦朝颁布“挟书律”、历代统治者对文献的保密之严格及清代私人藏书“秘不外传”的观念出现,结合所学秦的焚书政策及清代“文字狱”实行的背景,我们不难得出这与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关,这种做法使得一般人无法通过藏书学习到文化知识,这无疑会束缚文化传播,B项正确;材料讲的是政府关于民间藏书一事的政策,这与书籍制作技术没有因果联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私人藏书影响教育发展”,排除C项;仅凭秦朝颁布“挟书律”这一点信息无法说明国家立法限制进步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2·广东清远高二期末)19世纪初,一位西方政要在主持重建被战火摧毁的国家图书馆时表示:“让我们保存遗存的文献,不是用密室和锁链挡住公众的视线……不是让其在时间的流逝中损毁,而是用许多副本保存,将其置于防止意外损坏的地方。”这一言论从侧面反映了()A.印刷书的积极作用B.自由和平等的启蒙思想C.战争对文化的破坏D.公民是文化传承的主体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部分政府官员认为保存历史文献更有效的方式是增添副本,而非用更加密闭的方式保护历史文献,这从侧面说明印刷书的广泛流行为历史文献的保护提供了更多样的方式,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主旨是关于历史文献的保护而非强调战争对文化的破坏,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印刷历史文献副本,而非强调公民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3.(2023·河南洛阳高二期末)英国文化部(DCMS)在2016—2020年大英博物馆管理协议中将“持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以商业和慈善手段获取收入”三项内容列为工作重点。2018—2019年度大英博物馆总收入1.049亿英镑,来自政府津贴1310万英镑,总支出9620万英镑。据此可知,英国旨在()①履行博物馆的服务公众职能②宣传政府责任担当意识③彰显博物馆个性,实现双赢④保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持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体现其目的①;由2018—2019年度大英博物馆收支微平衡可以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食品加工企业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度全国出租车公司品牌宣传推广合同3篇
- 2024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合同2篇
- 二手商品房买卖合同2024年度指南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物流服务与货品买卖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车辆租赁采购合同2篇
- 钢管架工程2024年度施工资料管理合同
- 玉米农药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医疗信息化系统合同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 园林植物器官的识别-园林植物生殖器官的识别
- 炼钢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 拼音四线三格A4打印版
- 机械专业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生物技术为精准医疗注入新动力
- MBD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课件
- 2024年金融科技行业的数字化金融培训
- 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 《商务经理区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