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课件2(动态)_第1页
生物化学实验课件2(动态)_第2页
生物化学实验课件2(动态)_第3页
生物化学实验课件2(动态)_第4页
生物化学实验课件2(动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实验课件2动态生物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酶学性质及酶活性测定糖类化合物性质及测定脂类化合物性质及测定DNA和RNA的提取及鉴定目录01生物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紧急事故处理措施等。实验室安全制度个人防护措施废弃物处理实验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实验废弃物需分类收集、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030201实验室安全与规范如缓冲液、指示剂、沉淀剂等,需掌握其性质、用途和保存方法。常用生物化学试剂如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层析设备等,需了解其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生物化学实验仪器生物化学试剂与仪器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预期结果等,需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实验设计原则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需根据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需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讨论等部分。实验报告撰写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02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通过加入中性盐,破坏蛋白质的胶体稳定性,使其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原理盐的种类、浓度、pH值、温度等。影响因素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分辨率较低,可能引入杂质。优缺点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原理利用有机溶剂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增加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从而使其沉淀。影响因素有机溶剂的种类、浓度、pH值、温度等。优缺点分辨率较高,但操作较繁琐,可能引入有机溶剂污染。利用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特性,通过调节溶液pH值至蛋白质的等电点,使其沉淀析出。原理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影响因素分辨率高,适用于多种蛋白质分离,但操作较复杂,需要精确控制pH值。优缺点等电点沉淀法影响因素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层析条件(如流速、洗脱液组成等)等。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纯化。层析法包括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多种方法。优缺点分辨率高,适用于复杂样品中目标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但操作繁琐,成本较高。层析法03酶学性质及酶活性测定03俗名命名法根据酶的来源、底物或催化反应的特点进行命名,如淀粉酶、蛋白酶等。01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分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和连接酶等。02国际系统命名法采用EC编号,根据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和底物类型进行命名和分类。酶的分类与命名描述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方程,其中Km为米氏常数,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米氏方程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大大加快。酶的高效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特定的化学反应。酶的专一性酶促反应动力学原理123通过测定酶促反应开始至结束过程中某一物质的变化来推算酶活性,如比色法、荧光法等。终点法实时监测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或产物的变化,根据反应速度计算酶活性,如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动力学法将酶促反应与另一个易于测定的反应相偶联,通过测定偶联反应的速率来推算酶活性,如荧光素酶偶联法等。偶联法酶活性测定方法04糖类化合物性质及测定糖类的分类与结构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如蔗糖、麦芽糖等。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如淀粉、纤维素等。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如糖蛋白、糖脂等。单糖二糖多糖结合糖具有还原性的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在碱性条件下,能将铜离子还原成氧化亚铜,产生砖红色沉淀。不具有还原性的糖,如蔗糖、淀粉等。不能与上述试剂发生反应。糖的还原性和非还原性非还原糖还原糖糖的溶解性实验糖的旋光性实验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糖的还原性实验糖类的性质实验01020304通过比较不同糖类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了解糖的溶解性质。利用旋光仪测定糖的旋光度,了解糖的旋光性质及构型特点。通过不同的化学试剂与糖反应,观察颜色变化,判断糖的种类和性质。利用斐林试剂等氧化剂与糖反应,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判断糖的还原性。05脂类化合物性质及测定磷脂含有磷酸基团的脂类,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固醇一类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化合物,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等。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脂类的分类与结构溶解性脂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脂类的熔点与其结构有关,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化学稳定性脂类在干燥、无氧条件下较稳定,但在潮湿、有氧条件下易氧化酸败。脂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取分离定量仪器分析脂类的测定方法脂类测定前需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常用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等进行提取。分离后的脂类化合物可采用重量法、比色法、滴定法等进行定量测定。提取后的脂类混合物需进行分离,常用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也可用于脂类的测定。06DNA和RNA的提取及鉴定DNA粗提取原理01利用DNA在某些浓度盐溶液中溶解度增加,通过加入高盐溶液使DNA从细胞中释放出来。DNA鉴定方法02采用二苯胺试剂对DNA进行显色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从而鉴定DNA的存在。实验步骤03细胞破碎→加入高盐溶液→过滤去除杂质→加入二苯胺试剂→观察颜色变化。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利用RNA在酸性条件下易降解的特点,通过加入酸性溶液使RNA从细胞中释放出来。RNA提取原理采用苔黑酚试剂对RNA进行显色反应,生成绿色化合物,从而鉴定RNA的存在。RNA鉴定方法细胞破碎→加入酸性溶液→过滤去除杂质→加入苔黑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实验步骤RNA的提取与鉴定核酸分子杂交原理利用DNA或RNA单链分子在特定条件下与互补链结合形成双链的特性,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核酸进行杂交,从而检测特定基因或序列。探针制备与标记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