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01□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lfactorylaboratory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恶

臭嗅觉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实验室恶臭嗅觉检测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恶臭测试嗅觉实验室的分级、选址和布局以及内部设计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环境保护监测站。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6—

本标准规定了恶臭测试嗅觉实验室的分级、选址和布局以及内部设计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恶臭嗅觉测试实验室的建设。

恶臭嗅觉实验室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实验室建筑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者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1007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T13868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

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17904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JGJ91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3

3.1odor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异味气体。

3.2olfactorytest

用嗅觉对恶臭进行量化分析的实验。一般包括臭气浓度测定实验,臭气强度测定实验等。

3.3olfactorylaboratory

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嗅觉仪测试法、恶臭强度测试法及其他恶臭测试方法进行恶臭

气体嗅觉实验的实验室,主要包括采样器材准备、样品配制、嗅辨测试和嗅觉恢复等实验人

员、装备和用房。

3.4odorconcentration

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倍数。

3.5pastwindow

—7—

用于传递待测试的恶臭样品的窗口。

3.6olfactometer

进行恶臭嗅觉测试时,用中性气体以规定的比率稀释恶臭气体样品,并传送给嗅辨员的

仪器。

3.7snifftable

嗅辨员在嗅辨实验室进行嗅觉测试的工作台。

3.8sniffposition

通过不透明隔板在嗅辨台上分隔成的独立嗅辨空间。

4

恶臭嗅觉实验室分为两级:一级恶臭嗅觉实验室和二级恶臭嗅觉实验室。

依据HJ2.2规定的二级评价项目监测频次要求对室外臭气浓度进行监测,凡臭气浓度

最大值大于10的区域,应建立一级恶臭嗅觉实验室;凡臭气浓度最大值小于等于10的区域,

可选择建立一级恶臭嗅觉实验室或二级恶臭嗅觉实验室。

5

5.1

5.1.1恶臭嗅觉实验室应远离交通干线、餐馆、垃圾站、污水泵站等容易产生气味干扰的污

染源。确实无法避开周围气味污染源时,应参照一级嗅觉实验室的要求进行建设。

5.1.2恶臭嗅觉实验室应远离噪声源,所在区域的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应该满足GB10070的

相关要求。

5.1.3恶臭嗅觉实验室宜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并设有独立的进出通道。

5.2

5.2.1恶臭嗅觉实验室一般由缓冲间、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休息室五个功能

区构成,装备嗅觉仪的实验室应设置嗅觉仪泵房。各功能区应集中紧凑、划分明确、联系方

便、互不干扰。

5.2.2缓冲间为从实验室外进入恶臭嗅觉实验室的过渡区域;采样准备室用于采样器材的存

放、采样器使用前的准备、测试后样品的处理、采样器材清洗等;样品配制室用于测试器材

存放、样品短期存放、无臭空气制备、样品配制等;嗅辨室用于嗅辨员对样品嗅辨;休息室

为嗅辨员提供空气清洁的休息环境,缓解嗅觉疲劳。

5.2.3一级恶臭嗅觉实验室宜分为缓冲间、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休息室五个

—8—

功能区。二级恶臭嗅觉实验室宜分为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三个功能区,如与化

学实验室、药品储存室等容易产生干扰气味的场所相邻,宜设置缓冲间。样品配制室应与嗅

辨室相邻,并设置2个传递窗。

6

6.1

6.1.1缓冲间建筑面积不应低于2m2,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和休息室的建筑面积不应低

于10m2,嗅辨室的建筑面积不应低于15m2,房间高度不应低于2.4m。

6.1.2实验室的内墙、门和窗应采用无味、低吸附性的材质,地面应铺设无味、低吸附性的

地板或地砖;嗅觉仪泵房的地面应铺设减振降噪材料。缓冲间和嗅觉仪泵房不应设窗户。

6.2

6.2.1采样准备室内部设施包括实验台、置物架、通风橱、水池。样品配制室内部设施包括

实验台、置物架、物品柜、实验桌。嗅辨室内部设施包括嗅辨台、实验桌、椅子,设有嗅觉

仪的还应增加嗅觉仪实验台,上方安装通风罩。以上设施均应采用无味的清洁材质。

6.2.2实验台宽度不应小于0.75m,总长度不宜小于4m。实验桌放置在配气室与嗅辨室之

间的传递窗下方,长度不宜小于1m,宽度不宜小于0.5m。嗅辨台高度为0.8m,每个嗅辨

位长度不宜小于1m,宽度不宜小于0.5m,隔板高度不应小于0.3m。

6.2.3采样准备室实验器材包括真空泵、采样器材(采样瓶、采样箱、污染源采样器、采样

袋等),样品配制室实验器材包括空气压缩机、无臭空气过滤分配器、实验袋、注射器、硅

胶塞等。

6.2.4嗅辨室和休息室可设置双层真空窗降噪,室内噪声应符合GB3096中一类声环境功能

区的要求;光照度应在300~500lx之间;实验期间室内温度波动不得超过±3℃;墙壁和内

部设施颜色可参考GB/T13868中对检测区装饰的要求。

6.3

6.3.1一级实验室的缓冲间内宜保持5~10pa微正压,实验前0.5h开启压力调节系统直至实

验结束;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休息室室内应保持5~10pa微负压系统,实验

前0.5h开启压力调节系统直至实验结束。二级实验室可不设正负压系统。

6.3.2一级实验室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休息室应设置具有除尘和除异味功能

的空气净化装置。二级实验室可不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6.3.3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休息室应设置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换气次数6~10

次/h,实验前0.5h开启直至实验结束,其中实验前0.5h,换气次数为10次/h,实验中换气

—9—

次数为6次/h。

6.3.4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休息室宜安装冷暖空调和加湿器,室内温度范围

应在17~25℃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应在40%~70%之间。

6.3.5采样准备室、样品配制室、嗅辨室、休息室室内空气的臭气浓度应小于10;室内二氧

化碳的体积比应符合GB/T17904的规定。

7

7.1每个恶臭嗅觉实验室应配置1名以上的判定师和6名以上的嗅辨员,并应通过GB/T

14675中规定的嗅觉能力测试。

7.2实验前0.5h,判定师与嗅辨员不得进食有异味的食物;进入实验室前,判定师与嗅辨员

的身体和衣物不得沾染异味;嗅辨前10min,嗅辨员应进入休息室调整嗅觉。

7.3嗅辨员在实验前如嗅觉器官不适,应主动告知判定师,退出实验;实验中应尽量减少交

谈、保持安静,不应相互讨论嗅辨结果。判定师在实验中严禁针对嗅辨员的嗅觉灵敏性进行

评价。

8

8.1恶臭嗅觉实验室应限制非实验人员进入,并在其明显部位或门上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

8.2恶臭嗅觉实验室应设置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并在明显部位设置警示和紧急疏

散标识;采样瓶等易碎实验器材存放处应设置安全标识。

8.3废弃样品处理必须在通风橱内完成;恶臭嗅觉实验室水池仅用于实验人员清洁和实验器

材的清洗,且清洁过程中不得使用具有气味的洗涤用品及腐蚀性的清洗剂。

9

9.1恶臭嗅觉实验室建成后应进行评估和认证,通过认证后可进行嗅觉检测实验。

9.2恶臭嗅觉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评估,每隔三年进行评估和认证。

—10—

图A.1恶臭嗅觉实验室布局示例图

图A.2采样准备室布局示例图

—11—

图A.3样品配制室布局示例图

图A.4嗅辨实验室布局示例图

图A.5嗅辨位布局示例图

—12—

图A.6传送窗设计图

—13—

项目材料

地面陶瓷地砖或PVC地板等

内墙钢化玻璃、不锈钢夹芯板或彩钢夹芯板等

门不锈钢夹芯板或彩钢夹芯板等

窗铝合金或不锈钢等

实验台全钢结构,台面可采用实心理化板、环氧树脂板、不锈钢或陶瓷板等

置物架全钢结构等

物品柜全钢结构,钢化玻璃或不锈钢柜门等

实验桌钢化玻璃或不锈钢等

实验椅钢化玻璃或不锈钢等

实验台钢化玻璃或不锈钢等

嗅辨台全钢结构,钢化玻璃或不锈钢台面等

隔板磨砂玻璃或不锈钢等

通风管道玻璃钢风板,镀锌风板,酚醛树脂复合风板等

—14—

1为方便在执行本技术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

要求)”。

—15—

前言...........................................................................................................................................................................6

1适用范围.................................................................................................................................................................7

2规范性引用文件.....................................................................................................................................................7

3术语和定义.............................................................................................................................................................7

4恶臭嗅觉实验室分级和建设要求........................................................................................................................8

5实验室选址和布局................................................................................................................................................8

6实验室的内部设计................................................................................................................................................9

7实验人员...............................................................................................................................................................10

8安全和防护...........................................................................................................................................................10

9评估和认证...........................................................................................................................................................10

附录A..........................................................................................................................................................................11

附录B..........................................................................................................................................................................14

本标准用词说明.........................................................................................................................................................15

—5—

HJ1199—2021

第页共页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字第号

表1XX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结果

点位点位与天线水高差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密度

监测点位描述备注

代号平距离(m)(m)E(V/m)H(A/m)S(W/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