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
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5)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
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0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
终点?
2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
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易错点:个位加个位满十时不向十位进一。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就写在相应的数
位下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下
面,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借1再减。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
易错点:笔算几百几十的加法时,数位对齐错误。
例如:40+590=()笔算时把40的个位与590的十位对齐,40的十位与590的百位对齐。
三、用估算解决问题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估算方法: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把每个三
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403+571=()把403看作400,571看作570。
易错点:选择估算方法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例如:裙子145元,上衣287,求总价。
145+140=()错解:把145看作140,把287看作280。
正解:把145看作150,把287看作290。
错解错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解决有关购物问题时,应把钱数多估一些,不能估少了。
第三单元测量
一、毫米、分米的认识。
重点:毫米、分米的认识,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难点:记住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知识点一: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4
定义: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如数学书厚6(毫米)
注意:测量时,物体的左边与0刻度对齐,物体的右边对准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知识点二:认识毫米,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⑴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在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
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1厘米=10毫米
⑶生活中,1分硬币、银行卡、乘车卡、身份证等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注意:测量时,先数出整厘米数,再数出有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
知识点三:认识分米及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⑴把10厘米的长度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分米(dm),,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2)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厘米里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即100厘米=10分米,所以1
米=10分米。
⑶我们的一挂长约1(分米),课桌高约7(分米),小红身高13(分米)
知识点四: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厘米=(20)毫米
想: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
80厘米=(8)分米
想: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也就是(8)个1分米,即(8)分米。
注意:每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二、千米的认识
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5
难点: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以及估算路程。
知识点一:千米的认识
定义: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千米=1公里)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半圈是200米,2圈半就是
400+400+200=1000(米),1000米也可以记作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知识点二:感受“1千米”有多长
量一量:在操场上确定起点,选定一条直线,量出100米,10个100米就是
1000米,在起点和终点处设一个明显的标志。
走一走:用平时走路的步长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时间和步数。推算1千米所用的时间和步数,从而推算1千米大
约有多远。
知识点三: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千米=(3000)米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即(3000)米。
5000米=(5)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也就是(5)个1千米,即(5)分米。
常考题:4000米一2000米=()千米1.千米+800米=()米
13千米-6千米=()米600米+400米=()千米
易错点:100米+1千米=()米
错解:101正解:1100
没有统一单位就直接计算。应先把1千米化成1000米再计算。所以
100米+1千米=100米+1000米=1100米
6
知识点四:路程的估算
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方法一:先数出自己走100米要走几步,再数出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步,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方法二:数出公共汽车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几站,根据每站的距离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方法三:测出自己走100米的大约时间,再测出家到学校大约用多长时间,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三、吨的认识
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难点:会用列表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点一:吨的认识
生活中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通常用吨(t)作单位,如在计量钢材、水泥、化肥等大宗物品的质量或汽车、轮
船、火车、货车等的载质量时,一般都用吨作单位。
知识点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4吨=(4000)千克
想: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个1000千克,即(4)个1吨,也就是(4000)千克。
3000千克=(3)吨
想: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即(3)个1吨,也就是(3)吨。
知识点三: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先确定一种方案成立,再根据条件求出另几种合适的方案。
如:用载质量分别为2吨和3吨的两辆车运煤,怎样派车才能恰好运完8吨煤?
派车方案2吨3吨运煤吨数
①4次0次4X2=8(吨)
7
②3次1次3X2+1X3=9(吨)
③2次2次2X2+2X3=10(吨)
④1次2次1X2+2X3=8(吨)
⑤。次3次3X3=9(吨)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法
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
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的
下面。
书写格式: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上下对齐。
知识点二: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无论计算哪一位,只要有进位就要加上进位的数。
例如:271+31的竖式计算方法。
注意:计算时,十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百位进1。同时,计算百位时注意不要忘记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
知识点三: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
例如:445+298的计算方法。
方法1:估算445接近450但不到450,298接近300但不到300,
450+300=750,因此445与298的和小于750
方法2:口算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即445+33-2=
745-2=743
方法3:竖式计算
要点:利用估算的结果大致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易错点: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或几百几十来口算,最后结果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多减的数)。
知识点四:加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方法:
方法1:险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方法2:根据“和一加数=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来计算。
二、三位数减法
重点: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
8
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要点: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①书写格式②计算顺序,按照先算低位再算高位的顺序③退位规则:哪一
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知识点二: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
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知识点三: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
要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若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继续算;十位上的数
字是0时,要从百位退1当10继续算,但不要忘记减去个位上不够减时退下去的1。
例如:探究403T58的笔算方法。
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如果“0”上面有退位点,这个“0”要当作“9”来计算。
易错点: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时,忘记减掉退位的1
例如:用竖式计算:305-138
错解易在被减数十位上的0计算时忘记减掉退位的1。十位上应为107-3=6
知识点四:减法的验算
方法1: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方法2: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要点回顾: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三、解决问题
重点: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166+225+558
(把166看作170,225看作230,558看作560。)
要点:1、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审清题意,弄清数量关系,明确所求问题,逐步分析并解答。结
合实际,把题中的数看作几百几十。2、估算钱的问题时,尽量估大不估小。
易错点: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的把数值估大或估小。
例如:一张桌子142元,一个台灯60元,如果购买这两样需准备多少元?
错解:把142看作140。正解:把142看作150。
140+60=200(元)150+60=210(元)
答:大约准备200元。答:大约准备210元。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
9
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倍与除数的关系。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知识点一:倍的意义
定义:倍是两个数进行比较的一种关系。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O
例如:白萝卜10根,红萝卜2根,白萝卜是红萝卜的几倍?
想:白萝卜总数里有()个2根,白萝卜根数是红萝卜的()倍。
要点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要点2:“几个几”就是“几倍”。“倍”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倍”不是计量单位,不
能作为单位名称。
知识点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归纳总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就是求这个数里面
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应用除法计算,商的后面不带单位,即一个数一另一个数=倍数
易错点:混淆谁是谁的多少倍
例如:河里有许多动物在游泳,小鹅有4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鹅的2倍,小
鹅的只数是河马的2倍,小鸭和河马各有多少只?
错解正解
4+2=2(只)4X2=8(只)
4+2=2(只)4+2=2(只)
答:小鸭有2只,河马有2只。答:小鸭有8只,河马有2只。
分析错误:错解错在没有分清谁是谁的多少倍,导致列式错误。小鸭的只数
是小鹅的2倍,求小鸭的只数应用乘法。在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时,一
定要分清谁是谁的多少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乘法或除法解答。
知识点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要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例如:用画图方法理解题意。
军棋每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象棋多少钱一副?
军棋:也无提示:(是几倍就画几个第一条线段的长度)
象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军旗的4倍
?元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表示(4)个8元,就是求(4
)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0
列式:8X4=32(元)答:象棋32元一副。
思考后脸证:象棋的价钱是(32)元,军棋的价钱是(8)元,32里面有(4)个8
,说明32是8的(4)倍
考点:和倍问题
例如:小雨和妈妈的年龄和是36岁,妈妈的年龄是小雨的8倍,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综合法:从题目的条件入手推出结论。
小雨:----二
妈妈:----------------------------------------t
是小雨年龄的8倍(36岁相当于小雨年龄的9倍)------
规范解答:
8+1=9
小雨的年龄:364-9=4(岁)
妈妈的年龄:4X8=32(岁)
答:小雨的年龄是4岁,妈妈的年龄是32岁。
(解决“和倍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把哪个量看作1份的数,把哪个量看作几份的数,可以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一、口算乘法
知识点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例如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就是求3个2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0X3)
例如2:探究200X3的口算方法。
方法1:把200X3看作3个200相加,200+200+200=600,所以200X3=600
方法2:想200里面有2个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即
200X3=600。
易错点: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得数末尾漏掉0
例如:口算500X4
错解500X4=200正解500X4=2000
错解错在根据口算方法转换成表内乘法计算为5X4=20时,在积的末尾只添了
1个0。
11
总结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
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知识点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例如:坐过山车每人12人,3人需要多少人?
想:(就是求3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X3)
方法1:通过摆小棒,利用拆分法计算。
列式:10X3=302X3=630+6=36
方法2: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加法计算。
列式:12+12+12=36,即12X3=36
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一拆: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
二乘:用拆得两个数,分别和原来的一位数相乘得积;
三加:把两个积相加得结果。
二、笔算乘法(不进位)
重点:掌握多位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能
正确计算。
难点:多位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知识点:多位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例如:有3个人,每人有一盒彩笔,一共有3盒彩笔。每盒彩笔有12支,3
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支?
方法1:用加法计算
12X3=12+12+12=36
方法2:用竖式计算
12
x3
36
方法总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竖式计算时通常要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数位少的放在下面。)
易错点:竖式计算时,书写格式不正确
例如:用竖式计算:43X2
错解:43X2=86正解43X2=86
4343
X2X2
8686
错误原因:错解错在列式时,把乘数2写在了十位上。用竖式计算时,不仅要看结果是否正确,还
要保证书写格式规范。
三、笔算乘法(进位)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2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算理。
知识点一: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一步: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
数。
第二步: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第三步:每一位计算时所得的积都要加上进位数。
要点:十位上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例如:
4639
X2X2
8268
知识点二: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知识记忆---口诀记忆法
多位乘法进位忙,连续进位不要慌,
都从个位先乘起,数位对齐要领强,
进位数字别忘记,细心才能做妥当。
要点点拨:连续进位时,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进上来的数
字写在竖式相应数位的右下角。
要点提示:在乘法算式里,乘数也叫因数。
四、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重点: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算理。
知识点一:关于0的乘法
例如:7个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都用“0”表示,也就是求7个0是多少。
加法:0+0+加法0+0+0=0
乘法:0X7=0或7X0=0
13
(知识回顾: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原数。例如0+2=20+0=0)
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知识点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第一步: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
的数。
第二步: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并且没有进上来的数,就在那哪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
须加上进上来的数。
考点: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简便计算
例如:204X4=816509X6=3054708X5=3540
发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可以直接用百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的
积作为积的最高位上的数字;用个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作为
积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如果积不满十的,十位上用0占位。
知识点三: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算法:
第一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末尾的。前面的数对齐。
第二步: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
第三步:看因数的末尾有一共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拓展: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易错点:计算因数末尾有。的乘法时,积中漏掉因数末尾的0。
例如:用竖式计算250义4=
错解:250X4250X4
250250
X24X24
1001000
错解错在积中漏加了250末尾的0。先计算25X4=100,再在积的末尾加上一个0,即结果是1000。
五、用估算解决问题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知识点一: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解决问题:
要点:把多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
近似的积,中间一“七”连接。
例如:三(1)班有29人参观,每人8元,带250元够吗?
列式29X8心240(元)(240)<(250),所以带250元买门票(够)。
注意事项:在购物问题上,我们尽量估大不估小,避免实际用钱时不够。
易错点:和“=”应用不准确
例如:估算:198X8
14
错解198X8=1600正解198X8=1600
错解错在198X8的
准确结果不等于1600,却用“=”连接。估算时,把198看成200,与8相乘,得到是估计值,应用“弋”连接。
六、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重点:画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策略。
知识点:归一应用
总结方法:
1、运用画示意图法解决问题:
2、归一应用题方法: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3、归总应用题方法:先求出总量是多少,再求出部分量是多少。
易错点:没有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导致错误
例如:小明5分钟走了4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
他家离学校多少米?
错解40X5X15正解404-5X15
应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除法计算,即40+5。要求15分钟走多少米,即40+5X15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重点:掌握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能准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四边形
知识点一:四边形的特点
四边形的特点:①有4条直的边,②有4个角,③是封闭图形。
知识点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长方形正方形
不同点只有对边相等4条边都相等
都有4条边,4个角,并且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
相同点角
拓展:
名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
□口
Z_/
图形
对边相等4条边相等对边相等4条直的边
特点4个角都是直角4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相等4个角
注意: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才是四边形。
15
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二、周长
知识点:周长的认识
1、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图形按形状可以分为两类:
a、规则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b、不规则图形,如树叶形状的图形、月牙形状的图形等
3、周长的测量:
a、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用绕绳法测量
b、规则图形(圆形除外)的周长采用直尺测量
c、圆形的周长课用滚动法或绕绳法来测量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知识点一: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方法一: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
方法二:长方形周长=长*2+长X2
方法三:长方形周长=(长+宽)X2
例: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方法一: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方法二:正方形周长=边长X4
例: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拓展:长方形长=周长+2-宽
长方形宽=周长+2-长
正方形边长=周长+4
例: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长是7分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米,它的长是6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多少?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6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一、几分之一
知识点一:几分之一
⑴意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平均分”是得到一
个分数的必要前提。
⑵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分子
............分数线读作:二分之一
2...........分母
1
⑶几分之一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读作:分之),最后读分子,如万,读作:二分之一
⑷几分之一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知识点二:体验几分之一
1
明确]表示的意义。
1
方法一:把正方形纸横、纵方向各对折一次,即折成“田”字,每份是它的]
1
方法二:将正方形沿同一方向对折两次,每份是它的工
1
方法三:将正方形沿两条对角的连线各对折一次,每份是它的彳。
1
方法四:将正方形纸先对折成两个长方形,再沿对折成的长方形的对角连线对折一次每份是它的工
知识点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看图比较:画两个同样大小的图形,分别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再比较大小。
根据分数意义比较: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归纳总结: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J1
易错点:彳和§比较大小
11
错解:因为8>4,所以百>7
误认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就越大。
1
正解:4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1
§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把单位“1”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
11
小,所以
三、几分之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新世纪学校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冬至课件下载
- 2025年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云南省澄江一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合作协议
- 2025版车辆租赁及车辆安全检查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用64排螺旋CT设备采购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5版农业科技园区场地租赁与农业技术服务合同
- 2025版节能型不锈钢水箱采购与销售合同书
- 2025版厂房土地转让及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合同范本
- 变电运维考试
- 防雾涂料课件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全国二卷)含答案
- 高压氧舱测试题库及答案
- T/SHPTA 032.2-2022500 kV及以下海上风电交流海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第2部分:半导电屏蔽料
- 2024年江西财经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各地市可编辑的山东地图
-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研究
- GB/T 30425-2025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水冷却设备
- 河南省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2025届八下物理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春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国际私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