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甲辰龙年,是中华民族的生肖年。“龙”这一图腾,将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承续千年的精神力量之源。“龙”自何来,在典籍中有何形容,其演进与流布历程若何,所代表的中华文化象征为何,在新一轮生肖龙年,似乎又有了重新说道的理由。《管子·水地》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神游天地,主司雨水的龙,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保护神。考古发现,中国农作物的栽培有长达万年的历史。在人类力量幼弱的时代,靠天吃饭的先民,敏锐地观测到雨水来自东南亚的季风。为了农业的丰收与生存的安定,先民们便幻化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兴云布雨的东方神龙之象。《说文解字》还做了如下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由上可见,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龙”的象形字,甲骨卜辞中多见龙与雨水的记载。在传世文献中,龙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一记载。上古太昊伏羲属于春天之神,号称“春皇”,也是上古历法的开创者。八卦最先可能是用来测度天时的历法。乾卦六爻也被称为“六龙历”,即“时乘六龙以御天”。六爻历中初九“潜龙勿用”象征阳气在下,龙角尚未出东方地平线;九二“见龙在田”表示龙星已经显现在东方地平线上,阳光温暖,文德光耀;九五“飞龙在天”象征到了最好的季节,人事也达到最好的状态。在神话历史化的汉、魏时期,龙与上古部落国家首领密切关联。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上古人文先祖,无不与龙有着切近的联系:有的形似,如“伏羲龙状”,黄帝“龙颜有圣德”;有的直接成为龙的传人,如神农母亲女登“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山,而生神农”(《河图稽命征》)。闻一多先生曾论述,龙是虚拟的生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龙的九似形体,是中华大地上众多民族信仰的融合,也象征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对其他民族信仰的接纳。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特征,在“龙”这一形象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除汉民族崇龙外,羌族、苗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也都奉龙为图腾。龙为农业民族的司雨之神,同时也是农业国家的保护神和王权的象征。秦王嬴政号为“祖龙”,《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母亲因野外赤龙所感孕育了刘邦。龙与中国帝王结缘,原始的部族信仰上升为帝王信仰。此后,“真龙天子”也成为神化帝王权威的社会习语。虽然汉代王充等反谶纬迷信的思想家专门在《论衡·龙虚篇》中予以辨析,但社会上的龙神信仰传承不息,连满清都是以黄龙旗作为王朝政治的标志。近百年来,龙依然是民族认同的精神源泉。抗日战争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龙之精神鼓舞军民上下一心,救亡图存。今天,我们更以龙的传人为信念凝聚海内外华人力量,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复兴华夏民族。(摘编自萧放《神行天地意融九州——甲辰说“龙”》,有删改)材料二:据央视新闻,现在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牛津英语词典》也已收录“中国龙”。在西方文化中,龙往往是魔力和邪恶的化身,而中国龙则寓意尊贵、力量、活力和吉祥。因此为了体现中国龙与西方龙的本质区别,如今人们常常把中国龙翻译为“Loong”,而不是西方世界里的“Dragon”。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有长达万年的农作物栽培史,这使得兴云布雨的东方神龙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保护神。B.“龙”作为象形字最早出现于殷商甲骨文,作为文献记载对象则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C.汉魏时期,人们已将众多人文先祖与龙密切关联,进而发展衍生出龙的传人这一民族信仰。D.嬴政、刘邦等帝王与龙结缘是龙成为帝王信仰的典型事件,“真龙天子”由此成为社会习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引述《管子》《说文解字》等内容可以说明“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B.材料一第四段分别列举了闻一多和费孝通的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性。C.材料二从翻译上区分了“Loong”和“Dragon”,突出中国龙的文化寓意,与材料一相关内容吻合。D.材料一引述丰富有力,材料二陈述简明清晰,二者互相印证补充,充分彰显了龙之精神的文化自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甲辰龙年既是生肖纪年,也是干支纪年,由此可以推出乙辰、丙辰、丁辰、戊辰等纪年。B.“亢龙有悔”是乾卦六爻“上九”卦辞,指事物发展到极致,容易走向反面,应当警惕。C.龙作为虚拟生物从古到今均被人们质疑过,但并未因此影响到全民族对它的信仰和尊崇。D.《牛津英语词典》用“Loong”取代了“Dragon”,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西方认可。【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强加因果,“中国有长达万年的农作物栽培史”并未直接“使得”龙成为生存保护神。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二者互相印证补充”错误,材料一是对“龙”文化的多角度阐述,材料二是对东西方“龙”概念的对比,二者不存在互相印证补充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由此可以推出乙辰、丙辰、丁辰、戊辰等纪年”常识错误,干支纪年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排序,没有“乙辰、丁辰”等纪年;C.“全民族对它的信仰和尊崇”夸大其实,是部分民族;D.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二说“现在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牛津英语词典》也已收录‘中国龙’”,“Loong”并未取代“Dragon”;“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西方的认可”于文无据。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热词“多巴胺穿搭”成为不少年轻人春夏穿衣的主要风格。“多巴胺”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传递兴奋以及开心的信息。而“多巴胺穿搭”是对高饱和度的色彩进行协调搭配,以玫红、宝蓝、粉红、粉蓝、亮黄、紫色等鲜艳的色彩为主,通过撞色或是独特的款式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这种与快乐相关的穿搭风格其实早在古代就已流行。盛唐女子的“敢穿”说起多巴胺穿搭,来自盛唐的女子最有心得。与初唐时期柔和色调为主不同,盛唐女子干脆来个华丽大转身。她们更偏爱明艳大胆的配色,尤其对高饱和色彩简直是爱到痴狂,并且随性搭配,完全不受社会礼仪的约束。这种自信又大胆的多巴胺穿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唐诗里对女子的穿搭描述非常之多。如徐惠“红衫艳织成”,韦应物“长怀旧卷映蓝衫”,白居易“折腰俱老绿衫中”,韩愈“白布长衫紫领巾”……单看这四句诗,就有红、蓝、绿、紫等高饱和色彩,可谓明艳绮丽,交相辉映。假如盛唐也有分享平台,那么在“多巴胺穿搭”这个话题中,安乐公主那条关于百鸟裙的笔记点赞数一定最多。在厌倦了绫罗绸缎带来的多巴胺穿搭乐趣后,安乐公主忽然将目光瞄准了山林间的鸟,于是把尚功局的司制叫来:“本公主想把这些鸟的羽毛都穿在身上!”此话一出,但凡长得漂亮的鸟全都被抓进宫里拔毛。终于,尚功局的司制呈上来一件极为奢华的百鸟裙。史料记载,百鸟裙“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安乐公主居然用数百种鸟的羽毛进行撞色,还能使之不断变色!当这条百鸟裙上了盛唐“多巴胺穿搭”热搜后,山林间的鸟集体翻了个白眼,原来不少贵族人家纷纷效仿,一时间“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明代女子的“报复性”穿搭与盛唐女子不同,明代女子这种报复性热爱中居然夹杂着偏执,她们在选择多巴胺穿搭时,尤其喜欢红色。明代染色工艺大幅提升,用以作为主色调的红色就多达18种。《松江府志》载:“染色之变,初有大红、桃红、出炉银红、藕色红。今为水红、金红、荔枝红、橘皮红、东方色红。”爱美的女子们以红色为主色调,再配上别的高饱和色彩。据顾起元记载:“红、紫、黄、绿,亡所不有。即妇女之饰,不加丽焉。”多巴胺穿搭本是为了让穿衣人的情绪得到疗愈,但也有人是为了让别人分泌出多巴胺。《万历野获编》记载,万贵妃为了迎合明宪宗的审美,居然想到穿上艳丽的男装,“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而明宪宗则是“辄为色飞”。一旁围观的侍卫们只能暗自吐槽:管它是谁的多巴胺,你俩开心就好。古代男子也豁得出去在多巴胺穿搭走红后,一件来自秦代的兵马俑频频冲上热搜,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秦代的工匠在塑造兵马俑的时候,就已经有意识地将这些武士打扮成时尚潮人。这件兵马俑仅是服饰部分就有红、绿、黑、白、蓝、紫、黄、粉8种颜色,共近20种色调,但看起来却无比谐调与鲜活。虽说它的服饰色彩丰富,多色相撞,但一眼让人记住的就是被大面积运用的紫色。这种紫色被称为“汉紫”,又叫“中国紫”,艳丽却不轻浮,与其余的7种颜色搭配起来,使得这件兵马俑看起来沉静又神秘。而绿色与黑色的运用又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不由得感到快乐。东晋时期的谢尚算是男子多巴胺穿搭的时尚先锋。《晋书·谢尚传》记载:“(谢尚)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谢尚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穿着色彩艳丽的绣花裤子招摇过市,此举遭到了叔父们的严厉批评,他只好改掉这个癖好,最终成为了一位名士。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多巴胺穿搭被不少人青睐。毕竟穿衣服这件事,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不攀比,不骄奢,不刻意猎奇,怎么穿都快乐。(摘编自王颖《历史上的“多巴胺穿搭”》,有删改)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多巴胺穿搭”通过对玫红、宝蓝、紫色等高饱和色彩进行撞色搭配,或借助独特的设计款式,从而使穿衣者本人获得感官刺激,体验到兴奋与开心。B.“多巴胺穿搭”在初唐时期还未盛行,盛唐女子穿衣大胆随性,高饱和色彩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和诗歌里,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可算是这种穿搭风的顶流。C.“多巴胺穿搭”在明代形成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流行趋势,随着染色工艺大幅提升,紫、黄、绿等18种颜色配上红色,成为爱美女子的“报复性”热爱。D.“多巴胺穿搭”在历史不同时期也曾被男子所喜爱,谢尚作为东晋时期的时尚先锋,以色彩鲜丽的绣花裤子作为穿着癖好,并因此成为了一位风流名士。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讲述了中国古人“多巴胺穿搭”现象,涉及时尚、文化、历史等话题,读来有趣,开阔视野。B.文章以“多巴胺穿搭”这个网络热词为核心,意在追溯我国古代的服装史,说明服饰审美古今一体。C.文章虽然多处援引古例古文,但语言鲜活生动,如“分享平台”“点赞”“翻了个白眼”“热搜”等。D.文章不只是客观呈现古人穿衣的审美特点,还带有一定的感情倾向,如介绍兵马俑时就有自豪之感。6.文末写到:“不攀比,不骄奢,不刻意猎奇,怎么穿都快乐。”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答案】4.B5.B6.①这句话的意思是:穿衣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尽量不要违背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②安乐公主的百鸟裙给鸟带来了灾难,造成了社会上的攀比骄奢之风,这种穿衣快乐不值得提倡。③万贵妃穿上艳丽的男装博取皇帝欢心,谢尚穿着绣花裤子招摇过市,刻意猎奇,不一定符合审美。【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使穿衣者本人获得感官刺激,体验到兴奋与开心”错,从文章内容可知,还包括欣赏者。C.“紫、黄、绿等18种颜色”张冠李戴,原文是“用以作为主色调的红色就多达18种”。D.“并因此成为了一位风流名士”错,文章是说谢尚改掉穿着癖好后才成为名士。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B.“意在追溯我国古代的服装史”错,本文并非追溯古代服装史,而是介绍历史上也曾流行与快乐相关的多巴胺穿搭风格。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①“不攀比,不骄奢,不刻意猎奇,怎么穿都快乐”这句话的意思是:穿衣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尽量不要违背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毕竟穿衣服这件事,只要自己喜欢就好。②由“当这条百鸟裙上了盛唐‘多巴胺穿搭’热搜后,山林间的鸟集体翻了个白眼,原来不少贵族人家纷纷效仿,一时间‘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可知,安乐公主的百鸟裙给鸟带来了灾难,造成了社会上的攀比骄奢之风,这种穿衣快乐不值得提倡。③由“万贵妃为了迎合明宪宗的审美,居然想到穿上艳丽的男装,‘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而明宪宗则是‘辄为色飞’。一旁围观的侍卫们只能暗自吐槽:管它是谁的多巴胺,你俩开心就好”“《晋书·谢尚传》记载:‘(谢尚)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谢尚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穿着色彩艳丽的绣花裤子招摇过市,此举遭到了叔父们的严厉批评,他只好改掉这个癖好,最终成为了一位名士”可知,文章对万贵妃穿上艳丽的男装博取皇帝欢心和谢尚穿着绣花裤子招摇过市给予了否定,因此刻意猎奇,不一定符合审美。(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他娶了世上最丑的女人。作为一家颇有知名度的马戏团经理,他专程去维也纳看她。他事先压根儿没想过自己会娶她为妻。可一旦看到她,过了最初的惊愕,他就再也无法将自己的眼睛从她身上移开。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让观众能回去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他们自己的孩子们描述这张脸,好让他们在拿镜子里自己的脸比较时,能轻松地舒口气。她很耐心地站着,当目光掠过他们的头顶,眺望远处的屋顶时,她或许有一种高人一等之感。演出结束后,当他与她靠着马戏团内的铁炉子喝茶时,他发现她相当机灵。她谈吐风趣,思路连贯具体。突然他开始心烦意乱,尽管不清楚那到底是为什么。于是,他向她告辞。而令他吃惊的是,她居然向他伸出手去——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姿态,实际上是一位淑女的姿态,而且还是一只非常可爱的手。他开始给她买花——不是什么特别的花,仅仅是廉价的一小把,包在箔纸里;或者,他会送她一块棉质领巾,光滑的丝带。然后,他着迷似的看着她把丝带扎在额头上,结果五彩的丝带并没有起到装饰作用,反倒成了一个吓人的东西。当他感觉越来越躁动不安时,就会对所有的人说,自己要出去谈笔重要的生意。其实他从来就没走远过,而是在附近的一个小镇子住下,顺手牵羊偷个钱包,或者喝得酩酊大醉。即使是这样,他依旧不能摆脱她,因为他已经开始念叨她,好像离了她就活不了,哪怕明知道自己是在逃离。她成了他最重要的资产。甚至他可以用她的丑陋轻松结掉酒账。每次回来,他总有一个有关她丑貌的新故事讲给大伙听。他会站在一边,手指着她,陈述道:“你们看到,这儿站着一个不幸的人,她的外貌可怕得让你们纯真的眼睛难以忍受。她的母亲住在黑森林边的村子里。一个夏日的一天,正当她在林子里摘果子时,一头凶猛的野猪向她追过去,却被她的正脸吓退……”“哈哈哈哈……”人群爆发出一阵狂笑,但他从不感到内疚。就在第一个演出季结束时,他向她求婚了。她连脖子根都红了,浑身颤抖。然后她静静地说:“好吧。”她把头温柔地靠到他的臂膀上,他忍受了一刻,然后缩了回去,开始给她讲自己对两人共同生活的规划,罗列了所有将要到访的地方。她的眼睛就一直盯着他,伤心但一言不发。到最后,她抓住他的手,说她想要的正好相反——她希望他们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也不用到处漂泊,再也不用见任何人。她希望她烧菜做饭,生儿育女,拥有一个花园。“你绝对不可能习惯这种生活,”他气愤地驳斥道,“你在马戏团长大,你想要、你需要被人观看。离开别人注视的目光,你会死的。”她没有作答。圣诞节那天,他们在一个小小的教堂里结婚了。主持婚礼的牧师差点昏了过去。不久之后,她怀孕了。自那时起,他成了一个分裂的人。他希望她生一个与她自己一样的小孩——那么他们将会有更多的合同,甚至更多的邀约。但是,立刻,他会想到那孩子可能是一个怪物,他真的宁愿撕破她的肚皮,也不愿它注定过像她一样的人生。他祈祷她流产。……她是在晚上分娩的,没有任何兴师动众,而是安安静静地,如同一个动物。新生儿是一个女孩,长得非常可怕,甚至比母亲更糟糕。他不得不闭上眼睛,来抑制心头的恶心。早春时节,一场可怕的西班牙流感袭来,母亲和孩子双双病倒。她们并排躺着,高烧不退,呼吸沉重。偶尔,出自恐慌的本能,她会搂抱孩子,在神志不清中试图给女儿喂奶。她不知道女儿正濒临死亡,再也没有力气吸奶。最后女儿死了,他轻轻地把她放在床边,然后点上一支雪茄。那天晚上,这个最丑的女人短暂地恢复过意识,只是绝望地抽泣和哀号。他受不了——这是夜的声音,黑暗的声音,直接来自最漆黑的深渊。他掩上耳朵,最后他抓起帽子跑了出去,但是他没跑多远。他在自家公寓的窗下来回走着,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以此帮助她死去。这来得比他想到的还快。他把自己关在他们的卧室里,看着两具尸体;突然它们似乎很沉,很重,很大。他此刻茫然不知所措,于是,除了教授,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坐着,看着暮色逐渐吞没床上那一动不动的影子的轮廓。后来教授递给他一张纸,他用右手签了字,用左手收了钱……就在同一天,他帮助教授用马车把尸体运送到大学诊所,不久它们将在那里被秘密制成标本。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二十年,它们就站立在大楼寒冷的地下室,直到好光景来了,它们加入到主要的收藏品行列,包括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的头颅、双头婴儿和各种人种、肤色的连体婴儿。如今人们仍可在病理与解剖博物馆的贮藏室里见到一对装着玻璃眼的母亲和女儿,依然以极富尊严的姿势凝冻着,如同某个不成功的新的残留物种。(有删改)注: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出生于1962年,波兰女作家、诗人、心理学家。获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成了他最重要的资产”,一语点明了他的卑劣贪婪心思,希望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以丑女人的奇丑来谋求财富。B.他“成了一个分裂的人”,表现他既希望孩子如妻子一样丑从而带来更多合同,又不希望孩子来到人世间的矛盾心理。C.小说多处运用侧面描写,如他“喝得酩酊大醉”,人群的“狂笑”“主持婚礼的牧师差点昏了过去”,烘托了女人之丑。D.小说情节怪诞,高度戏剧化,在故作平淡无奇的讲述中表现出极为反常的内容和丑恶人性,这是对现实的扭曲和否定。8.小说中的丑女人虽然外表奇丑至极,却有着普通女子的正常特点,请简要分析。9.小说原文丑女人曾说:“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在嫉妒我,因为我至少还是个怪物,而他们什么都不是。”这句话流露出丑女对尊严的追求。你认为她是否得到了尊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7.D8.①温柔善良,有礼貌,从她的谈吐和告辞时的礼节可以看出;②渴望爱情和平静的生活,从男子求婚时她想要的愿望可以看出;③有着强烈的母性,从她病倒时搂抱女儿并试图给女儿喂奶可以看出。9.示例:没有得到尊严。①丑女人生前通过出卖丑相,沦为他人获利的工具,无尊严地活着;②在家庭生活中,只是丈夫赚钱的工具,从没有得到丈夫的关爱,没有丝毫尊严;③死后如同不成功的新的残留物种一样,被当作收藏品,仍无尊严。【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这是对现实的扭曲和否定”错误,“情节怪诞,高度戏剧化”“表现出极为反常的内容和丑恶人性”是对现实的升华和批判。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普通女子的正常特点”可以从性格、心理等方面结合人物身份的变化来分析。①温柔善良,有礼貌。小说写她“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让观众能回去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他们自己的孩子们描述这张脸,好让他们在拿镜子里自己的脸比较时,能轻松地舒口气”,这体现了她的善良和温柔;他初见她告辞时,就发现她很机灵,“她谈吐风趣,思路连贯具体”;而告辞时他发现她很有礼貌,很淑女“她居然向他伸出手去——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姿态,实际上是一位淑女的姿态,而且还是一只非常可爱的手”;②渴望爱情和平静的生活。他求婚时“她连脖子根都红了,浑身颤抖……她把头温柔地靠到他的臂膀上”,可见她也像正常女子一样渴望爱情;她还说了自己的愿望“她希望他们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也不用到处漂泊,再也不用见任何人。她希望她烧菜做饭,生儿育女,拥有一个花园”,可见她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期待;③有着强烈的母性。尽管她自己也烧得昏昏沉沉,但“偶尔,出自恐慌的本能,她会搂抱孩子,在神志不清中试图给女儿喂奶”。【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她得到了(或没有得到)尊严。如认为她没有得到尊严,可从如下角度分析:①丑女人生前在维也纳一个马戏团工作,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让观众能回去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他们自己的孩子们描述这张脸,好让他们在拿镜子里自己的脸比较时,能轻松地舒口气”,可见她是通过出卖丑相,沦为他人获利的工具,无尊严地活着;②男人娶了她,但是为了让她替他赚钱,在他规划里“罗列了所有将要到访的地方”,在她提出她的愿望——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不再见任何人,烧菜做饭,生儿育女时,他气愤地驳斥她“你在马戏团长大,你想要、你需要被人观看。离开别人注视的目光,你会死的”,可见在家庭生活中,只是丈夫赚钱的工具,从没有得到丈夫的关爱,没有丝毫尊严;③她不幸得了西班牙流感,女儿先死了,他的丈夫“在自家公寓的窗下来回走着,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以此帮助她死去”,并且把她和女儿的尸体卖给了大学诊所“他用右手签了字,用左手收了钱”;最后她被制成标本,“在病理与解剖博物馆的贮藏室里见到一对装着玻璃眼的母亲和女儿,依然以极富尊严的姿势凝冻着,如同某个不成功的新的残留物种”,可见她死后如同不成功的新的残留物种一样,被当作收藏品,仍无尊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骑射。(节选自《史记·赵世家》)材料二: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节选自《资治通鉴》)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进A退之B节C衣服D之制者E所以齐常民F也G非H所以论贤者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华夏民族的始祖,与燧人氏、神农氏并称“三皇”。B.易,形容举止轻率,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乱易整”的“易”意思不相同。C.“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与“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用法相同。D.负,凭借,倚仗,与成语“不负众望”中的“负”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武灵王准备推行胡服骑射,他的想法得到了大臣肥义的支持,但是受到赵文和公子成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应该顺应中原地区的习俗。B.赵武灵王认为法制、诏令要顺应时代需要,衣服、器械要便于使用,国家礼制并非一成不变,只要使国家获得便利,不一定要仿效古法。C.赵武灵王担心公子成不穿胡服会引起国人议论,亲自前往劝说,告诉公子成推行法令必须从赵国的贵族做起,希望公子成能够做出榜样。D.赵国三面都有强敌,推行胡服骑射既有利于加强国境四周的守备,也有机会报中山国入侵之仇,这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重要原因。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2)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14.赵武灵王说服赵文等人和公子成同意胡服骑射的依据分别是什么?【答案】10.CEG11.D12.C13.(1)那么违背古制未必就应当非议,遵循旧礼也未必值得称赞。(2)如果不是社稷神灵(的保佑),那么鄗城几乎就失守了,先王(对这件事)深以为耻。14.①只有胡服骑射才能更好地治理赵国(或:遵循古法无法治理当今的赵国);②反对胡服骑射实质上是忘记国耻的行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规定进退的节度,服装的制度,是用来管教百姓的,并非用来评价贤人的。整个句子为“……者,……也”句式,第一个“者”后断句,即在E后断句;“进退之节”“衣服之制”句式相同,结构一致,中间断句,即在C处断句;“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句式相同,结构一致,中间断句,即在G处断句。故应CEG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B.正确。“易”,举止轻率;/代替。句意:风俗怪异百姓就会举止轻率。/用散乱代替整编。C.正确。均为目的连词“来”的意思。句意:所以我希望能树立叔父您为榜样,来实现改穿胡服的功头。/写下《师说》来赠送给他。D.错误。意思不同。“负”,凭借,倚仗;/辜负。句意:早先中山国仰仗齐国的强兵。/不辜负众人的期望。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亲自前往劝说”错误。赵武灵王一开始并没有亲自去劝说公子成,原文是说“王使人请之曰”,“推行法令必须从赵国的贵族做起,希望公子成能够做出榜样”是赵武灵王派人转告的。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反”,违背;“非”,非议;“多”,称赞。(2)“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几”,几乎;“丑”,意动用法,以……为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遵循故法的功绩,无法超出当世别的国家;模仿古人学说,无法治理当今的社会。赵武灵王认为只有胡服骑射才能更好地治理赵国(或:遵循古法无法治理当今的赵国)。“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一味因循中原的旧俗,憎恶改变服装,这是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赵武灵王认为反对胡服骑射实质上是忘记国耻的行为。参考译文:材料一:赵文、赵造、周袑、赵俊都进谏劝说武灵王不要穿胡服,认为遵从过去的习俗很方便。武灵王说:“先王们的习俗不同,哪种算是古法呢?帝王们彼此并不沿袭,哪种礼仪可以遵循呢?伏羲、神农用教化而不需杀人,黄帝、尧、舜杀人但并不愤怒。等到夏、商、周三王时,随时代变迁制定法规,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礼制。法制、诏令都能够顺应时代的需要,衣服、器械都便于使用。因此礼制也没有必要一致,使国家获得便利也不必仿效古法。圣人的兴起并没有彼此沿袭却能够称王,夏、殷的衰败并没改变礼制却走向灭亡。那么违背古制未必就应当非议,遵循旧礼也未必值得称赞。而且如果说服装奇异心志就邪乱,那么邹、鲁一带就不会有稀奇古怪的行为了;如果风俗怪异百姓就很轻浮,那么吴、越一带就不会出现优秀的人才了。况且圣人把有利于身体的称为衣服,把有利于行事的叫作礼制。规定进退的节度,服装的制度,是用来管教百姓的,并非用来评价贤人的。因此百姓总是与旧俗保持一致,贤人却要因时而变。因此谚语说‘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赶车的人无法摸透马匹的秉性,用古代律法治理当今社会的人不懂得事物的变革’。遵循故法的功绩,无法超出当世别的国家;模仿古人学说,无法治理当今的社会。你不懂得这些道理。”于是穿上胡服,招纳士兵训练骑射。(节选自《史记·赵世家》)材料二:赵武灵王向北侵略中山国的土地,(大军进攻)到了房子城,又来到代地,再向北进攻到了大漠之中,向西进攻到了黄河,登临黄华顶峰。他与大臣肥义商量让百姓穿胡人的短衣、学习骑马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的举措,但贤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要这样做,)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我一定占有它!”于是他(带头)改穿胡服。国中的人都不想这样做,公子成借口有病不来上朝。赵武灵王便派人前往说服他说:“家事听命于父母,国事听命于国君。现在我向世人倡导改变服装,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治理国家要有一定的章法,以对百姓有利为根本;从事政务有一定的原则,政令得以执行是最重要的。修明德行必须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贯彻政令首先要使贵族信服奉行,所以我希望能树立叔父您为榜样,来实现改穿胡服的功头。”公子成跪拜两次,道:“我听说,中原是在古圣先贤的教化下,用礼乐仪制,使远方国家前来朝拜,是让四方蛮夷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弃这些,却去仿效远方蛮夷的服饰,这是改变传统习俗,违背人心,我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使者把他的这番话报告给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于是亲自前往,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有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现在(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用什么来坚守呢?早先中山国仰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的领地,俘虏我们的子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神灵(的保佑),那么鄗城几乎就失守了,先王(对这件事)深以为耻。因此我决心改变服饰,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边的威胁侵略,一雪中山国之耻,而叔父您一味因循中原的旧俗,憎恶改变服装,这是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不是我所希望的呀!”公子成听从了赵武灵王的命令,(赵武灵王)于是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着胡服上朝。于是,赵武灵王正式颁布改穿胡服的政令,并且招纳擅长骑马射箭之人。(节选自《资治通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辛弃疾检校山园,书所见。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描写的农村生活,与陆游《游山西村》所描写的时节和表达的情感一致。B.作者隐居于此,有松竹为伴,饱含赞赏之意,同时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C.社日四邻相聚,分享祭肉,又恰逢白酒刚刚酿成。侧面写出生活上的“足”。D.“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装模作样,让人忍俊不禁。16.陆游乡居时曾说“身闲诗简淡”。请简要分析本词是如何体现“简淡”这一特点的。【答案】15.A16.①借景抒情,上阕首句写林木葱笼,环境清幽。“万事从今足”确定了全篇“简淡”的基调;②侧面描写,分社肉,喝家酿白酒,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平和,暗扣简约淡泊的志趣;③动作描写,儿童的“偷”和老夫的“闲看”,表现出的是“万事从今足”后的闲情,笔调轻快,令人愉悦,简淡生活跃然纸上:④语言简淡通俗,通篇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将主人公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妙趣横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陆游《游山西村》所描写时节是春季。由“西风犁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的是秋季。所以时节不同。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风格及技巧的能力。①借景抒情,上阕写闲居带湖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云雾缭绕,笼罩着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松、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和谐,所以说“从今万事足”,确定了全篇“简淡”的基调;②侧面描写,“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足”。上句说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分社肉”,是当时仍存的古风,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据下文,这里所说的应是秋社分肉。下句说山园富有。饮酒是高人雅士的嗜好,所以新分到了社肉,又恰逢白酒刚刚酿成,岂不正好惬意地一醉方休吗?分社肉,喝家酿白酒,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平和,暗扣简约淡泊的志趣;③动作描写,“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梨、枣。“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前生活的喜悦之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儿童的“偷”和老夫的“闲看”,表现出的是“万事从今足”后的闲情,笔调轻快,令人愉悦,简淡生活跃然纸上;④作者的这首词,也是因“身闲”而“简淡”的。它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而将主人公形象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实在耐人寻味,这也正是它“简淡”的妙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任,应当以《论语》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这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3)小刚在家里观看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其中第七季第一场的主题词是“江山”,一开场,嘉宾们就吟诵了很多与“江山”有关的诗词,小刚也想到了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风急天高猿啸哀④.杜鹃啼血猿哀鸣⑤.江山如画⑥.一时多少豪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弘毅”“哀”“豪”“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第Ⅱ卷(表达题共79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近日,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双方于2023年11月22日在韩国共同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11月23日举行交接仪式。韩方向中方移交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零9个月___A___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牺牲、___B___、浴血奋战,据统计,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②2023年11月23日上午,迎着凛冽的寒风、纷飞的雪花,载着第十批迎回的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歼-20飞机,稳稳降落在辽宁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并缓缓通过水门。机场一侧,烈士亲属、部队官兵、青少年学生、港澳台同胞等上千名代表屏息肃立。国旗为盖,军机为驾,礼兵为伴……25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历经七十余载,终于回到故土。③出征时,英雄们肩负重任、保家卫国;归来时,祖国山河锦绣、___C___。④从2014年起,我国连续十年共迎回了93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让长眠异国他乡的英雄回归阔别多年的祖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缓缓”与文中加点的“缓缓”,意义和意境相同的一项是()A.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B.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C.独有月亮,却缓缓地出现在寒夜的空中。D.去的时节甚是匆匆;回来的时节甚是缓缓,其故何也?20.“异国埋忠骨,山河盼英魂。”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答案】18.示例:A.艰苦卓绝B.前赴后继C.国泰民安19.C20.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其不易,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奋战才取得胜利,故此处可填“艰苦卓绝”。艰苦卓绝:形容极其艰难困苦,很不平凡。B处,结合“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牺牲”“据统计,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可知,此处强调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故此处可填“前赴后继”。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勇往奋斗,后继有人。C处,此处照应“出征时,英雄们肩负重任、保家卫国”,如今归来时,祖国山河锦绣,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故此处可填“国泰民安”。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缓缓”是慢慢的意思,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悲伤的氛围,表达了对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敬爱之情。A.“游女长歌缓缓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女子在春天的田野中唱着歌,快乐地走回家中。B.通过银渚盈盈、金风缓缓的描绘,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C.“独有月亮”“寒夜”是在营造一种寂静、凄凉、伤感的氛围,表达一种哀伤之情。D.是慢慢的意思。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这句话是上文的一个总结句,引出下文“迎回了93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的现实行动,放在④处最为合适。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沟通交流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式,它离不开恰如其分的言语表达。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当今一些年轻人“欲说却词穷”,绝非好事。有时明明话就在嘴边,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以致磕磕绊绊,显得底气不足。___①___?无疑,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词穷”的主要原因。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阅读、表达已经离不开网络环境。他们中许多人日益倾向于“读屏”,日常阅读中碎片化和轻阅读、浅阅读特征明显,相较于读纸质书,___②___,但这也让人阅读时的思考活动减少,不利于阅读者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也给其有深度的表达形成一定掣肘。与网络碎片化阅读如影随形的是,现在不少年轻人愈益习惯于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很多人平时线上交流多于线下社交,而在线上交流时又不自觉地依靠流行语、表情包“直抒胸臆”。殊不知,___③___,未免使一些复杂深邃的表达逐渐被遗忘,在离开网络环境、需要进行规范化表达时,也就只剩下了干瘪的字词和磕绊的语言。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35个字。【答案】21.①何以至此②“读屏”尽管更轻松③这种浅白直接的输出方式22.只有进行高质量的阅读输入,才可能带来令人满意的表达输出。【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后文“无疑,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词穷’的主要原因”可知,此处应是对导致“词穷”原因的提问,故此处可填“何以至此”。第②处,结合前文“他们中许多人日益倾向于‘读屏’,日常阅读中碎片化和轻阅读、浅阅读特征明显”可知,相较于读纸质书,“读屏”为轻阅读、浅阅读;且由后文“但这也让人阅读时的思考活动减少,不利于阅读者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也给其有深度的表达形成一定掣肘”可知,此处所填内容同后文构成转折关系,故此处可填“‘读屏’尽管更轻松”。第③处,结合后文“未免使一些复杂深邃的表达逐渐被遗忘”可知,此处陈述对象为线上交流这种表达方式;且由“在线上交流时又不自觉地依靠流行语、表情包‘直抒胸臆’”可知,这种表达方式浅白直接,故此处可填“这种浅白直接的输出方式”。【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三自然段共2句话,第一句话讲了年轻人的阅读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模板笔试
- 2025年度泰康企业客户协议存款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租赁反担保合同(住宅租赁)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校园建设项目9A等级施工合同3篇
- 课程设计直齿
- 课程设计屋面防水怎么算
- 自动干手电路课程设计
- 水泥车间发货员安全生产职责模版(3篇)
- 办公室人员考核细则(二篇)
- 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2篇)
- 创伤关节骨科年度总结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普通用卷
- 医师病理知识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
- 履约情况证明(共6篇)
- 矿井提升容器课件
-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洁净工程项目定额》(征求意见稿)
-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 年零售药店操作规程版
- 日有所诵(二年级)
- 搞笑个性YY娱乐频道分组设计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