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哲理思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6/34/wKhkGGYF7MWAVTHgAAF9ykfKLPE687.jpg)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哲理思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6/34/wKhkGGYF7MWAVTHgAAF9ykfKLPE6872.jpg)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哲理思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6/34/wKhkGGYF7MWAVTHgAAF9ykfKLPE6873.jpg)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哲理思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6/34/wKhkGGYF7MWAVTHgAAF9ykfKLPE6874.jpg)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哲理思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6/34/wKhkGGYF7MWAVTHgAAF9ykfKLPE68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哲理思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与诸子登觇首®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②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③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觇(xian)首:即觇山,又称现首山,在湖北襄阳南。②鱼梁:指鱼梁洲。
《水经注•沔水》:“沔水中有鱼梁洲,庞德公所居。”庞德公是东汉末年著名隐士。
③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中,“江山留胜迹”承“今”字,“我辈复登临"承“古”字,“胜迹”指羊公碑和鱼
梁洲。
B.颈联写登山所见。诗人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既表现时序,又烘托作者
的心情。
C.尾联怀念羊祜,以其功绩卓著、名垂青史来反衬自己怀才不遇,只能隐居山林的
身世之悲。
D.本诗触景生情,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整体格
调哀而不伤。
2.本诗前两联蕴含一定的哲理,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瀚①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
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
晓山青。
【注】①苏轼被贬到杭州任通判,期间他巡查富阳,至桐庐,经过七里瀚时作此词。
②严陵:东汉的严子陵,名光,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征召到京,
授谏议大夫,不受,隐居垂钓于富春江上。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过”字领起“沙溪急”等三句,节奏轻快,使画面流动起来,概括了沿途景色
和主观感受。
B.下片前两句运用叠词和比喻手法,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的形态,又表达了作者
对山景的喜爱。
C.下片用严子陵典故,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用周瑜典故的目的一致,都是
自比,抒发功名未就之情。
D.本词上片重在写水,下片写山,融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将人生感慨寓于水
光山色之中,意味隽永。
4.后人评价此词“熔情感和哲理于一炉”,请谈谈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历黄巢之乱。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何事”发问,对遭遇战乱、家境贫困的侄儿寄予厚望,与尾联情意深重的
劝诫勉励之语形成了呼应。
B.颔联“干戈地”“礼乐风”形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书房主人的守礼好学,更显其卓然
品格,诗人对此深感慰藉。
C.颈联摇曳“竹影”与潺潺“泉声”相互映衬,凸显了环境的清幽雅致,与世道的纷乱
形成鲜明对比,意蕴悠长。
D.此诗语言自然晓畅,通俗浅近,无一字难解,不事雕琢而耐人寻味,其中蕴含的
劝勉之意也给读者以深刻启示。
6.诗歌最后一联富有哲理,“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暗含了求学要日积月累“寸功”
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要如何才能做到积“寸功”达到质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试卷第2页,共4页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见凝霜而思春日,但是看不见一点春天的痕迹,诗人心中倍感悲凉。
B.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而梅树将悄然开放,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悲伤。
C.颈联表现诗人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出诗人探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D.诗歌首尾呼应,中间转折自如,章法井然。转折处善于用虚字斡旋,显得灵动而
不板滞。
8.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
评价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放言五首•其三①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②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①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江陵,写下五首《放言》诗表达自己
的心情。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
②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位高权重,有人怀疑他有
篡权的野心。成王二十岁时,周公还政于成王。③王葬: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
为人谦恭下士,素有威名。他效仿周公摄政,辅左太子刘婴。公元8年篡汉,建立新朝。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一“赠”字很郑重地告诉元稹,解决狐疑可以不用龟甲或蓍草茎占卜这样的
方法。
B.颈联运用周公“恐惧流言”和王莽“谦恭下士”的典故,说明人们容易被表面现象所
迷惑。
C.尾联写若二人当初死去就会真假难辨,可见人死万事空,只有活着才有改变命运
的机会。
D.本诗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以议论为主,行文极为曲折,小中见大,耐人寻
思。
10.诗人通过“试玉”“辨材”之例,用具体事物表现普遍哲理,同时又包含了诗人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A2.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
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
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
【解析】L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AJ“江山留胜迹,承,今,字,’我辈复登临,承,古寺”说法错误,“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
辈复登临”是承“今”字。
故选Ao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
喟。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
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
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
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
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人生不过百年,就变成一杯黄土,而他们留下的名胜古迹却能代
代流传。登临岷山,作者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
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蜒山立庙树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
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3.C4.①通过小舟、水天、游鱼、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景,体现出作
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②“过沙溪急,霜溪冷”两句营造了凄清萧瑟的意境,流露出作者被贬
谪的伤感。③君臣如梦一样消失,只留下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同时也有被贬谪之
后的达观。④空名不长久,而真正能留传的只有青山,体现出江山长存、自然永恒的哲理。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目的一致,都是自比”“抒发功名未就之情”错误。运用东汉严光“钓名”的典故,表明严子
陵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虚”字表明作者对严子陵的嘲笑,引出后
答案第1页,共4页
面对自然永恒的慨叹。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把握能力。
上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
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
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I,白鹭点点,悠闲自得。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
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过沙溪急,霜溪冷”,白天溪水湍急,清可见沙;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两句诗描摹了
冷清的意象,营造了凄清萧瑟的意境,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被贬谪的伤感。
“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
是“钓名”,东坡在此,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一梦,
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
己。体现出作者淡泊名利,与山水共清欢的豁达情怀。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
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空名不长久,而真正能留传的只有青山,体现出江山长存、自然永恒的哲理。
5.A6.①求学需要不受环境影响。“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告诉我们不管局势再
动荡,处境再窘迫,都要静下心来做学问。②求学需要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地追求。“常修
礼乐风”之“常”点明即使身处“干戈地”,仍要坚持修身养性。③求学需要沉浸其中,潜心地
投入。正如诗中明写读书环境清幽雅致,暗赞书房主人内心宁静专注。④求学需要勤奋,珍
惜点滴光阴。尾联直接告诉我们,做学问就需要珍惜时光,积累“寸功”。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何事”,为什么,“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开篇以“何事”发问,并非
表达寄予厚望之意。侄儿家境贫困也于文无据。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如何才能做到积'寸功’达到质变。”
首联“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的意思是:为什么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我
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刻画了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这告诉我们不
答案第2页,共4页
管局势再动荡,处境再窘迫,都要静下心来做学问。所以第一点可以概括为:求学需要沉心
静气,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颔联“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的意思是: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
家思想的教化。身处战乱之中,但还坚持修身养性,“常”点明即使身处“干戈地”,仍要坚持
修身养性。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写,求学需要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地追求。
颈联“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意思是: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
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写读书环境清幽雅致,暗赞书房主人内心宁静专注。
表明求学需要沉浸其中,潜心地投入。
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意思是: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
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这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
学业,这就告诉我们做学问就需要珍惜时光,积累“寸功”——勤奋,惜时。
7.A8.情:①诗人写自己在霜凝雨湿的季节期盼春天的到来,满怀信心寻找春天的踪
迹,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②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对友人音信
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
理:③自然万物轮回,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衰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A.“诗人心中倍感悲凉”错,这首诗的首联见凝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霜凝”,
季节是在秋冬之际。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时节,并不慨叹悲戚,也不畏惧严冬的来临,而
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春其渐起但无痕”,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明朗向上的基调。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
情:①诗歌前两联是说已经到了严霜铺地、零雨送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渐临近,只是还不
见一点痕迹,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琼枝。诗人在冬季期盼并坚
信春天的到来,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的态度,并以此与友人共勉。②尾联“揩摩病眼从兹始,
并待君诗洗睡昏”意思是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摩开有病的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和着春光,
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
才情的赞美。
理: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深秋,并不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也不畏惧即将来临的严冬,
而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
答案第3页,共4页
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抵押担保协议书年
- 肥料农药采购合同样本
- 编程语言与软件开发职业规划作业指导书
- 2025年赣州b2货运资格证多少道题
- 2025年桂林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驾考
- 2025年洛阳货车从业资格证考什么
- 2025年博尔塔拉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安徽货运车辆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疾病筛查服务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4章电磁波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4
- 2025年上半年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限公司中层干部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会议室墙面隔音板施工方案
- 特朗普就职演说全文与核心要点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 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科研人员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地方戏曲简介》课件
-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软件资格考试(初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延安研学活动方案
- 2024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常考材料题考点梳理汇编
- 稀土材料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