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1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咬合分析_第1页
安氏Ⅱ-1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咬合分析_第2页
安氏Ⅱ-1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咬合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氏Ⅱ~1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咬合分析安氏Ⅱ~1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类型,一般以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前牙深覆盖、磨牙远中关系为主要特点。安氏Ⅱ~1错的矫治以是否拔牙为标准分为拔牙矫治和不拔牙矫治。关于是否拔牙,临床上正畸医生主要考虑牙列的拥挤度,spee曲线高度,软组织侧貌,骨面型和牙弓突度等。对于拔牙矫治,安氏Ⅱ~1错畸形可以利用上颌拔牙间隙内收上颌前牙,矫正深覆盖,改善侧貌美观,下颌利用拔牙间隙前移磨牙,矫正磨牙关系。不拔牙矫治可以通过扩弓、Ⅱ类牵引、推磨牙向远中的方式内收前牙、矫正磨牙关系。大多数情况,临床上对于是否拔牙医生可以取得共识,但仍有一部分错畸形处于可以拔牙也可以不拔牙的临界状态,没有明显的拔牙或是不拔牙的指征,拔牙或是不拔牙均能达到平衡、稳定、美观的矫治目的,我们将这部分病例归为临界病例。正畸医师判断正畸患者是否拔牙矫治的临床依据之一是侧貌突度,临床上常用的判断原则是面部突度大的患者通常需要拔牙矫治,而面部突度小的患者通常选择不拔牙治疗。但是对于面部突度接近正常的临界病例,到底应该采用拔牙还是不拔牙治疗是正畸临床设计中的难点。目的对安氏Ⅱ~1错畸形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后的咬合接触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期从咬合接触方面为临界病例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在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1错畸形患者中选取初诊及矫治结束半年内的病例共126例,三位有经验的正畸医生以多数肯定原则及意见明显不一致原则选出最终实验样本,临界病例41例。其中安氏Ⅱ~1错畸形临界病例矫治前11例,以病例中记录的矫治计划是否拔牙将矫治后30例临界病例分为拔牙矫治组(14例)和不拔牙矫治组(16例),使用Tee-tester咬合分析仪测量记录三组患者矫治结束后的各项咬合接触指标,全牙列总接触面积(TCA),全牙列总力值(TOF),单位面积力值,力不对称指数(AOF),咬合力中心点(COF),并对各项咬合接触数据进行记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三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与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1、错畸形组、拔牙矫治组、不拔牙矫治组的TCA、TOF的比较,错畸形组与拔牙矫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牙矫治组与不拔牙矫治组,错畸形组与不拔牙矫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拔牙矫治组和不拔牙矫治组,错畸形组与不拔牙矫治组,单位面积力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错畸形组与拔牙矫治组间单位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3、拔牙矫治组和不拔牙矫治组的力不对称指数(AOF)、咬合力中心点(CO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错畸形组与拔牙矫治组,错畸形组与不拔牙矫治组间力不对称指数(AOF)、咬合力中心点(CO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拔牙矫治的患者在咬合接触面积和咬合力方面比拔牙矫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