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二)专业代码:690202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

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所属专业类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类别职业资格证书或

(代码)(代码)(代码)(代码)(或技术领域)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招聘与配置

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

公共管理类(2-06-08-01)

服务大类服务培训与开发

(6902)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员

(69)(726)员工关系管理

(2-06-08-02)

人事业务代理

职业介绍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对企事业单

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

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人力资源服务专业

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

开发、员工培训与开发、人事代理业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工作,适应生产、建设、

管理、服务领域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73·

二○二○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

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

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

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管理、人际沟通等

相关知识;

(3)掌握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常识、劳动经济基础、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等基础理论

知识、创新创业相关知识;

(4)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执行与评价的知识;

(5)掌握人员招聘与配置的程序与方法;

(6)掌握绩效管理设计知识及绩效管理操作程序与方法;

(7)掌握薪酬福利设计知识及薪酬福利管理程序与方法;

(8)掌握员工培训与开发方案设计知识,培训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9)掌握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知识;

(10)掌握人事代理、职业介绍等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相关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一定的哲学思维、伦理思维、计算思维、数据思维、交互思维、互联网思维

能力;

(4)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排版、方案演示、数据分析等;

(5)具备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抗压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灵活应变能力等;

(6)具备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

业务操作能力;

(7)具备进行社会保险、公积金的申报、征缴、转移、档案管理等能力;

(8)具备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从事人事代理、劳务派遣、职业介绍、职业指导

等业务的各项能力;

(9)能够针对组织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方案设计、活动策划,并能对

·7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撰写总结报告;

(10)能够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中搜寻客户、分析客户需求、处理客户人力资源服务

方案中的具体操作问题。

六、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75·

二○二○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表1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

职业能力

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素质、知识、能力)

01-01-01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01-01-02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以及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01-02-01熟悉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知识

01-01工作分析

01-03-01掌握招聘计划的制定以及相关表格的制定

01-02人力资源规划

01-04-01熟练掌握招募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操作

01-03招聘计划的制定

01-04-02具备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分析判断

01-04人员招募

能力

01招聘专员01-05人员甄选

01-05-01熟练掌握人员甄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01-06人员录用

01-06-01熟练掌握员工录用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操作

01-07招聘评估

01-07-01熟悉招聘评估的基本知识

01-08人力资源配置

01-08-01熟悉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知识

01-09劳务派遣与引进

01-08-02具备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公共关系能力

和执行力

01-09-01熟悉劳务派遣与引进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操作

02-01-01具备很强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与授课技巧

02-01员工培训需求调查02-02-01具有执行培训计划和现场控制的能力

02培训专员02-02培训计划的制定02-02-02熟悉岗位培训流程

02-03培训的组织实施02-02-03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

02-03-01熟悉内部培训及外部培训组织作业流程

03-01-01熟悉国家人事政策、法律和法规

03-01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并03-01-02能制订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

确定绩效考评方案03-01-03熟悉绩效管理流程

03-02制订绩效计划03-02-01能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03绩效管理

03-03实施绩效考评03-03-01熟悉各种绩效评价模式和方法并能进行操作

专员

03-04绩效反馈与面谈03-04-01熟悉绩效辅导和绩效面谈的方法和技巧

03-05考评结果整理、应用03-05-01能对绩效评估结果正确加以应用

与绩效改03-05-02掌握统计调查分析的基本方法

03-05-03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

04-01-01擅长编写工作报告、计划

04-01-02熟练运用办公软件

04-01员工上岗、离岗面谈

04-02-01熟悉国家各项人事、劳动管理条例、法规、制度,

及手续办理

04员工关系具备较强劳动争议处理能力

04-02处理员工冲突,解决

专员04-02-02具备优秀的谈判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员工投诉和劳动纠纷

分析判断能力

04-03员工人际关系管理

04-03-01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知识

04-03-02具备人际关系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处理能力

·7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5-01-01能够针对某方面薪酬开展调查分析

05-02-01熟悉薪酬水平的确定

05-02-02熟悉掌握薪酬支付形式及调整

05-03-01熟悉掌握组织中不同类型人员的薪酬设计

05-03-02熟悉员工福利的规划与管理

05-01市场薪酬调查05-04-01熟悉掌握基本薪酬体系的设计

05-02薪酬水平的确定05-05-01熟悉薪酬结构的设计

05-03工作分析及职位评价05-06-01熟悉薪酬预算、控制与沟通的方法

05薪酬专员05-04基本薪酬体系的设计05-06-02熟悉薪酬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

05-05薪酬结构的设计05-07-01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05-06薪酬管理政策的确定操作

05-07薪酬系统运行管理05-07-02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操作

05-07-03熟练掌握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员工工资报表

的基本操作

05-07-04熟练掌握Internet及其常用人力资源软件的基本

操作

七、主要课程简介

1.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主要讲述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手册训练、满意度调查

训练、工作分析训练、流程分析等。具体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招聘、选拔与录用,培训、考核,激励以及运用薪酬、福利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管

理的内容。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体系。思

政: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薪酬管理

本课程主要讲述薪酬基本理论与职业认知、工资等级制度、岗位评价、工资标准测算

与工资调整、日常薪资计发(薪酬业务档案管理)、企业人工成本管控等。思政:培养诚

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并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3.社会保障学

本课程主要讲述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社会保障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养老保险,失业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社会保障,工伤社会

保险,妇女儿童社会保障,社会优抚制度,职工福利制度,住房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

思政: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4.绩效评估

本课程主要讲述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流程,绩效考核的原则、考核的形式、考核的

方法及其反馈,以及如何将结果运用于对员工的管理,工资决定理论,工资关系,工资水

平,工资等级制度,工资形式以及绩效评估与工资相结合的绩效工资制度等。思政:具有

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77·

二○二○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5.组织行为学

本课程主要讲述个性及个性的管理,价值观与态度,压力与挫折管理,群体行为基础,

群体沟通,团队建设,领导与激励,权利的获取与行使,组织文化与组织结构设计等。思

政:具有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

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员工培训

本课程主要讲述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中培训及终身培训制度,培训的原则,培训的

方法,培训的形式,以及培训的需求评估及对培训结果的考查等。思政:具有勇于奋斗、

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人才选拔与测评

本课程主要讲述测评原理,测评标准体系,心理测验及其应用,面试及其应用,评价

中心及其应用,测评质量及其检测和结果分析及报告等。思政:具有安全意识、信息素养、

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8.劳动法学

本课程主要讲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律关系,附随劳动法律关系,促进就业制

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

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察

制度等。思政:形成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的

形为习惯。

八、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145学分。

2.职业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应尽力取得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证书。

九、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目前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名,讲师3名,1名省级教学名师、7

名双师素质教师。整个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素质结构合理;兼职教师主

要是来自企业资深从业人士及职业资格考证专家,在实训指导、职业资格培训、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较强。

2.教学设施

专业教学的实训室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化、

ERP沙盘、ERP应用、电子商务、外贸业务、会计仿真实训室等,配置有电脑450台,能

满足教学及专业竞赛使用。配备有教学软件8个,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

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78·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教学资源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和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教

研室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和就业单位开发多本校本教材。

4.教学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具有独特性,大部分课程均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强调学

中做、做中学;理论课程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标,采用案例教学。强调学中练、练中学,

注重实操;针对核心课程注重实操的特点,采用软件+真实场景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校

学习完一段时间后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等等。

5.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教师应制定所授课程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应

多元化,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对于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课程,教师应将技能大赛

学生参与过程、结果等加入到学生的考核评价中。教师要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过程,利用平

台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6.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

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

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

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十、专业人才培养安排

1.专业教学计划表

·79·

二○二○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表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学时分配开课学期与周学时课程开课考试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

类别理论实践一二三四五六类型单位形式

1入学教育(8)C考查

学生处

2军事技能训练2(112)2WC考查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4543A考查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44727024B社考试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科

5※形势与政策13232每学期8课时A部考查

6※军事理论23636(2)A考查

必7大学体育61086102222B体育部考查

8※音乐欣赏11818(1)C教育系考查

公课

共9※美术欣赏11818(1)C艺设系考查

基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36362A基础部考查

及11※大学生心理健康23636(2)A学生处考查

素12信息技术35420344B信工系考试

1-4学期开设,

教13素质教育实践8(64)C学生处考查

具体安排见表5

模14劳动教育23216162C教务处考查

块15大学英语354544A基础部考试

16统计学基础36040204A考查

限17应用文写作23618182B考查

选济

课18市场营销24523223B管考查

19商务礼仪234342C考查

20基础会计47236364B考查

选21公共任选课程46464A教务处考查

22劳动关系管理47220524B考试

23人力资源管理49060306B考试

业24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124241WC考试

必济

修25劳动法学472724A管考试

课理

模26组织行为学47220524B考试

27社会保障学472724A考查

28员工培训472724C考试

·8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学时分配开课学期与周学时课程开课考试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

类别理论实践一二三四五六类型单位形式

29猎头实务23618184/B考试

30人事档案管理23616204/B考查

31人力资源外包23616204/B考查

32薪酬管理47214584B经考试

必济

技33人才选拔与测评472724C考试

修管

课34员工流动管理472724C理考试

块35人事信息管理系统354543C考试

36绩效评估472724C考试

37顶岗实习2257657615W7WC考查

38毕业论文82402408WC考查

39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18181A考查

创校企

业合作

修40创新创业基础232322A考查

教与就

育业处

模1-4学期,每学期2课时,

41创新创业实践4(64)A考查

块具体安排见表5

教学计划总计145260391716862423242300

备注:1.课程类型:A表示纯理论课;B表示理论+实践课;C表示纯实践课。

2.※表示线上课程。

·81·

二○二○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2.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3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占总学时实践占总学时选修课占总学时

课程类型学分数学时数

百分比(%)学时百分比(%)学时百分比(%)

公共基础及

57861332841136514

素质教育模块

专业教育模块8116926514025400

创新创业教育

75020000

模块

总计145260310016866536514

3.教学进程表

表4教学进程表

周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学期

入学

第一学期教育与课堂教学及机动一周--

军训

社社

考会会

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及机动一周

试实实

践践

社社

考会会

第三学期课堂教学及机动一周

试实实

践践

第四学期课堂教学及机动一周--

第五学期顶岗实习---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8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素质教育实践安排

表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素质教育实践安排表

每学期学时要求

课程名称考查学期学分要求负责部门

一二三四五六

学生处

素质教育实践1-4816161616团委

各系部

学期学期

形式学期名称具体要求学分

学时学分

社团活动必修80.52

迎新文艺晚会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学院科技文化艺术节

大学生足球联赛

大学生篮球联赛

大学生排球联赛

新愚公素养之星

具体学时认定

项目化综合素养展示大会按照《学生综

素质

第二课堂学院运动会合素质测评实814

教育1-4活动施办法(试

宿舍文化艺术节

实践行)》文件实施

春季趣味运动会

“五四”校园文化成果展演

纪念“一二九”运动合唱比赛

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

艺术节活动

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作品科技大赛

校外实践社会实践及调研活动每学期社会实践活动一周以上

2

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赋予综合素养学分0.5分

学院对素质教育实践实施统一管理,总学分为8学分。其中社团活动8学时,2学分;项目化第二

课堂活动8学时,4学分;校外实践活动2学分。学时学分认定由学生处、团委、各系部负责。

·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