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一、单选题

1.如图为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出土的山第上的铭文。这可以用来佐证

周代()

事吁计*

蛤文:唯十又一月,井叔来来出(1k),蔑霸伯历,

阳6■门使伐……霸伯并借首对扬井叔休,用作宝富,其万

年,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注:井叔为周天子近臣;蔑历常见于铭文,表岳也)

A.祭祀活动颇为频繁B.以宗法制维系统治

C.实行严格的分封制D.王室重视盐业生产

2.据《汉书・赵广汉传》记载,赵广汉被萧望之劾奏不道罪名后,被下廷尉狱

审理,廷尉将拟定罪刑上奏皇帝,“天子可其奏”,广汉获腰斩刑。这表明汉

代()

A.治国注重严刑峻法B.司法审判程序化

C.法律教化功能强化D.推动法制儒家化

3.北朝时,朝贵相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唯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

唐开元初,北方各地茶肆林立,品茶、斗茶成为北方士人的雅好,“田闾之间,

嗜好尤切”,当时的劳动人民也已离不开茶。据此可知,唐开元时期()

A.社会饮茶之风已开始出现B.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增强

C.南北方饮食习俗逐渐统一D.茶肆商业促进茶文化普及

4.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正月推出《申谕十家牌立

保长》,保甲与十家牌法配套而行,要求各乡各村推选出一位德才品行为民众信

服的保长,遇有盗贼,保长统率各甲共同捕盗。这反映出王阳明()

A.鼓励基层民众参与社会治理B.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社会动乱

C.心学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D.基层社会自治的理想流于空谈

5.如图为清代晋商贸易路线图。18世纪山西商人到达中俄边境恰克图,开辟

通往西方的万里茶路。万里茶路是山西商人版“草原丝绸之路”,是亚洲版的

"地理大发现”。据此可知,当时()

A.晋商获得巨额商业利润B.中俄茶叶贸易繁荣

C.沙俄扩张势力不断东侵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6.同治帝死于何病,历来说法不一。官书说死于天花,稗史笔记则称其死于梅

毒。同治帝的老师翁同在日记中记录同治帝因天花导致毒热内陷而亡。中国第

一历史档案馆将在档案中发现的《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送中医研究院和北京

医院鉴定,确认了这一结论。这说明()

A.历史研究必须借用科技才能还原真

B.官方史书记载因其政治立场不足信

C.文献史料与科学研究结合可确证史D.原始档案比其他史料的史学价值高

7.1903年1月《湖北学生界》在东京创刊,它由留日湖北同乡会主办,是辛

亥革命时期“最早以省区命名的革命刊物。刊物宗旨是“输入东西之学说,唤

起国民之精神”,设论说、学说、政法、教育、军事、经济、实业等多个栏目。

该刊物的创办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政党的纷纷成立B.民主革命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湖北成为列强争夺的中心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8.如图为1931年4月30日《申报》第1版上的香烟广告,图中文字为:“沪

上嗜烟仕女为国权问题特开圆桌会议,最后表决一致赞成拥护国权,即日起纸

烟亦非国权不吸。”通过该广告,可以判断()

A.广告成为主要营销手段B.近代女性政治意识逐渐增强

C.民众生活已经完全西化D.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加剧

9.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党广播电台等媒体发布了大量谣言,包括红军攻

占了西安并杀人放火、掳掠青年男女,蒋介石已经被枪毙等。史沫特莱深入西

安,发表了很多文章,积极向世界传达西安事变的真相。史沫特莱的做法()

A.阻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C.体现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D.有利于中共赢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10.1964—1973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为680万吨,进口来源地主要是罗马尼

亚和阿尔巴尼亚,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累计达2.39亿吨。这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

()

A.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B.中国逐步实现了原油自给

C.石油危机导致油价上涨D.中国陷于美国的经济封锁

11.《汉谟拉比法典》中出现了专职法律事务的官员——推事。但法典第2条

却规定“无故以符咒蛊惑他人时,受蛊人应至圣河:投入河中”。由河神加以

处决,是因为时人相信神喜欢正直无罪者,对于侵犯神明及邪恶的人则深恶痛

绝。由此可知,该法典()

A.仍然具有原始特性B.注重调和社会矛盾

C.体现商品经济发展D.明确界定法官职责

12.1589年,西班牙国王在给菲岛都督达斯马里尼亚斯的命令中指出:“你应

该努力用这些岛屿的产品来交换前述商品(即中国商品),这样就会尽可能地避

免像惯常那样付给外国那么多的硬币。”由此可知,当时()

A.大帆船贸易非常活跃B.西班牙限制贵金属输入

C.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D.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13.这些哲人“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

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

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能够突出体现这些哲

人思想主张的是()

A.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B.宣扬重商主义理论

C.崇尚理性和相信进步D.否定自然神论思想

14.18、19世纪以来,休息和礼拜是欧洲人在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内容,然而在

传统的休息和放松身心的方式之外,休息方式也出现商品化的趋向,吃喝玩乐

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从休息向休闲的转变()

A.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产生B.反映了工业化的建设性

C.冲击了宗教信仰的地位D.降低了城市的建设速度

15.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在其自传性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中这样描述新

经济政策时期的情况:“在合法的暴力和非法的投机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

国家政治保安局工作人员有时一次就逮捕成十上百精明的投机商,这种行动称

之为‘撇去新经济政策的浮沫‘。”据此推断,新经济政策()

A.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B.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运行深受政治体制影响D.改变了国内政治格局

16.下面为2005—2015年美国、欧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和失业率变化图,

其可以用来说明()

*欧!H失业率

-M-英国失业率

♦美国人均CDP年均增长率

—•欧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A.美国与欧盟经济差距缩小B.欧美国家社会危机深化

C.欧盟的福利制度优于美国D.欧美经济增长持续乏力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实质上是社会治理方式之争。从

法治立场出发,法家否定用道德人格力量去决定国家的治乱安危,但法家并不

是全盘否认道德的价值,在他们看来,一些基本的、有利于君主统治的道德规

范必须遵守。韩非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

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由此可见,法家也赞同维护君主统治的一套现

行的道德规范,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儒家并无不同。他们与儒家的不同在于如何

使人们达到这些规范的要求。儒家认为,要使社会达到这样一种有序状态,必

须依靠道德高尚者的榜样力量、社会的道德教化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等;而法

家则认为,要实现这些用法和刑的手段就足够了。

——摘编自关健英《先秦法家的法治精神内涵》

材料二大陆法系起源于古罗马法,罗马法一直表现出成文法典的传统特色。

同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要求创立一个全新的法律秩序,通过

编纂大量新法典,把旧法制、旧法律思想都融入法典之中,来废除旧的不适合

资产阶级统治需要的法规。英美法系其实是在日耳曼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

来的。普通法是在中央司法机关——王室法院巡回法官的司法活动中通过判决

产生的。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母法国”的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革命后的法律在法律形式上完全保留了旧的、表现为判例的普通法和衡平法,

这种判例法又随大英帝国的殖民侵略扩散开来,影响英美法系各国。

——摘编自饶艾《罗马法与日耳曼法——西方两大法系特点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法家思想的共同之处,并简析春秋

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向近代发展的过

程中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

国统区历史教科书根据地历史教科书

“主要领导者”(将孙中

“民族救星”“民族救山的个人实践融入兴中

叙述革命活动

主”“全体人类的福音”会、同盟会的集体实践

中)

阐释三民主义“精神导师”民族抗战的“旗帜”

“为革命立楷模”"榜样

评价行为事迹“伟大的战略家”

楷模”

——摘编自张运君、韩新怡《符号与民族记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历史教科

书中的孙中山形象构建》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孙中山形象的不

同作出合理解释。(要求:立论正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反映了1949-1964年中国粮食产量情况。

粮食产量同比增长粮食产量同比增长

年份年份

(万吨)(%)(万吨)(%)

194911318—1957195051.19

19501321316.741958200002.54

1951143698.75195917000-15

19521639214.08196014350-15.59

1953166831.781961147502.79

1954169521.611962160008.47

1955183948.511963170006.25

1956192754.7919641875010.29

•摘编自林兆木等《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农业政策演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四、材料分析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如何改变了爱尔兰历史”这一主题时,搜集

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图1批高《吃马钵芳的人》图2爱尔兰大饥荒灾民搜寻马冷暮(版画)

材料二16世纪末,马铃薯来到这个岛上,区区百年之内,爱尔兰人就以

“酷食马铃薯”著称。一亩半的地,种下了马铃薯,就可以提供足够粮食,再

加上一点儿牛奶,就可以让一家吃饱一年了。于是靠着这样的饮食,而且在没

有任何医药、卫生、工业化或像样的政府帮助之下,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