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_第1页
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_第2页
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_第3页
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_第4页
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过关检测5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

1、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气体abC

浓硝酸铜片溶液衾_

ANO2NaOH

BSO2浓硫酸Cu酸性KMnO4溶液ft一林

C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L1

DO2双氧水MnO2浓硫酸

2.侯氏制碱法的反应之一是:NaCI+H20+NH3+CO2=NaHCO3l+NH4C1,某学习小组先制取NH3和CCh,

再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碱原理制备Na2cCh,实验过程不需要的实验装置是()

ABCD

3.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1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厂后的Ch尾气

4.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储的方法(蒸储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

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柠檬烯

)。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长导管

①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mL水

②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

气蒸储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储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储完成

B.蒸播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C.为完成实验目的,应将甲中的长导管换成温度计

D.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液、蒸储

5.一种从含BL废水中提取Bn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馈等步骤。已知:

BF2CCI4正十二烷

密度/(genT③)3.1191.5950.753

沸点/℃58.7676.8215〜2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过滤时,需不断搅拌B.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14,是因为其密度小

C.用乙装置将Br氧化为BnD.可用装置丁进行蒸储,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

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蒸发AlCb饱和溶液制备AlCb晶体

B.按装置乙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O等

C.用图丙所示装置,分离CC1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D.用图丁所示装置,可以证明氧化性:Cb>Br2>12

7.“化学多米诺实验”即只需控制第一个反应,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实验依

次发生。如图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己知:Cu2++4NH3・H2O=4H2O+[Cu(NH3)4产+(该反应产物可作为

H2O2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是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B.B中反应速率大于D中反应速率

C.C中现象为液面下降D.H中出现浅黄色浑浊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ABCD

•南[儿滴水!几滴紫

酸JLi

M啡

一一色石蕊

2-阍I溶液

操作rr硫代

钠1

一-纯碱」亚硫酸

-壁

液粉末子溶液

ED-IJ/

固体结块,试管底

现象溶液变浑浊无气泡生成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部温度升高

解释或稀盐酸将硫代硫酸硼酸的酸性弱于生成纯碱晶体的亚硫酸既有酸性又有

结论钠还原为硫单质碳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漂白性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BCD

3滴().1mol-L'滴加足量

•MgCI籀液

•硫硝酸[滴加硝酸

3滴0.1mol•[酸化的

KFeCh溶液

工BaQ籀液

山良乙烷

0―-,0HNaSO,

Fj_2mL0.2mol*L2

D\aOH溶液寸水解液9■溶液

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检验浪乙烷水解产物检验Na2so3溶液是

除去CO2中的HCI

-

Mg(OH)2>Fe(OH)3中含有Br否变质

10.对于下列实验装置及其实验目的,表述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

A.装置甲后加接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才能获得纯净干燥的甲烷

B.装置乙改用水浴加热,才能用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C.充分冷敷装置丙中圆底烧瓶后,打开止水夹,可见“喷泉”现象

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备SO2

11.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图I实验室制氨气B.图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图3电解精炼铝D.图4用海水制取蒸馈水

12.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取4mL乙醇,加入12mL浓硫酸、少

若淡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

A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

应的产物为乙烯

气体通入2mL溪水中

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取少量样品,加入3mL蒸僧水和少量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

B

否含有水杨酸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FeCb溶液品中含有水杨酸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

C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储水为NazO;若有气体生成,则

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固体粉末为Na2O2

探究NaSO固体样品是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储水,加入足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

D23

否变质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溶液已经变质

13.实验室从干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A.称取一定质量的干海带——电子天平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过滤海带灰水混合物——漏斗

D.在海带灰浸取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后,用四氯化碳提取碘——分液漏斗

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

A淀粉未水解

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室温下,向O.lmolLrHC1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

B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测得溶液温度上升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O.lmolL1的BaCh和CaCb混合溶液中加入

C白色沉淀是BaCCh

Na2cC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向O.lmolL^H2Q2溶液中滴加O.lmolL^KMnO4溶液,溶液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

15.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浸NaOH溶

铜丝、液的棉团干燥的噜即尾气

,Cu

碗酸

Fe-=CuSO.)

h品红—&无水CaCb身,浮液

3m溶液飞)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

制备无水MgCL铁上镀铜

度的氯化钠溶液化硫

16.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将NH4cl固体加入试管中,并将湿润的pH试纸置于试纸颜色变化:黄色-蓝色(pHRO)T黄色

I

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管底部进行加热一红色(pH*2);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

II将饱和NH4cl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化:黄色一橙黄色(pHa5)

A.根据I中试纸变蓝,说明NH4cl发生了分解反应

B.根据I中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氨气比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快

C.I中试纸变成红色,是由于NH4cl水解造成的

D.根据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不宜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备N%

17.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如图1所示,己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

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0C,沸点为249'C,溶解度为0.34g;乙醛的沸点为34.8'C,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

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图2所示,试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2>CH()+KOH一OCHQH+<^C()OK

OCO()K+HC—OCOOH+KQ

图I

L乙醍溶液皿L

」产品甲

布KOHHO,白色水、乙惟

醛放置24h”糊状物操作I

匚水溶液H器C匚水产溶品液乙

图2

A.操作I是萃取、分液B.乙醛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

c.操作n蒸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D.操作HI过滤所得产品乙是苯甲酸钾

18.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A.氯化铁溶液、滨水B.碳酸钠溶液、滨水

C.酸性高钛酸钾溶液,溪水D.酸性高铢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

【专题过关检测5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答案

1、Do解析:A项,NCh不能用NaOH溶液除杂质;B项,Cu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且SCh能被酸性KMnC>4

溶液氧化;C项,NH3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2.Do解析:装置A是制备氨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装置,选项A不选;产生的NaHCCh发生的反应为NH.3

+CO2+H2O+NaCl=NaHCO,U+NH4C1,需要过滤得到NaHCCh晶体,用到装置B,选项B不选;制取Na2cCh

时,过滤得到NaHCCh晶体洗涤后在装置C中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选项C不选;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蒸发结晶,

不需要装置D。

3.B»解析:灼烧碎海带应用用■用,A错误;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厂的溶液,B正确;MnO2

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Ch与浓盐酸反应制CL需要加热,C错误;CL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

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b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

4.Co解析:A.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当储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镭完成,

故A正确;B.蒸馅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故B正确;C.长导管

可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而温度计在甲装置中不能代替长导管,故C错误;D.精

油中90%以上是柠檬烯,含有其他成分,萃取后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液、蒸锵,故D正确。

5.Co解析:过滤时不需搅拌,A项错误;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14,是因为其沸点与淡相差大,萃取

后的溶液可通过蒸偏而分离,B项错误;用乙装置利用氯气将BL氧化为Bn,C项正确;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馅,

先收集Bn再收集正十二烷,D项错误。

6.Co解析:加热促进AlCb溶液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应在HC1气流中蒸发,故A错误;出应用向下排

空气法收集,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分层后有机层

在下层,图中装置和现象合理,故C正确;氯气可分别与NaBr、KI反应,不能比较淡、碘的氧化性,故D错

误。

7.Bo解析:D中含有导入的H2so4和CuSO4,Zn把C#+还原为Cu,形成ZnCu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B

项错误。

8.Co解析:稀盐酸与硫代硫酸钠反应:Na2S2O3+2HCl=2NaCl+H2O+S|+SO2f,在该反应中,Na2s2O3中

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部分变为S单质的0价,部分变为SO2中的+4价,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变,因

此该反应是S元素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可能是因为硼酸的量太少了,无气泡生成,不能判断硼酸与碳

酸的酸性强弱,B错误;碳酸钠粉末遇水固体结块,证明生成了碳酸钠晶体,试管底部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

放热反应,C正确;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由于亚硫酸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

液变红,但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因此溶液不会出现褪色现象,D错误。

9.Co解析:二氧化碳也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故不能用碳酸钠溶液除去二

氧化碳中的HC1,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A错误;在2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3滴0.1mol-L"Mg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NaOH是过量的,再滴入3滴O.lmoL

L-FeCb溶液,FeCb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证明沉淀发生了转化,即不能说明相同温度下

的溶解度:Mg(OH)2>Fe(OH)3,B错误;滨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在水解液中加入稀硝酸

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AgBr淡黄色沉淀,从而检验澳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Br\C正

确;因为稀硝酸能氧化Na2s。3生成Na2so4,生成BaSCh白色沉淀,故不能检验Na2sCh溶液是否变质,D错误。

10.Bo解析:高镒酸钾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装置甲后加接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可吸收二氧化碳、水

等,可获得纯净干燥的甲烷,故A正确;制备乙酸乙酯,可直接加热,无需水浴加热,故B错误;氨气易溶于

水,可导致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可形成喷泉,故C正确;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故D正

确。

11.Do解析:氯化锭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在试管口两者会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锭,故不能用于实验室

制取氨气,故A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稀释,故B错;铝为活泼金属,所

以氢离子在阴极放电而不是铝离子,故C错;用海水制取蒸偏水采用蒸馅操作,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选D。

12.Do详解:A.乙醇在140℃,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脱水,而不发生消去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乙酰水杨酸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酚羟基,酚羟基可以与FeCb溶液显紫色,但是生成络合物,所以不会有

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C.如果金属钠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C项不符合题意;

D.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领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领沉淀,可以说明样品

已经变质,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Bo解析:精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干海带需要电子天平,A正确;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需要出用,而加

热液体需要蒸发皿,B错误;过滤海带灰水混合物可用漏斗分离,C正确;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四氯化碳不溶

于水,则在海带灰浸取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后,用四氯化碳提取碘,分液时需要分液漏斗,D正确。

14.Bo解析:加入碘水后,溶液呈蓝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并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反应,故

A错误;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镁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此时溶液温度上升,可证明镁与盐酸反应放

热,故B正确;BaCL、CaCl2均能与Na2cCh反应,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BaCCh或CaCO3或二者

混合物,故C错误;向H2O2溶液中加入高镒酸钾后,发生化学反应2KMnO4+3H2O2=2MnO2+2KOH+2H2O+3O2T

等(中性条件),该反应中H2O2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

15.Do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