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苏教版 必修二 自由组合定律常规解法 作业_第1页
2023-2024学年 苏教版 必修二 自由组合定律常规解法 作业_第2页
2023-2024学年 苏教版 必修二 自由组合定律常规解法 作业_第3页
2023-2024学年 苏教版 必修二 自由组合定律常规解法 作业_第4页
2023-2024学年 苏教版 必修二 自由组合定律常规解法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由组合定律常规解法A级——基础综合练1.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分别为()A.4种、4种 B.4种、2种C.2种、2种 D.2种、1种解析:选A子代基因型有2×2=4(种);子代表型有2×2=4(种),A正确。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并且其比例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 B.BbccC.bbCc D.bbcc解析:选C只考虑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考虑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bbCc。3.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G/g和H/h控制,其中G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H基因控制蓝色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花呈白色。G、H基因同时存在时两种色素均不能合成。用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均表现为白花,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蓝花∶白花=3∶3∶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G/g、H/h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白花植株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8C.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GgHhD.让F1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子代表型的比例为1∶1∶1∶1解析:选CF2中红花∶蓝花∶白花=3∶3∶10,是9∶3∶3∶1的变式,基因G/g、H/h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分析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GGHH、gghh,F2白花植株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10=1/5,B错误;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GgHh,C正确;让F1白花植株(GgHh)进行测交,子代表型的比例为(gghh和GgHh)∶ggHh∶Gghh=2∶1∶1,D错误。4.(2023·镇江月考)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3∶1 B.1∶3、4∶1、1∶3C.1∶2∶1、4∶1、1∶3 D.3∶1、3∶1、1∶4解析:选A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说明F2有两种表型,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型,其余基因型控制另一种表型,故F1测交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F2的性状分离比为9∶6∶1,说明F2有三种表型,双显、单显、双隐分别对应一种表型,故F1测交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1,说明F2有两种表型,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其表型就一致,故F1测交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5.下图为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机理,R、C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A.黑色∶白色=3∶1B.黑色∶棕色∶白色=1∶1∶2C.黑色∶棕色∶白色=1∶2∶1D.黑色∶棕色∶白色=1∶1∶1解析:选B由图可知,黑色素的合成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为C_R_时,小鼠表现为黑色;当基因型为C_rr时,小鼠表现为棕色;当基因型为ccR_、ccrr时,小鼠表现为白色。黑色小鼠(CCRR)和白色小鼠(ccrr)杂交,F1全为黑色(CcRr),F1与ccrr测交,后代有1/4CcRr(黑色)、1/4Ccrr(棕色)、1/4ccRr(白色)、1/4ccrr(白色),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1∶1∶2,B正确。6.小麦籽粒色泽由4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和c、D和d)控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为红色,只有全隐性才表现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红粒×红粒→红粒∶白粒=63∶1,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的是()A.AabbCcDd×AabbCcDdB.AaBbCcDd×AaBbccddC.aaBbCcDd×aaBbCcDdD.AaBbccdd×aaBbCcDd解析:选DAabbCcDd×AabbCcDd可以分解成Aa×Aa、bb×bb、Cc×Cc、Dd×Dd四个分离定律问题,由题干信息可知,白粒的基因型是aabbccdd,比例是1/4×1×1/4×1/4=1/64,红粒的比例是1-1/64=63/64,A不符合题意;同理,AaBbCcDd×AaBbccdd,子代中白粒的比例是1/4×1/4×1/2×1/2=1/64,红粒的比例是1-1/64=63/64,B不符合题意;aaBbCcDd×aaBbCcDd,子代中白粒的比例是1×1/4×1/4×1/4=1/64,红粒的比例是1-1/64=63/64,C不符合题意;AaBbccdd×aaBbCcDd,子代中白粒的比例是1/2×1/4×1/2×1/2=1/32,红粒的比例1-1/32=31/32,红粒∶白粒=31∶1,D符合题意。7.植物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利用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亲本类型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红花甲×白花红花红花∶白花=15∶1红花乙×红花丙红花红花∶白花=15∶1A.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两组实验中F1的基因型不同C.F2红花植株中某些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亲本的三种红花植株之间两两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解析:选B由F2的表型及比例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两组实验中F1的基因型相同,都是AaBb,B错误;F2红花植株中某些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如AABb、AaBB,C正确;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亲本的三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因此它们之间两两杂交后代均为红花,D正确。8.半乳糖血症为血液中半乳糖增高的中毒性临床代谢综合征。半乳糖代谢中3种相关酶中的任何一种先天性缺陷均可导致半乳糖血症。现已查明控制这3种酶合成的显性基因A、B、C分别位于第1号、9号、17号常染色体上。已知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均患有半乳糖血症且先后死亡,经过基因诊断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若这对夫妇生的第三个孩子正常,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A.1/27 B.63/64C.26/27 D.27/64解析:选C分析题意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是AaBbCc,从理论上分析,二人所生正常孩子中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1/3×1/3×1/3=1/27,所以若夫妇二人生的第三个孩子正常,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6/27,C正确。9.[多选]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的紫色与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亲本的表型可能是白色甜和白色非甜C.F2的白色甜籽粒中纯合子占1/7D.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自交,有可能结出紫色籽粒解析:选AB只考虑籽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紫色∶白色=9∶7,说明紫色与白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与籽粒颜色有关的基因用A/a、B/b表示,与籽粒非甜与甜有关的基因用C/c表示,根据F2性状分离比可知,F1基因型为AaBbCc,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故亲本表型可能是白色甜和白色非甜,B正确;F2白色甜籽粒中纯合子占3/7,C错误;只考虑籽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的白色籽粒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自交后不会出现紫色籽粒(A_B_),D错误。10.[多选]果蝇的体色有黄身(H)、灰身(h),翅型有长翅(V)、残翅(v),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两种纯合果蝇杂交,所得F1雌雄交配,已知某种雄性配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型比例为5∶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的体色和翅型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和hhvv或HHvv和hhVVC.F2黄身长翅果蝇全部为杂合子D.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HV解析:选ACD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是9∶3∶3∶1变化而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F1自交后,得F2比例为5∶3∶3∶1可知,果蝇基因组成为HV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又因为亲本为纯合子,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只能是HHvv和hhVV,B错误,D正确;分析可知,F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HHVv、HhVv,全部都是杂合子,C正确。11.(2023·淮安测评)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2)图中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型统计植株的比例。结果预测: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解析:(1)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此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三角形果实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卵圆形果实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则测交后代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若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说明F1的基因型仍然为AaBb,则可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2)图中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如果一对等位基因为显性纯合,则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在F2结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1/15+2/15+2/15+1/15+1/15=7/15。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也就是自交后代会出现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这样个体基因型应同时具有a和b,即AaBb、Aabb和aaBb。(3)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的F1种子为AaBb,F1种子长成的植株再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的F2种子为AaBb∶Aabb∶aaBb∶aabb=1∶1∶1∶1,即F2结三角形果实与结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的F1种子为AaBb∶aaBb=1∶1,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的F2种子为AaBb∶aaBb∶Aabb∶aabb=1∶3∶1∶3,即F2结三角形果实与结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3。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的F1种子为aaBb,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的F2种子为aaBb∶aabb=1∶1,即F2结三角形果实与结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1。答案:(1)AABB和aabb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AAbb和aaBB(2)7/15AaBb、Aabb、aaBb(3)F2结三角形果实与结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F2结三角形果实与结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3F2结三角形果实与结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1B级——应用创新练12.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已知灰兔与白兔杂交,F1均为灰兔,F1雌雄交配后产生的F2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2中灰兔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F2灰兔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为1∶8C.F2黑兔与亲代白兔杂交,子代黑兔∶白兔=2∶1D.F2中白兔占1/4的原因是基因a无法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因此aa__的基因型都表现为白兔解析:选AF2中灰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它们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B∶aB∶Ab∶ab=4∶2∶2∶1,F2灰兔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为1∶8,A错误,B正确;F2中黑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1∶2,亲代白兔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F2中黑兔与亲代白兔杂交,子代黑兔∶白兔=2∶1,C正确;由于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因此当细胞中不含基因A时,细胞中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为白色,D正确。13.(2023·苏州测试)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是27∶21∶9∶7。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对相对性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果皮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只要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齿皮C.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8D.F1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解析:选C根据题意分别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可知,缺刻叶∶全缘叶=48∶16=3∶1,齿皮∶网皮=36∶28=9∶7,推测全缘叶和缺刻叶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齿皮和网皮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b和C、c表示),只有两对基因同时出现显性才表现齿皮,即B_C_为齿皮,B_cc、ccB_、bbcc均表现为网皮,F1的基因型为AaBbCc,说明两对性状由三对基因控制,结合F2性状分离比和上述分析可推知这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B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3=1/8,C正确;F1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缺刻叶∶1全缘叶)(1齿皮∶3网皮)=1∶3∶1∶3,D错误。14.[多选]假设海水稻高产与非高产、抗盐碱与不抗盐碱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的。其中,高产为显性性状,抗盐碱由两对显性基因共同控制,其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类型高产植株低产植株抗盐碱植株不抗盐碱植株基因组成C_ccY_R_yyR_、Y_rr、yyrrA.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死亡B.要获得纯种高产植株,首先需发现高产植株,然后将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C.若亲本yyRR和YYrr杂交后的子代自交,则F2中抗盐碱植株∶不抗盐碱植株=9∶7D.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子一代抗盐碱植株∶不抗盐碱植株=3∶5解析:选ABCD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根细胞失水而死亡,使植株不能存活,A正确;由题意可知,低产为隐性,基因型为cc,所以必须在自然界中找到高产植株,但其基因型可能是CC或Cc,为了选出基因型为CC的高产植株,可让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不抗盐碱植株yyRR和YYrr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Rr,让其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盐碱植株(9Y_R_)∶不抗盐碱植株(3yyR_、3Y_rr、1yyrr)=9∶7,C正确;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为1/8YyRR(抗盐碱植株)、1/4YyRr(抗盐碱植株)、1/8Yyrr(不抗盐碱植株)、1/8yyRR(不抗盐碱植株)、1/4yyRr(不抗盐碱植株)、1/8yyrr(不抗盐碱植株),因此抗盐碱植株∶不抗盐碱植株=(1/8+1/4)∶(1/8+1/8+1/4+1/8)=3∶5,D正确。15.玉米为二倍体植物。甜玉米的玉米籽粒中蔗糖含量高,受1个或多个隐性基因控制,这些基因有a、b和d。玉米的糯性受隐性基因e控制,含支链淀粉多时呈糯性。下图为玉米籽粒中蔗糖合成淀粉的生化路径,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A/a中,对玉米糯性基因E/e起上位(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基因型为aaee的玉米籽粒表现为“甜而不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非甜非糯型玉米,其控制基因型只涉及A/a及E/e两对等位基因。该玉米自交后代(F1)中,非甜非糯∶糯而非甜∶甜而非糯=9∶3∶4。此杂交结果说明上述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