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部编版)_第1页
第01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部编版)_第2页
第01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部编版)_第3页
第01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部编版)_第4页
第01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邓稼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探究小标题的作用。2.品析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感受邓稼先忠厚平和、纯粹无私、舍己为国等崇高品格。3.赏析对邓稼先评价性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杨振宁对邓稼先的深情和赞美。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2.品析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感受邓稼先忠厚平和、纯粹无私、舍己为国等崇高品格。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探究小标题的作用。2.赏析对邓稼先评价性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杨振宁对邓稼先的深情和赞美。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单元提示语导入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chìzhà)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ruìzhì)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chōngjǐng)与追求。2.观看视频《我和我的祖国·相遇》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相遇》主要讲述故事的主人公高远隐姓埋名参加原子弹的研发,因病离岗后,在公交车上遇到了自己曾经的恋人,却因为保密规定不能相认。他在国家的大爱和情侣的小爱面前,毅然地选择了前者。其实,在那个时期,为了祖国的强盛,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者抛弃“小我”,不计荣辱,潜心科研,从而书写出了国家的传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人物传记类文章《邓稼先》,走进那一代鲜为人知的科研工作者。3.揭示本课学习目标(1)积累基础知识,了解作品写作背景。(2)感知主要内容,了解人物传记特点。(3)理清文章思路,探究小标题的作用。二、检查预习1.人物简介邓稼先(1924—198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此后隐姓埋名二十八载。1964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1年杨振宁回国,挚友相见。1986年7月,因病逝世。去世前一-个月,身份解密,其不凡成就始为人知。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作者简介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57年因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3421号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2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3.写作背景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学,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杨振宁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绝对信任,也能得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说:“我收集了许多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4.文体知识人物传记: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类:(1)按写作方式分成自传和他传;(2)按载体分类:传记、画传和传记片。5.字词积累(1)字音元勋(xūn)奠基(diàn)选聘(pìn)鲜为人知(xiǎn)昼夜(zhòu)挚友(zhì)筹划(chóu)鞠躬尽瘁(cuì)宰割(zǎi)彷徨(páng)颤抖(chàn)妇孺皆知(rú)(2)词义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到死为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三、速读理内容1.这是一篇传记散文,作者在选材组材时从不同的视角,对材料进行了精选。本文采用较为特殊的结构,分为六个部分,运用了主题式的小标题进行有机组合。小标题往往起到总领或概括文章的部分内容的作用,可以使文章脉络更清晰,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速读课文,结合小标题,思考、概括这六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推出邓稼先。“两弹”元勋: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杰出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写邓稼先。民族感情?友情?:澄清谣言,表明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是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我不能走”:写沙漠创业,表现邓稼先坚强的意志、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赞扬他是“中国男儿”。永远的骄傲: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四、精读探思路1.缩一缩:请将六个部分的内容各用四个字的短语进行浓缩。明确:一、历史背景;二、生平贡献;三、人物对比(关系人物);四、澄清谣言;五、沙漠创业;六、热情赞颂(价值影响)小结:人物传记通常包括:历史背景;生平贡献;关系人物;具体事件;价值影响。2.删一删:第一部分与邓稼先关联不大,思考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理由。预设:不可以,将邓稼先放置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在两段历史的巨大反差与对比中人物出场,更能够起到映衬人物形象,突出其伟大永恒的历史价值的作用。而“巨大贡献”与“长期以来鲜为人知”也形成了深深的错位感,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3.调一调:这六个部分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说说理由。明确:不可以。因为第一部分是历史背景,作为全文的引子,引出写作对象邓稼先;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贡献;第三、四、五部分暗含时间线,是对第二部分内容的选点展开;第六部分是总结评价。4.换一换:能否将课文中六个小标题删除或换成以上四字标题?不能。(1)小标题作用:给全文分段;概括所属部分,使文章条理清晰;(2)好的标题:形象生动,能吸引人,紧扣内容。5.写一写:为本文重新拟小标题,力求提示内容,整齐优美。小标题拟题原则:1.要提示内容,体现文章脉络;2.要围绕中心,体现独特个性;3.要格式相仿,体现整齐优美。示例1:主标题:《兴趣》小标题:古韵之“趣”;风雅之“趣”;水墨之“趣”预设:主标题:邓稼先小标题:成长之背景;两弹之功勋;为人之纯厚;情感之缘由;意志之坚定;骄傲之永恒小标题:泱泱中华史;猎猎报国魂;悠悠赤子心;深深民族情;殷殷爱国志;缕缕书信情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思路,学习文章小标题的写法。六、课后作业运用本课所学,完成一篇人物传记或小标题式作文。【板书设计】邓稼先杨振宁时代背景生平贡献人物传记关系人物主要事件价值影响 第二课时一、检查导入1.检查作业:点评学生作文。2.学习目标:(1)品析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感受邓稼先忠厚平和、纯粹无私、舍己为国等崇高品格。(2)赏析对邓稼先评价性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杨振宁对邓稼先的深情和赞美。二、活动一:知稼先之人1.速读全文,了解稼先其人从可以看出,邓稼先是的人。预设:从第10自然段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人。从第11自然段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这一句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人。从第16自然段他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工作积极负责,一心以工作为重的人。从第23自然段的内容以及上文对奥本海默这一人物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个真诚坦白、谦虚纯正的人。明确:心系祖国,报效祖国;坚持不懈,不怕吃苦;工作积极负责,一心以工作为重;真诚坦白、谦虚纯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让民族骄傲,让祖国自豪;忠厚平和、纯粹无私、舍己为国等2.品味细节,走进稼先内心文中有许多特写镜头式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镜头1:“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弾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请你想象一下,邓稼先接下来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镜头2:“也不知道稼先在達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如果你是邓稼先,这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谈谈理由。“不知道”,作者是真的不知道吗?镜头3:“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抖?”你觉得邓稼先的手会不会抖?为什么?镜头4:“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如何朗读“我不能走”?谈谈理由。明确:镜头1:邓稼先会极为认真、隐秘且及时地对此事展开调查与求证。因为这关乎国家的尊严,又因为其为人“最不要引人注目”“真诚坦白”,他会谨慎处理并向杨振宁告知实情,这背后既是对杨振宁多年友情的信任,更是对国家民族尊严的维护。镜头2:邓稼先会因痛失同事与下属而悲痛万分;除了痛他会更坚定决心,因为只有核武器实验成功,才能告慰亡灵;他还会陡然更生英雄之气,战友的牺牲会更激励他成为“奇丈夫”。“不知道”的疑问里其实都是“知道”,是一个科学家对另一个科学家的理解和感同身受。杨振宁妹妹杨振玉女土在《父亲、大哥和我们》一文中说:“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我觉得这也描述了大哥的志向。”镜头3:不会颤抖。因为邓稼先是英雄,是大智大勇的人物,他有自信心,绝不能抖;或:会抖,英雄也是人,前文说“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颤抖了难道就不是英雄吗?这不是普通的签字,这签下去的是一个民族的尊严,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通过“抖”一词,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肩上泰山一般沉重的责任和科学家时时刻刻都要面临的挑战。在这个沉甸甸的问句中,饱含了作者对邓稼先多少的钦佩和哀思啊!镜头4:应该慷慨激昂地读,才能够显示出邓稼先的坚定语气,一字一顿。这句话不是感叹句而是一个陈述句,所以朗读时应该心态平和,语气坚定。因为他是一个稳健沉着、指挥若定的科学家和帅才,他在这里应该是沉稳坚定,身先士卒,顾全大局。这里的句号正是表达邓稼先这种坚定和沉着冷静,充满着强烈的责任感。3.分析对比,感受稼先品质作者认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把两位科学家作对比?明确: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善于辞令→复杂的人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真诚淳朴→“纯”通过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是理想党员。三、活动二:感振宁之情1.读语段,体会评论作用快速找出并朗读杨振宁对邓稼先的评论性语段,并体会其作用。预设:语段一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语段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语段三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语段四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语段五——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明确:从这些评论性的语段中,感受邓稼先身上的光辉品质及作者杨振宁对邓稼先的深情,同时体会传记类作品与写人类记叙文的区别:前者在记叙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可以加入大量评价性语言并融入自己的真挚情感,写人类记叙文则更侧重于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诸多方面的描写。2.品语言,感受作者深情体会下列句子中的“最”能否删掉,为什么?(可结合课后知识卡片“副词”,关注语段中反复出现的副词“最”,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2)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明确:三个句子里的“最”是副词,表示程度,在作者心中邓稼先就是最高级,有着最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尤其在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中,加了“最”更能突出邓稼先的谦逊品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科学家的杨振宁已经无法克制内心深处抒情的冲动,大量的直接抒情议论句流露出他对邓稼先的浓浓情谊和溢于言表的赞美、怀念之情。四、活动三、品引用之文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一首歌词,是否可以删掉?《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xiòng,辽远)不见人。河水萦带(yíng,环绕),群山纠纷(指交错在一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xūn,昏暗)。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疾走)亡群(失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