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载货汽车》_第1页
编制说明-《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载货汽车》_第2页
编制说明-《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载货汽车》_第3页
编制说明-《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载货汽车》_第4页
编制说明-《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载货汽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载货汽车》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载货汽车》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

立项。任务书号为2021-33。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提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汽车消费市场日益升级,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汽车已经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密不可分。普通

上班族按照每天上下班开车两个小时计算,每年大约是250个工作日,一年累计需

要在车内的时间为500小时,汽车俨然已然成了除房子以外的“第二个家”。

近年来,卡车司机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知名咨询公司发布的《2021年轻人喜

爱的商用车和零部件趋势报告》中显示,80/90后卡车司机已占卡车司机群体的

72.3%,80/90后逐渐成为卡车司机群体中的主力军。年轻一代司机传承了老一代卡

车人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他们既是儿女眼中的超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

但同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接收到了海量信息的他们,又对所用产品、服务提出

了更高的期待。年轻一代卡车司机,除了看重物流业务带来的经济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外,还期待更好的自我价值的彰显,尤其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不同以往,现阶段的载货车设计开发不仅要考虑汽车物理结构的设计,还需要满足

甚至超越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诉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整车生产企业愈发重

视消费者的用车感受。

汽车商品性评价作为一种检验整车性能的手段和工具,在整车试验验证过程中

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可以使车辆制造企业能够站在用户及使用者的角度对

自己的产品进行综合性评判,同时主观评价可以反馈一些客观测试无法体现的问题,

已经受到国内外整车生产厂家的重视。

然而,目前各大载货车生产企业的商品性评价体系各不相同,评价团队能力参

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参考主要载货车生产企业的商品性评价体系并形成一套较为通

用的载货车商品性评价标准,用于指导行业开展商品性评价,促进载货车各项性能

水平,促进载货车行业进步,最终服务于消费者。

1

1.3主要工作过程

2021年初,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负责主观评价的相关负责人连同行业内相关专

业对载货汽车类主观评价进行了探讨,决定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申请立项工作。2021

年7月,牵头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立项申请汇报,审

查组同意将该标准列入制定计划;

2021年7月,学会下达任务书;

2021年7月-9月,标准研制组收集行业内较为著名的主观评价规范(如福特

R202、吉利主观评价规范等),并与行业内主流载货车生产企业讨论各级指标划分,

标准组内多次讨论、修改、确定,最终形成标准初稿;

2021年10月,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及展览会期间,牵头单位中国汽车工

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对标准文本的结构、评价内容的各级指标进行了介绍,标准

专家组队标准对标准逐条审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2022年1-3月,标准研制组结合标准及轻卡样车对标准进行验证;

2022年3月,标准研制组组织主要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内容进行在此讨论,

并按照专家修改意见完成标准内容修改;

2022年5月,根据收集到专家意见,标准工作组组织内部专家对标准进行更深

的讨论,对修改后的标准再次进行评审讨论;

2022年5月8日,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标准研制组将根

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制定原则

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规范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进行编制。

2.1.1通用性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载货车的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适用于目前国内不同类型的轻卡、

中卡、重卡及部分专用车,通用性较高。

2.1.2前瞻性原则

本标准结合当前我国载货车领域的新能源化及智能化的大趋势,不仅适用于传

统动力(柴油、汽油等)的载货车,而且也提出了新能源车辆及智能网联车辆的商

品性评价方法。

2

2.1.3系统性原则

本标准从造型及感知品质、人机工程、座椅性能、灯光性能、空调性能、智能

座舱、动力性能、驾驶性能、转向性能、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能、舒适性能、振

动噪声性能、驾驶辅助、专用车功能系统等方面对载货车进行商品性评价,具备较

为完善的系统性。

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该标准共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1、2、3章,分别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对行业内

较为常见的Tipin/Tipout、专用车功能等术语进行了界定。

第4章“评价项目和方法”为本标准的核心内容。

(1)造型及感知品质

从车辆的外部造型、内部造型、制造工艺及感知品质4个二级指标对车辆进行

商品性主观评价。

(2)人机工程

从车辆的区域空间、进出及移动便利性、视野性能、操作便利性、维修维护便

利性等方面对车辆进行商品性主观评价。

(3)座椅性能

从座椅舒适性、安全带性能方面对车辆座椅进行商品性主观评价。

(4)灯光性能

从车辆灯光的外部照明性能、外部信号装置性能、舱内照明装置性能、舱内警

示信息等方面对车辆灯光进行商品性主观评价。

(5)空调性能

从车辆空调的调节及舒适性能、制冷性能、制热性能、除霜除雾性能对车辆进

行商品性主观评价。

(6)智能座舱

从组合仪表、中控系统、娱乐多媒体系统、导航系统、多功能方向盘等方面对

车辆的智能座舱进行商品性主观评价。

(7)动力性能

从起步性能、加速性能、坡道性能对车辆动力性能进行商品性主观评价。

(8)驾驶性能

3

从动态换挡性能、踏板系统、启动和怠速、行驶平顺性方面对车辆驾驶性能进

行商品性评价。

(9)转向性能

从驻车及低速性能、直线行驶、弯道行驶、转向干扰等方面对车辆转向性能进

行商品性评价。

(10)制动性能

从常规制动稳定性、驻车制动(包含EPB)、ABS等方面对车辆制动性能进行商

品性评价。

(11)操纵稳定性

从直线行驶稳定性、弯道行驶稳定性、瞬态操纵稳定性等方面对车辆操纵稳定

性能进行商品性评价。

(12)舒适性能

从车身舒适性、悬架舒适性、冲击舒适性等方面对车辆舒适性能进行商品性评

价。

(13)振动噪声性能

从车身振动噪声、底盘、发动机、传动系统、电器及其他系统等方面对车辆振

动噪声性能进行商品性评价。

(14)驾驶辅助

从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全景环视系统

等方面对车辆驾驶辅助性能进行商品性评价。

(15)专用车功能系统

对车辆专用设备功能进行商品性评价。

2.4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尚无。

2.5标准工作基础

牵头工作组作为国内汽车领域知名的第三方国家级机构,拥有丰富的整车开发、

测评及评价经验,工作组成员对整车尤其是各类型载货车的结构、性能具备较深的

认识,《汽车整车性能主观评价》、《汽车整车性能主观评价方法与实践》等书籍

作为积淀。此外,工作组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载货汽车商品性主观评

价经验,对于本标准的编制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4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1)一级指标分类明确,实际评价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

2)验证过程中,评价维度覆盖度高,能完整体现载货汽车动力性、操控性、转

向制动、舒适性、人机工程等各方面性能。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尚无。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情况

本标准的发布,首次以团体标准的形式对不同类型载货车的商品性进行系统性

评价。该标准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通用要求》、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乘用车》、《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客车》一同形成了汽车

全系列商品性主观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出现,填补了国内载货车商品性评价方法的

空白,对于促进我国载货车商品性评价技术进步,逐步缩小我国载货车行业与国外

同行业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

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尚无。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

调性

法律、法规、规章及国标等对载货车商品性评价尚无相关要求。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尚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属于团体标准,供学会会员和社会自愿使用。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为方法类推荐性标准,可供载货车生产企业、三方检测机构等编制载货车商品性主

观评价标准时参考应用。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参与载货车商品性评价的人员应对车辆

结构、车辆性能及性能影响因素均具备较为深刻的理解并经过系统性培训及项目实战积累。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5

无。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2年9月15日

6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载货汽车》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载货汽车》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

立项。任务书号为2021-33。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提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汽车消费市场日益升级,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汽车已经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密不可分。普通

上班族按照每天上下班开车两个小时计算,每年大约是250个工作日,一年累计需

要在车内的时间为500小时,汽车俨然已然成了除房子以外的“第二个家”。

近年来,卡车司机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知名咨询公司发布的《2021年轻人喜

爱的商用车和零部件趋势报告》中显示,80/90后卡车司机已占卡车司机群体的

72.3%,80/90后逐渐成为卡车司机群体中的主力军。年轻一代司机传承了老一代卡

车人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他们既是儿女眼中的超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

但同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接收到了海量信息的他们,又对所用产品、服务提出

了更高的期待。年轻一代卡车司机,除了看重物流业务带来的经济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外,还期待更好的自我价值的彰显,尤其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不同以往,现阶段的载货车设计开发不仅要考虑汽车物理结构的设计,还需要满足

甚至超越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诉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整车生产企业愈发重

视消费者的用车感受。

汽车商品性评价作为一种检验整车性能的手段和工具,在整车试验验证过程中

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可以使车辆制造企业能够站在用户及使用者的角度对

自己的产品进行综合性评判,同时主观评价可以反馈一些客观测试无法体现的问题,

已经受到国内外整车生产厂家的重视。

然而,目前各大载货车生产企业的商品性评价体系各不相同,评价团队能力参

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参考主要载货车生产企业的商品性评价体系并形成一套较为通

用的载货车商品性评价标准,用于指导行业开展商品性评价,促进载货车各项性能

水平,促进载货车行业进步,最终服务于消费者。

1

图2连接基座失效典型曲线

图3被连接件失效典型曲线

3.3.2推荐扭矩的计算方法验证

按标准草案中7.2的方法,处理试验数据及曲线,试验结果见表2。

7

167.样品制“7.6.3当图7.6.3当图纸要中铸协已按修改意见修

备纸要求表面粗求表面粗糙度Rz改

糙度Rz>0>0时,切割表面

时:切割表面的制作应满足以

的制作应满足下要求

以下各项要

求”删除“各

项”

177.样品制“7.7.2样品7.7.2样品抛光中铸协已按修改意见修

备抛光后的表面后的表面粗糙度改

粗糙度(即参(即参数[Rz]数

数[Rz]数值),值),按GB/T

按GB/T6060.1、GB/T

6060.1、GB/T15114、GB/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