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答版)

一、选择题(总27分,第8题6分,其余各3分)

1.(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甲胄(zhòu)密匝匝(zā)倔强(juè)法家拂士(bì)

B.绯红(fěi)恹恹欲睡(yān)簌簌(sù)杳无消息(yǎo)

C.镌刻(juān)惟妙惟肖(xiào)遒劲(jìng)颔首低眉(hàn)

D.佃农(diàn)坦荡如砥(dǐ)秀颀(qí)筋疲力尽(jīng)

2.(3分)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狼藉轮廓广袤无垠黯然失色

B.滞留锃亮抑扬顿挫粗制烂造

C.躁热吹嘘一丝不苟磨肩接踵

D.轩昂跋涉自出新裁油光可鉴

3.(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松桃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B.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众多“白衣战士”逆行武汉,面对这种舍身忘我的精神,我们心里怎能无动于衷?

C.小李和小王关系很好,上学放学都走在一起,平时也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D.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家庭,了解群众疾苦,明确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带领困难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6.(3分)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

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

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

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

⑤最早起源于元代

A.④②⑤①③B.④②③⑤①C.⑤④①②③D.⑤①③④②

7.(3分)下列文学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复活》《战争与和平》。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词开豪放一派,与李清照同是这一派代表,人称“苏李”。

D.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多选)8.(6分)选出对《春望》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近体诗,属于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韵脚是深、心、金、簪。主要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感时伤别的感情。

B.诗歌开篇就写春望所见,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一个“破”字,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情,为全诗创造了凄凉的气氛。

C.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寄景于情写法,借助于花鸟来表述内心的忧伤痛苦之情。

D.尾联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直接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E.全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呆滞,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情景默写

9.(10分)根据提示填上空。

(1)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5)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6)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在朝廷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两句是:,。(《使至塞上》)

10.(3分)根据表格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填写相应对应的动物名称(《昆虫记》)。

生活习性善建巢穴管理家务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地下潜伏四年,阳光下唱歌五个多星期

动物名称

三、课内阅读

11.(10分)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见曦月

②略无阙处

③林寒涧肃

④属引凄异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猛浪若奔

C.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再写出文中印证的原句。

12.(11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跳往助之称善者久之

B.又不得入不得志,独行其道

C.天子且至年且九十

D.居无何面山而居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13.(11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人从水中来

陈夏法

①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归真,重回大自然”的时候,我们不防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最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有一半多是由水液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海洋的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

②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各种教科书。那么猿猴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③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洋中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④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这是偶然现象还是说明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在人的胚胎早期仍留下了鳃的痕迹。

⑤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鳃裂发育成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产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⑥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渺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

⑦据生命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以后,首先是由单细胞生物、原始生物发展到脊椎动物的鱼类。鱼类中的一支(总鳍鱼)逐渐从海中登上陆地,演变成为两栖类,尔后又逐渐将在水中呼吸的鳃变态成为在空气中呼吸的肺。以后,两栖类又进化到爬行类、哺乳类以至人类。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足以佐证上述结论的例证:属于两栖类的蛙的幼体蝌蚪,像鱼一样地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后蝌蚪变成了蛙,登上了陆地,鳃变成了肺,进化到用肺呼吸。惟一不同的是时间上的差异,蛙类的这个由水登陆的过程,是在两三个星期的短时间内发生的。可是,当初的总鳍鱼由海登陆,却经历了亿万年的漫长岁月。

——节选自《神秘的海洋》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是由猿变来的,猿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说法是有几分科学依据的。

B.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

C.所有的脊椎动物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

D.鱼类中的一支演变成为两栖类后,又逐渐将鳃变态成为肺。

(2)请分析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3)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4)第④段中加点词“曾”“过”能否删去?为什么?

14.(18分)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④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⑤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⑥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

(3)开头说“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

(5)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谈一下理由。

①句子:

②理由:。

五、作文(60分)

15.(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要求:1.字数在600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选择题(总27分,第8题6分,其余各3分)

1.(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甲胄(zhòu)密匝匝(zā)倔强(juè)法家拂士(bì)

B.绯红(fěi)恹恹欲睡(yān)簌簌(sù)杳无消息(yǎo)

C.镌刻(juān)惟妙惟肖(xiào)遒劲(jìng)颔首低眉(hàn)

D.佃农(diàn)坦荡如砥(dǐ)秀颀(qí)筋疲力尽(jīng)

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

A.有误,“倔强”的“倔”应读作“jué”;

B.有误,“绯红”的“绯”应读作“fēi”;

C.正确;

D.有误,“筋疲力尽”的“筋”应读作“jīn”。

故选:C。

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字音复习,应注意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复习重点在于点拨学习方法,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3分)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狼藉轮廓广袤无垠黯然失色

B.滞留锃亮抑扬顿挫粗制烂造

C.躁热吹嘘一丝不苟磨肩接踵

D.轩昂跋涉自出新裁油光可鉴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A.正确;

B.有误,“粗制烂造”的“烂”应写作“滥”;

C.有误,“躁热”的“躁”应写作“燥”,“磨肩接踵”的“磨”应写作“摩”;

D.有误,“自出新裁”的“新”应写作“心”。

故选:A。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3.(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松桃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B.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众多“白衣战士”逆行武汉,面对这种舍身忘我的精神,我们心里怎能无动于衷?

C.小李和小王关系很好,上学放学都走在一起,平时也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D.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家庭,了解群众疾苦,明确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带领困难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使用有误,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中极为突出。该成语用错对象。

B.使用正确。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C.使用有误,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该成语和句意不符。

D.使用有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适当的措施。该成语不合语境。

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B.前后表述不一致,去掉“能否”;

C.前后矛盾,“至少”和“以上”矛盾,去掉“以上”;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述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正确;

B.有误,约数之间不能使用顿号,所以“二、三十米”中的顿号删去;

C.有误,本句为完全引用,引用句末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面;

D.有误,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可将“等”或省略号删去。

故选:A。

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6.(3分)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

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

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

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

⑤最早起源于元代

A.④②⑤①③B.④②③⑤①C.⑤④①②③D.⑤①③④②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句子排序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此题是在语段中插入与上文相互衔接的句子。做题的时候,首先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联系上文,确定与上文自然衔接的句子为首句,然后寻找所给其他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依照其内在关系排序。最后对照选项,选出正确解析。

通读文段以及所给的五个句子,发现谈论的中心话题是“胡同及其发展”。⑤句紧承前面对“胡同”的定义,交代其最早起源,可做首句;①句紧承⑤句谈“胡同”的发展;③句紧承①句谈北京胡同的景观;④句紧承③句谈胡同景观保存完好的城区;②句“这些地区”紧承④句内容。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排序应为⑤①③④②,对照四个选项,D与之一致。

故选:D。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述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7.(3分)下列文学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复活》《战争与和平》。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词开豪放一派,与李清照同是这一派代表,人称“苏李”。

D.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归纳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ABD.正确;

C.有误,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他们不属于一派。

故选:C。

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辨析。

(多选)8.(6分)选出对《春望》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近体诗,属于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韵脚是深、心、金、簪。主要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感时伤别的感情。

B.诗歌开篇就写春望所见,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一个“破”字,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情,为全诗创造了凄凉的气氛。

C.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寄景于情写法,借助于花鸟来表述内心的忧伤痛苦之情。

D.尾联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直接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E.全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呆滞,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ABD.正确;

C.有误,借助于花鸟来表述内心的忧伤痛苦之情,是寄情于景的写法,不是寄景于情;

D.有误,尾联通过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动作细节,含蓄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不是“直接”的;

故选:CD。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二、情景默写

9.(10分)根据提示填上空。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在朝廷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两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析:

(1)山山唯落晖(重点字:唯)

(2)老骥伏枥(重点字:骥)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重点字:蹄)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重点字:暮)

(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重点字:蓬)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0.(3分)根据表格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填写相应对应的动物名称(《昆虫记》)。

生活习性善建巢穴管理家务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地下潜伏四年,阳光下唱歌五个多星期

动物名称蟋蟀螳螂蝉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善建巢穴,管理家务”的是蟋蟀;“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是螳螂;“地下潜伏四年,阳光下唱歌五个多星期”的是蝉。

解析:

蟋蟀螳螂蝉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三、课内阅读

11.(10分)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见曦月太阳

②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③林寒涧肃肃杀

④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猛浪若奔

C.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再写出文中印证的原句。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曦,太阳。

②句意为: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

③句意为: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肃杀。

④句意为: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属引,接连不断。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断\停止

B.飞奔的马\飞奔的马

C.从\如果

D.向上\在上面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句意为: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②中重点词语有良:实在,的确,确实;句意为: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确有很多趣味。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学生明确建水电站需要的条件,再联系文中哪些句子符合这些条件即可。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可知,建水电站需要的条件水的流量、流速、落差等,据此来找出合适的语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见水量丰足;“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见地势起伏,水流落差大。

解析:

(1)①太阳;②同“缺”,空隙、缺口;③肃杀;④接连不断。

(2)B

(3)①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的趣味。

(4)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12.(11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跳往助之称善者久之

B.又不得入不得志,独行其道

C.天子且至年且九十

D.居无何面山而居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代词/音节助词。不相同。

B.能够/实现。不相同。

C.将要/将要。相同。

D.停留/居住。不相同。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

①重要词语有:上,皇上;乃,就;使,派;使,使者;持节,拿着符节;诏,皇帝发布的命令;劳军,慰劳军队。整句的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②重要词语有:为动,被感动了;改容,改变了脸上的神情;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是动词,是指扶轼。整句的意思是: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表示敬意。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可知,周亚夫军纪严明,以至于连天子的车驾都敢挡,群臣自然吃惊;天子亲自到了之后,周亚夫的军队再次挡住天子,天子之后“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群臣自然又吃惊;周亚夫冒犯了天子之威,但是天子不恼怒,反而嘉奖他,群臣再次吃惊。

解析:

(1)C

(2)①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②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表示敬意。

(3)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雅”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述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

二、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述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述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述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四、现代文阅读

13.(11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人从水中来

陈夏法

①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归真,重回大自然”的时候,我们不防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最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有一半多是由水液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海洋的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

②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各种教科书。那么猿猴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③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洋中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④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这是偶然现象还是说明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在人的胚胎早期仍留下了鳃的痕迹。

⑤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鳃裂发育成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产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⑥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渺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

⑦据生命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以后,首先是由单细胞生物、原始生物发展到脊椎动物的鱼类。鱼类中的一支(总鳍鱼)逐渐从海中登上陆地,演变成为两栖类,尔后又逐渐将在水中呼吸的鳃变态成为在空气中呼吸的肺。以后,两栖类又进化到爬行类、哺乳类以至人类。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足以佐证上述结论的例证:属于两栖类的蛙的幼体蝌蚪,像鱼一样地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后蝌蚪变成了蛙,登上了陆地,鳃变成了肺,进化到用肺呼吸。惟一不同的是时间上的差异,蛙类的这个由水登陆的过程,是在两三个星期的短时间内发生的。可是,当初的总鳍鱼由海登陆,却经历了亿万年的漫长岁月。

——节选自《神秘的海洋》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人类是由猿变来的,猿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说法是有几分科学依据的。

B.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

C.所有的脊椎动物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

D.鱼类中的一支演变成为两栖类后,又逐渐将鳃变态成为肺。

(2)请分析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3)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4)第④段中加点词“曾”“过”能否删去?为什么?

本文通过大量的科学事实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从生物的角度解释了人类来源于海洋的论断。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的把握。

ABD.正确。

C.有误,“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说明腮裂只出现与胚胎的早期。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划线句子主要运用的是举例子的方法,列举了幼体青蛙用鳃在水中呼吸,成年后用肺在陆上生活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生命的进化过程是由水中到陆上的这一结论。

(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做这类题目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结合文中的提示性的词语。文章开篇提出“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观点,然后从多方面说明了人“虽然在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在胚胎早期仍留下了鳃的痕迹”。最后说明“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后”逐渐进化,由海登陆这一结论。由此可见,文章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4)本题主要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曾”“过”说明不是现在,而是以前发生的事,如果删去就变成了现在发生的,就不能说明人类有鳃是过去的事,这不符合事实,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C。

(2)划线句子主要运用的是举例子的方法,列举了幼体青蛙用鳃在水中呼吸,成年后用肺在陆上生活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生命的进化过程是由水中到陆上的这一结论。

(3)文章开篇提出“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观点,然后从多方面说明了人“虽然在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在胚胎早期仍留下了鳃的痕迹”。最后说明“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后”逐渐进化,由海登陆这一结论。由此可见,文章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4)不能,“曾”“过”表示时态的变化,说明是以前发生的,如果删去就不能说明人类有鳃是过去的事,这不符合事实,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做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对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内容要能信手拈来,确切理解文章的含义,不能偏颇。

14.(18分)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④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⑤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⑥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

(3)开头说“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

(5)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谈一下理由。

①句子: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②理由:用比喻句形象写出了父母的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

本文通过回忆我儿时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是一次意外坠楼,却让我看到我对父母的重要性,并从此发奋学习,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此后我一直努力学习,因为父母让我认识到: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从结尾“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可以总结出:父母温厚的爱。

(2)本题是对文章语言和人物感情的考查。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找出表述感情的词语即可。母亲认为“我”诚实可爱。

(3)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总结的越全面越好。“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知道了自己对父母是那样重要,要为父母读书。

(4)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老实、诚实,理解父母、学习努力等。

(5)本题是开放性问题,只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述准确。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