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七年级上第18课《狼》同步训练(解析)_第1页
统编七年级上第18课《狼》同步训练(解析)_第2页
统编七年级上第18课《狼》同步训练(解析)_第3页
统编七年级上第18课《狼》同步训练(解析)_第4页
统编七年级上第18课《狼》同步训练(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统编七年级上第18课《狼》同步训练(解析)《狼》

一、填上空题

1.文学常识填上空。

本文蒲松龄,字留仙,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著名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狼亦黠()眈眈相向()

目似瞑()止露尻尾()前狼假寐()

二、选择题

3.下列加点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积薪(xīn)屠大窘(jiǒng)狼亦黠矣(xié)

B.假寐(mèi)目似瞑(míng)缀行甚远(chuò)

C.少时(shǎo)意暇甚(xiá)眈眈相向(dān)

D.苫蔽(zhān)露尻尾(kāo)意将隧入(suì)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

B.眈眈相向虎视眈眈

C.目似瞑,意暇甚死不瞑目

D.场主积薪其中杯水车薪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目似瞑死不瞑目

B.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

C.场主积薪其中卧薪尝胆

D.乃悟前狼假寐梦寐以求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B.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瞑,意暇甚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十二属相”又称“十二生肖”。

B.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与之对应的十二地支为,来命名各个时辰。

C.丑时为凌晨3时至5时,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D.古时候,为了让平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纪年法。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自后/断其股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其一犬坐于前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10.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B.狼亦黠矣(狡猾)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缀行甚远(连接、紧跟)恐前后受其敌(遭受)

D.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

11.下列对《狼》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尚未彻底认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余地的情况下做出了与狼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那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12.下列对《狼》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耽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B.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议论,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的展开为:遇狼——御狼——惧狼——杀狼。后一部分为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

C.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点明了文章中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13.与“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夫君子之行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下车引之

14.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的优秀之作。“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本文的是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暗含讽刺。

D.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15.与例句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刀劈狼首

A.蒙辞以军中多务B.非学无以广才

C.可以为师矣D.盖以诱敌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联系内容,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积累方法联系内容释义

查阅词典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缀:缝,缝合;装饰;连接缀行甚远(1)

字源推测“并”字甲骨文两狼之并驱如故(2)

参考成语杯水车薪场主积薪其中(3)

课内迁移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乃悟前狼假寐(4)

17.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恐/前后受其敌

C.狼/不敢前D.其一犬/坐于前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9.请找出能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王右军①年减②四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止有剩骨

(2)顾野有麦场

(3)眈眈相向

(4)狼亦黠矣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和“不得不除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B.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求闻之若此(《穿井得一人》)

2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3.你认为文中的屠户和文中的王右军有什么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⑤身已半入,止露尻尾。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⑧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4.下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方欲行有朋自远方来来日方长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明知故犯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与日去一心一意

D.以刀劈狼首盖以诱敌以德报怨

25.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是第句。

翻译:。

26.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节奏,让朗读顺畅。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2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阴险、狡猾、奸诈的共同特征。

B.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C.乙文告诉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楚事物的实质。

D.甲文最后一段是的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临江①之人,畋得麇鹿②,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③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④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此麇鹿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⑤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⑥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终不悟。

(选自柳宗元《临江之麋》)

①临江:地名,今江西省樟树市。②麋鹿:麋鹿的幼崽。③怛:恐吓。④稍:渐渐。⑤良:的确。⑥俯仰:周旋,应付。

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B.狼不敢前,耽耽相向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暝,意暇甚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乃悟前狼假寐糜至死不悟

29.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善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0.请任选其一,用一个字形容文中的屠户或狼,并阐释理由。

31.两篇文章中,屠户和麋鹿有着不同的命运,你认为原因何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二)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①,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侯,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悖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①厅事:住所的堂屋。②遁逸:逃跑。

3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犬:狗。

B.屠暴起暴:突然

C.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D.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

3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述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3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35.语段(一)文中狼的狡诈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36.语段(一)和语段(二)两则故事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甲]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狼》)

[乙]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7.解释下列加点词。

(1)缀行甚远

(2)狼亦黠矣

(3)故遂与之行

(4)以为畏狐也

38.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各标一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9.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40.[甲]文内容短小,但情节完整。根据你的理解,请将情节补充完整。

第①段:遇狼。

第②段:惧狼。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评狼。

41.①概括[甲]文狼的形象。

②根据[乙]文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③[乙]文有什么寓意?

4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噉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大鼠》)

注:①万历:明神宗的年号。②阖(hé):关闭,合拢。③逡(qūn)。④啻(chì):仅,只。⑤龁(hé)。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弛担持刀: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一狼洞其中:

④猫即疾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B.乙文中从“鼠跳掷渐迟“开始,猫鼠的强弱形势开始转变。

C.甲文按照屠户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的顺序叙事。

D.乙文先叙事件因由,再集中笔力描绘猫鼠搏斗过程。

(4)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狼》)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②为女杀彘(zhì)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解释]①女:同“汝”,你。②反:同“返”,返回。③彘:猪。

43.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屠暴起突然

B.一狼洞其中洞穴

C.曾子之妻之市到

D.特与婴儿戏耳只是

4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45.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B.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46.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屠户杀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乙文中曾子为什么要杀猪?

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明彭将军宏,征寇入蜀。至深山中,有大禅院①,云已百年无僧。询之土人②,则曰:“寺中有妖,入者辄死。”彭恐伏寇,率兵斩茅而入。前殿中有皂雕③夺门飞去;中殿无异;又进之,周视亦无所见,但入者皆头痛不能禁。彭亲入,亦然。少顷,有大蝎如琵琶,自板上蠢蠢④而下。一军惊走,彭遂火其寺。

(节选自蒲松龄《大蝎》)

①禅院:佛教寺院。②土人:当地人。③皂雕:黑色大雕。④蠢蠢:形容愚笨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洞其中

③至深山中

④周视亦无所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又进之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军惊走,彭遂火其寺。

(4)文中的屠户和文中的彭宏在危急关头的表现有什么相同点?

参考解析:

1.柳泉居士聊斋先生清聊斋志异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狼》一文的是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zhuìjiǒngxīnshànxiádānmíngkāomèi

本题考查注音。

缀,读作zhuì,连接,紧跟;

窘,读作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薪,读作xīn,柴草;

苫蔽,读作shàn,覆盖、遮盖;

黠,读作xiá,狡猾;

眈眈,读作dān,注视的样子;

瞑,读作míng,闭上眼睛;

尻,读作kāo,屁股;

寐,读作mèi,睡觉。

3.C

A.“黠”读作xiá;

B.“缀”读作zhuì;

D.“苫”读作shàn;

故选C。

4.A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A.顾:看/拜访;

B.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凶狠注视的样子;

C.瞑:闭上眼睛/闭上眼睛;

D.薪:柴草/柴草;

故选A。

5.B

A.都解释为:闭上眼睛;

B.分别解释为:看,视/拜访;

C.都解释为:柴草;

D.都解释为:睡觉;

故选B。

6.C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做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A项的“洞”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的意思;B项的“犬”是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D项的“隧”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故选C。

7.C

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理解。C项错误,丑时应为凌晨1时至3时。

8.B

考查对句子停顿的理解。B项,正确的朗读停顿为: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D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用作状语;

C.名词用作状语;

D.无活用。

故选D。

10.D

D.有误,隧是从通道进入的意思。故选D。

11.C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的意思是“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这里的“暴”是突然的意思,突出屠夫动作的迅速,所以C中“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错。

12.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记叙,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的展开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后一部分“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是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故选B。

13.B

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含义。

例句: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之:助词,的。

A.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之:结构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B.君子的行为品德。之:助词,的。

C.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下车拉元方。之:代词,指元方。

故选B。

14.D

考查对文学常识及文章内容的把握。

D.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故选D。

15.A

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例句中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

A.介词,用;

B.连词,用来;

C.介词,凭借;

D.连词,来;

故选A。

16.紧跟一起柴草才17.D18.(1)时间久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2)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1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1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根据词典中对“缀”的释义中“缝合”“连接”,联系“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的语境,可知此处“缀”应为“连接、紧跟”的意思。

(2)根据“并”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两个人并排在一起的样子,可推测“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的“并”是“一起”的意思。

(3)杯水车薪:原义是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薪”是“柴草”的意思,可推测“场主积薪其中(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的“薪”也是“柴草”的意思。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放弃离开,他离开后友人才到)”的“乃”是“才”的意思,“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的“乃”与此相同,也是“才”的意思。

17.本题考查句子朗读停顿。

D.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其一”是主语,“犬坐于前”是谓语,故应断为:其一/犬坐于前。

故选D。

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的正确解释。

(1)重点词:久之,时间长了;瞑,闭上眼睛;意,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2)重点词:洞,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洞;隧入:从通道进入;以:来。

19.本题考查文章中心思想和阅读启示。

本文前四段叙述了故事,最后一段“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概括了文章中心。意思是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这是对狼的评价,所以属于议论。

谈启示,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记述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自取灭亡的故事,然后结合实际,从两个方面谈启示,一是从屠户的所作所为得到启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一定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另一方面可以从狼的所作所为得到启示:再狡猾的狼也会败给智慧的人,生活中像狼—样的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参考译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20.①仅,只;②看,视;③凶狠注视的样子;④狡猾。21.B22.(1)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3.示例:他们在面对危险时,都能沉着下来,冷静思考,懂得用智慧和勇气去战胜困难。

2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只有剩下的骨头。止:同“只”,仅,只;

(2)句意为: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顾:看,视;

(3)句意为: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4)句意为:狼也真狡猾啊。黠:狡猾。

21.本题考查“之”的意义和用法。

“不得不除之”中“之”,代词,他,指王羲之。

A.助词,补音节,无意义;

B.代词,他,指元方;

C.助词,的;

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B。

2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1)尽:完。而:可是。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并驱:一起跑。如故:像原来一样。

(2)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耳:语气助词,罢了。

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看出,屠户面对着被狼围攻的困境,他最终选择反抗,获得了成功,拯救了自己,看出他的勇敢救了自己。根据“乃阳吐污头面,诈孰眠”“及开帐,乃见吐睡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可知,王羲之在一个危险的处境中,冷静从容,想出了办法自救,骗过了对方,看出是他的冷静、随机应变、勇敢救了自己。因此这两个人物相似之处是: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靠智慧和勇气自救。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曾经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一会儿,(王敦的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24.D25.第⑧句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6.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27.D

2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

A.正当/一边或一面/正,还;

B.旧,原来/旧的/故意;

C.想要/意志/意念;

D.均为“用”;

故选D。

25.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和文言翻译。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文章前面一段主要运用了记叙和描写对狼和屠户进行刻画,最后一段是运用议论,表述对此事的看法,点明文章主旨,嘲讽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赞扬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故选第⑧句;

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黠,狡猾;顷刻,一会儿;亦,也;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6.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本句句意:这件事是我的堂侄虞敦说的,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此事从侄虞惇言”表示说话者何人,应断开;“狼子野心”是说的内容,应断开;“信不诬哉”是对这句话的评价,应断开;

可划分为: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2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甲文最后一段是诙谐风趣的议论。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故选D。

参考译文: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有一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喂养,狼和狗也相安无事。时间长了,狼长大了,也很驯良,富室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中午,主人躺在客厅里睡觉,听到狗群发出愤怒的“呜呜”声,惊醒起来,四周查看却没有一个人。当他再次靠着枕头准备睡觉时,狗又像先前那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待情况。原来那两只狼趁他没有发觉,想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狼不让它向前。主人就把狼杀死了,剥了它们的皮。这件事是从堂侄虞惇那听说的,狼子野心,确实不虚妄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着罢了。它们表面上假装亲昵,而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是不只有野心罢了。野兽本性不值一提,为什么这个人还要来饲养它们,而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28.D29.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了笑料罢了。30.示例一:用“勇”形容文中的屠户。因为他夜晚归家途遇两狼,凭借一己之力斗杀两狼,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示例二:用“黠”形容文中的两狼。因为它们在与屠户对峙时,一狼假寐透敌,另一狼从后面偷袭,都表现出它们的狡猾。31.屠户没有被贪婪、凶狠、狡诈的狼吃掉,是因为他认清狼的本性,能够认清自己的处境,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十分机智,并能果断出击。麋鹿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忘却了自己的种群本性,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丧失了判断能力。

2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攻击/敌人;

B.向前/前面;

C.神情/意志;

D.都解释为:明白;

故选D。

29.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

变诈:诡变巧诈;几何:多少;耳:语气助词,罢了。

30.本题考查形象分析。结合原文内容用一个字形容所选形象的特点即可。

狼:根据“缀行甚远”“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两只狼不满足于吃骨头,它们想吃掉屠户;可见狼是贪婪的,可用“贪”来形容狼;“眈眈相向”写出了狼想吃掉屠户的凶狠,可用“凶”来形容狼;根据“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两只狼相互配合,一只狼假装睡觉迷惑屠夫,另一只狼打算从后面攻击狼;可见狼是狡猾奸诈的,可用文中的“黠”来形容狼。

屠夫:本文主要凸显了屠夫的勇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屠夫利用前狼“假寐”的机会,暴起劈狼,继而杀掉了挖洞的另一只狼,在屠夫认识到狼贪婪凶狠的本性后,御狼、杀狼,体现了屠夫的勇敢;可用“勇”来形容屠夫。

3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个性化理解和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两篇文章中,屠户和麋鹿有着不同的结局。屠户由开始的惧怕狼,到最后奋起反抗杀掉狼,他明白了狼的贪婪本性,认清自己的处境,并敢于斗争,勇敢机智地果断出击;乙文中麋鹿的命运很凄惨,是因为它只熟悉主人家的狗,而不熟悉外面的野狗,它无自知之明和他知之明;另外,主人把它保护的很好,它逐渐丧失了判断能力,以至于最后被野狗咬死吃掉。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临江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小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头鹿了,把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体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32.A33.D34.(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

(2)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35.狼的狡诈表现:一是迷惑。一只狼假装睡觉,且神情这悠闲,貌似无攻击之意;二是前后夹击,另一狼钻洞从后边袭击,以达到其目的。36.语段(一)通过屠户和狼较量,并最终战胜狼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人的智慧能战胜一切,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语段(二)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人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狼一样凶恶的东西丧失警惕,会是非常危险的。

3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A.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的前面。犬: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这里理解为“狗”不正确;

故选A。

3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D.文章结尾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述方式,这里“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述方式”表述错误;

故选D。

3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之:助词,的。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2)此:这。何:为什么。取:指养狼。而:连词,表转折,却。自:自己。贻患:留下祸患。耶:句尾语气词,无实义,只是加强惋惜的语气。

3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一)“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在假装睡觉。狼这是在制造一种不攻击屠户的假相来迷惑屠户,体现了狼的狡猾;

结合“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可知,一只狼在前面假装睡觉,另一只狼打算钻洞从后边袭击屠户,两只狼前后夹击,想要达到目的,这也体现了狼的狡猾。

3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

(一)文主要讲述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到最后杀狼的故事,再结合(一)“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可知,狼很狡猾,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屠户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再怎么厉害,最终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这里的“狼”象征着邪恶势力,对待邪恶势力,我们不能妥协退让,像屠户刚开始对狼的妥协和心存幻想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因此这也告诉我们要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势力。

(二)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富人养狼,差点被狼所咬的故事,再结合(二)“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可知,狼表面上和人亲近,内心却怀揣着对人的敌意,狼的本性就是邪恶的,对待像狼这样凶恶的势力,不可掉以轻心,不能被表面的伪善所迷惑而放松警惕,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参考译文:

(一)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二)有一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崽,他把狼崽与家里的狗混在一起饲养,狼崽与狗相安无事。过了一段时间,狼崽看上去变得非常温顺,富人忘记了它们是狼(而不是狗)这回事。有一天,富人在客厅睡觉,突然听到狗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在发怒。他惊讶地起床,环视四周,并没有人。富人准备躺下来继续睡觉。刚要睡的时候,狗狗又开始发出呜呜的警告声。于是,富人假装睡觉,等着看看会发生什么。就(发现)那两只狼等他(睡去)没防备(时),想咬他的喉咙,狗阻止狼(的企图)不让(狼)上前(咬主人)呢。(富人)就杀掉(狼)并剥了它们的皮。这个故事(我)从侄虞敦(处)听到。“狼子野心”(这种说法),确实不虚妄啊!不过,狼把自己的本性隐藏起来了,表面上和人亲近,内心却怀揣着对人的敌意,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野兽(的伎俩)并不值得说什么,但是,这个人为什么要养那两头狼崽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37.(1)缀:连接、紧跟(2)黠:狡猾(3)故:所以(4)畏:害怕38.(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9.(1)另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身后。

(2)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首领,今天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天的命令。40.御狼杀狼41.①贪婪、狡诈、凶狠

②狐假虎威

③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势,招摇撞骗的人

3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紧跟着(他)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2)句意:狼也是狡猾的。黠:狡猾;

(3)句意:所以就和狐狸同行。故:所以;

(4)句意:以为是害怕狐狸。畏:害怕。

3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1)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应在主语“其一”后断一处;

故断为:其一犬/坐于前。

(2)句意: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禽兽之变诈”为主语,“几何哉”提出疑问;

故断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洞:打洞;隧入:从通道进入;以:来;

(2)子:敬词,您;使:派;长:做……首领今;逆:违背。

4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第③段“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可知,屠夫躲到柴草堆后卸下担子拿起屠刀,进行防御;可概括为:御狼。

根据甲文第④段“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知,屠夫寻找机会杀掉两只狼;可概括为:杀狼。

4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①根据甲文“缀行甚远”“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见两只狼不满足于吃骨头,它们想吃掉屠户,写出了狼的贪婪的特点;“眈眈相向”“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写出了狼想吃掉屠户的凶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两只狼图谋前后夹击攻击屠户,一只狼还用假寐的方式迷惑屠户给另一只打动的狼创造机会,表现了狼的狡诈。

②根据“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可知,狐狸借助老虎的威严吓跑群兽;相应的成语是“狐假虎威”,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③根据“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可知,狐狸借助老虎的威严吓跑群兽,讽刺了像狐狸一样假借别人的权势,招摇撞骗的人。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得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所以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42.(1)①解除,卸下;②像狗一样;③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挖洞;④迅速。

(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②这才明白,狮猫一开始躲避大老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大老鼠的疲乏。

(3)C

(4)解决问题要学会运用智慧,不能只靠蛮力。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卸下担子拿起屠刀。弛:解除,卸下。

②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一样。

③句意为: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挖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挖洞。

④句意为:狮猫见机突然猛扑而下。疾:迅速。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止:只是。耳:罢了。

②然:这样。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避:躲避。惰:疲劳。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C.甲文按照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所以“屠户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的顺序”理解有误;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甲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意思是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据此可知,禽兽的狡诈终究敌不过人的智慧,恶势力终将灭亡。

乙文“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意思是:大家这才明白,狮猫一开始躲避大老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大老鼠的疲乏。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出击,狮猫是在用智谋。据此可看出,本文说明了宁斗智不斗力的道理。抓住时机,敌疲我打,克敌制胜的重要策略。

结合以上可知两文告诉了我们:解决问题要学会运用智慧,不能只靠蛮力。

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投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没有了,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处境困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在那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好像闭上眼睛,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想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挖洞,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他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进入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种大老鼠和猫一样大,危害很严重。朝廷向民间征集了很多好猫来捕大老鼠,总是被大老鼠吃掉了。正巧,这时候从外国进贡来一只狮子猫。这只狮子猫全身毛白如雪。大家把这只猫抱到有大老鼠的房子里,关上门,然后从门缝里悄悄偷看猫的动静。狮猫蹲了好久,那大老鼠才从洞穴里探头探脑地出来。它一见狮猫,就发怒地扑过来。狮猫躲避开大老鼠,跳到几案上;大老鼠追上来,狮猫又跃到地上,就这样上上下下有上百次。大家都认为狮猫害怕大老鼠,是个无用的东西。后来,大老鼠跳跃得渐渐迟慢了下来,肥大的肚子喘得一鼓一鼓的,蹲在地下稍息。狮猫见机突然猛扑而下,用爪子抓住大老鼠头顶的毛,张口咬住大老鼠的脖颈,猫鼠在地上咬斗,狮猫呜呜地吼叫着,大老鼠吱吱地扭动挣扎着。人们急忙开门进去看,大老鼠的头已被狮猫咬碎了。大家这才明白,狮猫一开始躲避大老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大老鼠的疲乏。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出击,狮猫是在用智谋。哎,那种匹夫之勇的粗人,只会怒目按剑,和这只大老鼠有什么不同呢!

43.B44.(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教他学会欺骗啊。45.C46.(1)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2)因为曾子的妻子出门时答应孩子要给孩子杀猪,曾子为了教育孩子要讲究诚信,所以把猪杀了。

4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洞:名词作动词,挖洞、打洞;

故选B。

4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止:只;笑:笑料;耳:罢了;

(2)今:如今、现在;欺:欺骗。

4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本句句意: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子而不信其母”是“母欺子”的结果,“非……也”是固定句式,根据句意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