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文昌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
产项目。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秦始皇统治时期B.汉武帝统治时期C.隋文帝统治时期D.隋炀帝统治时期
2.潮州牌坊街的“四进士坊”“状元坊”“榜眼•秋台坊”等坊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气息。通
过这些表彰登科士子的牌坊,我们可以了解到()
A.潮州旅游资源丰富B.登科士子南方多于北方
C.科举制度影响深远D.科举制推动牌坊街设立
3.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娥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通
典•食货典》也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当时唐朝处于繁盛时
期。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究O
A.无需依据文献记载B.必须摒弃文学作品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D.应该重视史料互证
4.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描绘出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商贾云集、胡汉交融、宗教宽松、
歌舞升平的景象,剧中的水盆羊肉、火晶柿子、花钿妆容纷纷“出圈”,此剧反映的治世局
面被后世誉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5.如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马球图》,描绘了唐代宫廷中开展马球运动的场景。
作为史料,该图可用于说明唐代()
A.对外交往成效显著B.宫廷生活奢靡无度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刚劲豪迈社会风气
6.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中的东市是长安
城的手工业生产中心,卖汉人商品。西市有“金市”的美称,卖胡人商品,是长安城的主要
工商业区,相比东市更加繁华。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A.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B.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
C.唐朝的市民文化丰富D.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
8.唐朝来华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仅日本派遣“遣唐使”就达13次。
佛教盛行,景教、袄教也得到尊重。外国人甚至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材料反映出
唐朝的对外交流()
A.构建完整的朝贡体系B.以文化、宗教为主要载体
C.达到中国历史的顶峰D.呈现开放多元的时代特色
9.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但到了唐代中后期则变成
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在《春望》这首诗
中提到的“国破”、“烽火”指的是()
A.藩镇割据连年混战B.安史之乱的动荡C.五代十国政权更迭D.
黄巢起义的破坏
11.宋太宗时期,宰相有9人,参知政事有23人,枢密使有4人,知枢密院事有3人,枢密
副使有12人,同知枢密院事有7人,签书枢密院事有5人,三司使有22人,除去重复任职
者,参与这个宰相群体的有55人。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A.激化了君相间的矛盾B.有效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缩小了地方的行政权力
12.“这一时期的将军们多有生不逢时之感,他们不得不听命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在抗
击女真以及蒙古骑兵袭扰南方地区的路上,他们并非没有努力过。”这里的“生不逢时”主
要是由于()
A.五代十国纷争不断B.北宋亡国政局混乱C.南宋偏安卑躬屈膝
D.重文轻武限制兵权
13.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还模仿汉字创制了“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
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这些措施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A.党项族变成了汉族B.党项族与汉族一直和平相处
C.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D.澧渊之盟推动了西北地区的和平发展
14.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李军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
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这个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怨
五
15.如图为金朝海陵王完颜亮的行书作品《题临安山水》,大,篇
度u
而
岳
要
意为:万里江山应该是统一的,江南怎么能有别的朝廷。我要带於?
光
百
要
?
领百万雄兵到西湖,骑马踏上吴山第一峰。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卑
而
⅜⅛∖"嵬<
()弟
利
曲
-3⅜-
A.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瞪
~洲法
L>
Λ⅜的
B.金与南宋对峙"2同
C.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D.行书较为盛行
16.下列关于图中历史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人物在伶仃洋上被杀害B.图中人物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C.图中人物最大贡献统一蒙古政权D.图中这位历史人物生活在元世祖时期
17.《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
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体现出宋代()
A.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B.出现了百万人口的商业城市
C.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D.海外贸易繁荣程度远超前代
18.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
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活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19.忽必烈在《中统建元用》中称:“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制定制。法《春秋》之正始。体
大《易》之乾元。”材料体现了他()
A.放弃蒙古民族文化B.推动蒙古文明融入中原文化
C.实行民族歧视政策D.参照中原文化创立元初体制
20.在行省制度下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
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可见
这一制度着眼点是()
A.顺应山川之势B.遏制地方割据C.发展南方经济D.推进民族交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21.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
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
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
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
鉴而发展。
(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一一《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内则设中书、枢密院、御史台、三司、审官、审刑等在京诸司,外则设转运使、知
州、知县等众官以相统御,上下有叙……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材料三:太祖、太宗平一海内……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
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1)说出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典故。材料中的“帝”是指哪一帝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初在中央和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各一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宋初这些做法的积极作用。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忽必烈即位之初就颁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把许多牧场重新还作农田。
一摘编自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今中外》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
材料三:在大一统局面之下,元朝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民族杂居现象。一些周边民族……涌入
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各民族的杂居共处促进了民族融合。原居内地的契丹、女真人,在
元朝已渐与汉族合一;新入居的色目人,也与汉族居民交往渐深,在元亡后自然地融入了汉
族。……同时,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在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中形成
了一个新的民族。
——摘编自张帆《述论元朝的民族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忽必烈即位后所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
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辖,元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在材料二中
“宣政院辖地”设立了IW一机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设立“宣政院辖地”的历史意义。
⑶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形成的“新
的民族”的名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隋炀帝大业元年至六年,即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
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知道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潮州牌坊街的“四进士坊”“状元坊”“榜眼♦秋台坊”等坊蕴含着浓厚的历
史气息。通过这些表彰登科士子的牌坊”可知,科举制度形成于隋朝,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
与风气、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这说明科举制度影响深远,故C正
确;从题干材料中看不出潮州旅游资源丰富,排除A;广东省潮州在中国南方,题干材料中未涉
及北方城市,排除B;科举制推动牌坊街设立只是表面现象,分析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牌坊
的设立是为了弘扬读书学习的风气,排除D。
故选:C0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3.【答案】D
【解析】根据“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可知,
杜甫的诗歌反映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根据“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
粮食收入”可知,《通典•食货典》反映的也是唐朝的的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由此可见,史料
之间的相互印证有利于还原开元盛世这一历史真相,故D项正确;ABC的表述错误与题干材料无
关,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相互印证,要求学生结合史料的重要作用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相互印证,注意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
4.【答案】C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十二时辰》反映的治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
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故选:Co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D
【解析】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
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
活动。当时的生活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
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社会风气,与对外交往无关,
排除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社会风气,不能说明唐代宫廷生活奢靡无度,排除B;题干材
料反映的是唐朝的宫廷生活,与市民生活无关,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
社会风气。
6.【答案】C
【解析】①是秧马,是宋代发明的;②是筒车,是唐朝农民发明的新式灌溉工具;③是楼车,是
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④是曲辕犁,是唐朝农民创制的耕作农具,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
意,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曲辕犁和筒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曲辕犁和筒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一种文学手法,但在客观
上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业活动,而不是民族政策、社会风气、市
民文化,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唐朝商业十
分繁荣。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来华的外国人身份多样,官方和民间交往都很频繁,文化交流繁
荣,唐朝对外国人和外来文明采取包容的态度,这体现了当时开放多元的时代特色,D项正确;
朝贡作为一种国家间的外交行为,是中国古代时期,周边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见中国皇帝,敬
献礼物,表示归顺的一种形式,这与材料中介绍的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不符,排除A项;材料缺
少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在对外交流方式中以文化、宗教为主要载体,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
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中外交流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唐朝对外政策及对外交往的史实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中外交流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
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9.【答案】C
【解析】A.尚书省的地位下降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B.材料末涉及刺史权力的膨胀,排除。
C.根据材料“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但到了唐代中后期则
变成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刺史汇报对象由尚书省
转为地方节度使,这说明藩镇势力膨胀,威胁了中央集权,符合题意。
D.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权力的膨胀,与“加强地方控制”不符,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影响,有一定难度,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0.【答案】B
【解析】据题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出自杜甫的《春望》。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
的深重灾难。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
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B符合题意;藩镇割据连年混战和黄巢起义的破坏与题干无
关,排除AD;五代十国政权更迭是唐朝灭亡以后与唐朝无关,排除C。
故选:Bo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安史之
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B
【解析】A.题意中没有提及君相之间产生的矛盾,排除A项。
B.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造成了冗员,B
项正确。
C.根据题意由于人数过多,职责重复,因此会严重降低政府行政效率,排除C项。
D.题意中没有提及缩小地方行政权力,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识记北宋的政治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题干中的数字。
12.【答案】D
【解析】“这一时期的将军们多有生不逢时之感,他们不得不听命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在抗
击女真以及蒙古骑兵袭扰南方地区的路上,他们并非没有努力过。”这里的“生不逢时”主要是
由于重文轻武限制兵权。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
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
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D符合题意;题
干中的“生不逢时”主要是由于重文轻武限制兵权,不是五代十国纷争不断、北宋亡国政局混乱、
南宋偏安卑躬屈膝,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政策,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中的“生不逢时”
主要是由于重文轻武限制兵权。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还模仿汉字创制了‘方块文字',命人
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建立了西夏政
权的元昊重视学习汉族文化,表明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故C项正确;党项族变成了汉族、党项族与汉族一直和平相处,都不符合史实,排除AB项;澧
渊之盟是辽(契丹政权)和北宋之间的和议,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夏政权与北宋的并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以及之
间的关系。
1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和辽宋夏金时期,都同时存在多个民族政权,不同
的民族之间存在交流,所以阶段特征是政权并立,民族交融,C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指
的是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
故选:C0
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共同的时代特征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共同的时代特征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
与理解。
15.【答案】B
【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A项。
B.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金朝”“临安”“江南怎么能有别的朝廷”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
时期北方的金朝与南方的南宋形成对峙局面,B项正确。
C.东汉以后,书法己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
D.材料无法证明行书较为盛行,排除D项.
故选:B0
本题考查金与南宋的对峙,识记金与南宋的对峙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B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中人物是岳飞。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A说法不正确,排除;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成吉思汗最大贡献统一蒙古政权,C说
法不正确,排除;岳飞生活在南宋时期,D说法不正确,排除。
故选:B0
本题主要考查岳飞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的相关史
实。
17.【答案】C
【解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东京”是北宋的都城,排除A项;
宋朝出现了百万人口的商业城市,但材料反映的是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排除B项;
根据材料中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可知,材料反映宋代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东京)和杭州,
城内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体现了宋代店铺经营时
间不再受限,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不能说明海外贸易繁荣,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商业的繁荣以及表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
18.【答案】D
【解析】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商品多为手工业制成品,而输入产品多为奢侈品,最终政府每年
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D项正确;
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活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通过
材料无法看出外贸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期对外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影响
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期对外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
料主旨的能力。
19.【答案】D
【解析】忽必烈在《中统建元用》中称:“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制定制。法《春秋》之正始。
体大《易》之乾元。”材料体现了他参照中原文化创立元初体制。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
年,他继承了汗位。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
“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
机构,建立年号。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故选:D。
本题考查忽必烈,知道材料体现了忽必烈参照中原文化创立元初体制。
本题考查忽必烈,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行省制的规划,是打破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便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建筑工程土地抵押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制作合同标的及合同属性
- 2024自费出国留学代理合同范本
- 水泥施工合同范例
- 2024年度企业租房合同中的环保要求2篇
- 2024年小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模版(4篇)
- 中学安全工作“一岗双职”制度模版(2篇)
- 简易采购石材合同范例
- 2024版股权转让合同范本及股权转让细节
- 签订蔬菜供应合同模板
- 日产新轩逸电子手册
- 多功能视讯会议系统项目售后服务方案
- 中置柜安装作业指导书
- 甲状腺切除术护理查房精编ppt
- 腾讯广告数据系统架构介绍
- DB63∕T 1906-2021 青海省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质量标准
- 新冀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沪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 石化公司员工行为规范
- 桥梁施工安全方针和现场安全管理目标
- 人工智能课件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