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05-T 122-2021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6505-T 122-2021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6505-T 122-2021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6505-T 122-2021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6505-T 122-2021 肉牛疫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020.30CCS

B

41

6505 DB

6505/T

—2021肉牛疫病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for

of

disease 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6505/T

122—202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哈密市畜牧工作站提出。本文件由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密市畜牧工作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生金、李文、蔡树东、姜海春、张军。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哈密市畜牧工作站。46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哈密市前进西路14哈密市畜牧工作站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9000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839000DB

6505/T

122—20211范围理、无害化处理、记录档案等。本文件适用于哈密市域内舍饲为主的肉牛规模化养殖场、育肥园区、农牧专业合作社的疫病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NY/T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2663

标准化养殖场

肉牛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5128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SN/T

1181

口蹄疫检疫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肉牛疫病

beef

cattle

本辖区内肉牛易患的传染病,包括寄生虫病。3.2动物防疫

prevention品的无害化处理。3.3疫病监测

surveillance4 基本要求DB

6505/T

122—20214.1 场区环境4.1.1 场区及圈舍内的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

NY/T

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

3095

的要求。4.1.2 肉牛场的选址、布局和设施设备应符合

NY/T

2663

的规定。4.2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按照

NY/T

5128

规定的要求执行。4.3 投入品4.3.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NY

5032

GB

的规定。4.3.2 饮水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水质应符合

NY

5027

规定。4.3.3 兽药兽药使用应符合

NY/T

的要求。4.4 卫生与消毒按

NY/T

5128

的规定执行。4.5 人员4.5.1 牛场工作人员须进行布病、结核病筛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4.5.2 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并按照

NY

5128

的规定进行消毒。4.5.3 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因特殊原因确需进入的,须经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5 疫病防治5.1 口蹄疫5.1.1 病情概述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口蹄疫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口蹄疫为一类动物疫病。5.1.2 临床特征发病后,病牛体温上升高达

40℃~

41a)

开始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停止,闭口流涎,口内发出吮吸声;DB

6505/T

122—2021b)

1

d~2

d

后,在口腔黏膜、趾间表皮、蹄冠和乳房继而在鼻镜、唇内黏膜、齿龈和舌面出现直径为

1

~3

cm

的白色水疱;c)

12

h~26

h

后破溃成糜烂状,体温下降至正常后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症状有所好转;d)

甚至蹄匣脱落;e)

需确诊按照

SN/T

1181

的规定执行。5.1.3 防制5.1.3.1 做好动物预防接种,所有养殖场应当对饲养动物实施强制免疫接种口蹄疫疫苗,接种计划可参照附录

A。5.1.3.2 发生疑似病例时,应及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采取封锁、隔离、消毒、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控制措施。5.2 牛结核病5.2.1 病情概述(OIE)将其列为B病。5.2.2 临床特征呈现如下状态:——肺部结核时,病牛逐渐消瘦。病初短促干咳,后逐渐加重,变为湿咳,鼻液呈黏液性或脓性,呼吸加快,胸部听诊有啰音,叩诊呈浊音。——乳房结核时,乳房淋巴肿大,可触摸到局限性或弥散性的硬结,硬结无热无痛,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含有絮片,色黄而污浊,放置后有较多沉淀。——肠结核在犊牛多见,表现消化不良,顽固性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稀薄,有时混有黏液或脓液,消瘦。——生殖器官结核时,表现性欲亢奋,不断发情,屡配不孕,既是受孕也易流产。5.2.3 防制5.2.3.1 对本病主要采取检疫、分群隔离、消毒、净化和培养健康犊牛群等综合防制措施。5.2.3.2 一旦确诊,应及时扑杀淘汰。5.3 布鲁氏菌病5.3.1 病情概述节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5.3.2 临床特征发病多为妊娠期母牛,可发于妊娠的任何时期,但以妊娠后第

5

个月~

8

个月为多。DB

6505/T

122—2021f)

液。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g)

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阴道内陆续排出褐色恶臭液体。母牛流产后很少再发生流产。h)

公牛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i)

患牛还可能因患关节炎和滑囊炎而引起跛行。5.3.3 防制采用监测、净化、扑杀病牛、自繁自养、培养健康犊牛群、加强消毒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5.4 犊牛腹泻病5.4.1 病情概述由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隐孢子虫等多种传染性致病因子引起

3

周龄内新生犊牛腹泻的一类传染病。5.4.2 临床特征5.4.2.1 轮状病毒病多发于

7

日龄以内的犊牛。病初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厌食,排出黄白色或乳白色粘稠粪便,肛稀便。犊牛排粪失禁,脱水、眼球塌陷、被毛粗乱、不能站立、心力衰竭,体温下降到常温以下死亡。5.4.2.2 牛冠状病毒病多发于

7

日龄~10

黏液,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脱水等症状。大部分病牛可康复,也有少数死亡。5.4.2.3 大肠杆菌病1

周以内的犊牛易感,10

日龄以上犊牛少见发病。根据症状和病理发生可分为三型:a)

败血型1)

多发生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2)

病牛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间有腹泻,拒食乳。3)

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

1

d

内死亡,有时未见腹泻即死亡。b)

肠毒血型1)

此型比较少见。2)

急性者未出现症状即突然死亡。3)

多有腹泻症状。c)

肠型1)

病初体温高达

℃,数小时后开始下痢,体温降至正常。2)

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亡。DB

6505/T

122—20213)

个别病例也会自愈,但以后发育迟缓,并常发生脐炎、关节炎或肺炎。5.4.2.4隐孢子虫病多发于

7

日龄~14

中偶尔带有血迹,腹泻间断出现,持续时间为

2

d~14

d。5.4.3 防治5.4.3.1 预防5.4.3.1.1 加强妊娠母牛饲养管理,保持产房清洁卫生并彻底消毒,做好接产、助产及断脐的消毒工作,保证新生犊牛及早吃到初乳。5.4.3.1.2 对有本病的牛群,可在犊牛饲料中添加新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预防。5.4.3.2 治疗可采取如下方式:——轮状病毒病:停止哺乳,可用葡萄糖盐水或葡萄糖甘氨酸溶液

(葡萄糖

g,氯化钠4.75

g,甘氨酸

3.44

g,柠檬酸

0.27

g,枸橼酸钾

0.04

g,无水磷酸钾

g

1

L水中即可)给病犊自由饮用。同时对症治疗,用收敛止泻剂止泻,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冠状病毒病:可用生理盐水加入

5%

碳酸氢钠输液,以解除酸中毒,同时注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可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土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脒等,亦可用恩诺沙星类药物,并辅以对症治疗;——隐孢子虫病:使用螺旋霉素、大蒜素等有一定的疗效。5.5 牛巴氏杆菌病5.5.1 牛巴氏杆菌病概述急性肠胃炎以及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5.5.2 临床特征牛可产生坚强免疫力。5.5.2.1败血型呈现如下状态:——最急性病例无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急性病例初期体温可高达

41

42

℃,精神沉郁、反应迟钝,肌肉震颤,呼吸、脉搏加快,鼻镜干燥、眼结膜潮红,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继而表现为腹痛,常回头观腹。粪便初为粥样,后呈水状,混杂黏液或血液且具恶臭。——病程为

h~24

h。5.5.2.2 浮肿型DB

6505/T

122—2021以头、颈、咽喉及胸前皮下水肿为特征。舌及周围组织高度肿胀,舌伸出口外,呈暗红色,流涎、

12

h~36

h。5.5.2.3 肺炎型般

3

d~7

d。5.5.3 防治5.5.3.1 平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严格消毒并防止受寒。5.5.3.2 长途运输时,避免拥挤和过渡劳累。5.5.3.3 发生本病时,立即将病牛和可疑病牛隔离治疗。5.5.3.4 治疗可选择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用

10%石灰乳、漂白粉或

氢氧化钠溶液等对牛舍、用具、场地彻底消毒。5.5.3.5 对健康牛仔细观察,检查体温,必要时可紧急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苗进行预防,体重

100

kg

以下

4

头,体重

100

kg

以上

6

头,肌肉注射。5.6 气肿疽5.6.1 气肿疽概述发音,局部变黑,故又称鸣疽、黑腿病。各种牛均可发病,黄牛最易感染,常见于

3

月龄至

4

牛。5.6.2 临床特征呈现如下症状:a)

病牛体温升高、采食和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跛行;b)

肌肉丰满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c)

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肿胀部位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d)

若病灶发生在口腔,则腮部肿胀有捻发音,发生在舌部时,舌肿大伸出口外;e)

病死牛的肌肉切面色暗,多孔,呈海绵状,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淡黄色坏死灶;f)

一般病程

1

d~3

d,也有延长到

10

d

5.6.3 防治5.6.3.1 参照附录

A

注射牛气肿疽灭活疫苗。5.6.3.2 若发生本病,应立即隔离病牛,用

氢氧化钠溶液对污染的牛舍和场地消毒。5.6.3.3 对发病牛,可在严防散毒的条件下切开肿胀处,除去坏死组织,用

3%

氧水注入肿胀部周围皮下,再用

10%

磺胺嘧啶钠

mL~400

加糖盐水

1000

100

mL,静脉注射,每日

2

次,连用

5

d~7

d,直至体温下降。5.7 肝片吸虫病5.7.1 肝片吸虫病概述DB

6505/T

122—2021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5.7.2临床症状表现与感染强度、体质、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有关。——急性症状多发生于犊牛,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体温升高、贫血、黄疸等,严重者常在

3

d~5

d

内死亡。——慢性症状常发生在成年牛,主要表现为贫血、黏膜苍白、眼睑及躯体下垂部位出现水肿、被毛粗乱无光泽、食欲减退或消失、消瘦等,最后极度衰弱而死亡。——当牛体质较弱又遭大量虫体寄生时,症状较明显,长期侵害可导致产奶量降低,严重感染时,产奶量显著减少。5.7.3 防治5.7.3.1

20

mg/kg5

mg~8

mg/kg,1

次口服;氯氰碘柳胺钠

10

一次皮下注射。5.7.3.2 粪便要堆积发酵处理,对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严格处理。5.8 牛焦虫病5.8.1 病情概述叮咬牛而感染。本病呈地方流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每年

6

9

5.8.2 临床特征5.8.2.1 巴贝斯虫病呈现如下症状:a)

初期病牛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到

42

℃,呈稽留热。脉搏、呼吸加快,精神沉郁,有黏液的粪便。b)

的特征是出现血红蛋白尿,尿的颜色由淡红变为棕红色乃至黑红色。c)

重症时如不及时治疗常在

4

d~8

d

内死亡,死亡率可达

~80%。d)

40

康复。5.8.2.2 泰勒虫病呈现如下症状:a)

痛感,体温升高至

42

℃,呈现稽留热。b)

DB

6505/T

122—2021喘并伴有咳嗽。c)

位出现粟粒至扁豆大的深红色出血斑点;最后病牛严重贫血,极度衰弱,常在发病后

1

2

周死亡。5.8.3 防治5.8.3.1 预防5.8.3.1.1 灭蜱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应在蜱繁殖和活动季节,定期喷洒或涂抹敌百虫或双甲脒灭蜱。5.8.3.1.2 在流行季节之前,用咪唑苯脲等药物预防注射,保护期

3

9

周。5.8.3.2 治疗选用贝尼尔配制成

7%~%

7

~10

mg/kg

1

3

d。期间可选鲜黄花蒿幼嫩枝叶

3

~5

,捣碎,用冷水浸泡

30

min,连渣内服,每日1

次,连续使用,直至好转。5.9 牛皮蝇蛆5.9.1 病情概述由皮蝇科皮蝇属的纹皮蝇和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慢性外寄生虫病,可引起病牛消瘦、发育不良、产奶量下降及皮革质量下降。5.9.2 临床症状呈现如下症状:a)

幼虫初钻入皮肤时,牛表现瘙痒不安。b)

造成所经组织,如口腔、咽、食道损伤、发炎。c)

对血液和血管壁有损害作用,可引起贫血。d)

严重感染时,患牛表现消瘦,生长缓慢,泌乳力下降。5.9.3 防治5.9.3.1 预防夏季蝇类活动季节,用

敌杀死溶液或

杀灭菌酯溶液等喷洒牛体、牛舍及活动场地。5.9.3.2治疗治疗可用

2

%

敌百虫水溶液涂擦病牛背部;3%

倍硫磷

0.3

mg/kg,或

蝇毒磷

0.3

mg/kg8%

皮蝇磷

0.33

mg/kg

0.2

mg/kg0.2

mg/kg体重,一次皮下注射。DB

6505/T

122—20215.10牛疥癣病5.10.1病情概述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张、具有高度传染性为特征。5.10.2临床特征根据寄生的螨不同,可分为疥螨病和痒螨病:——疥螨病主要发生于牛的头部、颈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严重时可逐渐蔓延至肩背及全身。患牛奇痒,常摩擦,皮面有小结节、水疱或痂皮,脱毛;——痒螨病多发于长毛部或内股部,也可蔓延到四肢、躯干及全身。患部出现栗粒至黄豆大小的结节,之后变为水疱或脓疱,破溃后流黄色渗出液并形成痂皮。5.10.3 防治5.10.3.1 预防5.10.3.1.1 量使用。5.10.3.1.2 涂药、喷洒预防:常用敌百虫水溶液、螨净、双甲脒、溴氯菊酯、1%~2%

石炭酸、克辽林溶液。5.10.3.2 治疗对患牛要进行隔离治疗,治疗前应先剪去患部及其周围的健康皮肤被毛,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患部,

0.2mg/kg。6 免疫况,有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