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安徽怀远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1页
2022学年安徽怀远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2页
2022学年安徽怀远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3页
2022学年安徽怀远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4页
2022学年安徽怀远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安徽怀远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5)韩愈《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草树木珍惜最后的美好春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题目。(9分)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暮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名的座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黄河万丈狂lán___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藉时____qi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的情怀:_____A_。

(1)结合语境,给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lón_________qiè________而不舍鲜________为人知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2分)

(3)以上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4分)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文段是对_____(人名)的描写,表现出________的性格特征。(2分)

(2)联系名著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2分)

4.综合实践活动。(12分)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了“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2分)

(2)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诗词名句。(2分)

(3)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述的爱国人物故事,请阅读文段,完成题目。(8分)

孙景坤和徐振明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英雄。①战争年代,他们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年代,孙景坤深藏功名解甲归田,带领村民修坝种田,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徐振明默默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②他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了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水葆本色的优良传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崇敬英雄,学习楷模,树立担当意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①“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A草茂盛;B保持,保护;c姓。结合文段的内容,你认为“永葆本色”中的“葆”的意思是_____。(只填序号)(2分)

②请在画线句中找出表述有误的一句,并改正过来。(3分)

表述有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

③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春节假期延长了,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扬州很多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驰援武汉,奋战在防控疫情最前线,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现在,他们回来了,请你用最深情的语言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不少于3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55分)

(一)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孙道荣(19分)

①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③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孩子,写的都是春节期间,与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

④一个孩子,写了妈妈带回来的好吃的,那是他吃过最美味的东西了,他感觉那一刻自己好快乐。

⑤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⑥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⑦那一刻,都温暖,难忘。

⑧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⑨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

⑩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待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戚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儿,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她也流泪了。

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第三人称叙事,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B.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造成悬念,使叙事情节生动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C.第④~⑦段独立成段,铺陈叙述几乎所有孩子的作文都写春节期间与父母相聚的那刻温暖,难忘,与下文女孩的作文“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形成对比。

D.第段她流泪的原因是被女孩的作文情节打动,而结尾“泪流满面”则是她对儿子充满牵挂、思念、愧疚之情。

6.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4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她给学生布置“最难忘的时刻”的作文

发展

高潮

7.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4分)

(1)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品味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8.文章第段采取了哪种记叙的顺序有怎样的作用(4分)

9.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好在哪里(4分)

(二)推开小蓝门毕淑敏(20分)

①十三岁时,我在北京和平门附近的一所寄宿学校读书。每天早晨六点钟,一骨碌爬起来,到操场上去“晨练”--就是早上锻炼的意思。九月份刚开学的时候,天色还算亮,可以打排球做体操。随着树叶一天天凋落,黎明越来越黑,眼睛都看不清球落在何方,只能跟着朦胧的白光瞎比画。终于有一天,老师说,从明天开始,长跑!

②我们的校园不算小,但对于长跑来说,还是狭窄了点。老师又说,你们出了校门,捋着小胡同往西,朝宣武门跑,跑到51号就弯回来。

③第二天大早,我们集合在大门口。平日纪律挺严,出校门都得生活老师签条,现在放我们单独活动,大家兴奋得不行。看见橘红的路灯缠着初冬的雾气模糊地晃着,就笑个不停。小胡同像一道灰色的裂缝,静谧地趴在黑色的城垛边,护城河水黏稠地流动着,没有一丝声响。开始跑了,我们幼嫩而整齐的步伐,像手指一样从一家家低矮的门榻前掠过。昏黄的屋灯鳞次样比地亮了,有婴孩的哭声从院落深处传出。那时我们还小,不知歉疚。觉得自己既出来锻炼,全世界的人都该陪我们一道醒来。我们得意地大嚷“1-2-3-4”,把古老的小胡同震出一缕缕尘埃。

④跑呀跑,渐渐地不那么轻松了。喉头凹陷的地方,好像嵌了一枚咸而苦的话梅。胡同幽黑的角落散发出催人欲眠的气息,脚下石砖的接榫处像一个个早已掘好的陷阱,挫痛我们的脚趾。我们开始怨怼胡同的漫长,喘息着,拧着脖子,在残破的标牌里搜寻51号。

⑤51号终于像灯塔跳进我们的瞳孔,立即折返,往回跑。

⑥“哎!慢着!”班长像拦惊马一般阻住我们。“为什……么!"我们吐着白气,愤怒地质问。“老师说了,这趟胡同共有三个51号,要跑到最后一个才能返回!”班长斩钉截铁。

⑦我们一下子傻了。班长是老师的钦差大臣,谁敢违背只有……再接着……跑吧。

⑧我们在窄小的胡同里踢踢踏踏地向前,垂头丧气,速度倒比较均匀了。天在我们的背后淡淡地亮了,有老人端着污水推开咿呀的街门走出来,见我们愣头愣脑地跑着,就护着盆沿,很小心地贴着墙,说:这些孩子这些孩子……有车铃挡很脆亮地在我们后面追着响,我们仗着人多,不理它。它就像铜锣一样震耳地击打着,从我们的膀边蛇行蹿过去。

⑨第二个51号一闪而过,那是一座黑漆大门。我们漠然地擦过它,继续向前。跑不知远近的路,最觉漫长。宣武门的门楼把天幕剪出巍峨的黑洞,好像永远也不肯走近我们

⑩第三个51号在我们完全没有提防的时候突然出现,那是一个破败的小蓝门,好像从来没有人居住似的。那时候北京胡同的门牌很乱,这个标牌同别的标牌不一样,字码带着洋韵。我们快活地叫着,拍了一下小蓝门就往回跑。那扇门很结实,纹丝不动地目送着我们。

回去的路就轻快了不少,也许是经历了长跑的疲劳极限,也许是走老路要比走新路简单得多。

因为返回是迎着晨曦跑,胡同在明亮中失去了灰黑的轮廓,融入了都市的喧嚣之中。行人中有拎锅打豆浆的,有用二拇指勾着焦圈的,倒煤渣的老爷子一边走一边翻捡着簸箕,凑着亮想再找出一两块没烧透的煤核儿。

公共水管子跟前,聚着一小撮人,满嘴围着白沫子还在牙刷的缝隙里聊天……

那个冬天,贴着城墙的这条小胡同里的第三个

51号真是我们心中的吉祥物。那扇永远不曾开启的小蓝门,给了我们渐渐强健的体魄和毅力。我总在想:门的背后是什么

春天里的某一天,老师宣布说,全班人天天跑到胡同里的第三个

51号,大伙儿的路程加在一起,可以到达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啦!

于是我知道,在北京和平门到宣武门的这条小胡同里,推开第三个标明

51号的小蓝门,是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1.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12.“照应”是一种表现手法,请找出一句与“那扇永远不曾开启的小蓝门”相照应的句子。(3分)

13.请写出第③段中画线句是什么描写,并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

1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第段中为什么要描写胡同中的其他人(4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苏秦)归至家,妻不下①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②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③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②箧:书箱③简练:挑选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2)肃遂拜蒙母________

(3)是皆秦之罪也___________(4)安有说人主____________

16.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7.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18.在学习方面,吕蒙和苏秦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4分)

三、作文(60分)

19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改变一个人,一本书、一幅画甚至是一片树叶也能改变一个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事、物,因为他们(它们)的影响,我们获得成长。

请以“是你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

积累与运用

(10分)(1)弹琴复长啸(2)何人不起故园情(3)马上相逢无纸笔

(4)雄兔脚扑朔(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9分)(1)(3分)澜锲xiǎn(2)(2分)典藉典籍(3)(2分)排比

(4)(2分)(示例)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们感受到了孙悟空那义薄云天、敢于反抗的斗志。

3.名著阅读(4分)(1)(2分)祥子淳朴、勤快、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

(2)(2分)示例:祥子拉车时被抓到军队,后来趁乱偷了军队里的骆驼,卖了骆驼之后,事情传开,从此就有了“骆驼祥子”之称。

4.综合实践活动(12分)

(1)示例:我的中华,我的魂!树时代新风,立爱国壮举。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2分)(2)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8分)①B(2分)②B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永葆本色的优良传(3分)(只选出B,未修改正确给1分)

③示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你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于身后,舍小家为大家,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因为有了你们,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你们是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榜样!(3分)(能表达赞美之情但字数不足,给2分)

5.B(3分)

6.(4分)她被女孩“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的作文情节打动。

她因自己离家前也曾对儿子特别好而伤感。

7.(1)(2分)对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她对女孩作文内容的关注,突出了女孩作文内容让她想到了她离开儿子时的不舍与牵挂之情。(写出神态描写给1分,作用1分)

(2)(2分)连用三个副词“特别”,突出她对儿子的亏欠,写出了她离开儿子时的不舍和牵挂之情。(写出词性或排比修辞的给1分,作用1分)

8.(4分)插叙①交代了她离开亲人来偏远山区支教的情形,丰富了文章内容。②表达了她离家去支教前,心中对儿子深深的愧疚和思念。③引出下文“她”打电话给家人的动人情形。(写出叙述方式1分,作用3分)

9.(4分)从形式上来说,“对我好”是妈妈爱的表现,是每个子女都盼望的,可是一个“怕”字让读者心中疑惑顿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从内容上来说,这个标题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妈妈突然对我好”既是妈妈爱的表现,也是妈妈因为即将离开家而愧疚的表现;“怕”字写出了子女对妈妈即将离开家感到不安、不舍和难过的心理。(只答设置悬念,激发读着阅读兴趣或点明文章主旨的给一半分)

10.(4分)文章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年少时在胡同里晨练,需要经过三个51号门牌才可以返回,第三个51号小蓝门给作者留下了特殊的美好印象。(写“作者回忆少时在胡同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