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考点归纳高考语文_第1页
小说考点归纳高考语文_第2页
小说考点归纳高考语文_第3页
小说考点归纳高考语文_第4页
小说考点归纳高考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梳理情节1.根据结构来梳理给各段标上序号,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层次,进而梳理情节。2.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格式加以概括,何事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考点二线索作用1.丰富拓展作品内容。2.结构清晰,跌宕曲折,一波三折,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集中紧凑完整。3.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4.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考点三叙述人称作用第一人称:优点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缺点是与“有限视角”类似,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考点四

叙述方式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作用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4.补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考点五

情节结构手法1.悬念:激发读者期待与紧张的心情,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2.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可读性。3.照应:又叫呼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密。4.伏笔: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结果更分明。5.对比: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6.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可使文章更生动,人物和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7.铺垫: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有的铺垫可使后面的情节更加合理。8.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叫做欧亨利式的结尾。考点六

情节作用1.从情节与小说中情节的关系考虑。常用答题术语:照应了……的情节,为下文……作铺垫、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2.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考虑。常用答题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3.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的等。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考点七

常见开头及其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作用:①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

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作用: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暗示小说主人公命运。考点八

常见结尾及其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的结尾)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性的结局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这样的结局留下了“空白

”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考点九

环境描写分类1.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2.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

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考点十

环境描写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2.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考点十一

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5.从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考点十二

人物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1)主要人物的性格代表现实中一类人;(2)主要人物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3)主要人物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自始至终出现在故事中,是故事的见证者。(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揭示或凸显主题;(4)若是线索人物,穿针引线,

自然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考点十三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类方法: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1)

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2)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

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

”,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1)借助次要人物烘托(2)借助物象烘托(3)借助环境烘托作用:引发读者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考点十四

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考点十五

挖掘小说主题的方法1.从小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小说的主题还可从小说的标题入手进行分析。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3.联系小说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4.从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入手。5.从小说的精巧构思入手。考点十六

标题作用1.标题与环境。看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2.标题与情节。看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

节,呼应细节;是否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3.标题与人物。看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标题与主题。看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某意义;是否揭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考点十七

语言1、体会重要语句含义首先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思,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

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

”。(1)抓住关键词句,瞻前顾后,细心揣摩。(2)关注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总领句,结合领起范围作答;总结句,结合总结范围;重要过渡句,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结尾句,一般是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启人思索等。2、赏析句子(1)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