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杜甫:《忆昔》)对此诗评述较为恰当的是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2.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它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杂剧的突出特点是A.流传范围广B.反映社会生活C.更富观赏性D.体现文化融合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局势剧烈的变化动荡 B.民主与科学成为主流思想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4.1958年到1978年,小岗村减少了半数人口、半数耕地以及三分之二的牲口,每一个人每年产出的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每临秋冬时节,小村家家闭门堵户,老幼相携,在他乡乞讨。此种现象出现说明()A.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B.联产承包未能解放生产力C.自然灾害危及农民生存 D.计划经济挫伤革命积极性5.在一些地方出土的一些反映汉代孔子与道门关系的汉画中,大部分是孔子见老子,孔子居右执贽处从位,左向对着老子,单向鞠躬行鞠躬礼.这反映了汉代A.道家的黄老无为学说处于正统地位 B.孔子的政治地位比较低下C.尊儒政策对基层思想意识影响有限 D.三纲五常未被统治者采纳6.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张学良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A.宣布东北易帜 B.参加重庆谈判C.与杨虎城共同发动“西安事变” D.成立南京国民政府7.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徐州一会,实当时诸候称王之初步,战国惊人一大事”。钱穆所指“徐州相王”的“惊人”之处在于A.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获得较大提升 B.魏齐结盟改变了各国间力量对比C.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D.传统的礼法体制和秩序遭到践踏8.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发表讲话:“让我们伟大的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作战,此次战役发生于如图中的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9.图X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澳大利亚人维杜卡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其中应不包括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C.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11.下表为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月工资(卢布)196598088353197516601228120苏联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得益于A.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了优势地位 D.农业集体化进一步发展12.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这一思想新变化A.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B.否定了宗教的社会作用C.导致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 D.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西一地在明代276年间曾37次出现灾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以万历、崇祯两朝为甚。疫灾常常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尤与饥荒并发的频率最高。战祸一起,疮痍满目,疫疠丛生。面对频发的灾疫,朝廷常常发布诏令减免税粮田租,也常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在疫病流行时期,军营将士会食用特定草药预防疫病,并将染病患者与健康士兵隔离开来,以免扩大传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医送药的救疗手段,扩大救疗面。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不避疫气,不辞劳苦,施医送药。深受儒家爱民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也主动出资出力,救助于民。——摘编自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材料二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国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至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材料三1910年12月,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当时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沙饿、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挟。迫于形势,清政府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1911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鼠疫研究所。同时,他请求清政府采取建立隔离医院、控制疫区交通、加强铁路检疫、火化鼠疫患者尸体等防治措施。他依据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防疫理念和办法,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便成功扑灭鼠疫疫情。为了介绍此次控制鼠疫的成功经验,1911年4月,清政府在奉天举行了“万国鼠疫研究会”。参加会议的有英美等11国的代表,共33人,伍连德任中方首席代表。会议宗旨为研讨微生物学及传染病学理论。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摘编自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源(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防疫措施的特点及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及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伍连德防疫成功的原因及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特质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这种新的统一文字是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阅读并理解的,尽營他们常常听不懂彼此所操的方言:基于同一原因,这种文字也是外国人所能理解的,所以受过教育的日本人,朝鲜人或越南人都能阅读汉文,但却不会说一个汉字。这种文字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对中国文化在整个东亚的影响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文盲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党和政府认识到“国家的教育建设计划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密切配合的”。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扫盲的行政领导机关和统一机构;还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协助政府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按照国家计划如期完成扫除文盲的任务。扫盲教材除了识字之外,还包括拥护共产党、爱祖国、爱岗敬业等内容。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下降到52%,一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学考证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诗证史,但是诗歌本身属于文学作品,真实性有待考证,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的,CD选项说法错误。2、C【解析】从材料“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中可以看出,元杂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增加了元杂剧的观赏性,故C项正确,D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流传范围广和反映社会生活,故AB项排除。3、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挽救内忧外患的中国,并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陈独秀形成这一认识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关键因素;B选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它与材料中陈独秀批判资产阶级政治共和制度不符;D选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缺陷,并未使其形成建立劳动阶级专政的国家思想,不是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A【解析】

“1958年到1978年”是实行集体化生产的人民公社时期。“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小村家家闭门堵户”的现象说明农村生产力的极度下降,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进行,A正确;此时尚未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自然灾害危及农民生存,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并不是说明计划经济挫伤革命积极性,D错误。5、C【解析】

地方出土的汉画中,大部分是孔子谦恭拜见老子情形。这反映出汉代政府的尊儒政策对地方影响有限,故C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道家的地位,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孔子的政治地位,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三纲五常,故D错误。6、C【解析】

东北易帜是1928年,A错误;张学良没有参加重庆谈判,B错误;1936年面对蒋介石不抗日局面,张学良和杨虎城共同发动“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正确;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是蒋介石,D错误。7、D【解析】

“徐州相王”打破了诸侯由周王册封的制度规定,是对当时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破坏,严重削弱了周王的权威,故选D;“徐州相王”是魏王和齐王之间相互承认对方为王,与诸侯国政治地位的提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徐州相王”时间没有改革变各国间力量对比,更没有使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C。故选D。8、B【解析】

依据材料“1941年11月7日”“让我们伟大的祖先……让伟大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并结合二战的过程可知,这场战役指的是莫斯科战役。②处是莫斯科,B正确;①处是列宁格勒,A错误;③处是斯大林格勒,C错误;④处是罗斯托夫,D错误。故选B。9、C【解析】

题干中“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表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故①正确;杂剧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故②错误;戏曲属于娱乐活动,故③正确;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排除ABD,选C。【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10、A【解析】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维杜卡1897——1920年居住在北京,他不可能现场报道火烧圆明园,A符合题意,故选A;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9年五四运动,BCD都发生在维杜卡在北京居住期间,都可成为维杜卡报道的素材,不符合题意,排除。11、A【解析】

据材料“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可知,其灌溉土地面积、农业总产值和农民工资都大幅增加,这是因为此时的农业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A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是以信息化为特征,农业不是其实施的主要领域,B说法错误;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优势的是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而不是农业,C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在位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D与材料无关。12、A【解析】

18世纪中后期法国用“科学”代替宗教‘信仰’,说明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A项正确;法国思想界崇尚科学,并没有否定宗教的社会作用,B项错误;第一次科技革命即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而不是法国,C项错误;用科学代替宗教信仰,是近代科学的产生的作用而非原因,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政府主导和民间救济相结合;以法令形式进行直接救济;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注意防控和隔离措施。作用:有利于缓解疫情,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促进经济恢复发展。(2)特点: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3)原因: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政府的支持;观念的更新,采取科学的方法;爱国心的驱使。影响:扑灭东北鼠疫,挽救人民生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医学水平;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为后世微生物学及传染病学理论提供借鉴。【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朝廷常常发布诏令减免税粮田租,也常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得出以法令形式进行直接救济及注重灾后赈济救助;根据材料“将染病患者与健康士兵隔离开来”得出注意防控和隔离措施;根据材料“常常采取施医送药的救疗手段,扩大救疗面”“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也主动出资出力,救助于民”得出民间救济与政府救济相结合;作用结合防疫措施从缓解疫情、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进行回答即可。(2)特点根据材料二“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从政府重视程度、构建防疫体系、工作制度化及措施科学性进行概括阐述;背景结合材料二“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结合材料时代环境及所学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人文主义的影响进行回答即可。(3)根据材料三“清政府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建立了鼠疫研究所……请求清政府采取建立隔离……依据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防疫理念和办法”从个人专业教育、政府的支持、防疫观念、科学方法及爱国情怀进行分析阐述;影响结合材料三“成功扑灭鼠疫疫情……研讨微生物学及传染病学理论……第一次由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从解决鼠疫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医学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及后世借鉴进行分析阐述。14、(1)作用:沟通传达信息;维护国家的统一;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承载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传播中华文化。(2)特点: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全国性运动;时间长;成显著效。意义:扫盲运动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场大众文化知识教育,开启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新篇章;改变了自古以来国民缺少文化教育的局面,提高了人口文化素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新政权,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扫盲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中国基本扫除文盲的战略目标,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