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山东省德州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古诗积累(8分)
1.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8分)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了“①,②”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③,秋容如拭"。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陈与义回忆往昔,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写下“杏花疏影里,④"。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句是“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⑥?⑦”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了却君王天下事,⑧"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理解(69分)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2分)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馀。忽又见一座高山,真个是摩天碍日。三藏马上心惊,急兜缰忙呼行者。行者道:“师父有何吩咐?”三藏道:“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堤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行者笑道:“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孙自有防护。”那长老只得宽怀,加鞭策马,奔至山岩,果然也十分险峻。
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行者大惊,走近前,把唐僧抬着脚,推下马来,叫:“兄弟们,不要走了,妖怪来矣。"慌得个八戒急掣钉钯,沙僧忙抡宝杖,把唐僧围护在当中。
……
话分两头。却说红光里,真是个妖精。他数年前,闻得人讲:“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他在那半空里,正然观看,只见三个徒弟,把唐僧围护在马上,各各准备。这精灵夸赞不尽道:“好和尚!我才看着一个白面胖和尚骑了马,真是那唐朝圣僧,却怎么被三个丑和尚护持住了!一个个伸拳敛袖,各执兵器,似乎要与人打的一般。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似此模样,莫想得那唐僧的肉吃。"沉吟半晌,以心问心的自家商量道:“若要倚势而擒,莫能得近;或者以善迷他,却到得手。但哄得他心迷惑,待我在善内生机,断然拿了。且下去戏他一戏。”
行者心中暗想:“这泼怪不知在那里,只管叫阿叫的;等我老孙送他一个‘卯酉星法’,教他两不见面。"好大圣,叫沙和尚前来:“拢着马,慢慢走着,让老孙解解手。”你看他让唐僧先行几步,却念个咒语,使个移山缩地之法,把金箍棒往后一指,他师徒过此峰头,往前走了,却把那怪物撇下。他再拽开步,赶上唐僧,一路奔山。只见那三藏又听得那山背后叫声“救人!"长老道:“徒弟呀,那有难的人,大没缘法,不曾得遇着我们。我们走过他了;你听他在山后叫哩。”八戒道:“在便还在山前,只是如今风转了也。"行者道:“管他甚么转风不转风,且走路。”因此,遂都无言语,恨不得一步过此山,不题话下。
(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
A.提防(tī)悚惧(sǒng)兜缰(dōu)急掣
B.模样(mó)山凹(āo)钉钯(pá)险峻
C.半晌(xiǎng)敛袖(lián)倚势(yǐ)九宵
D.卯酉(yu)咒语(zhòu)撇下(piē)拽开
(2)下列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赏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3分)
A.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劫难。
B.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这句话是此回中猪八戒所说。
C.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孙悟空“使个移山缩地之法",体现了他的“神性”;怒摔红孩儿,则表现了他的“猴性";念着自己过去与牛魔王的交情,想从红孩儿那里讨个人情,又体现了他的“人性”。
D.《西游记》虽写神幻世界,但其目的也是讽刺社会现实。如本回中山神、土地神被妖精盘剥等形象地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民不聊生的现状。
(3)下列对《西游记》艺术特色表述不当的是___________(3分)
A.以浪漫主义手法创造出奇幻的神话世界:《西游记》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形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艺术境界。
B.神话人物的塑造,既有神的本领,人的个性,又有动物的特征,是神、人、兽三位一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都具有这个特点。
C.孙悟空身上就很好的表现了“人性、猴性、神性"的合一。
D.猪八戒虽是天蓬元帅出身,长得大嘴大耳,其貌不扬,却更像一个普通人,更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人与人之间往往彼此影响,共同成长。下列三组人物也有类似的关系,请选择一组,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3分)
孙悟空和唐僧《西游记》简爱和罗切斯特《简爱》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0分)
(甲)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①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②。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③。
【注】①平山堂为苏轼恩师欧阳修生前所建。苏轼曾三次游历,皆处于政治处境艰难时。第三次是作此词时,此时距苏轼和欧阳修末次见面已达九年。②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题留的墨迹。③此句改自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
A.甲词上片写作者瞻仰欧词手迹,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半生弹指声中"的“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B.甲词下片中苏轼目睹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唱欧词,生发万千感慨。“吊”字写出对恩师的思念缅怀之情。
C.乙词中“同行"的意思是同僚,“何妨”的意思是不妨,“萧瑟"意谓萧条。
D.乙词“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2)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暗含古人遣词造句之匠心。请结合注释①,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3)结合乙词所表现的人生态度,谈谈你对甲词画线句的理解。(4分)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23分)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文天祥字宋瑞,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江上报急。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寻除①右丞相,如②军中请和,与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祥兴二年二月,至潮阳,见弘范,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_________________。”然犹不忍,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①除:授职。②如:到,往。
(1)根据表格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文言现象原文语句释义方法解释加点词
词类活用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结合语境】A
古今异义吾深恨于此【课内迁移】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
一词多义使为书招张世杰【查阅字典】①使者。②命令,让。③出使。④假使。C
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D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
A.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庶竭驽钝(诸葛亮《出师表》)
B.寻除右丞相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C.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司马迁《陈涉家》)
D.南乡拜而死乡为身死而不受(孟子《鱼我所欲也》)
(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不同的是___________(3分)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A.吾深恨于此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D.受任于败军之际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
A.名与字是不同的,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年后才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榜眼。
C.“祥兴二年二月,"是年号纪年法,《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D.勤王,为王事尽力,指起兵救援王朝。“诏天下勤王"意为下诏书要天下起兵救援。
(5)翻译句子。(2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揣摩人物语气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根据语境,任选一句,从“乎”“矣"“哉”中选择最恰当的语气词填写到横线处,并说明理由。(4分)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___________?
B.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___________。
(7)结合甲文,说说文天祥是否称得上有“是心"的“贤者”。(4分)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7分)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莱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
A.文章第①段用生活中人们对结交有趣之人的期盼引出“有趣”这一话题。
B.文章第⑤段为证明生活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用他吃柿霜糖这一趣事作为事实论据。
C.文章第⑥段“开心果"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趣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快乐,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观点。语言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
D.文章结构严谨,第①段引出论题,第②到第⑥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趣的人"。
(2)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作为文章第___________段的论据,简要说明理由。(4分)
【链接材料】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二十年后
欧亨利
①纽约的一条大道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大道两头远望。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②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③“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④“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⑤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⑥“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⑦“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⑧“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⑨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⑩“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3分)
吉米:①→发现伤疤交谈确认→不忍抓捕转身离开→找来便衣捎信解释
鲍勃:驻足店铺发现警察→②→等来“吉米”亲密交谈→③
(2)阅读下面语句,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①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第①段中“冷飕飕的风"有怎样的作用?)
②“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请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揣摩人物心理。)
(3)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的理由。(4分)
(4)欧亨利的作品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神转折闻名遐迩,这一篇也不例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欧亨利式结尾”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6分)
知识卡片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合情合理。小说平静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却又不动声色地设置了隐蔽的伏笔,等到结尾时露出机关,令人叹为观止。
三、应用(13分)
7.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的丰富情愫。2024年寒假,学校将举办春节线上联欢会,请你参与。(13分)
(1)【创想主题】请你为本次线上联欢会创想一个主题,要求体现龙年特点,彰显积极向上的主题。(3分)
(2)【补充主持词】
主持人: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我们撕下日历的最后一页,在漫天飞雪里和新年撞个满怀。(3分)
初一学生:这一年,我们稚气未脱,带着憧憬,步入初中。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团结拼搏,活力无限;疫情突至,线上课堂,同学们自律自强,慎终如始。这一年有过迷茫,更多的则是成长,我们衷心祝愿:这一年过往皆为序章!
……
初三学生:新一年,我们___我们衷心祝愿:新一年学子未来可期!
主持人:请在这个粲然人间,自由热烈,不惧岁月漫长。愿零点时分你我焕然一新,所愿所盼,皆得所偿。愿你我永远热爱,踏欢歌而行,乘长风而往!
(3)【弹幕传情】观看线上晚会的同时,同学们纷纷发表弹幕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之情,请你写一则对教师的祝福。要求:文辞优美,情感真挚,包含两个带“龙”字的成语,不少于20字。(3分)
(4)【剪纸祈福】春节贴年画剪窗花是中国人过年时永远不变的习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吉祥图案。请你从另外两个剪纸图案中任选一个图案写出你的发现。(4分)
甲同学:图二,一只花瓶里插着一支竹枝,寓意“竹报平安"
我:图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8.阅读下文,完成写作。(60分)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一个方块字可以凝聚你的过往历程,凝聚你的别样情感,凝聚你的人生感悟。回顾即将结束的初中生涯,该用哪个字来定义你的初中生活呢?
请以“我的关键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具体充实,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诗积累(8分)
1.(8分)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了“①忽如一夜春风来,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③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陈与义回忆往昔,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写下“杏花疏影里,④吹笛到天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句是“⑤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⑥人生自古谁无死?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②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为篱下黄花开遍
④吹笛到天明
⑤羌管悠悠霜满地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⑦留取丹心照汗青
⑧赢得生前身后名(重点字:赢)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二、阅读理解(69分)
2.(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馀。忽又见一座高山,真个是摩天碍日。三藏马上心惊,急兜缰忙呼行者。行者道:“师父有何吩咐?”三藏道:“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堤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行者笑道:“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孙自有防护。”那长老只得宽怀,加鞭策马,奔至山岩,果然也十分险峻。
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行者大惊,走近前,把唐僧抬着脚,推下马来,叫:“兄弟们,不要走了,妖怪来矣。"慌得个八戒急掣钉钯,沙僧忙抡宝杖,把唐僧围护在当中。
……
话分两头。却说红光里,真是个妖精。他数年前,闻得人讲:“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他在那半空里,正然观看,只见三个徒弟,把唐僧围护在马上,各各准备。这精灵夸赞不尽道:“好和尚!我才看着一个白面胖和尚骑了马,真是那唐朝圣僧,却怎么被三个丑和尚护持住了!一个个伸拳敛袖,各执兵器,似乎要与人打的一般。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似此模样,莫想得那唐僧的肉吃。"沉吟半晌,以心问心的自家商量道:“若要倚势而擒,莫能得近;或者以善迷他,却到得手。但哄得他心迷惑,待我在善内生机,断然拿了。且下去戏他一戏。”
行者心中暗想:“这泼怪不知在那里,只管叫阿叫的;等我老孙送他一个‘卯酉星法’,教他两不见面。"好大圣,叫沙和尚前来:“拢着马,慢慢走着,让老孙解解手。”你看他让唐僧先行几步,却念个咒语,使个移山缩地之法,把金箍棒往后一指,他师徒过此峰头,往前走了,却把那怪物撇下。他再拽开步,赶上唐僧,一路奔山。只见那三藏又听得那山背后叫声“救人!"长老道:“徒弟呀,那有难的人,大没缘法,不曾得遇着我们。我们走过他了;你听他在山后叫哩。”八戒道:“在便还在山前,只是如今风转了也。"行者道:“管他甚么转风不转风,且走路。”因此,遂都无言语,恨不得一步过此山,不题话下。
(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项是D
A.提防(tī)悚惧(sǒng)兜缰(dōu)急掣
B.模样(mó)山凹(āo)钉钯(pá)险峻
C.半晌(xiǎng)敛袖(lián)倚势(yǐ)九宵
D.卯酉(yu)咒语(zhòu)撇下(piē)拽开
(2)下列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赏析不正确的是B
A.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劫难。
B.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这句话是此回中猪八戒所说。
C.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孙悟空“使个移山缩地之法",体现了他的“神性”;怒摔红孩儿,则表现了他的“猴性";念着自己过去与牛魔王的交情,想从红孩儿那里讨个人情,又体现了他的“人性”。
D.《西游记》虽写神幻世界,但其目的也是讽刺社会现实。如本回中山神、土地神被妖精盘剥等形象地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民不聊生的现状。
(3)下列对《西游记》艺术特色表述不当的是B
A.以浪漫主义手法创造出奇幻的神话世界:《西游记》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形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艺术境界。
B.神话人物的塑造,既有神的本领,人的个性,又有动物的特征,是神、人、兽三位一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都具有这个特点。
C.孙悟空身上就很好的表现了“人性、猴性、神性"的合一。
D.猪八戒虽是天蓬元帅出身,长得大嘴大耳,其貌不扬,却更像一个普通人,更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人与人之间往往彼此影响,共同成长。下列三组人物也有类似的关系,请选择一组,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孙悟空和唐僧《西游记》简爱和罗切斯特《简爱》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分析】《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本,也是系列的最后一本。主要内容:哈利波特与两个伙伴在霍格沃茨退学,一起去完成邓布利多未完成的使命。在寻找魂器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躲避食死徒,并且意外的得知了死亡圣器的传说。最后,他们毁灭了所有魂器,哈利又凭借自己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与勇气,战胜了伏地魔。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有误,“提防”的“提"应读“dī”;
B.有误,“模样"的“模”应读“mú";
C.有误,“半晌”的“晌"应读“shǎng”;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
ACD.正确;
B.有误,这句话是此回中沙僧所说。
故选:B。
(3)本题考查名著评价。
ACD.正确;
B.有误,唐僧是人,不是神、人、兽三位一体。
故选:B。
(4)本题考查名著评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名著内容,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如:我选《哈利波特》。哈利波特原本是一个不自信且略显笨拙的男孩,是他身边的伙伴赫敏不断地鼓舞他,支持他,才让哈利波特一路走来不断成长,收获一次又一次地成功。而赫敏也在哈利波特的影响下,变得更加优秀。
答案:
(1)D
(2)B
(3)B
(4)示例一:我选《西游记》。孙悟空原本是只桀骜不驯的妖猴,一心只想逍遥快活,在唐僧的训导之下,才懂得明辨是非善恶,才拥有了慈悲为怀的心肠,最终能够修成正果;而唐僧也在孙悟空的影响之下,变得越发坚强勇敢,不畏艰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示例二:我选《简爱》。简爱原本是一个自卑的女孩,是在罗切斯特的追求和真诚打动之下,才慢慢变得勇敢自信。后来简爱靠着自己的勇敢与真心,让受伤变得残疾的罗切斯特走出阴影,重获新生,不再自暴自弃。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①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②。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③。
【注】①平山堂为苏轼恩师欧阳修生前所建。苏轼曾三次游历,皆处于政治处境艰难时。第三次是作此词时,此时距苏轼和欧阳修末次见面已达九年。②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题留的墨迹。③此句改自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甲词上片写作者瞻仰欧词手迹,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半生弹指声中”的“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B.甲词下片中苏轼目睹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唱欧词,生发万千感慨。“吊"字写出对恩师的思念缅怀之情。
C.乙词中“同行”的意思是同僚,“何妨"的意思是不妨,“萧瑟”意谓萧条。
D.乙词“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2)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暗含古人遣词造句之匠心。请结合注释①,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结合乙词所表现的人生态度,谈谈你对甲词画线句的理解。
【分析】《西江月平山堂》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作者瞻仰恩师欧阳修词作手迹而生的感慨;下片写听唱欧阳修词而生感慨,道出对恩师的缅怀之情,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全词以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为中心线索,上下片意脉不断,浑然一体。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词。
ABD.正确。
C.有误,“同行”意思是一同出行的人,“何妨"是不妨的意思,“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数词的运用。“三过平山堂下",是说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临此堂了。“半生弹指声中”,是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十年不见老翁",是说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3)本题考查理解诗词句子。甲词画线句“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意思是千万不要说回头一看,万事万物皆是一场空。因为不回头看,生活已是梦幻。此句强调的意思是万事皆空,有一种悲凉之感。但从《定风波》看,“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因此词人虽说万事皆空,但并未因政治失意而感到落魄、自我否定,而是坦然面对,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
答案:
(1)C
(2)“三过”“半生"“十年”,三个数词充分表现了作者遭遇坎坷,生涯动荡,且时间流逝非常之快(被贬时间之长)。在抚今追昔中,作者缅怀恩师,因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
(3)万事不仅转过头时是“空",其实未转头时也是“梦”。现存的事物是梦,过去的事物也是梦。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从苏轼《定风波》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看,作者并未因政治失意而否定人生,而是坦然面对,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在缅怀之外又多了一层自我反省之意,达到“唤醒痴愚"之效。
译文
西江月平山堂
我这大半辈子到过平山堂三次,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到欧公了,但他留在墙上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我本想悼念恩师“文章太守”欧阳修,但还是为杨柳春风大好年华而歌。千万不要说回头一看,万事万物皆是一场空。因为不回头看,生活已是梦幻。
定风波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创作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4.(2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文天祥字宋瑞,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江上报急。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寻除①右丞相,如②军中请和,与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祥兴二年二月,至潮阳,见弘范,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_________________。”然犹不忍,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①除:授职。②如:到,往。
(1)根据表格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文言现象原文语句释义方法解释加点词
词类活用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结合语境】A以……为奇
古今异义吾深恨于此【课内迁移】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遗憾
一词多义使为书招张世杰【查阅字典】①使者。②命令,让。③出使。④假使。B命令,让
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D使者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D
A.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庶竭驽钝(诸葛亮《出师表》)
B.寻除右丞相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C.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司马迁《陈涉家》)
D.南乡拜而死乡为身死而不受(孟子《鱼我所欲也》)
(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不同的是C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A.吾深恨于此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D.受任于败军之际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名与字是不同的,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年后才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榜眼。
C.“祥兴二年二月,"是年号纪年法,《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D.勤王,为王事尽力,指起兵救援王朝。“诏天下勤王"意为下诏书要天下起兵救援。
(5)翻译句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揣摩人物语气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根据语境,任选一句,从“乎”“矣"“哉”中选择最恰当的语气词填写到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B.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7)结合甲文,说说文天祥是否称得上有“是心"的“贤者”。
【分析】参考译文:
【甲】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乙】文天祥字宋瑞,吉州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文天祥发出号召,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背叛自己的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诗给他。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燕京共待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但是元世祖仍然不忍心赐他一死,谏官极力赞成准了文天祥的请求,皇上听从了建议。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志气节操感到惊奇。奇:以……为奇。
吾深恨于此:我对此非常痛心遗憾。恨:遗憾。
使为书招张世杰: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使:命令,让。
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张弘范派遣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师。使:使者。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辨析。
A.相同:希望。
B.相同:不久。
C.相同:于是。
D.不同:同“向”,向着/同“向",先前。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句式辨析。
例句: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句)。
ABD.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句)。
C.疑问句式。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
ACD.正确。
B.有误,进士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故选:B。
(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重点词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句意: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
(6)本题考查语气词辨析。“乎”“矣"“哉”的文言意思如下:“乎"字表示反问语气的用法,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吗”“么"“呢”。“矣"表感叹、命令、请求语气,相当于现汉里的“了。“哉”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或表感叹,相当于“啊"。
A.这句话的意思为:我不能护卫父母,却教唆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此句用反问句式刻画了文天祥拒绝写信招揽张世杰的悲愤的人物形象,应用表反问语气的“乎”。
B.这句话的意思为:我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么能侍奉二主呢?只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句子表述的是祈使语气,故应用表示请求语气的“矣"。
(7)本题考查比较探究。“有是心”是指坚守本心,也就是坚守正义之心,有舍生取义的信念。文天祥在国家有难之时挺身而出,被俘后拒绝拜见元军元帅张弘范,拒绝给张世杰写招降书,被元朝统治者囚禁三年,始终没有屈服,最终从容赴死。他的行为就是践行“是心"的最好例证。据此作答,意对即可。
答案:
(1)①以……为奇;②遗憾;③命令,让;④使者。
(2)D
(3)C
(4)B
(5)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
(6)①A.乎。“乎”,表反问语气,翻译为“吗"。结合句末问号以及句意“我不能护卫父母,却教唆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可知,A处用表反问语气的“乎"。
B.矣。“矣”表感叹、命令、请求语气,相当于现汉里的“了"。结合句意“我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么能侍奉二主呢?只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可知,此处用表示请求语气的“矣"。
(7)称得上“有是心”的“贤者"意为具有舍生取义精神的贤人。文天祥在国家有难之时挺身而出,被俘后拒绝拜见元军元帅张弘范,拒绝给张世杰写招降书,被元朝统治者囚禁三年,始终没有屈服,最终从容赴死。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5.(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莱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第①段用生活中人们对结交有趣之人的期盼引出“有趣"这一话题。
B.文章第⑤段为证明生活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用他吃柿霜糖这一趣事作为事实论据。
C.文章第⑥段“开心果”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趣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快乐,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观点。语言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
D.文章结构严谨,第①段引出论题,第②到第⑥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趣的人”。
(2)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作为文章第⑤段的论据,简要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分析】这是一篇简短的议论文。文章以“做一个有趣的人"为中心论点,论证了“有趣的人不苟且”的道理。文章开头两段先亮明观点,解释什么是“有趣",然后分四个方面论证了有趣的人的特点,最后呼吁人们做一个有趣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文章第⑥段“开心果”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C。
(2)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这段材料“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讲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洞察生活的敏锐,洞悉人情世故,具有生活上的大智慧,与第⑤段中心意思“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相近。所以适合放在第⑤段。
答案:
(1)C
(2)⑤;这段材料讲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洞悉人情世故,具有生活上的大智慧,与第⑤段中心意思相近。
【点评】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6.(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十年后
欧亨利
①纽约的一条大道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大道两头远望。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②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③“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④“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⑤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⑥“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⑦“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⑧“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⑨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⑩“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
吉米:①沿街巡查,发现男子→发现伤疤交谈确认→不忍抓捕转身离开→找来便衣捎信解释
鲍勃:驻足店铺发现警察→②热情交谈,自述过往→等来“吉米”亲密交谈→③发现破绽,最终被捕
(2)阅读下面语句,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第①段中“冷飕飕的风"有怎样的作用?)
②“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请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揣摩人物心理。)
(3)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的理由。
(4)欧亨利的作品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神转折闻名遐迩,这一篇也不例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欧亨利式结尾”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
知识卡片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合情合理。小说平静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却又不动声色地设置了隐蔽的伏笔,等到结尾时露出机关,令人叹为观止。
【分析】文章主要讲述了有两个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在纽约一起长大。其中一个要去西部闯荡,于是在出发前晚,两人相聚一个小餐馆,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来到这里再次相会。20年后,鲍勃按二十年前约定好的时间、地点,去会见要好的朋友吉米的故事。二十年的沧桑岁月,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辛酸,当他们见面时命运却让他们以警察与通缉犯的形式出现。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纽约的一条大道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①概括为:沿街巡查,发现男子。根据第③段至段,②概括为:热情交谈,自述过往。根据“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③概括为:发现破绽,最终被捕。
(2)①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很冷的夜晚;渲染了冷寂悲苦的气氛,为悲凉的结局做铺垫;为后面便衣警察的“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的怪异打扮而不被怀疑作铺垫;表现了鲍勃的守信和警察吉米的恪尽职守;后一次的“一阵冷飕飕的风"烘托吉米内心的悲凉和沉痛。
②句子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大声地说”是鲍勃呼喊吉米的动作,“激动"是鲍勃见到男子的神态,体现鲍勃看到男子,以为他就是自己老朋友吉米的喜悦和兴奋,体现出鲍勃的重情重义。
(3)本题考查主人公分析。鲍勃因犯罪被通缉后潜逃,总是不断的东躲西藏,他明知自己是一个通缉犯,还冒着被抓住的风险,不远千里赶赴二十年前和朋友的约会,体现他对友情的珍视,但最终还是被绳之以法。故事围绕鲍勃等待朋友的到来兑现二十年前的承诺展开,揭示了执法不徇私情的主题。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鲍勃。吉米和鲍勃曾经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在“情与法”的对抗中交战,他不忍亲自逮捕自己的朋友,又不能徇情枉法,最终让一个便衣警察逮捕鲍勃,避免了亲自逮捕朋友的尴尬。他恪尽职守,不徇私情,履行了一个警察的责任,揭示了执法不徇私情的主题。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吉米。
(4)本题考查对小说结尾的理解。欧亨利的小说往往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感受,小说以吉米给鲍勃的纸条揭示谜底,交代鲍勃满怀期望等待的老友居然是警察,且吉米早就发现了他是被通缉的罪犯,但让人又感觉在情理之中,让人回味无穷。开头写警察吉米在巡街时“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大道两头远望"为后文他发现鲍勃是通缉罪犯后的机警表现埋下伏笔;对鲍勃的外貌描写,与后文吉米在字条中提到“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原来是芝加哥通缉的罪犯”形成呼应,埋下伏笔;吉米在和鲍勃的谈话中问道“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其实吉米是确定鲍勃不会走掉,为后文便衣警察逮捕鲍勃埋下伏笔。本文的结尾以吉米给鲍勃的纸条来告诉事实的真相——警察与罪犯。当这“谜底”揭开时,小说也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答案:
(1)①沿街巡查,发现男子;②热情交谈,自述过往;③发现破绽,最终被捕。
(2)①“冷飕飕的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点明时间和天气,描写天气的寒冷,渲染当时街上沉寂冷清的氛围,烘托吉米内心担心朋友就是通缉犯的紧张,为下文写鲍勃遵守二十年前的“约定”等待朋友的到来作铺垫。
②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鲍勃看到男子,以为他就是自己老朋友吉米的喜悦和兴奋,体现出鲍勃的重情重义。
(3)示例一:我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鲍勃。鲍勃因犯罪被通缉后潜逃,明知自己是一个通缉犯,不远千里赶赴二十年前和朋友的约会,体现他对友情的珍视。故事围绕鲍勃等待朋友的到来兑现二十年前的承诺展开,揭示了执法不徇私情的主题。
示例二:我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吉米。吉米和鲍勃曾经是最要好的朋友,情同手足,在“情与法"的对抗中交战,最终让一个便衣警察逮捕鲍勃。他恪尽职守,不徇私情,揭示了执法不徇私情的主题。
(4)小说以吉米给鲍勃的纸条揭示谜底,交代鲍勃满怀期望等待的老友居然是警察,且吉米早就发现了他是被通缉的罪犯,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并在前文己埋下伏笔:“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大道两头远望”为后文吉米发现鲍勃是通缉罪犯后的机警表现埋下伏笔;对鲍勃的外貌描写,与后文吉米在字条中提到“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原来是芝加哥通缉的罪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素质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课件
- 手术术前访视科普
- 春季皮肤护理课件
- 《n阶方阵的行列式》课件
- 《磁光效应及其应用》课件
- 《妇产科学》课件-19.1宫内节育器
- 《新员工培训课程》课件
-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双学位信息
-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20220519233333
- 临床常用血液成分与输血适应症
- 《燃烧性能测试》课件-第二节 氧指数测试
- DB32/T 4446-2023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规程
- 初中英语名词单复数专项训练题目
-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护理
- 2.贵州省地方标准项目申报书
- “读思达”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 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临床用药解读
- HSK 2标准教程(完整版)
- 新HSK1-6词汇大纲文档
- 医院保密工作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