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试卷1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敖免(sh6)藜渎(XiO)督见(Po忸修作态(M)
B.宽宥eðu)惊孽(向)箴言(ZHn)间不容发。而)
C.游弋(yi)脩守(哨摩下(hui)自吹自林倜)
D.解即(p6u)仰偻(g6u)脂粉(ZhD抽丝利茧(b。)
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秘决俯拾即是前仆后继
B.崎岖撵走诚皇诚恐相得益章
C.劫掠崛起荡然无存鸠占鹊巢
D.制裁灰烬娇揉造做不可名状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的心灵以(濡养供养涵养),还
丰盈深邃了我们的思想。
(2)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一结束,听众就爆发出了(振聋发耳贵
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的掌声和欢呼声。
4.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
(6分)
(1)大河上下,o(沁园春•雪》)
(2)山水之乐,o(欧阳修《醉翁亭记》)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o(范仲淹《岳阳楼记》)
(4),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1页共36页
(5),分外妖姨。(《沁园春・雪》)
(6)酿泉为酒,o(欧阳修《醉翁亭记》)
(7)江山如此多娇,o(《沁园春・雪》)
(8),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9),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艾青《我爱这土地》)
(10)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5.名著阅读。(2分)
镜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配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第2页共36页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一九七八年
这首诗出自《》,作者笔下的“镜子”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2022∙西安交大附中阶段练习]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当人类不断进化,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种群和食物链顶端生物的时
候,依然离不开生命体新陈代谢的过程。②这个过程是由我们人体中唯一能
够与外部进行能量转换的消化系统来完成的。③参与这个过程的,有植物、
动物、微生物,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以及部分矿物质。④这个过程几乎涵盖
了我们所认知的自身之外的整个生态世界。⑤正因为如此,人类需要注重生
态世界的维护和平衡,从来都是生态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请提取第②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⑵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分)
A.①句中的“成为”是副词,“种群”是名词。
B.“新陈代谢”“消化系统”“微量元素”的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③句中“微生物”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D.①②③④句和⑤句构成因果关系。
二'综合性学习(7分)
第3页共36页
7.[2022∙益阳改编]九年级⑴班开展“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
的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
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材料二: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
耳聋。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
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
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
富于思辨精神……
(2)仿照示例,写出下表中诗文名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内涵。(3
分)
诗文名句内涵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不畏艰难,求索不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②
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
⑶假如材料二中的江梦南来到了你们学校,你们班邀请她作了一次以“自强
不息”为主题的演讲,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写出演讲结束后你想对她说的话。
(3分)
第4页共36页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2022∙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2分)
a“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
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
其道理质朴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今天,在追求
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我们品质的砥
石O
b古人一直笃信凡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屈原矢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荀子劝告“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郑板桥咏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古语告诉我们:做事需
要恒心,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
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③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坚持奋斗是我们青
年人的责任。五四运动,青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燃烧着奋斗的激情。今天,科技创新,青年们在攻坚克
难;抗灾抢险,青年们在迎难逆行。青年的奋斗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正是
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坚持不懈的背
后是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和担当,这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
化积淀,源于百年浴血拼搏淬炼成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担当已熔铸成当代青年
的理想信念。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果敢地应
对前进征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第5页共36页
d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人生的奋斗中,一定会遇到各
种艰难困苦,妥协与逃避会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簧;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不言放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
救国,面对无数的坎坷与挑战,他从不动摇,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磨炼出革
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毅品质,最终成为人民的领袖。今天,在冬
奥竞技、扶贫攻坚、志愿服务的一次次挑战中,一代新青年也成长起来,他们
的青春熠熠生辉。
e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浅尝辄止,轻言放弃。成功者之所
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加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始终秉持“日日
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理念,并自觉付诸实践。当下,世界
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人类提出必须严肃对待的
挑战。面对风云变幻,我们青年人应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
越向前”的拼劲,矢志不移,坚持奋斗,不负韶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
命。
8.根据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9.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甲】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做诗
人,他用激昂的诗句歌咏祖国,歌咏光明;做学者,他埋首典籍,古典文学
研究成就斐然;做斗士,他“拍案而起”,伟岸形象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
神丰碑上。
【乙】雷锋在新社会体会到人的尊严,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满怀
对新生活的憧憬,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第6页共36页
【丙】袁隆平青年时代就立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面对生活的磨难,他
从不放弃,坚持奋斗塑造了他不服输的意志品质。“杂交水稻之父''做了一辈
子科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0.说出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8分)
写字的老人
邓建华
a广场地面上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
b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
毛笔来了。
C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晴,他就准时来。他摆好水桶,硕
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开始提笔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形的地面砖上。欧
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鹳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
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一会儿,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
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削熟。
d有人散步,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
着字细看一番,"啧啧啧'’赘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控制不住加速度
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
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
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
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
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
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儿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
第7页共36页
是因为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
天到广场上遛一圈。
e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
没饭吃了可能会!”
f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
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愿
意吗?”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
g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了解他:他是
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
h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
i这天,天有点儿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
是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
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
j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
能会的!”
k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
间就不见了!”
1老人将笔蘸饱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
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间就不见了。”
m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
n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
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
纳闷:扫地?
第8页共36页
O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把不
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
我很熟悉。
P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
q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
吗?”
11.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中的主要情节。(3分)
12.第④段中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13.第⑦段中写“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驼背老人
的“怪脾气”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4分)
14.请按照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
(1)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从人物描
写的角度赏析)(2分)
(2)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
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从修辞的角度赏析X2分)
第9页共36页
15.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小明读完本文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
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2023∙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第一次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
19题。(1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
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
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⑤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⑥,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赡名之日“快哉
盖亭之所见,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⑦。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
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此其所以
为“快哉”者也。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有改动)
【注释】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浩大。③沅湘:沅水、湘水。④汉沔:
指汉水。⑤清河:县名,今属河北。⑥齐安:地名。⑦阖:闭,意为天阴。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第10页共36页
⑴有号果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京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居齐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以览观江流之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B.至于赤壁之下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D.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分)
(2)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2分)
19.【甲】【乙】两文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4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20、21题。(4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11页共36页
【乙】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
你从这两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
21.【甲】诗、【乙】文都巧于用典,【甲】诗借“烂柯人'',表达对的感叹;
【乙】文借“诸葛庐”“子云亭”,表达了作者的精神节操。(2分)
四、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深切地感到,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只有在无比
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
——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手记
作家路遥无比艰辛的创作过程,带给他的是幸福与温馨。这让你有何
触动与思考?请联系自身经历,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注意体现材料内涵;(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
扩写材料;(4)不得透露个人和学校的相关信息。
第12页共36页
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DA项中,“瞥”读“pi铲;B项中,“间”读“jiGn”;C项中,“擂”读“囿”。
2.CA项,“秘决”应写作“秘诀”;B项,“诚皇诚恐”应写作“诚惶诚恐”,“相得
益章”应写作“相得益彰”;D项,“娇揉造做”应写作“矫揉造作”。
3.(1)濡养
濡养:滋养。供养:供给生活所需。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文化
对心灵应是“濡养”。
(2)震耳欲聋
振聋发耳贵: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
涂的人。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
空,形容声音十分噫亮。结合语境,此处应填“震耳欲聋”。
4.(1)顿失滔滔(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属予作文以记之(4)朝晖夕阴(5)看红装素裹
(6)泉香而酒洌(7)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岸芷汀兰(9)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10)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5.艾青诗选真实、直率
本题第二空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从“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可以看出“镜子”
有,,真实,,的特点;从“因为它直率”可以看出“镜子”有“直率”的特点。
6.(1)由我们人体中唯一能够与外部进行能量转换的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2)在“从来”前加“我们”。
(3)DA项,“成为”是动词;B项,“消化系统”“微量元素”都是偏正短语;C项,
“微生物”后的逗号使用正确,不用改为顿号。故选D。
(2)①自信自立,乐观积极②面对逆境,不屈不挠③点滴积累,锲而不舍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内涵理解与词语仿写。根据题干的提示,分别仿写两个四
字词语来解释诗文名句所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内涵即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李白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对未来仍怀有美好的希望,可见其面对逆境时自信乐观的心态,所以可填“自
信自立,乐观积极”。
第13页共36页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竹子历经磨难,仍然坚韧,不
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打击,可见其不屈的品格,所以可填“面对逆境,
不屈不挠
“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要从一点一滴
做起,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就有可能实现梦想,可见积累的力量,所以可填“点
滴积累,锲而不舍”。
⑶示例:您好!我是九年级(1)班的班长,感谢您为我们带来这次精彩的演讲!
我们被您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听了您的演讲,我们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每一
个青少年都应该学习的品质,作为班长,我一定会以身作则,向您学习,用功
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表明自己班长的身份,然后代表班级对演讲
者表示感谢,最后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表达要有真情,语言要准
确得体。
三、阅读
(-)8.凡事要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不懈地坚持下去,必成大器
本题考查补充语句的能力,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
横线处上文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下文“今
天,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我
们品质的砥石”指出了“坚持奋斗”的意义所在。根据第⑤段中的“成功者之所以
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加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可以提炼出关
键词”坚定的恒心”“顽强的毅力
结合横线前面的“其道理质朴可见”可知,补充的内容应该围绕“坚定的恒
心”“顽强的毅力”阐述一个质朴的道理。
据此作答即可。
9.【丙】本题考查补充论据。作答时要明确第④段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所举
事例意在论证什么道理,看二者是否一致。
阅读第④段,由首句“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可知,本段
意在强调勇敢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坚持奋斗,这样能够培养人的坚韧品质。
【甲】,由“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
后面的三个分句可知,这则材料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没有体现如何面对挫折、不言放弃的内容,不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乙】,由“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等可知,
这则材料表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的雷锋精神,没有体现如何面对挫
折、不言放弃的内容,不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丙】,这则材料写的是袁隆平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坚持奋斗,为解决
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能证明“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的
观点,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第14页共36页
10.示例:运用了对比论证。分析了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和成功者成功的原因,从
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了“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
万事”理念的重要性,使该理念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判断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
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要记准确的
内容。
从“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可知,这里分别
分析了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和成功者成功的原因,并且将二者进行对比,这是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鲜明有力地突出了拥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
力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一
理念的正确性,使读者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
(二)11.围绕“写字”展开叙述,主要写了老人写字、有人问“字”、老人“释字”等情
→4-
τ>o
12.示例: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是侧面描写,烘托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写字
的认真、从容。
13.只要天晴,老人就会来广场上写字,一点儿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不管是路
人夸赞还是孩子控制不住轮滑辗过他的字,他都不理会;有人问他收不收徒
弟,他也只是偶尔搭腔,说没饭吃了可能会;书法协会的人请老人入会,他
也没有好态度。
本题实际上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由第③段中的“驼背老人不管别
人怎么看他……写在方形的地面砖上“可知,只要天晴,老人就会来广场上写
字,一点儿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由第④段前三句话可知,不管是路人赞叹
还是孩子控制不住轮滑辗过他的字,他都不理会;由第⑤段可知,有人问老
人收不收徒弟,他也只是偶尔搭腔;由第⑥段可知,书法协会的人对老人的
字非常欣赏,想邀请老人加入书法协会,但老人也没好态度。
14.(1)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老人对加入书法协会不屑的态度,表现
了老人对虚名的厌恶之情。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这句话写了老人面对书法协会的人的邀请的反应。“头
也不抬”是动作描写,“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是语言描写。“哪天没事干了,
可能会的“说明老人认为加入书法协会没多大意义。这个句子,写出了老人对
加入书法协会不屑的态度,表现了老人对虚名的厌恶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写字时动作缓慢,表现了老
人写字时的从容潇洒。
这句话是对老人在闷热天气下写字的情景的刻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写字时动作缓慢,表现了老人写字时的从容潇洒。
15.示例:同意。写字的老人的本职工作是小区的门卫,还负责打扫卫生。他有
写字的特长,凭着长期的练习,写得一手好字,但他既不收徒弟,又不加入
第15页共36页
书法协会,甚至不在纸上写字,可见他并不为名,更不为利,写字纯粹是个
人爱好。老人把在地上写字当成扫地,把扫地当成在地上写字,可见他的精
神是纯洁高尚的,是超脱世俗的,他对生活和艺术有独立的思考。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再结合文章内容
进行分析。
结合第④段中的“有人散步,走过广场……着实叫人惊叹”可知,老人写
字只是为了个人精神的享受,完全不受外界干扰。
结合第⑤段和第⑥段可知,老人写字不是为了金钱和名声,即不图名利。
结合第⑫段和第⑭段中的“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
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以及第⑰段可知,老人对人生和生活
理解得透彻,认为艺术即劳动,劳动即艺术,这种见解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
这种境界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
(三)16.(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意趣,情趣(3)贬官(4)美景
17.B例句中的“于”和A、C、D三项中的“于”都译为“在”,B项中的“于”译为“到
了”。
18.(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景色变化很快,动人心魄,惊人眼目,使人不能长时间观赏。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1)中的重点词有:得,领会;寓,寄托。句⑵
中的重点词有:倏忽,转眼之间,极快。
19.【甲】文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乙】文抒发了作者不因贬谪而悲伤、
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乙参考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流奔腾浩大。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
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浩大。到了赤壁之下,江流浩荡,如同大海
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
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
从亭子里望去,能看到长江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白天,船只在亭前出
没;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鸣。景色变化很快,动人心魄,惊人眼目,
使人不能长时间观赏。如今能够在几案座席旁边赏玩这些景色,这就是把亭
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四)20.示例: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
头,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感悟。注意可以从诗句富含的哲理方面去谈。“沉舟侧畔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
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用这两句诗劝慰白居易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对
未来要有必胜的信念,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
胜利就在前头,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据此来
谈感悟即可。
第16页共36页
21.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安贫乐道
四'作文
22.思路: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①材料中的“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
而不在于那个结果”“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和提示
语中的“作家路遥无比艰辛的创作过程,带给他的是幸福与温馨”告诉我们,
人生在于奋斗,在于拼搏,这个过程比所得到的结果更加让人感到充实、幸
福和难忘。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主题“无畏艰难,不断拼搏”“付出之后,便
是收获”“奋斗之后,便是绚丽的人生”“努力奋斗改变我们的人生”等等。
②本题要求写议论文,可围绕这些主题来确定中心论点,引用古今中外
名人名言或列举名人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
③文章在行文结构上,可以层层深入,也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文末
进行总结,深化论点。
例文: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人生在世,“奋斗”二字。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
自己的人生历程。怎样才能充实地走完这段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是
成为笑傲苍穹的强者,还是成为平庸的小丑?一切的一切还是由自己决定。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趟少年。光阴何其短暂!光阴何其宝贵!当人们
还没省悟过来之时,时间老人早已蹒跚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巷口。倘若
你不抓紧时间,奋斗进取,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你将会是一个
既可悲又可怜的人。
铸剑师十年磨一剑,为的就是达到“剑快至倚天”的境界。削发如泥者,
利也。漫长的十年,在铸剑师眼里是那样短暂,因为他早已将岁月忽略、遗
忘,在自我构筑的堡垒中精心研究铸剑。可以这样说,他没有浪费光阴,他
可以自豪地说:“为了一剑活十年,我无怨无悔!”
为了理想,你务实进取实干,这是奋斗;为了父母家人,你拼搏职场,
身兼数职,这也是奋斗;为了贫穷的学童能进校园,你奔走呼告,游走街头,
这更是奋斗。与其任时间白白流逝,倒不如抓住它,好好利用一番。成功总
是喜欢垂青这类人的。若干年后,当你步入暮年,你可以对自己说:“我的青
春没有虚度,我的人生终于有所成就,我高兴,我自豪。”这是一个理想的结
果。事实上许多人到老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失落,很无奈。青春无悔对他们
来说只能是个谎言。中年无所建树,让他们后悔莫及。世上没有后悔药,一
错过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岁月匆匆,无情地流逝着。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抓住时间的尾巴,乘风破浪,直
挂云帆,享受搏击沧海的乐趣。这样的话,相信我们在离世的时候,能够平静地
说:“我来过,我无悔,我快乐。''不要将遗憾留下,抓紧时间奋斗吧!因为奋斗
第17页共36页
的青春最美丽。
第18页共36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试卷2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阅读《中国百科知识丛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阅读《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
的一项()(2分)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战斗(dðu)、筋斗(dδu)。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翌(yi)日、绚(XUn)丽。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惦量”应为“掂量”,“统畴”应为“统筹”。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随机应变”不要写成“随机应便”。
2.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
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条成语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或
神话传说。奇妙的成语接龙、成语对联等,读上去①,让你感受到成语无穷
无尽的奥妙,体会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深情。不过,也要避免②地理解
一些成语,或者由此③,而贻笑大方。
A.①熙熙攘攘②断章取义③气冲斗牛
B.①熙熙攘攘②异想天开③高谈阔论
C.①朗朗上口②异想天开③气冲斗牛
D.①朗朗上口②断章取义③高谈阔论
3.下面是从部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研究人员有不同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
用的是以吴承恩创作这一说法为准。
B.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第19页共36页
C.湖南省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
理系统。
D.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展示其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
平台。
4.“而在西方”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
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2分)
【甲】《九章算术》的最后一章“勾股”更是赫赫有名了。【乙】我们大多
数人熟知的勾股定理就是出自于《九章算术》的最后一章,书中提出了勾股数问
题的通解公式。【丙】实际情况是,不论是毕达哥拉斯还是欧几里得都只是得到
了通解公式的几个特殊情况(如等腰直角三角形),【丁】直到公元300年左右
他们才取得相似结果。而这已经比《九章算术》的出现晚了三百多年。
A.甲B.乙C.丙D.T
5.活动后,同学们对文学文化常识做了以下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寒食是部分地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
物。
B.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右迁”都表示降职贬官。如
“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C.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外,湖南各地还有“偷月亮菜”“跳
月”“偷南瓜送子”等与众不同的习俗。
D.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6.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
填空。(共4分,每空1分)
第20页共36页
(1)临近中考,总是时不时地感觉还有一点迷惘,可一想起王安石《登飞
来峰》中的“,",我顿时就振作
起来了,以百倍的信心迎接考试。
(2)山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飞鸟怡
然自乐,主人内心宁静,正像诗句
“,”所云。(常建《题破山寺后
禅院》)
7.综合运用(共6分)
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学校拟举行“顽强抗争,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1)精选名句。学校准备举行“自强不息,永远向上”主题朗诵会,下列
句子中适合主题的两句是()(只填序号)(2分)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③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④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确定标题。读完《名人传》后,学校将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请依据下
面的材料,确定一个演讲标题。(2分)
《名人传》着力刻画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为追求真善美
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由此告诉人们:他们之所以能不畏艰苦,全靠他
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三个名人的
经历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演讲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1页共36页
(3)推荐书本。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部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
传》《托尔斯泰传》,请你选择其中一本,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2分)
推荐书目:①《贝多芬传》②《米开朗琪罗传》③《托尔斯泰传》
推荐语示例:《毛泽东传》之毛泽东,中国第一领袖,国人心中的英雄,是
丰碑。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是古今文人表情达意的一种常用方式。下面是一组与
此相关的文章,请认真阅读,并完成文章后面的任务。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①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②,何曾吹落北风③中。
【注释】①不并:不同时。②抱香死: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③北风:
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与一般赞颂菊花的诗词不同,表面上是在咏菊,实际是诗人思想品格
的再现。
B.“不并”表现出菊花的与众不同。跟其他百花相比,菊花会在一个原本属
于自己的特定时刻默默地绽放。
C.“独立疏篱趣未穷”一句中的“趣”字,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
的自然之趣,也是诗人自身的主观之趣。
D.第三、四句诗人运用明喻手法,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至死不渝的崇高民
族气节。
第22页共36页
9.读了郑思肖的《寒菊》后,小红想做一个读书记录卡,但有个别地方不知
道如何完成,请你帮助她补充完整。(4分)
诗句性格特征与众不同之处
花开不并百花
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可谓①
丛
独立疏篱趣未
独立于疏篱旁边,这是自得其乐
穷不俗不艳
宁可枝头抱香不媚不屈
宁愿枯死在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歹匕,
这是
何曾吹落北风
②的表现
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①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②:以五年为③期,必复④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
厉⑤,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⑥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
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泣:为……哭泣。②棕缚:棕绳的束缚。③以……为:把……当
作。④复:使……恢复。⑤诟厉:讥评,辱骂。⑥安得:怎么能够。
10.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成语“应接不暇”中“暇”的本义为“空闲”,据此可类推“安得使予多
暇日”中的“暇”也为此意。
B.“乃誓疗之”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中的“乃”的意思是一
样的。
第23页共36页
C.字典中“本”有“草木的根或茎干”“根本、基础的东西”“本来”“根
据,掌握”“现今的”等意思,文章中“予本非文人画土”的“本”应为“本来”
之意。
D.甲骨文的“甘”字像口中含有食物形,本义是“味美”,可引申为“美好”
“动听”“自愿,乐意”,所以可以推测“甘受诟厉”中的“甘”是“情愿,甘
心乐意”的意思。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抵押借款合同
- 2025商业房产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2025保险公司个人保单合同
- 2025年租房合同签订注意事项全面解析
- 英语能力全方位提升
- 2025销售代表劳动合同标准范本
- 2025 新车买卖合同(完整范本)
- 2025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
- 《安全知识普及教程》课件
- 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 (高清版)JTGT 5214-2022 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宣教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 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CorpusWordlis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