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兴盛之时,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于是居安思危,大胆进谏,目的是防微杜渐;
国事艰难之际,自然有人主动站出来,多方运筹,寻求济世安民之道,坚持变法除弊以希望国家昌盛。
但变法之路,阻力重重,艰难万险,甚至朋友也会跳出来极力反对。
是守成还是创新?坚守还是放弃?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的。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答复,回复指司马光。因为当时的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之为“司马谏议古代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著有《资治通鉴》
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熙宁二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主持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宋神宗动摇,变法失败。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相;熙宁九年,辞去宰相之职,退居江宁,被封为“舒国公”,不久改封“荆国公”,后人称其为王荆公。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为人刚正,议事敢于坚持己见,不随声附和。因其极为固执,不允许任何人反对他,人称“拗相公”。他身居宰相高位,仍清廉自守。《宣和书谱》里盛赞他“平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声色”。就连他的政敌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王安石道德品行高。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走近文本,初步感知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ǔ)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g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chónɡ)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yí)卤(lǔ)莽(mǎnɡ),故今具道所以,冀(jì)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bàng)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bì)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国事、同俗自媚(mèi)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wèi)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dù),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wù),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
每
不合,所操之术多异
故
也。虽欲
强聒,
终必不蒙见
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写信说明情况承蒙(您)赐教(指来信)私自,私下。这里用作谦辞。同游共处,交往结构助词,的议论政事常常一致持方法不同缘故虽然
硬在耳边啰嗦,强作解说终究表被动,被理解所以给您回信再次同“辩”,分辩走进文本,理解感知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理解,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辩。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
宜
卤莽,故今具道
所以,冀
君实
或
见
恕
也。又想到,又考虑到承蒙重视厚待指书信往来应该粗疏草率详细地说出……的原因希望或许我宽恕
又考虑到承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宽恕我吧。思考:作为回信,作者在第一段的语言上体现了怎样的语气和态度?语气:礼貌周道,语气委婉而柔和。
以“某启”开篇,连用“蒙教”“窃以为”“相好”“强聒”“见察”“上报”“视遇厚”“卤莽”“见恕”等,或恭敬,或自谦。态度:委婉中有刚硬。检测:解释下列词语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2.故今具道所以3.冀君实或见恕也4.5.不复一一自辨缘故所以我终必不蒙见察表被动,被“辨”同“辩”,分辩下列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B.“昨日蒙教”是说以前曾经得到司马光的指导帮助;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情色彩很浓;“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C.司马光见解坚定,并不肯轻易改变,所以王安石“虽欲强聒”,但一定不被理解;对于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来信,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辩白。D.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所以要做详细解释,希望司马光能够宽恕。这里说明了作者的态度和方法,又显示出冷静沉着。B归纳:第一段的行文思路。段意: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第一段第一句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昨日蒙教”是礼貌性套语;第二层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情色彩很浓,使司马光很是舒服;第三层急速转到“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这三层意思集中在一句话里显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不伤感情,态度坦率。第二句又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司马光见解坚定,并不肯轻易改变,所以“虽欲强聒”多讲几句,一定得不到见察;对于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来信,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白辨。第二层是:经过仔细考虑,司马光很是看重自己,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所以要做详细解释,希望司马光能够宽恕。这里说明了作者的态度和方法,又显示出冷静沉着。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盖:句首发语词,不翻译。儒者:读书人所争:争论的问题尤:特别明:明确而:那么得:清楚所以:……的原因见教:指教我以为:认为以:因此,因而致:招致
读书人争论的问题,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的道理就明确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原因,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
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我却认为从接受命令君主议定制度修订在把交给是负有专责的官吏施行政策来形容词作名词,弊端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事情给,替批驳排斥本来预先它,代指怨诽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
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施行以前的君王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生事扰民;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设法生财,与民争利;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这不是拒绝规劝。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就预先知道它会这样的。针对司马光的指责,作者是如何反驳的?针对以上所归纳的五个要点逐一进行批驳,着重揭示这些指责名不副实的根本谬误。一.定原则。确立一个为“儒者”所公认的判定是非的原则,即名与实是否相符。二.树靶子。将对方的长篇大论归纳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个要点,为后文的具体批驳树立了明确的靶子。三.做批驳
下列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征利”,作者只用“为天下理财”概括,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B.关于“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C.关于“怨诽之多”,作者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并由此引出下面一段议论。D.这一段,从回答对方的责难这个角度说,是辩解,是“攻”;但由于作者抓住问题的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这种辩解就绝非单纯的进攻,而是攻中有守。D守守中有攻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陛下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陛下来抵制这股势力,那么那些人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习惯得过且过把顾念、忧虑附和世俗向当做好事才估量来抵制,对抗即“为何”为什么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盘庚迁都,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不仅,不只是
因为
缘故
计划考虑
适宜
行动认为正确而且缘故如君实责我
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司马光的字,可译成“您”责备,责怪因为时间长来那么做事情领教会面不胜
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缘由小,用作自称的谦辞下列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B.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主要为了说明变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阻力之大,就像当年盘庚之迁,连百姓都反对一样。C.“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对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D.这封回信表现了王安石的果敢与担当的品格,这也正是儒家士大夫精神的传承与发扬。B第三段结尾的两个假设句有何表达效果?试简要分析。①在表示愿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变法,绝无反悔之心,并旁敲侧击,讥讽保守派无所事事、因循守旧。②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拔弩张更加坚韧有力地表达自己的坚持改革的决心。归纳中心,总结主旨初心归纳中心,总结主旨
全文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廉洁从业课件
- 【课件】部编语文三上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国家级】一
- 《光合作用说课》课件
- 《品德服装销售》课件
- 儿童手术全麻介绍
-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题过关测验题大全附答案
-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课程主题遗体覆盖党旗相关规定
- 新大陆云服务平台的使用综合案例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 圣诞微商活动策划方案
- 大班社会活动红绿灯
- 2024年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书模板
- 第五节 错觉课件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水煤浆行业发展规模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中国石油报社高校毕业生招聘6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国际船舶买卖合同(散货船)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
- GB 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 呕吐(急性胃肠炎)诊疗指南(制订)编制说明排版
- 江堤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江苏
- 李燕璇植树问题卡通版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