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姚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姚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姚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姚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姚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姚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将一定量的铁和铝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0.2g,则该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1.8gB.2.7gC.5.6gD.6.3g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囿«

△二

体*,

5化«

*«*

tt

元«R

素/«

/%/m5F

(,

°HM/sO过■化狙°

溶液府■/,

ABCD

A.加热一定量高镒酸钾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锦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镁粉

3.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图中表示的甲烷转化为甲醇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与该反应中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

D.生产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催化剂不需要更换

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5.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锌B.铜C.钾D.金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烟

D.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加入大理石

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湿的衣服晒干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把石蜡加热熔化D.把棉线织成布

10.下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C.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

11.我市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垃圾分类处理。用于投放废弃塑料瓶的垃圾桶外应张贴的标识是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

B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镒.

C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

D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

A.AB.BC.C

1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2H

B.氧化钠——NaCl

C.镁离子——Mg2+

D.硫元素----S

1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W02H2OCO2

反应前质量/g8201O

反应后质量/g0810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18

B.W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W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5

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B.牛奶C.碘酒D.白糖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0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下同)同),收集装置可选一种是,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2)学生甲选装置F制取CO2,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o甲在把石灰石装入试管时,不慎

打破管底,其原因可能是:。后来学生乙用这支底部有破洞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另外一套制

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在铜网上应盛放,广口瓶中应盛入.两种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图G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厂]

w--铜网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在进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

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铳酸钾?.

18.(8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

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它可以从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学式为CI6W8O9。

请问:(1)绿原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m(C):m(O)=o

(2)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命必需物质。

(1)可饮用的水

矿泉水水质主要成分(mg/L)

矿泉水主要成分(mg/L)

偏硅酸(H2SKD3)28.9-42.9锯(Sr)0.01-0.32

碳酸氢根(HCO~)173-205钙5-45

氯离子(C「)1.0-8.0钠(Na+)45-70

2钾(K+)0.5-2.0

硫酸根(SO4")16.06-19.52

镁2.5-7.5PH7.8±0.5

如图是某矿泉水的标签,请回答问题:

①镁离子;氯离子;(用化学用语表示)。

②结合上表写出碳酸氢钙的化学式;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O

③矿泉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用化学用语表示);该矿泉

水成分中锢、钙、钠、钾等指的是(填“单质”或“元素

④矿泉水中适量的钙元素有助于预防.

(2)实验中的水

①洗涤仪器。容器内壁沾有下列物质,直接用水能够洗涤干净的是;

a做结晶实验后的硝酸钾晶体

b长期敞口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白色固体

C做溶解实验后留下的植物油

dCO还原氧化铁后试管壁上的黑色固体

②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③水也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请写出有水参加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生活中的水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常加入活性炭,作用是;

②生活中鉴别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取少量水样,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出现现象的为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③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d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B

【详解】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设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T

562

x0.2g

56_x

x=5.6g

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设铝的质量为山

2A1+6HC13=2A1C1+3H2T

546

yo.2g

54_y

不二反

y=1.8g

混合金属和盐酸反应得到氢气0.2g,则该混合金属的质量应在1.8g至5.6g之间,故选B。

2、B

【解析】A.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氧气,所以反应中固体减少,而反应前后镒元素都在

固体中存在,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镐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镒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镒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镁粉,反应中同质量的镁比铁生成氢气多,最后由于酸的质量相同,生

成氢气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解析】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O,故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错误;

C、由该反应可知,参与该反应中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故正确;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生产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催化剂不需要更换,故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C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钳金,位于前面的金属活动性强于位于后面的金属活动性,

所以选项中四种元素钾的活动性最强。故选C。

6、B

【详解】A、紫色石蕊与碱性溶液显蓝色,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所以滴加紫色石蕊应显蓝色,选项A错误;

B、镁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所以镁可以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气体生成,则在溶液中可以观察气泡,选项B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瓶口出现白雾,白烟是对固体颗粒物的描述,选项C错误;

D、水电解实验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不具有助燃性,不会使木条燃烧更旺,选项D错误。故选B。

7、C

【详解】A、块状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镣子将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将试管竖起,图示操作错误;

B、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药品放在左盘,祛码放在右盘,图示操作错误;

C、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正确;

D、量取9.5毫升液体应使用10毫升量筒,使用100毫升量筒量取误差过大,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睛】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8、B

【详解】A.铜能导电,金属具有导电性,故A正确;

B.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故B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镁排在铁前面,比铁活泼,故C正确;

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铝表面易形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D正确。故选B。

9、B

【详解】A、湿衣服晒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错误。

B、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它们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醋酸钙、醋酸镁、CO2

和水,有新的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正确。

C、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错误。

D、把棉线织成布,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考点:考查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标准及判断的知识。

10、B

【解析】A、烧杯中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既不能燃烧,也

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压强变化不明显,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但符

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可以验证氧气已收集满;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

意;

D、双手捂住烧瓶,装置内温度上升,压强变大,烧杯中的玻璃导管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

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弃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A选项图示标识属于可回收物品标识,符合题意。故选A。

12、B

【详解】A、炭粉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A不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B正确;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

(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C不正确;

D、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无法确定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因为

甲烷燃烧也生成水,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Bo

13、B

【解析】A、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zO,故错误,符合题意;

C、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硫元素的符号为:S,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分析】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反应的总质量是8g+(20g-8g)=20g,而水的

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lg=9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

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20g-9g=U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TCO2+H2O.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

212

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9gXrxl00%=l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Ugx「xioo%=3g,

1844

故一定含有氧元素。

【详解】A、a的值为11,故错误;

B、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lg+3g=4gV8g,故还含有氧元素,W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正确;

C、由于该反应的表达式是W+O2-CO2+H2O,其特点不是“一变多”不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D、W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8g:(20g-8g)=2:3,故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A、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牛奶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符合题意;

C、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白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溶液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A

16、AC或D2KMnO4=K2MnO4+MnO2+O21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未将试管横放,将石灰

石垂直加入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CO21+H,O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详解】(1)实验室用高锌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故发生装置应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应选C或D;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021;

(2)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石灰石置于隔板上,关闭止水夹,用长颈漏

斗添加稀盐酸,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有二氧化碳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

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可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甲在把石灰石装入试管时,不慎打破管底,其原因

可能是:未将试管横放,将石灰石垂直加入;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铜网上应盛放石灰石(或大理石),广口瓶中应盛入稀

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T+H2O;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会使测量的体积偏小,故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158g

【分析】高锦酸钾加热生成镒酸钾和二氧化镒和氧气。

【详解】设反应消耗的锌酸钾的质量为X

A小

2KMnO4=K2MnO4+MnO2+O2T

31632

x16

31632

x16

x=158g

答:至少需要准备158g高镒酸钾。

18、(1)4:3(2)5.1%

【详解】(1)绿原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m(C):m(O)=(16X12):(9x16)=4:3;

(2)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xl00%«5.1%。

18+16x12+9x16

【点睛】

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花雨丽H对分子质量,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Mg?+ClCa(HCO3)2+4价混合物H2O元素骨质疏松和佝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