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40
CCSA00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030—2021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
Guidanceontheevaluationofcollectivenegotiation
DB35/T203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福
建省工商业联合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澍、聂裔光、蔡平英、郑玉明、诸葛琼、林玲、杨军城、何春芳、纪荣凯、
张智强、林美、方怀恩、张涵忠、薛莉。
II
DB35/T2030—2021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细则和结果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域内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评价。实行企业化管理的
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集体协商工作的评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5/T1813—2018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B35/T1813—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体协商collectivenegotiation
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等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行平等商谈
的活动。
3.2
集体合同collectivecontract
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过集体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3.3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divisionoflabourstandardsandtripartitecoordinationmechanism
departmentoflabourmeeting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
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来源:DB35/T1813—2018,2.4]
4评价原则
4.1目标导向
建立完善以集体协商为主要载体的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与职工协商对话沟通机制,推动企业
与职工共同发展、共渡难关、共享成果,实现双赢,形成利益共同体。
4.2问题导向
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集体协商工作质量,查找集体协商工作短板,找到提升方向。
1
DB35/T2030—2021
4.3效果导向
回应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解决企业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不断增强集体协
商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职工获得感和企业满意度。
5评价内容
5.1集体协商主体
5.1.1依法选派协商代表,构成合理,代表名单向全体职工公示。
5.1.2协商代表参加协商会议、监督集体合同履行、参与争议处理等履职情况。
5.2集体协商程序
5.2.1依法发出协商要约和应约。
5.2.2认真做好协商准备,协商前开展宣传动员、诉求调查和数据收集,保守商业秘密。
5.2.3召开协商会议,理性协商,及时向本方人员通报协商进展情况。协商一致的,双方首席代表签
字确认;未达成一致的,可暂时休会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5.2.4集体合同草案应依法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及时报送审查。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3集体协商内容
5.3.1围绕与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紧密相关、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等相关议题开展协商。每年至少开展
一次工资集体协商。
5.3.2集体合同约定内容、相关劳动标准合法有效,符合企业实际,体现企业特色。
5.4集体合同履行及成效
5.4.1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向职代会报告。
5.4.2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工资分配共决与正常增长机制,引导职工合理表达利益
诉求。集体合同的各项规定得到较好落实,职工队伍稳定,未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
5.5集体协商双方评价
5.5.1职工对集体协商建制、进展、成果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了解程度。
5.5.2职工参与选举协商代表、向协商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的情况。
5.5.3职工对协商代表履职尽责、集体协商成果及落实情况的满意情况。
5.5.4企业对协商结果、落实情况及其作用的认可情况。
6评价细则
6.1将评价内容细分为若干评价要素,根据各要素在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工作中的重要程
度和作用大小,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
6.2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6.3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工作评价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2
DB35/T2030—2021
6.4集体协商职工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和企业满意率评价按附录C的规定开展问卷调查,并按附
录D的规定计算比率。
6.5评价方式
6.5.1自我评价:由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按照本文件开展自我评价。
6.5.2组织评价:由县级及以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组织开展评价。
6.5.3第三方评价:由县级及以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
7结果应用
自我评价得分8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可申请作为集体协商示范单位,并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
议评定各项先进的重要参考。
3
DB35/T2030—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见表A.1。
表A.1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
评价评价评分
分值评价内容得分
项目要素细则
①双方协商代表对等选派,每方至少3人。双方均可聘请本单位以外
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的协商代表,但所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2分
的三分之一。
②企业方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书面委托人担任,其他协
1.11分
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
代表5分
1③职工方首席代表由企业工会主席或由其书面委托人担任,其他协商
产生1分
协商代表由企业工会选派,代表名单向全体职工公示。
主体④职工方协商代表中应有基层职工代表;企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应作
10分为职工方的协商代表;劳务派遣工占全体职工总数8%以上的,应有其1分
协商代表。
①代表本方认真做好协商准备,参加协商会议,据理陈述,履职尽责。2分
1.2
②收集本方人员意见,接受本方人员质询。1分
代表5分
③代表本方参加有关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1分
履职
④监督集体合同履行。1分
2.1①协商双方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要约,约定协商的时间、地点、
1分
协商2分主要议题、协商代表等事项,并分别指定1名记录员。
要约②另一方在收到要约书的十五日内予以书面答复。1分
①协商代表收集整理与协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
1分
资料。
2.2②职工方协商代表开展集体协商宣传动员,调查各类职工的诉求和意
3分
协商8分见,覆盖职工比例达到50%以上。
2
准备③企业应向职工方协商代表准确、完整地提供集体协商所需的有关数
协商3分
程序据资料;职工方协商代表应当保守协商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40分④企业保证职工方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1分
①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共同主持。1分
②双方应本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理性协商。任何一方不得采
5分
2.3取过激、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
协商20分
③一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可暂时休会待再次组织协商,休会时间
会议
不超过60天。协商双方应理性解决分歧,难以自行解决的,书面向有3分
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4
DB35/T2030—2021
表A.1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续)
评价评价评分
分值评价内容得分
项目要素细则
④协商代表应及时向本方人员通报协商进展情况。3分
2.3⑤协商会议记录详尽、准确,并由双方首席代表和记录员签字确认。2分
协商20分⑥协商会议达成一致的,双方首席代表应对协商成果进行草签。1分
会议⑦双方可就劳动关系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日常性协商,形成书面协
5分
议。
2
①协商双方共同指定专人草拟集体合同草案。2分
协商
②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须2/3以上职工(代
程序2分
表)出席,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同意。
40分2.4
③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1分
合同10分
④企业应于集体合同签字之日起10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附件及相关
生效3分
材料报送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⑤集体合同生效后,企业应于10日内向双方全体人员公布。1分
⑥企业应于集体合同期限届满前90日内,做好续订或重订的准备。1分
①企业集体合同就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
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技能培训等方面劳动经济权益作出较为5分
3.1全面的约定。
3协商15分②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4分
协商议题③每次协商至少解决1个职工最关心的问题。3分
内容④每次协商至少有一个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相关议题(如:职工技
3分
20分能提升、人才队伍稳定、发明创造奖励、技能参与分配等)。
3.2①合同内容合法,双方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低于当地
3分
协商5分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结果②合同条款符合企业实际,体现企业特色。2分
4.1①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监督检查。4分
合同12分②每年至少向职代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4分
4
履行③集体合同能够完全履行或经协商调整后能够完全履行。4分
合同
①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工资分配共决与正常增长机
履行2分
制,引导职工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及4.2
②未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2分
成效合同8分
③职工自然离职率不高于集体协商之前的水平或不高于同行业企业
20分成效2分
平均水平。
④在市场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2分
5
DB35/T2030—2021
表A.1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续)
评价评价评分
分值评价内容得分
项目要素细则
5.1①2分
职工对企业集体协商建制、进展、成果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了解情
职工2分②1分
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知晓率:①≥80%;②60%~80%;③<60%。
知晓率③0分
5.2①2分
5职工参与选举协商代表、向协商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的情况,通过综
职工2分②1分
协商合问卷统计职工参与率:①≥80%;②50%~80%;③<50%。
参与率③0分
双方
5.3①3分
评价职工对协商代表履职尽责、集体协商成果及落实情况的满意情况,通
职工3分②1分
10分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满意率:①≥70%;②60%~70%;③<60%。
满意率③0分
5.4①3分
企业对集体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及其作用的认可情况,通过综合问卷
企业3分②1分
统计企业满意率:①≥70%;②60%~70%;③<60%。
满意率③0分
总得分100分
6
DB35/T2030—2021
B
B
附录B
(规范性)
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
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见表B.1。
表B.1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
评价评价评分
分值评价内容得分
项目要素细则
①职工方协商主体为行业/区域工会,首席代表由行业/区域工会主席
担任,协商代表由工会选派,具有代表性。未组建行业/区域工会的,5分
1.1由上一级工会代行协商职能。
代表12分②企业方协商主体为行业/区域内企业代表组织,首席代表由企业代
1
产生表组织负责人担任。未成立行业/区域企业代表组织的,由各企业共5分
协商
同推选协商代表,首席代表应有相应企业共同签署的委托书。
主体
③双方对等选派协商代表,代表名单分别向本方全体人员公示。2分
20分
①协商代表应认真做好协商准备,收集本方人员意见,接受本方人员
1.23分
质询。
代表8分
②代表本方参加协商会议,理性协商,无过激言行。3分
履职
③代表本方参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监督集体合同履行。2分
2.1①协商双方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要约,约定协商的时间、地点、
3分
协商5分主要议题、协商代表等事项,并分别指定1名记录员。
要约②另一方在收到要约书的15日内予以书面答复。2分
①收集整理与协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行业/区域内部和外部的
2分
资料。
2.2②开展集体协商宣传动员,充分调查企业和职工的诉求,覆盖企业比
3分
2协商10分例达到50%以上。
协商准备③企业方应向职工方协商代表准确、完整地提供集体协商所需的有关
3分
程序数据资料;职工方协商代表应当保守协商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35分④企业保证职工方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2分
①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共同主持。1分
②双方应本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理性协商。任何一方不得采
2.34分
取过激、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
协商10分
③一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可暂时休会待再次组织协商,休会时间
会议
不超过60天。协商双方应理性解决分歧,难以自行解决的,书面向有3分
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7
DB35/T2030—2021
表B.1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续)
评价评价评分
分值评价内容得分
项目要素细则
2.3④协商会议记录详尽、准确,并由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和记录员签字确
1分
协商10分认。
会议⑤协商会议达成一致的,双方首席代表应对协商成果进行草签。1分
①协商双方共同指定专人草拟集体合同草案。2分
②集体合同草案经行业/区域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须2/3以上职工
2
代表出席,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同意。召开职代会条件不成熟的,2分
协商
向相关企业分别征求意见,各企业职工满意率均在50%以上。
程序2.4
③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1分
35分合同10分
④协商双方于集体合同签字之日起10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附件及相
生效3分
关材料报送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⑤集体合同生效后10日内,采取网络、张贴文告等形式向行业/区域
1分
内双方全体人员公布。
⑥双方应于集体合同期限届满前90日内,做好续订或重订的准备。1分
①行业/区域集体合同就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
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技能培训等方面劳动经济权益作5分
出较为全面的约定。
3.1
②每年开展一次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形成工资
3协商15分4分
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
协商议题
③每次协商至少解决1个有助于行业/区域发展的相关问题。3分
内容
④合同覆盖范围内的企业在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之上,开
20分3分
展二次协商。
3.2①合同内容合法,双方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低于当地
3分
协商5分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结果②合同条款符合行业/区域实际,体现行业/区域特色。2分
44.1①行业/区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4分
合同合同7分②每年至少向行业/区域职代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或对合
3分
履行履行同履行情况进行一次公示。
及4.2①合同有效期内行业/区域内职工队伍稳定,未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3分
成效合同8分②集体合同的各项规定得到较好落实。3分
15分成效③集体合同对本行业/区域内企业的覆盖率不断提高。2分
8
DB35/T2030—2021
表B.1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续)
评价评价评分
分值评价内容得分
项目要素细则
5.1职工对本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建制、进展、成果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①2分
职工2分了解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知晓率:①≥80%;②60%~80%;③②1分
知晓率<60%。③0分
5.2①2分
5职工参与选举协商代表、向协商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的情况,通过综
职工2分②1分
协商合问卷统计职工参与率:①≥80%;②50%~80%;③<50%。
参与率③0分
双方
5.3①3分
评价职工对协商代表履责尽职、集体协商成果及落实情况的满意情况,通
职工3分②1分
10分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满意率:①≥70%;②60%~70%;③<60%。
满意率③0分
5.4①3分
企业对行业/区域集体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及其作用的认可情况,通过
企业3分②1分
综合问卷统计企业满意率:①≥70%;②60%~70%;③<60%。
满意率③0分
总得分100分
9
DB35/T2030—2021
C
C
附录C
(规范性)
综合评价问卷
综合评价问卷见表C.1~C.4。
问卷说明:
1.职工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测评,可结合企业或行业性、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开展,从企
业职工名册或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覆盖的企业职工名册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职工进行测评。
2.企业满意率测评,从企业或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覆盖的企业的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和中层
及以上行政管理人员中抽取进行测评。
表C.1职工知晓率
评价项目A清楚B了解一些C不知道
1.1您知道本企业(行业/区域)开展的集体协商工作吗?
1.2您知道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吗?
1.3您知道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吗?
问卷选项小计(个)
表C.2职工参与率
评价项目A直接参与B有参与C从未参与
2.1您参与过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代表的推选吗?
2.2您向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代表或工会组织反映过问题、
意见和意愿吗?
问卷选项小计(个)
表C.3职工满意率
评价项目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
3.1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代表履职情况是否满意?
3.2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否满意?
3.3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是否满意?
3.4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工作是否
满意?
问卷选项小计(个)
10
DB35/T2030—2021
表C.4企业满意率
评价项目A有明显作用B有些作用C没作用
4.1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结果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4.2您认为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对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保持
职工队伍稳定有作用吗?
4.3您认为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有
作用吗?
4.4您认为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对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有
作用吗?
4.5您认为工会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稳定职工队伍有作用吗?
问卷选项小计(个)
11
DB35/T2030—2021
D
D
附录D
(规范性)
综合评价问卷计算方式
职工知晓率评价按式(D.1)计算:
X
a=1-a.......................................(D.1)
X
式中:
a——职工知晓率评价结果;
Xa——表C.1职工知晓率评价项目全选C的人数;
X——参与问卷测评的职工总人数。
职工参与率评价按式(D.2)计算:
X
b=1-b......................................(D.2)
X
式中:
b——职工参与率评价结果;
Xb——表C.2职工参与率评价项目全选C的人数;
X——参与问卷测评的职工总人数。
职工满意率评价按式(D.3)计算:
X
c=1-c......................................(D.3)
X
式中:
c——职工满意率评价结果;
Xc——表C.3职工满意率评价项目全选C的人数;
X——参与问卷测评的职工总人数。
企业满意率评价按式(D.4)计算:
Y
d=1-d......................................(D.4)
Y
式中:
d——企业满意率评价结果;
Yd——表C.4企业满意率评价项目全选C的人数;
Y——参与问卷测评的行政方总人数。
12
DB35/T2030—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内容...........................................................................................................................................................2
6评价细则...........................................................................................................................................................2
7结果应用...........................................................................................................................................................3
附录A(规范性)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4
附录B(规范性)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7
附录C(规范性)综合评价问卷....................................................................................................................10
附录D(规范性)综合评价问卷计算方式....................................................................................................12
I
DB35/T2045—2021
B.4.2水土保持监测站
见表B.14。
表B.14水土保持监测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加热通风线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条形码库存管理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基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农场畜牧管理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印刷级热敏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担保函保证合同
- 2025监控售后维修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范文
- 医疗器械医院供货合同模板
- 二手物品买卖合同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高数(大一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 北方春节的十大风俗
- 婚介公司红娘管理制度
-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 JCT796-2013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PPT模板
- 员工工资条模板
- 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华为携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展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