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慈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慈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慈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慈姑栽培技术规程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478号),项目计划号2023-2-97。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单位地址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参与起草单位合肥官亭林海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1年9月,收到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478号)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牵头,成立了“慈姑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编制小组,成员有葛治欢、俞飞飞、王明霞、马绍鋆、严从生、张其安、洪秀景、王杰、刘荣胜、叶超、董言香、江海坤、贾利、王艳、方凌、孙学良、丁强强。标准起草过程:标准编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深入调研、广泛座谈等形式,历3个多月时间完成标准初稿。在以后的2个多月时间里,标准编制小组本着符合生产实际、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原则,多次就标准草稿征求安徽省农科院、安农大园艺学院等相关专家意见,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慈姑是泽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丰富地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色水生蔬菜。慈姑食用部位球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凉血止血、止咳通淋、散结解毒、和胃厚肠等功效,是药食同源蔬菜,并具有独特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慈姑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但传统的慈姑种植从育苗至采收各阶段作业繁重,技术落后导致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为了规范慈姑生产,亟需技术标准指导生产,目前慈姑生产技术尚没有安徽省地方标准,因此制定慈姑生产技术规程,有利于慈姑标准化生产,促进我省慈姑产业健康发展。意义:制定慈姑栽培技术规程,指导农户实现生产管理标准化,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和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保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我省慈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标准”中的技术要点均以节能、环保、节本、增效为出发点,属于绿色增长提质增效技术,具有较高的生态及经济效益。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控制农残、减少污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为目的,促使示范区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的形成,通过生产各个环节的标准化,使产品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促使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原则:标准制定坚持从生产的实际出发,考虑我省资源、环境条件、农户科技素质和种植习惯,可供类似地区借鉴应用。先进性原则:标准的制定既立足现实生产需要,又融入当前先进的、科学的操作手段,理论与实际结合,尽可能做到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实用原则:标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尊重科学、广泛征求意见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贴农业生产实践,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标准编制遵循科学性、目的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与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相协调、无冲突,对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的具体化,本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1)主要条款:本标准的章节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品种选择、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组成。本标准适用于。标准起草组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标准体系框架及示范区实际情况,主要收集和参考的相关材料及相关科研论文、参考文献有:GB/T23416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12部分:水生蔬菜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2118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2)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育苗适期:4月中下旬育苗,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土温在12℃以上。育苗方法:春播分株育苗法。2月下旬~3月上旬,在慈姑留种田中,挖取球茎,随即育苗,40天~50天后将幼苗分株,并移植到排灌方使的水田扩大繁育。作种的球茎,要具有本品种性状、姑体充实、顶芽完好、大小均匀、无损伤。净度80%~-85%,纯度90%、发步率95%以上。球茎入泥深度要基本一致,一般要求顶芽从下向上的第三节位入泥1.5cm~2.0cm。苗期管理:泥面保持3cm~5cm浅水层。幼苗长出2片~3片叶时,薄施腐熟的有机质肥2次~3次。定植适期:7月下旬~9月上旬,即农历大暑至中秋节期间为定植适期。定植密度:单株种植,株距30cm~40cm,行距40cm。定植方法:摘除姑苗外围叶片,保留绿色功能叶3片~4片,减少姑苗水分蒸腾量,提高成活率。定植时将根部插入泥土中5cm~8cm,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水分管理:全生育期浅水勤灌、严防干旱。定植长叶期田面保持3cm~5cm浅水层。匍匐茎伸长期,生长旺盛,水层加深至10cm~15cm,并于傍晚勤灌水。球茎膨大期,植株需水量减少,田面保持3cm~5cm浅水层,基肥:在定植前5天~7天,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质肥1600kg和64%磷酸二25kg,深耕20cm~30cm,耙细耙平,四面保持5cm~10cm浅水层。追肥:在定植后5天~7天,每亩施用尿素7.5kg,以后每隔7天~10天看苗施肥。如植株浓绿、生势旺盛,就不需追肥;如植株黄弱,应及时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kg和不低于25%有机复合肥15kg。追肥时间要掌握在霜降前完成。(3)试验验证本标准制定单位分别选择庐江、肥西、阜南产区3个生产基地,按标准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条款,产量和效益均显著增加。因此,本标准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符合慈姑生长发育的生理特性,其科学性、实用性强。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无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本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内容。国外没有相同的标准,不便于进行比较。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已发布的同类标准的样本。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无重大分歧。8、贯彻标准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