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调查:以S幼儿园为例12000字(论文)】_第1页
【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调查:以S幼儿园为例12000字(论文)】_第2页
【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调查:以S幼儿园为例12000字(论文)】_第3页
【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调查:以S幼儿园为例12000字(论文)】_第4页
【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调查:以S幼儿园为例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Arabic7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现状调查—以S幼儿园为例目录TOC\o"1-3"\h\u22524摘要 111960第一章绪论 310862第一节研究缘由 327446第二节研究意义 314930第三节核心概念界定 320755第四节我国相关文献综述 45951第五节研究设计 58546一、研究对象 514649二、研究目的 510851三、研究方法 623174第二章幼儿饮食行为的调查现状及分析 730251第一节幼儿进餐专注性 714916一、幼儿进餐专注性观察现状及分析 75965二、幼儿进餐专注性观察记录及分析 730947第二节幼儿挑食行为 819458一、幼儿挑食行为观察现状及分析 81331二、幼儿挑食行为观察记录及分析 913158第三节幼儿进餐速度 101833一、幼儿进餐速度观察现状及分析 1028096二、幼儿进餐速度观察记录及分析 1123944第三章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因素 1211791第一节幼儿园环境因素 1221389一、幼儿园缺乏幼儿饮食健康教育 1217374二、教师的教育指导用语不当 126139第二节幼儿自身因素 125673一、幼儿认知能力有限 1212033二、幼儿注意力较差 1324956第三节家庭环境因素 1328016一、家庭喂养方式不当 1320503二、家长未能以身作则 13650第四章改善幼儿饮食行为现状问题的建议 1421034第一节幼儿园建设良好的饮食教育环境 143024一、开展多形式的幼儿饮食健康教育活动 143325二、规范教师对幼儿饮食的教育行为 1518446三、家园共育中共同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 1516452第二节树立正确的家庭饮食观念 1627606一、树立科学的喂养方式 1615155二、家长树立好榜样作用 1627345三、家庭内部统一饮食观念 161804第五章结论 1825735参考文献 1923357附录一 206296附录二 21摘要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为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提供足够营养。本研究者研究发现,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均出现着各种不良饮食行为,威胁着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者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以郑州市S幼儿园中的c中班30名幼儿为例,进餐中幼儿挑食行为、进餐专注度、进餐速度三个方面的饮食行为进行现状调查研究。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分析幼儿饮食行为现状的原因,为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行为方面提供建议。关键词:幼儿饮食行为;幼儿饮食;幼儿饮食行为现状第一章绪论随着教育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的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幼儿的良好饮食行为是幼儿健康发展的第一步,幼儿期是对幼儿良好饮食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对幼儿进行正确的饮食行为教育,能够促使其在今后更加健康地成长,为日后幼儿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幼儿作为人的初级阶段,饮食行为一经养成很难改变。幼儿阶段的饮食行为,不仅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关乎着全民健康身体素质的养成。第一节研究缘由幼儿的饮食行为一直都是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相关数据表明幼儿的健康问题愈演愈烈,幼儿挑食、偏食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造成越来越多的幼儿出现肥胖、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等健康问题,给幼儿身心健康带来损害。要想改善幼儿饮食行为带来的影响,需深入了解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原因,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二节研究意义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教师和幼儿家长针对改善幼儿存在的饮食行为问题,并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此,本研究为幼儿教师和家长针对改善幼儿饮食行为中存在问题提供建议,促使幼儿教师和家长以更科学、更准确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本研究力图为改善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提供参考依据。第三节核心概念界定虽然“饮食行为一词”虽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是相关工具书中并未找到饮食行为的定义,相关文献中的定义大多数是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给出的定义,本研究为了更在准确解释“饮食行为”采用拆分法把“饮食行为”拆分为“饮食”和“行为”。“饮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吃的和喝的东西”,“行为”这个词在《心理学词典》中的释义为:“指有机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美]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978综上所诉,饮食行为是指:人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而进行的各种吃喝行为。幼儿的饮食行为包括幼儿对食物的偏好,进餐的速度以及进餐时对食物的[美]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978第四节我国相关文献综述目前我国关于幼儿饮食行为现状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维度:幼儿挑食行为。研究者们对“挑食”界定为:“指孩子对食物挑剔,只挑某一种或某几种食物进餐”。挑食是幼儿饮食行为中最普遍的问题。高保盛等对鞍山市幼儿(2014)的调查显示,有84.44%的幼儿存在挑食行为,更有高达89.4%的幼儿存在偏食行为。高保盛.基于营养教育课程的中班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养成的实证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4.刘淑美等(2012)研究发现,“2~6岁的幼儿普遍存在挑食、吃饭磨蹭、等不良饮食行为。高保盛.基于营养教育课程的中班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养成的实证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4.刘淑美,刘馨,崔淑婧,北京市城区2~3岁幼儿饮食行为与家长喂养行为的调查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11):38.进餐专注度。专注性在心理学中指固定时间段内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且能排除其他无关事情的打扰。幼儿进餐专注度是指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专心吃饭的程度。很多研究也发现,幼儿进餐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很多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会出现“边吃边玩”、“发呆”、“边吃边聊天”等。敖春美(2010)的调查显示,进餐时边吃边玩的孩子人数有80人(29.4%),边看电视边进餐的孩子人数有56人(20.6%)。敖春美.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印[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进餐独立性。《辞海》中对“独立”这个词语的其中一种释义为“不依赖外力”。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21研究者们把幼儿进餐独立性定义为:指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能独立完成吃饭活动,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幼儿的进餐独性问题多出现在小班,如在郝聪慧(2017)小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研究中,调查的30人中,进餐独立的幼儿有20人;进餐不独立的幼儿有10人;郝聪慧.小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而袁涵(2020)年对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21郝聪慧.小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袁涵,韩君亚.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以周口市D幼儿园为例[J].食品安全导刊,2020(30):113-114.第四,进餐速度。幼儿的进餐速度,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幼儿饮食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敖春美(2010)的随机抽样研究发现,有6.3%的3—6岁幼儿的进餐时间过长。敖春美.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印[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以往的研究证实了,孩子饮食过程中过快或过慢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黄土云(2001)的调查结果:“幼儿在家进餐花费时间偏长,在调查的297名幼儿中,一顿饭花费15分钟之内的幼儿仅占7.1%,敖春美.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印[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黄土云.297例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06).综上所诉,本研究将以幼儿在进餐中挑食行为、进餐专注度、进餐速度三个维度的饮食行为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因幼儿发展特点中班幼儿已具备独立就餐的能力,和以往文献中的调查结果看,中班幼儿关于进餐独立性问题很少,因此在本研究不在做调查。第五节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中班幼儿在幼儿园中处于受教育的中期阶段,对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已基本适应。中班幼儿在园表现的饮食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本问选取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因此,调查者以郑州市S幼儿园中的c中班选取了30名幼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二、研究目的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研究者通过对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原因,提出改善幼儿饮食行为的可行建议,为幼儿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本研究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对幼儿在园饮食行为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者进行了为期6个星期的观察,除周六周日,观察天数为30天。每日在午餐时进行观察。对幼儿进餐中幼儿挑食行为、进餐专注性及进餐速度进行观察,每种事件观察时间为10天。在现察过程中对30名幼儿进行观察,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观察表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对日常生活中关于饮食行为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的教师们进行了辅助观察。(二)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口头的询问的方式了解某人的某种行为。本研究采用开放式的访谈,根据需要事先制定好访谈提纲着重对7名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家长进行访谈,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饮食行为情况。其中访谈内容的多少和深入程度,根据访谈者的回答情况进行调整。

第二章幼儿饮食行为的调查现状及分析为了解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本研究历时六个星期为期30天,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对幼儿进餐中的挑食行为、进餐专注性、进餐速度三个方面的饮食行为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幼儿进餐专注性幼儿进餐专注性观察现状及分析本研究结合以往相关研究将幼儿在进餐过程餐过程中,能专心吃饭不被其他无关行为干扰定义为饮食专注,而吃饭过程中出现的边吃边玩、边吃边说话,边吃边发呆等不专注于饮食活动的行为定义为幼儿饮食不专注。研究者通过10天总计278次的观察中,进行记录整理得到了以下数据:表一幼儿饮食专注度幼儿饮食专注度不专注专注总计278次(100%)边吃边说边吃边发呆边吃边玩(食物、餐具、玩其他)61(22%)66(24%)65(23%)86(31%)研究者研究发现,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普遍专注度不高。表一显示:69%的幼儿饮食专注度不高,其中边吃边说话的占总计的22%、边吃边发呆的占24%、边吃边玩的占总计的23%。而进餐专注的幼儿仅占总计31%。明显幼儿在饮食过程中普遍专注度不高。幼儿进餐专注性观察记录及分析观察一观察时间:11:20-12:00观察地点:c中班教室观察对象:进餐活动中的幼儿观察目的:幼儿的饮食专注度观察内容:今天的午餐是香米饭、清炒生菜、三色虾仁、浓香豆腐火腿蛋汤。安抚好幼儿都坐在自己位上开始吃饭后,两位教师开始抬床,有保育老师监督幼儿吃饭,起初教师很安静,大部分幼儿会专注于自己的食物专心吃饭,只有亮亮小朋友一直带看着教室里教师新做主题墙发呆,保育老师大声提醒亮亮“亮亮小朋友别发呆,快吃你每次都最慢”后,并没有好转。研究者还发现当保育老师说话时,大部分的幼儿会停止进食,看向老师。又过了一会两老师在抬床过程中进行日常交流时,一部分幼儿会停止进食发呆看向老师。保育老师发现有幼儿在发呆便大声提醒,“都快点吃,发什么呆,有的小朋友都已经吃第二份了”明显这种提醒并没有什么用,反而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保育老师。两位老师抬完床后,配班老师就去吃饭了,保育老师开始去盥洗室清理吃的快的小朋友的餐具,直留主班老师在教室,当主班老师去整理资料时,刚开始很安静,后来佑佑小声说道:“这个汤好好喝,我能喝两碗。”于是听到对桌棒棒说“我也能喝两碗”;邻桌球球说“我能喝三碗”,丽丽对球球说“你吹牛”,后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交流。主班老师听到声音后开始制止是谁再说话?这时才教师里开才安静下来。本次观察中发现,幼儿亮亮进餐不专注,原因是注意力被教室里新做的主题墙吸引。观察中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会被老师的指导语及周围环境吸引。如刚开始有老师在的时候很安静,佑佑开始说话后,其他幼儿发现自己不被看管,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想和同伴交流。针对亮亮的情况观察者询问保育老师得知:“亮亮是班上吃饭最不好的幼儿,他经常是吃到最后一名,甚至饭都凉了,他还在慢吞吞的吃”。就此情况研究者向亮亮家长进行了访谈,在问到亮亮的在家饮食情况时,亮亮粑粑回答“亮亮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经常在他玩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向他喂饭,在我们吃正餐的时候他基本已经吃饱了,因此就边吃边玩,弄得到处都是。”可见家长错误的喂养方式促成了幼儿不良的饮食行为。综上所诉,教师的指导语和周围良好进餐环境,对幼儿进餐专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应注意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教师应避免进餐时不正确的指导语和指导方式,家长应注重坚持正确的喂养方式。幼儿挑食行为一、幼儿挑食行为观察现状及分析研究者将“挑食”定义为:幼儿对食物比较挑剔,只吃某种或某几种食物。幼儿挑食的行为问题是幼儿饮食行为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老师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幼儿就会把不爱吃的青菜给挑出来,有的甚至还挑水果,这些都会造成幼儿身体维生素的缺乏;有些幼儿也不喜欢吃豆制品或者是菌类,这会影响幼儿蛋白质的正常摄取。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幼儿挑食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幼儿长期的挑食会导致各种维生素的缺乏,甚至营养不良给幼儿的身体机能带来损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研究者通过10天总计278次的观察中,进行记录整理得到了以下数据:表二幼儿挑食行为情况挑食不挑食总计挑食行为191(69%)87(31%)278(100%)从表二可以看出,挑食的幼占总计的69%;不挑食幼儿占总计的31%,挑食的幼儿占大部分,可见幼儿的挑食行为明显。二、幼儿挑食行为观察记录及分析观察二观察时间:11:20-12:00观察地点:c中班教室观察对象:进餐活动中的幼儿观察目的:幼儿的挑食行为观察内容:今天的午餐是大米饭、土豆炖牛腩、香菇油麦菜、海米冬瓜汤。教师在巡回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时,发现蛋蛋的桌子上吐了好多牛肉,研究者俯身询问情况,蛋蛋说:“这个牛肉的筋我咬不烂。”教师说:“老师相信你可以的,你再试一试。”随后研究者走到豆豆身边发现豆豆桌子上堆满了捡出来的香菇,教师依旧俯身询问,豆豆说:“这个香菇的味道我不喜欢,所以我不想吃。”这时教师的催促声想起了:“大口吃,快点吃,比一比谁吃的快,马上就该睡觉了。”此时,豆豆便哭了起来,说着:“我不要吃香菇,香菇的味道太难吃了,我不要吃。”教师便不再让豆豆吃香菇了。在本次观察中,豆豆的挑食行为偏重,首先是对牛肉挑剔,说牛肉咬不烂,经过教师的鼓励后,努力的进行咀嚼;接着又对香菇的味道挑剔,说自己不喜欢香菇的味道,并且哭了起来,教师放任了幼儿此次的行为。这种行为会让其他幼儿认为是有效的,也会导致幼儿遇到不喜欢的食物后还会用哭闹的方式达到自己挑食的目的。研究者针对有挑食行为的幼儿家长进行访谈,这些家长都普遍溺爱自己的孩子,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想逼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由此可见,挑食行为是幼儿饮食行为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家庭方面对幼儿的饮食行为也不重视,放任幼儿的挑食行为,溺爱孩子。幼儿教师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有时会用鼓励的方法让幼儿吃,或者是任由幼儿去挑食,对于制止幼儿挑食行为并不显著,研究者在询问幼儿教师都开展过什么有关饮食健康的相关课程,或针对改善幼儿挑食行为开展过什么相关课程?幼儿教师回答:关于饮食教育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开展过一节认识食物的课程《帮食物找妈妈》,但没有针对幼儿挑食开展过相关课程,只是简单的讲一些相关的绘本故事,可见幼儿挑食的原因,在于相关教育活动的缺失。幼儿进餐速度一、幼儿进餐速度观察现状及分析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任何环节都有时间安排,一般来说,中班幼儿午餐的进餐时间为30—40分钟。结合以往相关研究,本研究中将幼儿完成一顿饭所花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为正常速度;进餐时间大于等于30分钟的视为进餐速度慢;进餐时间在小于等于20分钟的属于进餐速度快。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幼儿健康,比如幼儿饮食速度过快食物咀嚼不够充分,会引起幼儿呛食、消化不良等对幼儿健康照成不好的影响。过慢会使食物变凉,不仅会影响幼儿食欲,而且不适合食用。此外幼儿的进餐速度还和幼儿饮食的专注度、进餐情绪、进餐食物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有一定关系,比如观察中:幼儿园中幼儿碰见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会吃很快,遇见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进餐速度会慢下来;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进餐的专注度高,进餐速度也会相应地好;此外幼儿进餐速度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听到老师的催出或者看到同伴再玩玩具时,幼儿的进餐速度会提高,甚至为提高进餐速度不充分咀嚼食物。此外,幼儿的进餐速度不均,也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饮食行为。研究者通过10天总计272次的观察中,进行记录整理得到了以下数据:表三幼儿进餐速度情况快(≧20分钟)正常(20—30分钟)慢(≦30分钟)总计饮食速度44(16%)111(41%)117(43%)272(100%)从表三可以看出,进餐速度快的幼儿最少占总计的16%;进餐速度正常的幼儿次之占总计的41%;进餐速度慢的幼儿居多占总计的43%;二、幼儿进餐速度观察记录及分析观察三观察时间:11:20-12:00观察地点:c中班教室观察对象:进餐活动中的幼儿观察目的:幼儿的进餐速度观察内容:今天中午吃的是肉卷和鸡蛋汤。研究者发现彤彤只用了3分钟就吃完了,就来要第二个肉卷了。因为教师在餐前说:“每个人要吃完两个肉卷和一碗汤,吃完的可以去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游戏,当然一定要吃好才能去做游戏。”而乐乐在一边看着彤彤玩区域,一边用手一点点的扣着肉卷吃。就这样持续了20分钟,在教师的催促下,乐乐终于开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彤彤吃饭只用了不到20分钟而乐乐却用了30多分钟。在本观察中,两名幼儿中彤彤进餐过快,乐乐进餐过慢,进餐快的彤彤是想去玩游戏,进餐慢的乐乐没有目的性。教师对进餐慢的幼儿进行指导后,乐乐加快了自己的就餐速度,但是所用总共时间依旧很长。教室没有在事先说明进餐结束的时间,也没有在中间提醒幼儿,让幼儿快点吃饭,导致幼儿对进餐的时间不明确。幼儿饮食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幼儿健康,比如幼儿饮食速度过快会造成幼儿对食物的咀嚼不充分,会引起幼儿呛食、消化不良等对幼儿健康照成不好的影响。过慢会使食物变凉,不仅会影响幼儿食欲,而且不适合食用。研究者针对幼儿的进餐速度对幼儿吃饭过快和过慢的家长进行访谈,吃饭过快的幼儿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吃饭快是好事,省心,不用去催促他们;吃饭过慢的幼儿家大多是喂养方式不正确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影响了幼儿的进餐速度,比如让孩子边吃饭边看动画片边吃,玩边喂等。综上所述,在幼儿的进餐速度上,家长和教师都没有意识去培养,没有认识到进餐过快和进餐过慢对幼儿的危害。第三章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因素根据幼儿在家和在园的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我们对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主要原因分为幼儿园环境因素、幼儿自身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幼儿园环境因素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干净、卫生、优美舒适、教育设施完善。而教师对幼儿饮食教育指导的环境有所欠缺。环境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饮食行为的养成。幼儿园缺乏幼儿饮食健康教育研究者观察发现幼儿园中幼儿园关于幼儿饮食健康的教育和相关活动非常时少,研究者在长达六个星期的观察中,仅有一节是绘本故事,是有关健康饮食的教育活动,介绍食物营养《我们都很有营养》。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起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相关饮食健康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饮食行为十分重要。教师的教育指导用语不当研究者观察教师在幼儿饮食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过多,比如由于教师过于关注幼儿吃饭的速度,因此在幼儿饮食过程中教师的催促语过多,“大口吃、快点吃、比谁吃得快”、“就你吃的慢”教师的指导语会导致幼儿而想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或害怕老师批评,而快速进餐或注意力转移。虽然表面看提高了幼儿的进餐速度,但不利于幼儿的咀嚼,吞咽,容易被呛到,不容易消化。同时教师的催促会影响幼儿进餐的专注度。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养成,需要老师的耐心,切勿求成。幼儿自身因素一、幼儿认知能力有限幼儿的认知能力也是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原因,这是因为中班幼儿认知能力有限,他们不理解蔬菜富含的维生素可以使他们更快的成长。因此,在面对自己不认识的食物,食物形状、颜色不好看,食物的味道不喜欢或者难以嚼动的食物时,就会选择不吃。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认识到吃饭过快或过慢对自身身体的影响。二、幼儿注意力较差中班幼儿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注意力很容易被别的事物带走。在进餐时,幼儿很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影响,例如:玩具的诱惑、墙上的图画、碗里的食物和其他幼儿的交谈以及老师的指导语等,这些都会影响幼儿的进餐速度;且幼儿在家的时候,父母长辈由于过度溺爱幼儿,为了能让幼儿认真吃饭,经常在吃饭的时候,为幼儿播放动画片或者短视频。因此,幼儿的注意力没有得到好的培养。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中良好的饮食环境对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至关重要。通过对幼儿家长的访谈研究者发现家庭环境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家庭喂养方式不当幼儿作为每个家庭的希望,大部分家长对幼儿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溺爱和包办。研究者访谈中发现,虽然幼儿会独立饮食,依然会有家长坚持喂孩子饭。因为家长会低估幼儿的能力,怕幼儿吃不干净,吃不好。在乐乐奶奶的访谈中回答:“孩子还小,自己吃吃不好,撒的哪里都是,喂着吃,吃得快,吃得多,在家我都是喂着吃”家长的这种行为,不利于幼儿形成幼儿的独立饮食行为,从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家长会拿零食来作为奖惩,长久下来,幼儿会逐渐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长未能以身作则研究者的调查发现,父母的饮食行为也会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一些家长不良的饮食行为,会影响着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行成。访谈中亮亮爸爸回答:“吃饭的时候,我和他妈妈因为工作和生活的事情会玩手机,这时会发现亮亮也不好好吃饭直到提醒他”欣欣爸爸回答:“欣欣哥哥吃饭喜欢看电视,欣欣也会学哥哥,边看电视边吃饭”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没有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但此阶段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日常生活中家长的生活行为习惯,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行成。研究者的调查显示,一些家长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那么相应的幼儿也喜欢吃肉而讨厌蔬菜。久而久之维生素含量摄取较少,导致身体营养不均衡。访谈中豆豆奶奶回答:“在家就特别挑食,只吃肉不吃菜和他爸爸一个样。”因此,家长以身作则对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至关重要。第四章改善幼儿饮食行为现状问题的建议根据幼儿饮食行为习惯的现状问题,本研究着重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给出改善幼儿饮食行为的建议,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健康发展。第一节幼儿园建设良好的饮食教育环境一、开展多形式的幼儿饮食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喜欢生动、形象、直观的活动形式,把握幼儿一日生活中饮食教育的机会,加强幼儿对饮食健康知识的记忆,强化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比如将幼儿饮食教学游戏化、生活化,教师不要局限于教学形式,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幼儿饮食教育的契机。形式多样的饮食教学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把饮食教育融入幼儿五大领域的课程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开展,从而促进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区角活动中: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可根据区角的性质,加入涉及饮食健康内容的材料。比如阅读区,可投放相关饮食健康教育的图书,图书内容以图画、绘本为主,浅显易懂,利于幼儿理解;在手工区,教师可投放与食物相关的印画,带领幼儿绘画食物。通过动手绘画让幼儿产生了解食物的乐趣;教师在角色区,来展超市类、厨房类活动,从食物购买、烹饪、享用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改正饮食行为问题;在植物角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养育食物幼苗,让幼儿亲生感受食物生长的过程,对食育产生乐趣。饮食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各式各样有关饮食行为教育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的教育,让幼儿在相关主题活动中通过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学习和巩固饮食健康知识。如:幼儿模仿能力强,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可以开展大带小的活动、小老师活动,以更好帮助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传统节日饮食活动,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组织幼儿包元宵、月饼、种子,让孩子在感受节日气氛中,顺其自然的学习相关的饮食行为习惯的知识。环境创设中:为幼儿提供无声的环境潜移默化中改善幼儿饮食行为习惯中,教师可以在开展幼儿饮食教育活动后,将其活动内容延伸至环境创设,使幼儿参与到幼儿饮食行为的环境创设中。为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师幼可以共同创设星之最,如:谁的手最干净、谁吃的最好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改善策略,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养成。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饮食主题活动墙、走廊和区角。教师通过对环境进行饮食行为的创设和布置,间接影响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使幼儿获取更多的饮食知识和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参与饮食行为的乐趣和热情。二、规范教师对幼儿饮食的教育行为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引导。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耐心,找准问题的根源,因材施教的帮助幼儿改善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幼儿的饮食行为习惯问题贯穿于幼儿生活的点滴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它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应注意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最好做到以下几点:在幼儿进餐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指导,以免影响幼儿情绪,从而影响幼儿进餐的质量。饮食时的指导语要简洁、有目的。教师的指导语过于啰嗦,会使幼儿找不到重点,从而不能明白教师用意。针对个别幼儿,教师要因材施教。面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教师要分析原因,找出应对策略。在幼儿饮食过程中,教师尽量避免和幼儿和同事聊天说话。幼儿的好奇心会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很高。如果幼儿的饮食环境不够安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幼儿出现停止饮食或呛食。(五)饮食指导语多用肯定性的语言,比如:柔和、积极、鼓励的语言进行指导,切勿用批评、威胁、恐吓等不科学的语言。教师不科学的指导语,不仅会对幼儿饮食行为产生不良后果,而且还伤害着幼儿的身心健康。教师应注意在园为幼儿创设安静、轻松的饮食环境。使幼儿享受食物带来乐趣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三、家园共育中共同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只有家长和教师的饮食教育观念基本一致,才能达到对幼儿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的改善效果。为加强家园共育幼儿园可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宣讲会、农场乐园亲子活动。教师向家长传递正确培养幼儿饮食习惯的科学知识和建议,从而丰富家长的饮食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教师可通过网络、幼儿入、离园时间、家长会等方式,主动与家长沟通,汇报孩子的在园情况。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饮食教育活动,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向幼儿教师反馈相关情况。共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第二节树立正确的家庭饮食观念树立科学的喂养方式家长作为幼儿最亲密的人,家庭的喂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饮食行为习惯,据调查大部分家庭的喂养方式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一些家长错误的认为饮料可以代替水,还有些家长拿零食作为奖励,这些对幼儿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照成不良的影响。幼儿是饮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饮食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家长科学的喂养方式会影响着幼儿的一生。幼儿期很多幼儿会开始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家长干预过程中,仅靠强迫、鼓励、训斥等方式效果是不明显的,因此家长还需要在幼儿饮食方面下功夫,注重食物营养搭配的同时,注重更换食物的样式。引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感,自愿对不喜欢的食物进行尝试,从而改善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如若家长没有科学的喂养观念进行人工干预,会造成幼儿身体发育缓慢、营养不良给幼儿的身体机能带来损害。因此家庭树立科学的喂养方式至关重要。家长要积极主动参加幼儿园的科学讲座,多看相关书籍,树立科学的喂养方式。家长树立好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言行,幼儿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家长的饮食行为习惯影响着幼儿的饮食行为习惯,家长边吃边看手机,却想让幼儿专心吃饭,不太可能。家长周末睡懒觉,吃零食当早饭,却想让幼儿正餐吃饭,估计也很难实现。榜样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家长要给幼儿做好榜样,以自己好的营养习惯来影响幼儿。此外,家长还应该保证幼儿的饮食环境,好的饮食环境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家庭内部统一饮食观念由于社会的压力,多数父母忙于工作,无暇很好的照顾幼儿,大部分幼儿日常由祖辈照料。但由于大部分祖辈对幼儿的溺爱,会照成祖辈和父辈饮食观念不统一。比如有的父母会觉得幼儿挑食不好,而祖辈会觉得孩子爱吃什么就买什么;一些家长会控制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