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属于一种“有选择性的亲和”,并非一一对应的机械复制粘贴。这势必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善于进行“传统的发现”,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处,为科学理论深深扎根中国筑牢基石;又当善于进行“传统的发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长存华夏文明之内的文化基因,为优秀文化久久承继弘扬创造条件。二者间的高度契合大致包括以下四个层面。二者在世界本原的认识上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皆有其客观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资源。比如,在世界的本原、人的起源等问题上,儒家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生烝民”,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亦包含类似的思想元素。二者就辩证方法的理解相契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科学方法,核心内容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主张坚持发展地而非静止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普遍联系地而非孤立地观察事物、看待问题;主张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丰富而深邃,比如《周易·系辞》中倡导“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论语》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二者对实践的把握相契合。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这种理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亦有着鲜明的体现。比如荀子讲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二者对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认知相契合。《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自古以来,“大同理想”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比如《礼记·礼运》描绘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景象;墨家也有“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观点。于此不难看出悠久深厚的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摘编自王学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历史性的实践中敞开了自身的整个意义领域,打开了世界历史的崭新局面。这一过程在消化世界历史现代性成果的同时超越了现代性本身,成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积极回应世界历史的时代性难题。尤为重要的是,二者的结合使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定向的现代化事业已经建立起同世界历史未来走向的本质联系,在推进世界历史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以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昭示了世界历史的光明前景。按照世界历史的行进规律,当一种生产方式的发展已经达到创造新型文明形态程度的时候,便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进程。资本主义文明对封建文明的超越是如此,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更是如此。资本逻辑带给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即“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落实到文明形态中直接导致了在生产关系向度上人类文明分裂和冲突的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开启了对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探索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谋大同的终极理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历史地铸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型人类文明形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昭示了世界历史的光明前景。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存基础,将资本逻辑作为手段扬弃在“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世界历史新进程中。在两种异质文明形态并存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给出了实现世界历史和平稳定状态的普遍法则,即各国家和民族走好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不干涉和破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打开了消除社会形态对立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新空间,构筑了世界历史运行的时代新平台。人类文明新形态尊重并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内蕴的文明特殊性,同时又指向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文明普遍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历史提供了新的文明发展契机。(摘编自颜晓峰、任倚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世界历史意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善于进行“传统的发现”和“传统的发明”,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B.资本主义文明对封建文明的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这两个进程都体现了世界历史的行进规律。C.由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两种文明结合而成的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存基础。D.材料一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处,重在可能性;材料二阐述两者结合的历史意义,重在必然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论,之所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皆有其客观规律。B.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方向指引,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根本不可能的。C.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开始了对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探索,这与资本逻辑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密切相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智慧正获得更广泛的认同。3.依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论据不能支撑观点的一项是()选项观点论据A二者在世界本原的认识上相契合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B二者就辩证方法的理解相契合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四章》)C二者对实践的把握相契合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D二者对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认知相契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A.A B.B C.C D.D4.材料二是如何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展开论述的?请简要分析。5.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D2.A3.C4.①首先,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历史未来走向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说法;
②其次,从世界历史行进规律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铸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③最后,从“提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存基础”和“构筑了世界历史运行的时代平台”两方面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影响。5.①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长存华夏文明之内的文化基因,既是承继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社会理想的需要;
②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对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探索,是为了解决资本逻辑导致的人类文明分裂和冲突的需要;
③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铸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的需要。【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重在可能性”“重在必然性”错误。材料一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处,重在必然性;材料二阐述两者结合的历史意义,重在可能性。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之所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皆有其客观规律”错误。由原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皆有其客观规律”可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因,“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皆有其客观规律”是果。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材料中马克思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践的把握上相契合,指的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是为了改变世界。而选项强调的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没有强调实践。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历史性的实践中敞开了自身的整个意义领域,打开了世界历史的崭新局面,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说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历史未来走向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说法。第二段是从世界历史的行进规律的角度看,当一种生产方式的发展已经达到创造新型文明形态程度的时候,便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进程。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开启了对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探索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谋大同的终极理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历史地铸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三段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论证的,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存基础,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打开了消除社会形态对立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新空间,构筑了世界历史运行的时代新平台。所以从“提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存基础”和“构筑了世界历史运行的时代平台”两方面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影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原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实际上属于一种‘有选择性的亲和’,并非一一对应的机械复制粘贴。这势必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善于进行‘传统的发现’,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处,为科学理论深深扎根中国筑牢基石;又当善于进行‘传统的发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长存华夏文明之内的文化基因,为优秀文化久久承继弘扬创造条件”可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长存华夏文明之内的文化基因,既是承继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社会理想的需要。由原文“资本逻辑带给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即‘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落实到文明形态中直接导致了在生产关系向度上人类文明分裂和冲突的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开启了对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探索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谋大同的终极理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历史地铸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对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探索,是为了解决资本逻辑导致的人类文明分裂和冲突的需要。由原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谋大同的终极理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历史地铸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型人类文明形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昭示了世界历史的光明前景”可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铸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的需要。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红楼梦》诗词运用的最大特点是量体裁衣,茅盾先生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按头制帽”。“按头制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他人诗词的描写和评论,展示人物性格身份。如第三回“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西江月》二首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对他极尽贬低,这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立场,按照封建的正统思想来评价的,但作者实则是褒扬他,是寓褒于贬,因为这反面的评价恰好刻画了贾宝玉作为封建叛逆者的形象。从“生得好皮囊”“富贵不知乐业”“寄言纨绔与膏粱”等词句中又可知贾宝玉的豪门望族身份。二是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暗示人物结局。这点最明显的是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和十四首“红楼梦曲”。这些判词和曲子暗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结局,是《红楼梦》后面情节发展的总纲。王国维更是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指出:《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是悲剧中之悲剧也。其余十二首曲子则通过对“金陵十二钗”量身定做的具体描写,暗示了“金陵十二钗”各自的不同命运和结局。譬如《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是写贾宝玉婚后仍不忘怀死去的林黛玉,薛宝钗只是徒有“金玉良缘”的虚名,实则是误了终身,寂寞一生。三是通过诗句展示自身个性、修养和身份。《葬花吟》是曹雪芹着力为林黛玉量身定做的重要作品,是《红楼梦》诗词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之一,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它通过林黛玉的细腻心理展示,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悲剧性格和寄人篱下的自卑而又自傲的病态心理,读来朗朗上口而又催人泪下。《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点,木心先生有个很恰当的比喻:“《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这告诉我们,欣赏《红楼梦》的诗词必须以小说故事为背景。《红楼梦》的诗词从多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文化生活,它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诗词的巧妙运用就是明证。(摘编自高波《〈红楼梦〉诗词的艺术特征及作用》)材料二: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曹雪芹所写的诗词,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作者的身份或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写的,一类是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所写的。第一类数量比较少,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丰富情感,甚至通过这些诗词,对整个《红楼梦》的艺术结构进行了框架。《红楼梦》第一回有一首自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直接以作者身份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这首诗并不是作者在自嗟自怨、无病呻吟,把它放在卷首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在开篇第一回中,作者以顽石自喻,说明《红楼梦》中所写的人物都是自己半世以来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内容也大旨不过谈情,创作的方法则是按迹循踪,实录其事,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更无伤时诲淫之病。目的是让世人在茶余饭后把此一玩,消愁破闷而已。如果真是这样,作者何须用“假话村言”将“真事隐去”呢?顽石上的那首石偈诗,又当如何理解呢?显然作者是有他不可明言的苦衷的。曹雪芹生活在18世纪上半期。这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这时的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已经腐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曹雪芹以一个文学艺术家的独特嗅觉,已经从“康乾盛世”的表象里,嗅到了封建阶级即将走向全面衰败的气息。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作者的这种反叛精神是非常大胆的,也是非常可贵的。但在文网密布的清王朝,作者能公开表露自己的这种思想吗?所以他才进行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装:大旨谈情、不干时政、按迹循踪、实录其事等等。然而在这首自题诗里,却沉重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我们只有读懂了这首诗,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理解《红楼梦》。在同一回里还有一首《好了歌》和《好了歌解》。这一歌一解,虽然是通过跋足道人和甄士隐念出来的,但却深刻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这是作者为行将灭亡的封建统治阶级所唱的一曲挽歌。对处在封建宗法社会的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功名、金银、娇妻、儿孙无疑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的生活理想。可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并已经渐渐露出了下世的光景时,这种追求还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阶级和社会,完全失去了信心。(摘编自刘保忠《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材料三:《红楼梦》诗词,运用中国文字多义性的特点,使之具有了暗喻性和同音异义性,在表达意念时委婉含蓄,别具一格。比如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里的“林”字,本意是“树林”,实际指黛玉的姓氏,“玉带林”是“林黛玉”的同音倒置。“雪”是“薛”,“雪埋金”暗指“薛宝钗”的姓名。《红楼梦》诗词还利用中国文字的拆析性和组合成字性,使一些诗词具有了娱乐性和谜语味。如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合起来是个“凤”字,暗喻王熙凤。“凡鸟”成凤,又是对王熙凤的一种贬斥。“一从二令三人木”则利用了拆字法。“二令"是“冷”拆开的,“人木”是“休”拆开的。这句诗指出了贾琏对王熙凤的态度变化:一从、二令、三休。即一听从,二冷淡,三休弃。以上特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副册判词、又副册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中常有体现。谜语实际是一种民间文化,而《红楼梦》诗词广采博取,运用民间文化特有的趣味性,使诗词具有了独特而广博的美学意蕴。诗歌中的用字也很讲究,注意声音的鲜明嘹亮、饱满丰润,所谓“下字贵响”“造语贵圆”。《红楼梦》诗词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声音多是女儿的声音(贾宝玉是男性,但他又极像一个女孩),特点是清丽明媚,缠绵香软,和国人的暴力张扬之声、道德教化之音异归二辙。大文豪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能说不好,但薛宝琴的怀古诗却对其进行了否定,认为苏词充满了男人的浑浊世俗之气。这实际上是对中国以男权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反拨。《红楼梦》诗词,“以爱情的吟唱和少女的咏叹,组成一个女儿世界的声音交响,以清纯的造型站立在一片男人世界的污浊的喧闹之中,如出泥荷花一般,对照出历史的坠落和文人的衰败。”从这点可看出,《红楼梦》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正如李韵先生所说:“同样的男女之情作为梦的现世形式,《红楼梦》以女神意领的飘逸超越了《牡丹亭》的世俗性。同时,又由于情的内涵,《红楼梦》在梦境上的自由和空幻比庄子的梦游更为广阔和充实,从而更加飘洒和自由。”(摘编自姜志军、古雅《〈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气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江月》二词不仅刻画了贾宝玉“乖张”“愚顽”“不肖”的封建贵族形象,而且寄寓了曹雪芹的情感态度。B.《红楼梦》以量身定做的谶语暗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结局,充分体现了《红楼梦》的悲剧美学价值。C.《红楼梦》中以作者身份所写的诗词,直接表明了封建阶级的腐朽衰败和封建制度即将走向崩溃的现实。D.《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的判词分别使用了同音倒置、暗喻的方法,委婉含蓄,体现了中国文字多义性的特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诗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B.曹雪芹遵循“按迹循踪、实录其事”的方法创作《红楼梦》,目的是让世人在茶余饭后消愁破闷。C.《红楼梦》诗词广采博取,吸收运用谜语等民间文化的趣味性,因而比《牡丹亭》更具有世俗性。D.《红楼梦》以爱情的吟唱、少女的咏叹营构独特的诗词境界,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第四回门子口中的“护官符”表现了作者力图把四大家族(主要是贾府)作为《红楼梦》的中心内容来描写的创作思想。B.《好了歌解》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是对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艺术写照。C.宝钗对海棠花的描写,正是这位品格端方、淡雅素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社会淑女处世哲学的极好写照。D.金陵十二钗题词和红楼梦十二曲,不仅暗示了人物和封建阶级的最终命运,还框架了《红楼梦》的艺术结构。4.三则材料既着眼于共同话题,又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在“香菱学诗”一节中,香菱创作了三首诗,其中第三首为黛玉称赞。这首诗体现了《红楼梦》诗词运用“按头制帽”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咏月诗(其三)香菱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答案】1.C2.D3.C4.共同话题:都是围绕《红楼梦》中的诗词展开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红楼梦》诗词“量体裁衣”“按头制帽”特点的具体体现;材料二侧重《红楼梦》中以作者或第三者角度创作的诗词的重要作用;材料三侧重《红楼梦》诗词对中国文字多义性的运用、对谜语等民间文化的吸收以及“女性诗词”的独特性。5.①香菱的诗歌展示了自身身份、个性和修养。首联明写月实写己,写出了自身的才华、高洁的情操和孤独的身世。②香菱的诗歌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暗示了人物结局。尾联暗示香菱的最终结局是和亲人永远分离、香消玉殒。【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C.“直接表明了封建阶级的腐朽衰败和封建制度即将走向崩溃的现实”说法错误,原文为“这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这时的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已经腐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曹雪芹以一个文学艺术家的独特嗅觉,已经从‘康乾盛世’的表象里,嗅到了封建阶级即将走向全面衰败的气息……但在文网密布的清王朝,作者能公开表露自己的这种思想吗?所以他才进行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装……然而在这首自题诗里,却沉重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可知不是直接表明,而是含蓄暗示。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但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说法错误,原文为“它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可见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B.“曹雪芹遵循‘按迹循踪、实录其事’的方法创作《红楼梦》,目的是让世人在茶余饭后消愁破闷”表述不全面,原文为“创作的方法则是按迹循踪,实录其事,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更无伤时诲淫之病。目的是让世人在茶余饭后把此一玩,消愁破闷而已”,除了创作方法,还有“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更无伤时诲淫之病”。C.“《红楼梦》诗词广采博取,吸收运用谜语等民间文化的趣味性,因而比《牡丹亭》更具有世俗性”表述错误,误解原文。原文为“谜语实际是一种民间文化,而《红楼梦》诗词广采博取,运用民间文化特有的趣味性,使诗词具有了独特而广博的美学意蕴”“同样的男女之情作为梦的现世形式,《红楼梦》以女神意领的飘逸超越了《牡丹亭》的世俗性”,可见选项前后并无因果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一类是以作者的身份或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写的,一类是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所写的。第一类数量比较少,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丰富情感,甚至通过这些诗词,对整个《红楼梦》的艺术结构进行了框架”可知材料二主要论述以作者的身份或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写的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C.“宝钗对海棠花的描写……”属于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所写的,不是以作者的身份或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写的。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本的能力。结合各个材料的出处“《〈红楼梦〉诗词的艺术特征及作用》”“《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气脉》)”可知共同话题:都是围绕《红楼梦》中的诗词展开论述。各有侧重:结合材料一第一段“《红楼梦》诗词运用的最大特点是量体裁衣,茅盾先生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按头制帽’。‘按头制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可知材料一侧重《红楼梦》诗词“量体裁衣”“按头制帽”特点的具体体现;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一类是以作者的身份或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写的,一类是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所写的。第一类数量比较少,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丰富情感,甚至通过这些诗词,对整个《红楼梦》的艺术结构进行了框架”可知材料二侧重《红楼梦》中以作者或第三者角度创作的诗词的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三第一段“《红楼梦》诗词,运用中国文字多义性的特点,使之具有了暗喻性和同音异义性,在表达意念时委婉含蓄,别具一格”“《红楼梦》诗词还利用中国文字的拆析性和组合成字性,使一些诗词具有了娱乐性和谜语味”第二段“同样的男女之情作为梦的现世形式,《红楼梦》以女神意领的飘逸超越了《牡丹亭》的世俗性”可知材料三侧重《红楼梦》诗词对中国文字多义性的运用、对谜语等民间文化的吸收以及“女性诗词”的独特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表面上言浓密的云雾终究难以遮盖纯净皎洁的月光,实则暗示像香菱这样才情横溢的女子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从而传达了学诗必能成功的坚定信念。符合材料一第三段“通过诗句展示自身个性、修养和身份”,明写月实写己,写出了自身的才华、高洁的情操和孤独的身世。诗尾联归结为无可奈何的感喟:“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嫦娥因偷食长生不老药而不得不飞升登上月亮,与她的意中人后羿永远分离,想来她孤独凄凉的心是和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尾联暗示香菱的最终结局是和亲人永远分离、香消玉殒。符合材料一第三段所说的“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暗示人物结局”。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變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慢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B.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D.古典诗歌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B.读者须与古代诗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才能把诗读深读透。C.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D.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一致的。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者,志向之态也。”B.《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文心雕龙》:“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D.《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4.两则材料都论证了诗词与人生的关系,但观点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5.请结合材料二中况周颐的“读词之法”,简要分析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答案】1.A2.A3.B4.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5.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姜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意境绝佳;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读者从姜词凄冷的月色描写中能够体会到词人寂寞冷清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读者也因自身性格与际遇,得出姜词中深寓寂寞的结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错误。依据材料一的第二段“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可见这不是作者的观点,也不是陆机的观点,陆机的“诗缘情”并非否定“诗言志”;文中是说“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而是说“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从而使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富的人生意蕴”。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是诗言志。A.提到“诗言志”。B.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强调“诗缘事”,诗歌为政治服务,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C.“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表明诗言志。D.“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表明诗言志。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一可知,作者在第一段提出“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接着作者指出“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点明了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的价值,而在第三段指出,“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这就点明了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意义。所以材料一侧重于对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论述。而材料二则与材料一有所不同。作者则是重点论述了读懂古代诗歌的方法。作者引用了况周颐的话,指出“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所以,材料二侧重的是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这一问题。【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况周颐的一席话:‘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分析,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姜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这几句诗意境绝佳;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读者从姜词“冷月无声”的凄冷的月色描写中能够体会到清幽伤感的气氛和词人寂寞冷清的心境;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读者也可通过自身性格与际遇,结合词中“桥边红药”体味出“寂寞开无主”的荒凉,得出姜词中深寓寂寞的结论。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具有忧患意识,自然、社会、人都足以成为忧患的对象。这种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优生意识和忧世意识。忧生可以理解为对生命本体的优患,表现为生死之忧、生活之忧与生存之忧;忧世可以理解为儒家入世思想的情感,表现为忧国、忧君、忧民。在原始社会中,当先民们生命受到自然原始力量的威胁时,先民们会采取一切方法来反抗自然、征服自然,这种对生的执着和对死的抵抗就是忧生意识的体现和源起。到了《诗经》时代,人类已经能够逐渐认识到生命的世俗现实状态,人们开始忧虑生命活力是否能够舒展,生命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它的价值。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其中道家学说不同于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观念,更多考虑的是人的生命本体。老子学说高举个体生命的旗帜,认为个体生命在世间万物中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存在,各种名利得失都是外在的东西;庄子在其思想中,出于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忧虑,他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与方法,这也都体现了道家的忧生意识,但此时社会有关生命意识还没有形成一个自觉的命题。直到汉末魏晋,这种忧生意识才体现得自觉而凸显。当时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战乱不息,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大一统的伦理生命观受到质疑,加上自然生命观的影响,随之人的生命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文人们必然会自觉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比如,__________当个体生命置于自然山水,置于茫茫天地,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忧生意识使文人们觉悟,个体生命如此短暂与渺小,无论你是圣贤名士,还是凡夫俗子,都不能避免生死的自然规律。特别指出的是,建安时期出现了很多战争诗文,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出门无所观,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文人们此时已经把目光投注于社会群体,哀叹于乱世群体性的生命遭遇,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忧生意识中的忧世之思。所以,我们在探讨忧生意识的时候,不能单纯孤立地看待它,对生命本体的忧患往往会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摘编自伍娜《魏晋生命意识及其文学书写》)材料二:《兰亭集序》一文中,对兰亭一带的描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大夫阶层醉心山水,并不仅仅是为自然景色所吸引,而且其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索追寻。从西汉中叶至东汉中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按照儒家学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人生本身,而在于践履“仁义”的道德原则,承担起修齐治平的社会使命。从汉末到魏晋,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思索和追寻的重心也从普遍的道德原则和社会理想转移到人生本身,于是生命本体意识迅速觉醒并蔓延开来。人们意识到儒家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在当时是虚幻的,是靠不住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人生本身。如果说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代人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总体属性的理性自觉,那么汉末魏晋时期人们的这种生命主体意识,就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的反思,已经从类的自觉发展到了个性的自觉。一旦确定以人生本身作为关注的焦点,人们才深刻意识到人生原来是如此的渺小、短暂。与之形成巨大反差或对比的,是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人们在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而然注意到与之相关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因此伴随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称宇宙意识)也觉醒了。与此同时,人们的山水意识也觉醒了。这首先是因为,山水是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的环境,人类与山水之间本有一种天然联系。当人们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也开始关注山水,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其次,与人生的渺小和短暂相比,山水是巨大的、永恒的,草木是生生不息的,因此山川草木是最容易使人们感受到人生渺小和短暂的事物,也成为人们借以感悟和表达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最佳载体。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的正是当时士大夫观赏山水进而感悟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思维理路。在寥寥几笔勾勒兰亭一带的山水景色之后,作者视野扩展到整个天地之间,接着又上升到对“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的观照和思考。在这一深广背景下俯瞰人生,作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人生虽然渺小,但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时候还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过这种情形不可能经常遇到,一旦事过情迁,这种快乐就不复存在,剩下的就只有“感慨”了;更让人“兴怀”伤感的是,连作为勾起人们对往日欢乐之回忆的种种场景也“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然而最残酷的事实,还在于人生短暂,每个人都“终期于尽”,这就不能不使人引起莫大的忧生之“痛”了。由“信可乐”“快然”到“感慨”,再到“兴怀”,层层递进,最后触及人类最深的生命隐痛和悲哀。在意识到这一切都不可改变,而且古往今来人们已无数次体验过同样的悲痛之后,作者对所谓“一死生,齐彭殇”的说法给予了否定。“一死生,齐彭殇”也是生命本体意识觉醒后的取向之一,但与它相比,王羲之的取向从自己的真切感受出发,更真诚,更贴近人情,更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的生命本体意识,也更容易引起后世人的共鸣。(摘编自廖可斌《时空感、山水癖与生命意识——(兰亭集序)赏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观念,道家学说关注人的生命本体,体现出忧生意识,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生命意识的自觉命题。B.汉末魏晋社会环境恶劣,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由此使汉末魏晋文人心中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C.大自然的山川草木既能激发起人生渺小与短暂的忧生意识,又能成为人们借以感悟和表达生命本体意识、宇宙意识的最佳载体。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深广的时空背景下俯瞰人生,抒发情感层层递进,表达出当时士大夫观赏山水时真切的生命本体意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时代,人们开始思考生命活力舒展和生命价值的问题,说明忧生意识已经发展成熟。B.建安时期的众多战争诗文表明,由于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忧世意识促使了忧生意识的产生。C.儒家学说认为,践履“仁义”的道德原则,并承担起社会使命,个体生命就有了价值和意义。D.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推动着人们空间意识、时间意识和山水意识的渐次觉醒。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材料一第三段画横线处的一项是()A.“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C.“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其一)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4.材料二第三段在论证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答案】1.B2.C3.A4.①承接上文汉末魏晋时期关注人生本身的论述,转入对宇宙意识、山水意识觉醒的阐述。
②为下文赏析《兰亭集序》的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提供理论依据。5.①自然万物的欣欣向荣与个体生命即将终结形成对比(反差),触发了诗人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
②陶渊明这四句诗蕴含着基于生命本体的忧生意识,体现了生命主体意识的个性自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汉末魏晋社会环境恶劣,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由此……”错误。从原文“当时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战乱不息,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大一统的伦理生命观受到质疑,加上自然生命观的影响,随之人的生命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文人们必然会自觉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来看,选项原因表述不全。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发展成熟”错误。原文说“到了《诗经》时代,人类已经能够逐渐认识到生命的世俗现实状态,人们开始忧虑生命活力是否能够舒展,生命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它的价值”,“忧生意识”才开始,并没有发展成熟。B.“忧世意识促使了忧生意识的产生”错误。原文“文人们此时已经把目光投注于社会群体,哀叹于乱世群体性的生命遭遇,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忧生意识中的忧世之思”,可见“忧世意识”是隶属于“忧世之思”的。D.“推动着”“渐次觉醒”错误,原文“人们在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而然注意到与之相关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因此伴随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称宇宙意识)也觉醒了。与此同时,人们的山水意识也觉醒了”,“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对“人们空间意识、时间意识和山水意识”并无推动关系。且原文中“人们空间意识、时间意识和山水意识”是“伴随”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的,故无“渐次觉醒”的意思。故选C。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观点: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文人们必然会自觉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B.告诫人们惜时努力;C.表达孤独、愁闷之情;D.“忧”的是贤才难求。
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材料二共有四段,第一段,指出由《兰亭集序》作引,指出东晋士大夫阶层醉心山水,并不仅仅是为自然景色所吸引,而且其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索追寻。第二段,指出魏晋时期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思索和追寻的重心也从普遍的道德原则和社会理想转移到人生本身,于是生命本体意识迅速觉醒并蔓延开来。第三段,指出人们在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而然注意到与之相关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因此伴随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称宇宙意识)也觉醒了。与此同时,人们的山水意识也觉醒了。第四段,指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的正是当时士大夫观赏山水进而感悟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思维理路。故第三段在论证上的作用为:①承接上文汉末魏晋时期关注人生本身的论述,转入对宇宙意识、山水意识觉醒的阐述;②为下文赏析《兰亭集序》的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提供理论依据。【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意思是:树木滋长茂盛,一派生机,泉水清澈,潺潺流淌。(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木欣欣以向荣”“吾生之行休”,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低徊感慨。万物畅育,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已近老年。自然万物的欣欣向荣与个体生命即将终结形成对比(反差),触发了诗人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由材料“山水是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的环境,人类与山水之间本有一种天然联系。当人们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也开始关注山水,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其次,与人生的渺小和短暂相比,山水是巨大的、永恒的,草木是生生不息的,因此山川草木是最容易使人们感受到人生渺小和短暂的事物,也成为人们借以感悟和表达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最佳载体”可知,陶渊明这四句诗蕴含着基于生命本体的忧生意识,体现了生命主体意识的个性自觉。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尽管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各异,但成就了很多经典之作。作家们对于土地的怀旧、依恋、审视甚至是批判构成了巨大的张力,他们笔下的乡土既有温情浪漫的田园、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也有麻木愚昧甚至是落后的思想痼疾,“五四”时期多元化的思潮激荡出文学史上的辉煌成就,也映照出艺术家们对乡土中国的回应和思索。上世纪40年代,乡土文学创作在作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作家不再仅仅是乡土的观察者、感受者和评判者,而是置身于乡土变革中的参与者,他们在乡土剧变中产生了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动机,用文学的方式成为“行动者”。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思想日益多元使乡土文学叙事呈现出新的特征。乡土文学不仅能够观察具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开始把审美焦点投向人的思想、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专注于人的情感历程和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写作视角也转向人的精神层面和主体性探究。作家们用文学的方式实践着他们对现实、对历史进行思考的责任。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为乡土文学带来了一些误解,有人认为乡土文学会萎缩,乡土题材作品也会逐渐被替代。事实上,乡土文学之所以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潮,是因为它从“五四”开始直至脱贫攻坚的当下,始终关注着人的解放,关注着如何解决人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瘠的问题。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大时代,乡土文学所蕴藏的思想动力和文化景观,以及它在流行文化中形成的投射都是中国乡土文学在新时代的流变。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着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大势,关注农民对价值理想的选择和实现,用真实灵动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为新时代乡土精神和农民品格赋义,如热播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后现代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背景下,乡土题材作为现实主义创作转向的重要表征也展现出新的趋势,书写当代农民自身的情感渴望、价值诉求和生活愿景,描述乡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探索流行文化样式与乡土题材创作的融合成为创作者无法回避的课题。《大江东去》等作品成为网文IP转化的优质样本,不仅全景式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生的巨变,更展示了乡土文化语境中的城市发展,为中国文学关于“城与乡”的表达赋予了时代意义和历史特征。同时,乡土文学彰显出思想和故事的独特魅力,为网络文学题材的优化贡献了重要力量,也在产业意义上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摘编自王文静《乡土文学的启示和未来》)材料二:《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中国百年现代文学的“乡土性”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丁帆:以鲁迅先生的小说为开端的中国乡土小说创作,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性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观念更新的发端。鲁迅小说的“乡土性”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将乡土中国的整体背景搁置在故事叙述中去抒写,即恩格斯强调的“典型环境”;其次,把批判性的哲学思考融化在人物和故事的叙事中,像巴尔扎克那样深刻地呈现恢弘的时代;再次,就是在审美的创造中,突出人物描写“这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特征,也就是“典型性格”。所以,鲁迅的乡土小说至今无人超越。《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文学理论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百年乡土文学的突出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丁帆:中国百年乡土小说的黄金时代有两个较为突出的时期,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前者用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写尽了一个行将走向灭亡时代的悲剧,大量的小说在启蒙意识中实现着审美的变化;后者却是在继承传统创作方法和诸多引进的新方法基础上,呼唤着一个新生时代的到来,林林总总的审美技术融入了乡土小说的实验之中。到了世纪之交,由于中国乡土文学的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乡土世界再也不是费孝通所说的那个乡土中国了,场景变了,如何书写中国乡土小说就成了一个“哈姆莱特之问”。《中国社会科学报》:回顾中国百年来的乡土文学史,每个时代的震荡是否也通过文学得以表征?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在每一个社会文化大动荡的时间段中,都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色。从文学史的角度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乡土文学是以启蒙为旗帜、以反封建为核心内容的主旋律创作;30年代的乡土小说是在启蒙向无产阶级文学转向的过程中成长的;40年代的乡土文学是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和无产阶级文学不断壮大的多重变奏中成长的。而当下的乡土文学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新乡土文学”何去何从,是关系到乡土文学能否凤凰涅槃的新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有人认为,中国的乡土文学也逐渐式微。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乡土文学将走向消亡。您如何看待现代文明处境对中国乡土文学的重塑?丁帆:城市化进程把乡土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语境中,如何表现这样的乡土社会,作家面临着种种创作危机,特别是价值观的游移和眩惑,让作家不能自已。然而,越是处于这样一个大变革时期,就越能产生好作品。《中国社会科学报》:以乡村振兴、时代巨变为关注焦点的新时代乡土文学,应该如何接力老一辈作家宝贵的乡土文学创作经验?丁帆:从中国当代文学史来看,周立波写过一北一南两部地域文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得过“斯大林文学奖”,《山乡巨变》虽未获奖,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前者还要高。究其缘由,除了文学本质的人性描写的艺术魅力外,就是对历史的思考超越了当时一般作者对时代的盲从性。如今,这样的叩问仍会再次浮现,这就是作家如何“从历史链条看乡村世界”的书写逻辑。作家应该具有观察这一历史巨变中的多层问题的能力,就是要还乡村巨变中的历史和当下一个真实的面貌,其文学史的意义一定是指向未来的,其文学的“史诗性”就是让作品一直活着,让它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文学作品需要作者置身于外,从读者的层面考虑历史和现实世界的耦合性,同时,也需要置身于内,这就要求叙述者成为戏中人,用亲历者的“我”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独特的“我”。这样的叙述者,才是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还面向未来的作家。唯有如此,其“史诗性”作品的历史逻辑才能实现艺术的回归。创作“史诗”并非只是唱诗和颂诗,作品能够站在现实大地上向前看,无疑是构成“史诗”的重要元素。另一种构成“史诗”的重要审美元素则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话语境中。“像山那样思考”是作家思想和艺术的高度融合,其中所漫溢出的人文意识和审美意识,才是作家最宝贵的财富。如何面对当代巨变下的乡村书写?这是这一世纪文学给作家提出的历史诘问。没有一种恒定的价值观去统摄作品。作家仅仅依照人性的视角去构建自己笔下的故事、人物和风景,也能够写出好作品。在乡村巨变面前,我们不能兼做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但至少应该学会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丁帆的专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40年代之后,乡土文学作家们变成了乡土变革中的参与者,不再是乡土的观察者、感受者和评判者。B.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是因为它不仅始终关注人的解放,还关注人的物质和精神贫困的问题。C.城市化进程使得乡土文学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而价值观的游移和眩惑导致作家们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D.《山乡巨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颇高,是因为其中充斥着对文学本质的人性描写和对历史的理性思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认为城市化进程虽然给乡土文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不会致使其走向消亡。B.《马向阳下乡记》为新时代乡土精神和农民品格赋义,反映出市场和观众对乡土题材的关注。C.《大江东去》等作品是网文IP转化的优质样本,说明新时代乡土文学能以流行文化的样式呈现。D.丁帆认为当下的乡土世界再也不是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了,根本原因是中国的乡土性变弱了。3.下列不属于鲁迅小说“乡土性”特征的一项是()A.而他现在竟动手,很意外,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B.“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C.“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D.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4.如何将上世纪乡土文学的创作经验运用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文学创作中?请根据材料二进行概括。5.校报上要开设《乡土文学》专栏,请结合两则材料,梳理不同时期乡土文学作品的特点。【答案】1.D2.D3.B4.①具备观察历史巨变的能力,关注乡村的现实变化。
②既要置身作品之外,又要置身作品之内。
③从现实取材,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语境中体现审美元素。
④依照人性视角去构建故事,并会思考。5.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启蒙为旗帜、以反封建为核心内容,表达对土地的怀旧、依恋、审视甚至批判。
②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着力表现乡土变革。
③上世纪八十年代,继承传统创作方法和引进新方法,关注人的思想、尊严、生存意义。
④本世纪初,关注农民对价值理想的选择和实现,表现新时代乡土精神。【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不再是乡土的观察者、感受者和评判者”错误。由原文“上世纪40年代,乡土文学创作在作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作家不再仅仅是乡土的观察者、感受者和评判者,而是置身于乡土变革中的参与者,他们在乡土剧变中产生了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动机,用文学的方式成为‘行动者’”可知,原文说的是“不再仅仅是”,而不是“不再是”。B.“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错误。由原文“事实上,乡土文学之所以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潮,是因为它从‘五四’开始直至脱贫攻坚的当下,始终关注着人的解放,关注着如何解决人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瘠的问题”可知,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潮”。C.“而价值观的游移和眩惑导致作家们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错误。由原文“城市化进程把乡土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语境中,如何表现这样的乡土社会,作家面临着种种创作危机,特别是价值观的游移和眩惑,让作家不能自已。然而,越是处于这样一个大变革时期,就越能产生好作品”可知,原文说的是“越是处于这样一个大变革时期,就越能产生好作品”,而不是“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根本原因是中国的乡土性变弱了”错误。由原文“到了世纪之交,由于中国乡土文学的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乡土世界再也不是费孝通所说的那个乡土中国了,场景变了,如何书写中国乡土小说就成了一个‘哈姆莱特之问’”可知,原因是“中国乡土文学的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不是“中国的乡土性变弱了”。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鲁迅小说的“乡土性”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将乡土中国的整体背景搁置在故事叙述中去抒写,即恩格斯强调的“典型环境”;其次,把批判性的哲学思考融化在人物和故事的叙事中,像巴尔扎克那样深刻地呈现恢弘的时代;再次,就是在审美的创造中,突出人物描写“这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特征,也就是“典型性格”。B.没有“体现恢弘的时代”,不属于鲁迅小说“乡土性”特征。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结合“作家应该具有观察这一历史巨变中的多层问题的能力,就是要还乡村巨变中的历史和当下一个真实的面貌,其文学史的意义一定是指向未来的,其文学的‘史诗性’就是让作品一直活着,让它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可知,具备观察历史巨变的能力,关注乡村的现实变化。结合“文学作品需要作者置身于外,从读者层面考虑历史和现实世界的耦合性,同时,也需要置身于内,这就要求叙述者成为戏中人,用亲历者的‘我’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独特的‘我’”可知,既要置身作品之外,又要置身作品之内。结合“创作‘史诗’并非只是唱诗和颂诗,作品能够站在现实大地上向前看,无疑是构成‘史诗’的重要元素。另一种构成‘史诗’的重要审美元素则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话语境中”可知,从现实取材,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语境中体现审美元素。结合“作家仅仅依照人性的视角去构建自己笔下的故事、人物和风景,也能够写出好作品。在乡村巨变面前,我们不能兼做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但至少应该学会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可知,依照人性视角去构建故事,并会思考。【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尽管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各异,但成就了很多经典之作。作家们对于土地的怀旧、依恋、审视甚至是批判构成了巨大的张力,他们笔下的乡土既有温情浪漫的田园、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也有麻木愚昧甚至是落后的思想痼疾,‘五四’时期多元化的思潮激荡出文学史上的辉煌成就,也映照出艺术家们对乡土中国的回应和思索”可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启蒙为旗帜、以反封建为核心内容,表达对土地的怀旧、依恋、审视甚至批判。结合“上世纪40年代,乡土文学创作在作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作家不再仅仅是乡土的观察者、感受者和评判者,而是置身于乡土变革中的参与者,他们在乡土剧变中产生了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动机,用文学的方式成为‘行动者’”可知,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着力表现乡土变革。结合“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思想日益多元使乡土文学叙事呈现出新的特征。乡土文学不仅能够观察具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开始把审美焦点投向人的思想、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专注于人的情感历程和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写作视角也转向人的精神层面和主体性探究。作家们用文学的方式实践着他们对现实、对历史进行思考的责任”可知,上世纪八十年代,继承传统创作方法和引进新方法,关注人的思想、尊严、生存意义。结合“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着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大势,关注农民对价值理想的选择和实现,用真实灵动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为新时代乡土精神和农民品格赋义,如热播剧《马向阳下乡记》”可知,本世纪初,关注农民对价值理想的选择和实现,表现新时代乡土精神。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如何探求“隔”与“不隔”的真义,我的观点,应从《人间词话》的综合观照中得来,不能仅凭寻章摘句的理解。《人间词话》是表“境界”的著作。何为“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第16则中写道:“夫境界……皆须臾之物(即指美的形式——-编者注)。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理解了“境界”的内涵,也就好理解什么是“隔”与“不隔”了。所谓“隔”,就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共鸣有障碍(包括迟滞与不自然),“不隔”,就是共鸣产生得自然与流畅——再申而言之,诗人所描摹的景色、所抒发的情感,能在读者接触文学语言与形象的刹那,即能找到契合、引起共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如低诉在耳,使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时光荏苒”“人生苦短”的唏嘘,所以“不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情景在眼,使人自然地萌发对草原空阔、恬静、自在的心动,所以也“不隔”。而“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句,给人的却无非是“暮雨下的瘦小山峰”的意象(至于数峰如何清苦,为何清苦,人们也许弄也弄不清),唤不起什么共鸣来,至多是产生“作者用语尚奇”的感受。至于“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与“池塘生春草”相比,虽对仗工整,但人们再怎么梳理,其意象也是模糊的,是难以激动人心产生共鸣的。也许有人要问,那“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隔”在哪儿了?我的理解是,该句“隔”在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向语言符号转化时的脱轨,导致给人的感受与诗人所要表达的不一致。姜夔写《扬州慢》的本意,他自称是表一种“《黍离》之悲”的情感。但“波心荡,冷月无声”这七个字,恰恰更多的给人以一种静谧而有如“杨柳岸,晓风残月”式的优美。即使部分读者悟性高,也至多从“波心荡,冷月无声”中悟出一种死寂的冷清,却无法有忍不住失声痛哭的“《黍离》之悲”,所以,该句多少还是有点“隔”的。“隔”与“不隔”能影响到人的审美,但却不是审美标准。“隔”,因为使人们产生共鸣的迟滞,而“不隔”方能使人瞬间感受到作者所营造的“境界”,因而,作者要达到艺术的“最高层”,应努力做到“不隔”。王国维并非故意贬斥姜夔的艺术成就,相反,他十分肯定姜夔的作品“格韵高绝”(《人间词话》第39则),认为“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人间词话》第42则),他只是惋惜姜夔未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认为他的诗不能克服“隔”的毛病,而终究没能在“格韵”高绝的基础上达到“意境”的境界。(摘编自王维新《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材料二:“像初次见到那样来描写事物”,就其效应来说,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小学教师工作总结-
- 元旦演讲稿800字【五篇】
- 2021年人事主管年终工作总结
- 2024平房出售合同范本全面保障交易双方权益3篇
- 北京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 2024年度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签订与执行2篇
- 教务处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 电话客服年终总结
- 社区个人世界献血日活动总结范文集锦
- 教师学期述职报告6篇
- 湖南省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私人影院管理制度
- 初三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 小学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苏教版)
- 自行车和自行车制造行业研究报告
- 2023基因行业蓝皮书-基因慧
- 多选题数据的SPSS多重对应分析操作方法
- 设计总体服务方案
- 中职烹饪专业班级建设方案范文(21篇)
- 《京东智慧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8000字
- (学校)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详解(中小学教育教研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