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课杜甫诗三首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课杜甫诗三首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课杜甫诗三首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课杜甫诗三首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课杜甫诗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5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风急天高猿啸哀啸:啼叫B.无边落木萧萧下木:木头C.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的小块陆地D.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刚刚解析:木:树叶。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解析:省:曾经。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故园:故乡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寒衣:冬天穿的衣服刀尺:裁剪衣服时使用的工具砧:捣衣石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去:离开紫台:紫宫,宫廷连:通,到向:朝向,对着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离家万里百年:数量词,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解析:万里: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4.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A.玉露凋伤枫树林 B.万里悲秋常作客C.分明怨恨曲中论 D.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凋”是使动用法,使……凋落,其余三项均无词类活用现象。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eq\b\lc\{\rc\(\a\vs4\al\co1(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②独留青冢向黄昏))B.eq\b\lc\{\rc\(\a\vs4\al\co1(①孤舟一系故园心,②一去紫台连朔漠))C.eq\b\lc\{\rc\(\a\vs4\al\co1(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②无边落木萧萧下))D.eq\b\lc\{\rc\(\a\vs4\al\co1(①塞上风云接地阴,②接天莲叶无穷碧))解析:A项,独:独自/只,仅仅。B项,一:数词/副词,一旦。C项,萧:萧瑟、萧条/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D项,两个“接”均为“连接”之意。6.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偶)B.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夸张)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比喻)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借喻)解析:D项,“莫愁”为借代,上下句构成对比。7.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对偶是名词,指的是修辞手法,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对仗是动词,指的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诗词中的对偶,就叫作“对仗”。古代的对仗是两两相对的,这便是“对仗”这个术语的由来。一般讲的对偶,指的是上下两句的相对。而上句又叫“出句”,下句又叫“对句”。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用可不用。杜甫的律诗首尾两联也常用对仗。《登高》全诗四联都对仗。8.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正确的划分应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9.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被称作“诗史”,他和李白被后世称为“李杜”。B.杜甫的作品反映了民生疾苦,他创作了不少新题乐府,代表作如“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C.古体诗分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等,如曹操的《短歌行》是四言古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杜甫的《登高》是七言古诗。D.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解析:《登高》是七言律诗。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0.这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试分析本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寄寓了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11.“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此为主体意象。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试分析此诗是如何借这两个意象表达情感的。答:诗人用一派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园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2.《咏怀古迹(其三)》一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寄托了诗人对王昭君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13.《咏怀古迹(其三)》的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有去与留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登高注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寄寓夔州(现重庆奉节)时所作。14.杜甫的《登高》是一首律诗,律诗两句为一联,共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联。律诗和绝句统称近体诗。15.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诗眼为“悲”。“悲”字是整首诗的核心,也是贯串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而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而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而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三、语言表达16.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上。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④所以,他才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顺序:①③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禀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论断。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唐代诗人是一群生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漫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答: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18.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宁静,①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之后,他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如他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②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而痛洒千秋之泪。此诗虽为吊古,③却有伤今之意。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于此④国事维艰之际,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杜甫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⑤却被冷落与排斥,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解析:从横线处的位置看,①处应填写由心情的片刻宁静到写村居诗的过渡的一句话;②处,承接前面的赞美与后面的惋惜,应填惋惜的内容;③处要结合后文以至段末,可见是“伤今”;④处,应填入与“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意思相近的一句话,引出下文;⑤处要结合杜甫此时的遭遇来分析。第二课时拓展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确存在质量________的现象。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如何鼓励作者不出于功利目的一味地迎合读者口味而________,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________向大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俱佳的优质精品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________关注,因势利导。它尚不成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当是整个社会所关切的。2017年,国内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130.2亿元,比2016年增长44.2%,并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同时,2018年知识付费迎来从高潮迈向洗牌的拐点,倒逼知识产品内容服务加速升级,也进一步加剧网络文学作品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一些领先网站正在面临活跃用户增长瓶颈,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中文在线集团在2016年就提出了“超级IP”战略,以作品为驱动力,打通“原创平台+IP运营+影视+游戏”的垂直内部生态体系的搭建,来保证网络文学的IP项目高效落地,实现IP一体化衍生开发。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参差不齐随波逐流从而持续B.良莠不齐随波逐流进而持续C.良莠不齐趋之若鹜从而持久D.参差不齐趋之若鹜进而持久解析:第一处,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比喻好的和坏的混杂在一起,不整齐。此处是形容“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选用“参差不齐”合适。第二处,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主见,只能随大流。趋之若鹜: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此处是说如何鼓励作者不出于功利目的而一味地去迎合读者,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用“趋之若鹜”则语意过重,故选“随波逐流”。第三处,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表递进关系。此处无递进,故选用词语“从而”。第四处,持续:延续不断。持久:保持长久。“持续”一词用来表示“关注”随着发展的变化会一直进行下去,而“持久”一词只能表示“关注”的时间长,未必会一直进行下去。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A.因为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B.但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C.但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D.因为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解析:根据前文“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说明对于网络文学作品整体上还是肯定的,因此“它尚不成熟”,后面应该跟一个转折性的句子,即说它还是有优点的,排除A、D两项;再根据句内的关系,应该是先说自身具有的特点,然后才能去与其他的作比较,排除C项。故选B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B.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C.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D.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扩充,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解析:仔细阅读画线句子,可发现“围绕……”和“以……为目标”两个句式糅合在一起,应该保留其一,排除A、D;“概念”与“提高”搭配不当,可改为“概念拓展”或“概念扩充”,排除B。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第一处不超过15个字,后两处不超过10个字。早餐应该保证三个方面的摄入,①它们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蔬菜。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粮谷类,包括薯类食物如红薯、土豆、山药等。作为主食,它们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一定的量。适合早餐的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鸡蛋、牛奶和豆制品。鸡蛋不能生食,牛奶也建议热饮,可能有部分人群对牛奶过敏,②也可以用豆制品来替代。蔬菜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我们可以选择③自己喜欢的蔬菜种类,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烹调方式。但蔬菜沙拉中的沙拉酱热量过高,不宜过多食用,尤其对于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早餐应该以温热为主。5.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0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定为“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大会论坛部邀请了300多位业界顶尖专家和企业领袖开展主题报告和高峰对话。大会同时还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及世界机器人大赛。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览面积52万平方米,由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四大展区组成,1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将携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已在全球举办多场选拔赛,全年共计参赛人数超过4万人,本次将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支队伍参赛。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工信部透露: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4.8万台(套),全球产量占比是38%。今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6.8亿美元,市场需求潜力依然巨大。答:关键信息:①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0日在北京开幕,大会分论坛、机器人博览会及机器人大赛三部分。②据悉,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占全球近四成。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登高》中道出积压在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小寒食①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①小寒食: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强饮”既写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写出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刻画了诗人年迈又穷愁潦倒的形象。B.“鹖冠”点出诗人去官离朝的身份特征,既概括了诗人此时遭遇,也蕴含他一生的无穷辛酸。C.老眼昏蒙的诗人在漂荡起伏的舟中观景,反而有坐在天上仙境雾里看花之感,充满美的享受。D.诗人将舟居的观感与对时局多难的伤感凝缩在“愁”字上,自然流转中显出苍茫沉郁的特色。解析:“美的享受”不妥。“天上坐”“雾中看”二句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也把诗人起伏的心潮带出来了:时局动荡,变化无常,如隔物看花,真相难明。8.请对本诗的颈联加以赏析。答:①近景远景结合,表现出一种层次美。娟娟蝴蝶穿帘而过,是近景;白鸥轻快,逐流而去,是远景。②运用叠词,表现出一种韵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